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99)
- 2023(3462)
- 2022(2820)
- 2021(2371)
- 2020(1940)
- 2019(4232)
- 2018(4061)
- 2017(7346)
- 2016(4189)
- 2015(4379)
- 2014(4181)
- 2013(4247)
- 2012(3876)
- 2011(3477)
- 2010(3388)
- 2009(2963)
- 2008(2841)
- 2007(2453)
- 2006(2152)
- 2005(1823)
- 学科
- 济(14979)
- 经济(14969)
- 管理(11074)
- 业(9683)
- 方法(7690)
- 企(7154)
- 企业(7154)
- 数学(7089)
- 数学方法(7032)
- 环境(5803)
- 农(5047)
- 学(5038)
- 制(3809)
- 资源(3488)
- 划(3470)
- 中国(3374)
- 农业(3367)
- 业经(3268)
- 发(3186)
- 服务(3027)
- 度(2982)
- 制度(2975)
- 技术(2943)
- 财(2903)
- 地方(2670)
- 规划(2650)
- 疗(2645)
- 医疗(2643)
- 环境规划(2615)
- 贸(2460)
- 机构
- 大学(60503)
- 学院(59975)
- 研究(22875)
- 济(22535)
- 管理(21927)
- 经济(21890)
- 理学(19427)
- 理学院(19134)
- 管理学(18642)
- 管理学院(18539)
- 农(17027)
- 科学(16652)
- 中国(14957)
- 业大(14309)
- 农业(13752)
- 京(12722)
- 所(12554)
- 研究所(11862)
- 中心(10461)
- 农业大学(9448)
- 江(9277)
- 省(9032)
- 财(8461)
- 院(8338)
- 室(8309)
- 北京(7768)
- 实验(7670)
- 范(7553)
- 师范(7421)
- 实验室(7391)
- 基金
- 项目(47069)
- 科学(36194)
- 基金(34021)
- 家(32173)
- 国家(31915)
- 研究(29385)
- 科学基金(26405)
- 省(19354)
- 社会(18833)
- 自然(18648)
- 基金项目(18628)
- 自然科(18182)
- 自然科学(18174)
- 社会科(17956)
- 社会科学(17948)
- 自然科学基金(17897)
- 划(16518)
- 资助(13219)
- 教育(13183)
- 重点(10987)
- 计划(10748)
- 发(10504)
- 编号(10066)
- 创(9829)
- 科技(9714)
- 部(9640)
- 科研(9566)
- 创新(9247)
- 业(8611)
- 国家社会(8155)
共检索到82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毛志华 朱乾坤 龚芳
海洋叶绿素a(Chla.)含量是了解世界海洋中地球生物化学循环的基础和估算海洋生产力的基本指标,是判断水域的肥瘠程度和评价水域渔业潜在生产力的基本依据。富集浮游植物的海域是海洋食植动物的大密度存在和水产资源丰富存在的基础,许多鱼类如金枪鱼等中上层鱼群集在锋面两侧或涡旋,这些特征与营养盐供给或混合层深度变化相关。北太平洋渔场已成为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大面积同步的观测和一年四季连续的观测,是测定北太平洋渔场海洋叶绿素a的最有效方法。1 材料和方法1.1 数据来源卫星资料采用美国海洋水色卫星的宽视场海洋水色扫描仪(SeaWiFS)资料,全球海上测量资料利用国际海洋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毛志华 朱乾坤 潘德炉 龚芳
渔场海温速报是开展渔情分析和确定中心渔场的基础,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快速提供大面积海洋环境参数分布图,由于大洋渔场超出了陆基卫星地面站的接收范围,发展船载遥感系统是提供远洋渔场海洋环境条件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介绍基于船载的北太平洋渔场海温速报系统、海表温度遥感反演算法和渔场海温速报产品制作等内容。海温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卫星遥感海表温度与船测温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周平均偏差小于0.01℃,RMS平均值为0.7967℃。系统已业务试运行2年,完成北太平洋渔场海温速报产品制作33期,取得了预期目标。
关键词:
北太平洋渔场 卫星遥感 海表温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玲玲 仇雁翎 张洪恩 赵建夫
为实现淀山湖水体叶绿素a的快速监测,于2006年春季对淀山湖进行了现场光谱测量和同步的采样、实验室分析,通过分析叶绿素a和光谱数据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多个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叶绿素a浓度的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归一化反射率建立的模型中精度最高的是采用708 nm反射率的一元二次模型,R2为0.608;利用R710nm/R667nm反射比建立模型精度得到提高,R2接近0.68;利用695.5 nm一阶微分建立的指数模型精度进一步提高,其R2达到了0.76;分别利用708 nm和667 nm的归一化反射率对数作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得到的模型精度最高,R2接近0.8,可以用来实现对叶绿素a的定量估算,实现...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叶绿素a 水质监测 淀山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运 冯学智 马荣华 雍斌
叶绿素是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遥感提取内陆水体叶绿素浓度是实现内陆水体富营养化动态监测的一个重要途径。内陆水体大部分属于二类水体,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富营养化严重,其复杂的水体光学特性增加了叶绿素遥感信息提取的难度。目前内陆水体叶绿素遥感信息提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提取的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普适性与稳定性需进一步研究。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内陆水体叶绿素遥感提取所用的遥感数据源及其提取方法;分析了各遥感数据及提取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目前内陆水体叶绿素遥感信息提取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内陆水体 叶绿素 遥感 信息提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田浩 刘阳 田永军 刘世刚 闫鲁鑫 陈冠宇 李建超 李渊 林龙山
研究和开发利用大洋性生物资源是实现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是近年来我国重点开发的大洋性渔业资源之一,因此利用卫星来监测渔船时空分布动态成为了解秋刀鱼渔业资源变动的重要数据源。本研究采用峰值检测和阈值分割等方法对西北太平洋夜间灯光数据进行识别,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渔船位置信息和数量进行提取分析。通过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调查的渔捞日志和经过筛选的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NPFC)渔船列表数据对识别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本研究所用的夜间灯光渔船识别方法可以精确识别西北太平洋密集作业及外围分散作业的秋刀鱼渔船。以此为基础可以有效地分析秋刀鱼渔场的时空变动。结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提供的海表温度(SST)数据绘制等温线,进一步分析作业渔场的时空变化,发现夜间灯光渔船作业的温度范围随着秋刀鱼洄游而变化。2016年7—9月渔场的SST波动较大是因为这一时期秋刀鱼在黑潮—亲潮广泛的交汇区域洄游,分布更为广泛,9月之后作业渔场SST变动趋于稳定。该研究结果将来会对远洋渔场环境实时变化、鱼群分布预测、渔船动态及法律支撑等提供有效信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程家骅 黄洪亮
采用棋盘式定点大面调查和中心渔场专项调查2种方式,于2001年5~8月对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sbartrami)渔场进行了渔业资源与渔场环境特征调查。调查范围为北太平洋152°00′E~171°00′W、39°00′N~43°00′N海域,渔场环境特征要素主要为各站点的温度、盐度、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叶绿素a含量。调查海域的柔鱼资源密度采用渔场海域每个经纬度的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表示。结果显示,北太平洋柔鱼中心渔场中部与西经渔场表温为18℃左右,100m水温为9℃左右;西部渔场表温为16~20℃,100m水温为7~8℃;在有温跃层海域的跃层面下易形成高产渔场。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的...
关键词:
北太平洋 柔鱼 渔场 环境特征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韦安娜 田礼乔 陈晓玲 余永明
光学特性复杂的浑浊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一直是水环境遥感研究的难点,高光谱以其波宽窄、谱段多、获取地物信息近似连续等优势,有望成为解决该难题的有效手段.该文以鄱阳湖为研究水域,利用2009年10月、2011年7月及2016年10月获取的实测高光谱及叶绿素a浓度数据,基于穷举法建立了针对高分五号(Gaofen-5, GF-5)卫星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Advanced HyperSpectral Imager, AHSI)的叶绿素a浓度三波段反演模型(决定系数R~2=0.82;均方根误差RMSE=1.468μg·L~(-1)).通过与2018年10月7日Sentinel-2A卫星多光谱成像仪(MultiSpectral Instrument, MSI)的叶绿素a浓度反演结果对比分析,两者的空间分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超过80%的研究水域相对偏差小于8%,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GF-5卫星高光谱数据在浑浊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中的潜力.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实权 田礼乔 李建 陈晓玲 孙兆华 张琍 韦安娜
为了分析即将发射的高分5号卫星(GF-5)的高光谱数据在内陆水体水色遥感中的应用潜力,以鄱阳湖为研究区域,利用2009年、2011年和2016年共134组现场实测光谱及其对应的叶绿素a、总悬浮物浓度数据,考虑高浑浊水体引起的叶绿素a浓度变化的光谱响应差异,在进行水体光学分区基础上通过光谱模拟与差分处理开展了叶绿素a浓度跨阶分高光谱反演研究.结果表明:1)进行光学分区有利于提高反演精度,非高浑浊水体(NDCI≥0.06)区域,反演模型判定系数R2达到0.82,均方根误差RMSE为1.12,平均相对误差MRE为0.32,而不进行光学分区的全湖区反演建模R2仅为0.37;2)相较于鄱阳湖前期研究得到的最优多波段反演模型(R2=0.76),利用495、591、675、679、684、688、692和696nm等波长的原始光谱以及差分光谱(一阶差分、二阶差分)建立的跨阶分多波段组合模型可以更有效地反演非高浑浊水体叶绿素a浓度(R2=0.82),但对于高浑浊水体(NDCI<0.06),叶绿素a浓度的高光谱反演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挖掘.
关键词:
GF-5 鄱阳湖 叶绿素a 高光谱反演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原作辉 杨东海 樊伟 张胜茂
根据2017年7-12月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卫星AIS数据及海表温度数据,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中的莫兰指数及局部空间自相关中的热点分析方法,得到了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中心渔场位置及变动情况,并提取了中心渔场处海表温度范围。结果表明:1)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渔船捕捞努力量存在空间自相关并呈显著聚集分布模式,所得热点区域可以作为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作业中心渔场。2)各月均存在多个中心渔场,其中8月中心渔场范围与7月大致相同,部分中心渔场存在向北扩张或向外扩大的趋势; 9月最大中心渔场东移,出现在180°附近,其它渔场较之前有不同程度的扩散或缩小; 10-12月中心渔场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170°~180°E及155°W附近海域,且单位渔区捕捞努力量大于7-9月。3)中心渔场处不同海表温度范围主要与金枪鱼鱼种有关:155°W、20°N夏威夷群岛附近冷舌区,主要分布着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和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海表温度为25. 5~27. 5℃; 10°S~10°N暖池区域,主要为大眼金枪鱼和鲣(Katsuwonus pelamis),海表温度为28. 0~30. 3℃;赤道南部冷暖锋面交汇处,主要为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海表温度为25. 0~29. 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官文江 高峰 陈新军
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管理与保护需要大量的海洋环境数据。由于卫星遥感能大面积、长时间、近实时地获取海洋环境数据,其在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回顾了卫星遥感数据在海洋渔业资源评估、渔情预报、鱼类栖息地分类与保护、渔船监测、渔业安全、渔具渔法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在这些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相关学者了解卫星遥感在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管理与保护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卫星遥感 海洋渔业资源 开发 管理 保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鹏飞 程乾 金平斌
叶绿素a浓度值是水体水质评价的重要指标,研究基于高分一号(GF-1)卫星遥感影像,利用神经网络模型,选用6节点的隐含层设置,构建了千岛湖清洁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对其叶绿素a浓度值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常规反演方法精确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千岛湖清洁水体叶绿素a浓度值进行反演是可行的,且与其他常规方法相比,该模型对于叶绿素a含量低的内陆清洁水体反演有着更高的相关性(R~2=0.921 8);在空间分布上,千岛湖区域水体叶绿素a浓度整体较低,高叶绿素a浓度区域主要集中易受人类活动干扰的西南及东北区域;年际变化分析表明,千岛湖区域水体叶绿素a浓度稳定,且波动较小,平均叶绿素a浓度值皆维持在1.70~1.75μg/L之间,清洁水体特征显著。
关键词:
神经网络模型 千岛湖 清洁水体 叶绿素a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孝民 朱清澄 花传祥
根据2013年7-12月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产调查数据和海洋环境数据,利用渔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数理统计方法,对秋刀鱼渔场的时空分布和海洋环境因子:海表面温度(SST)、叶绿素浓度(Chl.a)和海表面高度(SSH)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调查海域40°N~47°N,147.5°E~162°E内,9-11月份是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产的盛渔期,渔获量为全年中最高。(2)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作业渔场重心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7-8月渔场重心由南向北移动;8-10月渔场重心西北向东南移动;10-12月渔场重心由西向东移动。(3)7-12月秋刀鱼渔场的SST、Chl.a、SSH的范围分别为1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嵩 韩震
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小、最浅和最冷的大洋,位于地球最北端,终年覆盖着海冰,是地球的最大冷源之一。北冰洋的海冰变化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变化。卫星遥感技术是海冰监测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为止,国内外相关海冰研究机构已获取了三十多年的海冰数据,这些数据是今后更加深入地开展北冰洋海冰研究的重要依据。针对海量的海冰卫星遥感数据,在Flex Viewer开源框架下,利用互联网应用(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RIA)技术和Web GIS技术,开发了北冰洋海冰卫星遥感信息系统。系统具有GIS功能强大、界面友好、平台无关以及开发效率高、开发成本低等优点,为北冰洋海冰遥感数据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天民 张玮 严泰来 吴连喜
本研究在整体小波变换融合方法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对比度的局部特征选择加权小波变换影像融合方法 ,并以多光谱TM和高空间分辨率IRS 1C全色波段图像为例 ,与色彩空间变换HIS融合方法进行图像融合效果的比较分析试验。试验表明基于对比度的局部特征选择加权小波变换影像融合方法能在最大限度保持多光谱影像光谱信息的同时 ,增强了影像的纹理信息。
关键词:
影像融合 小波变换 对比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