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556)
2022(2153)
2021(2214)
2020(1977)
2019(4634)
2018(4838)
2017(8219)
2016(4904)
2015(5223)
2014(5348)
2013(5041)
2012(4764)
2011(4083)
2010(4490)
2009(4249)
2008(4661)
2007(3912)
2006(3695)
2005(3571)
2004(3318)
作者
(13232)
(11087)
(10814)
(10748)
(7167)
(5326)
(5088)
(4345)
(4224)
(4051)
(3917)
(3806)
(3744)
(3667)
(3630)
(3365)
(3270)
(3181)
(3135)
(3105)
(2892)
(2882)
(2686)
(2593)
(2514)
(2461)
(2455)
(2375)
(2275)
(2212)
学科
(14769)
经济(14743)
管理(14683)
(11679)
(11624)
企业(11624)
(10183)
(8559)
教育(6831)
(6192)
体制(5572)
(5414)
财务(5409)
财务管理(5394)
企业财务(5146)
中国(5142)
(5117)
制度(5111)
(4870)
银行(4863)
(4562)
研究(4447)
(4257)
金融(4257)
(4179)
方法(4172)
业经(3716)
(3632)
(3626)
理论(3597)
机构
大学(61944)
学院(58884)
研究(26095)
(23090)
经济(22234)
中国(19985)
管理(19053)
(15552)
理学(14964)
(14925)
理学院(14745)
管理学(14430)
管理学院(14300)
科学(13690)
(13226)
研究所(11467)
(11167)
中心(11117)
财经(10287)
(10245)
北京(10196)
(9807)
(9638)
(9345)
(9130)
师范(9018)
教育(8607)
(8346)
业大(7780)
农业(7642)
基金
项目(33548)
研究(26457)
科学(25732)
基金(23082)
(20348)
国家(20127)
科学基金(16700)
社会(15234)
社会科(14252)
社会科学(14248)
教育(14064)
(13138)
基金项目(11615)
(11214)
编号(11083)
自然(10649)
成果(10567)
自然科(10379)
自然科学(10373)
自然科学基金(10173)
资助(9801)
课题(9043)
重点(8207)
(7971)
(7764)
(7336)
大学(7113)
(6990)
教育部(6918)
(6778)
期刊
(33435)
经济(33435)
研究(27396)
中国(22194)
教育(16375)
(14645)
(9290)
金融(9290)
学报(9260)
管理(8715)
(8644)
(8321)
科学(7871)
大学(7573)
学学(6699)
财经(5754)
农业(5325)
经济研究(5224)
技术(5152)
(5068)
卫生(5068)
(5012)
会计(4349)
业经(3704)
财会(3693)
(3568)
问题(3538)
职业(3488)
研究生(3253)
改革(3250)
共检索到113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迟心志  
卫生事业管理的紧迫任务是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调控系统。这个调控系统应具有制约性,各个子系统之间应当形成纵横交错的反馈关系,建立系统内部的制约机制,以免发生相互掣肘。因此,笔者认为卫生事业宏观调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艾克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天津市卫生事业迅速发展。1979~1998年20年中,门诊部及以上卫生机构增加了1450个,病床增加20534张,卫生人员增加42527人。在医疗机构建设立,一方面实施“大专科小综合”的思路,全市形成23个技术特色,构成天津市的医疗技术网络;另一方面,社会办医机构很快发展,既成为解决一度出现的“看病难、住院难”的好措施,也打破了“独家办”的格局。这些卫生服务供给,保证了全市人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卫生服务供需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师明  
目前,在我国大、中城市里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具体表现:一是医疗机构部局不合理。一个中等城市往往有大小卫生机构数百家,大城市的卫生机构有的可逾千家。其中既有40年一贯制的计划经济、条块分割,按系统、按行业建设的大型、中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唐金壮,刘健,张杰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是按照需要、公平和效益原则,把有限的卫生资源配置到最需要、最能发挥效率和取得最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地方。这里的优化指的是供需平衡及效益和效率的最大化。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手段主要是依靠市场和计划进行调节。市场调节是依赖市场需要和市场机制配置卫生资源。计划调节是利用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职能,统一安排卫生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成思危  
本文认为,我国去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能估计过高,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还要继续努力,特别是要注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真正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宏观调控一定要总体考虑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宏观和微观的关系,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农业、工业、服务业之间的关系,政府与企业和银行的关系等。这些都是影响宏观经济的大问题,都是要周密考虑的。文章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是金融的心脏,目前商业银行存在的效率低、资本充足率低,不良资产率高,内部管理、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治理制度不完善,金融创新不足等问题,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随着十四大帷幕的拉启,已经登上了中国经济的舞台。“市场”,无论是作为一个名词,抑或是配置资源的方法,得到了从未有过的重视。尽管我们对于市场经济的认识已愈益深刻,而且对市场经济实践国家的正反经验进行反复梳理,形成理论,为人们驾驭市场经济这个精灵增添了信心和胆略。但在现实中,我们仍面临着诸多的两难:如何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梁尚敏  
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改革的若干思考梁尚敏政府通过财政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这是所有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重要方式。一方面,依靠市场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强化财政宏观调控,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某些不足,引导经济沿着高效、快...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景宗贺  
加强金融宏观调控与深化改革景宗贺一、初见成效与问题近半年多来,国家采取的加强金融宏观调控,整顿金融秩序,严肃金融纪律等举措,已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乱拆借、乱集资、乱摊派的现象得到制止;提高利率后,居民储蓄热情高涨,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人民币价格回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涛,张世平  
卫生方面的财政投入能够宏观调控卫生资源,其投入原则、投入方向等可以影响卫生福利政策。投入原则:(1)效率原则;(2)公平原则;(3)增长原则;(4)稳定原则。投入方向:划分中央、地方层次,医学科研招标,构建社区医院体系,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苗梅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对卫生全行业实行宏观调控,是一项重要的职能,也是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政府在卫生领域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党的十六大将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体现了党对人民健康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卫生事业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由于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卫生事业管理部门地方所有,形成条块分割,致使统筹失控。在卫生资源配置上,大量卫生资源集中在大中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卫生资源供给短缺;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卓美莉,白耀刚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宏观调控(控制),微观搞活”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针。新形势下,这八字方针对医疗卫生财务管理也更有它的科学性和指导意义。因为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的福利性公共事业,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它必须以社会效益为主,所以宏观调控是必要的。从辩证的角度讲,宏观调控、微观搞活也是相辅相成的,微观搞活的程度和范围必须以宏观调控为前提,微观搞活不仅需要宏观调控的指导和制约,而且需要宏观调控为它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外部条件,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贺志忠  
一、对卫生事业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卫生事业的宏观调控是卫生事业计划管理的重要内容。卫生事业的计划管理,包括直接计划管理与间接计划调控两种形式。所谓直接计划管理形式,就是国家借助于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对卫生机构的人、财、物和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直接的、具体的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锡良  
本文论述了中国目前完全放开利率,让利率在优化资金配置起主要作用的条件不具备,中央银行进行价格调控的市场条件也不完全具备。论述了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分为价格调控和数量调控的基本条件。论述了利率在资金配置和宏观调控中作用十分有限的理由。同时,认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应注意几大风险,要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有条件地放开利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元铮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罗元铮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理论与实践都告诉我们:改革、发展、稳定都离不开宏观经济调控,而改革、发展、稳定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三件法宝。1994年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