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84)
- 2023(18329)
- 2022(15445)
- 2021(14229)
- 2020(11861)
- 2019(26851)
- 2018(26699)
- 2017(51302)
- 2016(27764)
- 2015(31084)
- 2014(31027)
- 2013(30980)
- 2012(28582)
- 2011(25839)
- 2010(26114)
- 2009(24404)
- 2008(24237)
- 2007(21795)
- 2006(19644)
- 2005(18018)
- 学科
- 济(120550)
- 经济(120384)
- 业(101090)
- 管理(95491)
- 企(89171)
- 企业(89171)
- 方法(48485)
- 数学(38293)
- 数学方法(37913)
- 财(36408)
- 农(36061)
- 业经(35327)
- 中国(32993)
- 制(28343)
- 地方(27120)
- 农业(24956)
- 务(24826)
- 财务(24749)
- 财务管理(24711)
- 企业财务(23458)
- 技术(22329)
- 学(22153)
- 和(21290)
- 理论(21197)
- 贸(20560)
- 贸易(20543)
- 易(19895)
- 银(19667)
- 银行(19621)
- 体(19474)
- 机构
- 学院(404476)
- 大学(402723)
- 济(165587)
- 经济(161895)
- 管理(161683)
- 理学(138111)
- 理学院(136606)
- 研究(135810)
- 管理学(134643)
- 管理学院(133882)
- 中国(104379)
- 京(87035)
- 科学(81419)
- 财(80383)
- 所(68358)
- 农(66469)
- 江(62708)
- 财经(62687)
- 研究所(61272)
- 中心(61208)
- 业大(58124)
- 经(56835)
- 北京(55354)
- 范(51842)
- 农业(51635)
- 师范(51375)
- 州(50023)
- 院(49336)
- 经济学(49165)
- 财经大学(46256)
- 基金
- 项目(265009)
- 科学(209619)
- 研究(197303)
- 基金(192108)
- 家(165844)
- 国家(164346)
- 科学基金(142561)
- 社会(125339)
- 社会科(118805)
- 社会科学(118777)
- 省(104235)
- 基金项目(101707)
- 自然(91178)
- 教育(89398)
- 自然科(89057)
- 自然科学(89037)
- 自然科学基金(87470)
- 划(86307)
- 编号(80550)
- 资助(78306)
- 成果(65618)
- 发(59174)
- 重点(58741)
- 部(58380)
- 创(56767)
- 课题(55658)
- 创新(52395)
- 制(51657)
- 国家社会(51356)
- 教育部(50294)
- 期刊
- 济(196336)
- 经济(196336)
- 研究(124463)
- 中国(85385)
- 管理(64918)
- 财(64190)
- 农(62435)
- 学报(59533)
- 科学(56589)
- 大学(46031)
- 教育(44920)
- 学学(43341)
- 农业(42968)
- 融(39234)
- 金融(39234)
- 技术(36200)
- 业经(33688)
- 财经(31389)
- 经济研究(29505)
- 经(26881)
- 问题(24994)
- 业(23639)
- 技术经济(21086)
- 现代(19767)
- 科技(19273)
- 理论(19243)
- 图书(19076)
- 商业(18752)
- 贸(18180)
- 版(18021)
共检索到619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董晓燕 李小萍 祁神军
文章采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从投入与产出角度提出了卫生业与医药制造业发展的互动机理及其动力模型。根据我国1992年至2007年卫生业、医药制造业及宏观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模拟和预测了我国卫生业、医药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别改变卫生业及医药制造业劳动、资金投入等参数,模拟并预测了其对两产业产值的影响效应。设定金融危机对卫生业与医药制造业的影响参数,并模拟卫生业增加761.376亿元投资时对两产业的拉动效应。、研究结果证明,卫生业与医药制造业发展互动影响效应明显;在金融危机情形下,对卫生业增加投资,能有效促进卫生业及医药制造业等关联产业的持续增长,促进GDP的持续增长。对于卫生政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澜 朱佩枫
医药制造业是一个经济、科技和环境相互作用、协调的复杂系统。经测算我国医药制造业子系统发展的有序度和整体系统的协同度,发现产业存在技术落后和环境污染两大"短板"。为此,就医药制造业协调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 协同度 环境保护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昱 张永安 高瑀
医药制造业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该产业技术密集型特点使得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产业的发展状况。因此,本文针对于医药制造业的科技投入与技术创新关系展开分析,将科技投入分为技术改造经费、消化吸收经费、新产品开发经费和技术引进经费等方面,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建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各类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动态影响。最后提出优化医药制造产业科技投入与加强技术创新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莉 单晓光
专利与产业协调发展对实现产业创新发展至关重要。采用改进的象限图法以及专利重心与产业重心空间耦合态势模型,定量分析我国医药制造业发明专利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以及两者的时空动态演变趋势。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医药制造业发明专利与产业发展间存在明显偏离,耦合协调性主要表现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近5年来,耦合协调性有所提高,发明专利重心与产业发展重心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变动一致性提高。结论可为专利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专利与产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鲁若愚 张立锴 陈雪琳 周冬梅
基于科学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强的活力,正成为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摇篮。选择医药制造业作为科学产业的典型案例,以我国内地31个省份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方法,探讨经济、科学、技术、政策条件对科学产业发展绩效的联动效应及路径选择。结果表明,单一条件并不构成制药业高绩效的必要条件,前因条件多重并发形成驱动制药业高绩效的多样化组态;存在驱动制药业高水平绩效的3条路径,分别是科学与技术双元主导驱动型、经济主导逻辑下的科学与政策驱动型以及经济主导逻辑下的技术与政策驱动型;存在导致制药业非高水平绩效的两条路径,且这两个组态的核心条件相同,即非经济水平和非科学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我国科学产业发展背后多重因素间复杂互动本质的理性认识,并为基于科学的产业成长带来有益的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葛志远 刘奕汝
本文探讨了当今中国医药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首先对中国医药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了中国医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衡量和主要因素体系,对其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成果转化率、生物医药规模、老龄化趋势和资金进入壁垒对中国医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影响很大。研究结果说明,政府和企业应该基于上述方面来使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相协调,其研发活动能更有效率和效果,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谌凯 应向伟 吴叶青 林志坚
基于专利分析和文献计量方法,从发展趋势、重点技术领域、区域分布、优势机构等方面开展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态势研究,提出我国医药制造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一方面相对于高校院所,企业创新能力普遍不足,另一方面高校院所大部分科研成果仍被束之高阁,产学研结合有待进一步加强。而美国、日本、德国等医药制造业传统强国在中国布局有大量专利,给我国相关研发工作带来较强专利壁垒。由此,提出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 专利分析 文献计量 发展态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雷 张诚 刘宇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与医药制造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对于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区域技术创新与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关系入手,并通过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与医药制造业发展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技术创新与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测度。结果显示:除个别省市外,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但整体耦合协调状况有待提高;我国的区域技术创新与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具有空间差异性,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基于此,我国应在产业发展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医药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提高医药制造业与各区域技术创新网络间的联结度,同时打造数字化链式技术创新扩散系统,以提升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关键词:
区域技术创新 医药制造业 耦合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利华 王新澄 尹徐念
本文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分为专业性服务业和技术性服务业,运用关联比例法测算中美两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美国专业性服务业和技术性服务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均显著高于中国;在专业性服务业中,美国商务服务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显著高于中国;在技术性服务业中,美国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则显著低于中国,而美国医药企业的研发强度远高于中国。中美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有显著差异,美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是以企业为主体,更重视企业产品市场化过程的服务,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是以研究机构为主体,更重视推动上游研发部门的研究成果向企业转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利华 王新澄 尹徐念
本文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分为专业性服务业和技术性服务业,运用关联比例法测算中美两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美国专业性服务业和技术性服务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均显著高于中国;在专业性服务业中,美国商务服务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显著高于中国;在技术性服务业中,美国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则显著低于中国,而美国医药企业的研发强度远高于中国。中美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有显著差异,美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是以企业为主体,更重视企业产品市场化过程的服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永庆 刘清华 徐炎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中国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效率,并考察了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企业规模以及市场结构等因素对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效率整体偏低,但呈现"三平稳两增长"的增长状态。企业规模、市场结构、技术改造经费和研发效率显著正相关,而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对研发效率的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研发效率 医药制造业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永刚
为了研究创新驱动发展经济政策和创新效率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文章首先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分析了创新效率的空间特征及其在时间维度的变化过程,然后测算了创新效率和产业效率二者的相关性和耦合度,最后基于空间面板误差分量模型实证研究了创新效率和其他经济环境变量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政策对创新效率产生显著影响,且呈现空间相关性;创新效率和产业效率呈现正向相关性,创新系统和产业系统具有高度耦合特征;创新效率对产业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和空间外溢性特征,对临近区域的影响大于对本区域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坚持通过创新提升医药制造业产业效率和产业水平的发展途径;国家应该制定宏观产业发展规划和新型的地方政府政绩及区域产业发展评价体系,以充分发挥创新过程的正向空间溢出特性,使得不同区域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一段时期内应该实施适度合理的产业保护政策,给医药制造业创新发展和产业提升提供缓冲时间。
关键词:
创新效率 产业效率 创新驱动 医药制造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褚淑贞 张丽丽 韩之俊
产业集聚程度是衡量一个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通过计算基尼系数、集中率及赫希曼.哈菲德尔指数等指标,对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对排名在前八位的省市做进一步的研究,得出结论:中国医药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水平很低,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几个省份。作为规模经济性较强的高技术产业,中国医药制造业只有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才能获得并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中国 医药制造业 产业集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永刚
为了研究创新驱动发展经济政策和创新效率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文章首先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分析了创新效率的空间特征及其在时间维度的变化过程,然后测算了创新效率和产业效率二者的相关性和耦合度,最后基于空间面板误差分量模型实证研究了创新效率和其他经济环境变量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政策对创新效率产生显著影响,且呈现空间相关性;创新效率和产业效率呈现正向相关性,创新系统和产业系统具有高度耦合特征;创新效率对产业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和空间外溢性特征,对临近区域的影响大于对本区域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坚持通过创新提升医药制造业产业效率和产业水平的发展途径;国家应该制定宏观产业发展规划和新型的地方政府政绩及区域产业发展评价体系,以充分发挥创新过程的正向空间溢出特性,使得不同区域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一段时期内应该实施适度合理的产业保护政策,给医药制造业创新发展和产业提升提供缓冲时间。
关键词:
创新效率 产业效率 创新驱动 医药制造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高觉民 李晓慧
本文对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在产业视角下进行了分解与重构,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理模型,然后运用2000—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包括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出方程在内的联立方程组,对其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的增长,同时,制造业的增长显著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且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部门与制造业均呈现互动发展关系。鉴于此,应运用互动机理确立产业结构转型战略,为其营造低交易成本的制度环境,调整和优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结构,培育产业集群和服务外包,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积极互动。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