- 年份
- 2023(2397)
- 2022(2065)
- 2021(2156)
- 2019(4190)
- 2018(4458)
- 2017(7348)
- 2016(4363)
- 2015(4753)
- 2014(4994)
- 2013(4731)
- 2012(4292)
- 2011(3953)
- 2010(4431)
- 2009(4389)
- 2008(4611)
- 2007(4093)
- 2006(4001)
- 2005(3874)
- 2004(3655)
- 2003(3666)
- 学科
- 济(13213)
- 经济(13186)
- 管理(10271)
- 制(9306)
- 业(7867)
- 企(7816)
- 企业(7816)
- 教育(7697)
- 体(5754)
- 理论(5459)
- 中国(5178)
- 体制(5067)
- 财(4746)
- 度(4701)
- 制度(4698)
- 研究(4639)
- 教学(4483)
- 学(4406)
- 生(4208)
- 业经(3893)
- 银(3843)
- 银行(3835)
- 融(3813)
- 金融(3812)
- 税(3731)
- 行(3687)
- 研究生(3578)
- 税收(3556)
- 收(3522)
- 农(3486)
- 机构
- 大学(66713)
- 学院(62652)
- 研究(26118)
- 济(22017)
- 经济(21151)
- 中国(18150)
- 管理(17857)
- 京(15531)
- 财(14382)
- 科学(14185)
- 理学(13696)
- 理学院(13475)
- 所(13419)
- 管理学(13091)
- 管理学院(12948)
- 江(12011)
- 范(11928)
- 师范(11808)
- 研究所(11709)
- 教育(10854)
- 北京(10635)
- 中心(10173)
- 财经(9789)
- 师范大学(9604)
- 院(9437)
- 农(9310)
- 州(9301)
- 省(9070)
- 经(8719)
- 业大(7526)
共检索到116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顾忠会 元文玮 李冀宁
卫生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则就会造成思想认识上的混乱、道德观念上的困惑,从而导致卫生改革的目标偏离。近些年来,卫生改革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国家财政的卫生事业费不足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多方集资办医,努力争取地方、集体、个人的支持,保证了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的同步发展。二是初步调整了医疗收费标准,是社会价值补偿的合理要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安宁
卫生改革永无止境,要减少失误,避免挫折,达到最佳的模式状态,就必须遵循规律。我国的卫生改革已经过了20多年的探索,目前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研究认为,我国的卫生改革应遵循10个内在规律:卫生方针规律、卫生事业规律、卫生部门规律、卫生行业规律、卫生资源规律、卫生服务规律、卫生体系规律、卫生工作规律、卫生体制规律和卫生机制规律。卫生改革还要应遵循3个基本规律:①卫生改革要适应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文明”的发展,②卫生改革要学会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③卫生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要和谐统一。要科学把握几十年卫生改革的经验教训,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尽快建立完善卫生改革的健康运行机制,减少改革成本,增强改革效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我国卫生改革的新局面。
关键词:
卫生改革 规律 内在规律 基本规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印石
卫生改革虽然进行了好几年,但是人们对卫生改革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一致。其实,卫生改革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卫生经济体制改革和卫生政治体制改革。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在于改革卫生生产关系中不适应卫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胡善联
本文对中国50年卫生改革进行了回顾,并对21世纪中国卫生改革的方向,从医疗保障制度、卫生服务体制及卫生执法监督体制三方面的改革发展趋势进行了估计和预测,通过国际经验的比较展望未来。
关键词:
21世纪卫生改革 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维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卫生工作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其原因主要在于卫生事业是公益性的社会福利事业,制约因素很多。我们既不能完全进入市场,又不能置市场于不顾。这使得当前卫生改革处于十分尴尬的“两难”境地。如何才能从困境中走出来呢?笔者认为,必须从分析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各种关系入手,辩证地加以取舍。 一、增加卫生投入与提高卫生服务 收费标准之间的关系 作为福利性的卫生事业,必须依靠国家投入才能发展,但同时又作为具有公益性的卫生服务,它必须通过集体和个人应尽的义务加以补偿。然而,在投入与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劼
卫生系统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运行机制和所发挥的作用必然会受到其它子系统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其它子系统。因而,我国卫生改革战略应建立在用系统的观点对卫生系统的现状和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系统分析方法可同时考虑卫生系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现状:缺芝自身活力,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尽管卫生系统有其特殊性(福利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红征
当前,我国的卫生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期。一方面,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为卫生改革提供了大好机遇;另一方面,费用上涨、重复建设、卫生资源使用的浪费、卫生筹资渠道不畅等经济问题,又制约了卫生改革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视经济作用,变消极为积极,是卫生改革过程中应认真解决的问题。 一、经济增长作用,主导卫生改革 卫生改革的目的,是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最终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经济的增长,对卫生改革目标的实现起着主导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经济的增长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阎维钧
一卫生事业经济管理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是指卫生系统各地区、各层次、各单位进行经济活动的权限、组织形式、机构设置、调节机制、经济责任、经济利益的实施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的总称。我国的卫生事业经济管理体制,概括地说是一个高度集中的、以行政区划和部门为主的、供给型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权力较多地集中在中央和地方的行政部门,卫生机构在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华道芹
(一)卫生经济学是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探讨卫生事业中经济关系发生作用的条件、形式和特点。以便使人们自觉地认识和利用卫生事业经济运行的规律,更有效地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卫生事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之一,它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中前进的。社会的发展是以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人口的再生产为前提的,卫生事业则是社会人口再生产的必要条件。通过医疗卫生服务,防治疾病,保护和修复劳动力,对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洪高明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改善卫生服务和提高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市化及人口结构老龄化进程加快,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卫生消费水平的快速上涨,使卫生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即将跨入新世纪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于1996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李鹏总理在讲话中指出,要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国鸿
英国实行的是国家卫生服务制度(NHS),政府通过税收,对全体居民实行免费医疗保健服务。国家卫生与社会保障部(DHSS)负责全国卫生行政管理及控制资源分配等工作,下设地区卫生局和地段卫生局,负责各地卫生计划及医疗保健服务等工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戴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温州走出了一条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家庭工业和联户工业为支柱,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新路子。在这种新形势下,卫生事业在管理体制、卫生服务的供求关系,以及商品经济形势下的卫生工作等方面与变化了的新形势很不适应。卫生部门要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应该采取如下对策:1.摆脱传统理论束缚,采取多种形式办医;2.对卫生部门要放权、搞活,加强宏观管理;3.调整收费标准;4.开展多种形式办学,加速人才培养,还要允许人才流动,发挥卫生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新明
今年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提出“三保三放”的改革思路,即基本卫生服务和非基本卫生服务,保基本,放开非基本;城市和农村,保农村,适当放开城市;预防保健和医疗,保预防保健,适当放开医疗服务。所谓“保”,就是要争取保证政府投入,保证一定的计划调控,保证对医疗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景春
乌鲁木齐卫生改革经验交流会于1989年6月2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乌鲁木齐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