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15)
- 2023(8184)
- 2022(6762)
- 2021(6689)
- 2020(5589)
- 2019(13024)
- 2018(12724)
- 2017(23349)
- 2016(12629)
- 2015(14000)
- 2014(13630)
- 2013(13620)
- 2012(12722)
- 2011(11801)
- 2010(11838)
- 2009(10846)
- 2008(10867)
- 2007(9255)
- 2006(8385)
- 2005(8005)
- 学科
- 济(52616)
- 经济(52550)
- 管理(29242)
- 业(27196)
- 方法(21788)
- 企(21410)
- 企业(21410)
- 数学(19591)
- 数学方法(19393)
- 中国(18854)
- 制(15305)
- 财(13315)
- 农(12755)
- 贸(11924)
- 贸易(11915)
- 易(11727)
- 学(11072)
- 银(10250)
- 银行(10233)
- 融(9995)
- 金融(9995)
- 体(9974)
- 行(9940)
- 教育(9918)
- 业经(9739)
- 体制(8297)
- 关系(8137)
- 农业(7782)
- 度(7643)
- 制度(7635)
- 机构
- 大学(181429)
- 学院(173238)
- 济(82121)
- 经济(80600)
- 研究(74404)
- 管理(60462)
- 中国(55826)
- 理学(51224)
- 理学院(50519)
- 管理学(49655)
- 管理学院(49283)
- 科学(40892)
- 京(40706)
- 财(39219)
- 所(37780)
- 研究所(34196)
- 中心(31041)
- 财经(30150)
- 农(30105)
- 经(27908)
- 经济学(27557)
- 北京(26998)
- 院(26890)
- 江(25642)
- 经济学院(24587)
- 范(24394)
- 师范(24164)
- 农业(23336)
- 业大(23275)
- 财经大学(22784)
- 基金
- 项目(113643)
- 科学(90196)
- 基金(85745)
- 研究(83403)
- 家(76792)
- 国家(76230)
- 科学基金(63557)
- 社会(55306)
- 社会科(52571)
- 社会科学(52559)
- 基金项目(43287)
- 教育(39499)
- 自然(39309)
- 省(39266)
- 自然科(38488)
- 自然科学(38474)
- 自然科学基金(37861)
- 资助(35983)
- 划(35423)
- 编号(30641)
- 部(27743)
- 成果(26958)
- 重点(26741)
- 国家社会(25146)
- 中国(25113)
- 发(24494)
- 教育部(24088)
- 性(23647)
- 创(23370)
- 课题(23091)
共检索到284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丽敏
自7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了旨在提高效率、减少浪费的卫生改革,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卫生保健的公平性问题也在悄然突起,并日益成为我国卫生改革的又一新的关注点。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卫生保健的公平性问题进行深入的认识和探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孟庆跃
过去的10年,是我国对卫生领域公平性问题认识不断升华和深化,并且在发展策略和政策等方面逐步付诸解决的重要阶段。这一方面受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变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解决日益凸显的健康不公平等现实矛盾的社会需求。特别是近几年,政府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
关键词:
卫生保健 体制改革 健津公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忽新泰 朱始雄 汪冲 王愿军 贾培旗
忽新泰等同志认为,有必要设计卫生保健制度改革的新模式。这个目标模式要遵循社会办福利的原则,社会公平的原则,制度本身要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这种目标模式要有利于筹集和监督资金的使用,一方面要杜绝浪费,另一方面要限制开支的盲目增长。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则是符合上述原则的目标模式。总之,我国卫生保健制度的改革仍要继续实行“双轨制”,即一方面要积极改革医疗制度,完善合作医疗,推动医疗保险;另一方面实行谁看病谁出钱的自费医疗。卫生保健制度改革,不是卫生部门所能完成的,需要劳动人事、民政、保险等部门的配套改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乌伟 莱茵霍尔德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国际卫生经济学会(iHEA)会长乌伟莱茵霍尔德(Uwe E.Reinhardt)首先对第七届世界卫生经济大会主办方——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付出的努力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付明卫 朱恒鹏 夏雨青
英国国家卫生保健体系1991年开始促进竞争的改革,具体改革可分为1991-1997年和2002年至今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内部市场的框架。第二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扩大医院经营自主权、赋予和扩大患者就医选择权、建立医院服务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及建立按诊断分组付费制度。在第一阶段,竞争降低患者等待时间,未降低医院经营成本,却增加了医院死亡率。在第二阶段,竞争促使医院提高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地区间医疗服务获取的公平度。英国国家卫生保健体系促进竞争改革对中国医改的主要启示有两点:其一,建立医疗服务质量和价格的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赋予患者挑选供方的充分权利;其二,实现公立医院实质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晓鹰 刘泽
公平与效率:产权制度改革中一个绕不开的议题徐晓鹰刘泽产权制度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权制度改革能否顺利完成,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前途。而要搞好产权制度改革,显然不能绕开公平与效率这一重要议题。因为随着新的产权制度的确立,人们...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小燕
大卫生观 大卫生观是一种现代卫生观,只有掌握系统思想的辩证思维方法,才能全面、正确、深刻地认识大卫生观的实质,才能把握大卫生观。 大卫生观是社会协调发展型卫生观。现代社会要求经济、政治、社会意识、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生态环境等的全面发展。大卫生观把卫生视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种卫生观是一种社会协调发展型卫生观,是一种全民参与型卫生观,是一种健康和发展观,足“自然——社会——心理——生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石光 雷海潮
我国未来的卫生改革中需要借鉴的印度经验包括:建立综合、统一和高效的卫生管理体制,由国家卫生部负责医疗保险、服务提供和药品监管职能;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卫生责任,中央负责全国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筹资;充分发挥公立医疗机构的社会功能;建立卫生服务提供的公司伙伴关系;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夏建锋,陶志,杨心田,马进
一、对社区医疗卫生保建服务内涵界定的认识 社区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含义,尚没有统一的规定,国内外有各种定义,社区的范围也有不同的概念,根据美国卫生服务论坛的划分意见,社区分为小型和大型两类。小型的指乡村和城市区域(如街道等)的范围;大型的指城市及大城市的郊区的范围,对乡村未提出明确的范围。我们认为,在农村可指县(包括县级市)或乡的范围;在城市通常指一个街道范围,有时候指一个城市的一个区,也归属于大型社区的范围。总之,无论社区的大小如何划分,过去我们习惯地引用“卫生保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任福荣
一、乡镇卫生院建设问题乡镇卫生院是连接县级和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枢纽,承担着农村80%以上人口的医疗、预防、保健、卫生宣传、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项工作。特别中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中,乡镇卫生院直接参与本区域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的实施和指导,为农民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因此,加强乡镇卫生院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石光 雷海潮
2006年7月23—28日,国家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率团考察了印度的卫生体制,会见了印度卫生与家庭福利部(以下简称卫生部)部长,参观了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全印医学院和Haryana邦Faridabad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关键词:
卫生体制 改革 印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阎维钧
作者阎维钧认为:卫生保健资金筹措途径有两条主要渠道:一是通过公共支付方式即地方财政拨款;二是通过个人支付方式筹集。此外,改革现行收费制度,加强医疗单位的科学管理、经济管理,从内部挖潜、增收、节支也是筹措卫生保健资金的重要途径。理论指导以及观念更新是解决我国卫生保健资金筹措问题的保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勇
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人力资本存量低,成为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人们健康状况和平均寿命是各种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载体,人们平均寿命的高低对决定各种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以及对这些人力资本存量的价值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卫生保健的投资,能使个人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与寿命的提高,使劳动者生产能力得到提高,人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充沛的精力、体力从事各种劳动,减少了由于生病而造成的工时损失,增加社会财富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农民 卫生保健 投资 分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小万
在许多国家已证实,居民所要求的健康并不仅仅是向他们提供医疗服务,而是与居住环境、工作状况、日常生活方式和健康保健等方面有关。所以,政府只把精力用于医疗服务和药品的供应上是很不够的,因为在政策上这仍是鼓励医疗服务产业与发展。以“健康”为核心的国家卫生服务应该是大众化的,并且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是相适用的,更不应该是以目前医疗服务机构的生存和发展为准则的国家预算。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克钧 金新安 杨莹诗
外伤作为一种可预防性疾病,其发生率近年有持续性上升的趋势。关于外伤率上升的程度,对卫生保健的需求量及其对社会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经济负担,国内尚未见有专文论说。笔者收集了本市12所县以上综合性医院(简称12所医院,下同)1983年至1986年收治的外伤病人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