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5)
- 2023(11188)
- 2022(8992)
- 2021(8143)
- 2020(6973)
- 2019(15543)
- 2018(15426)
- 2017(30016)
- 2016(15898)
- 2015(17993)
- 2014(17811)
- 2013(18025)
- 2012(16348)
- 2011(14384)
- 2010(14852)
- 2009(13988)
- 2008(14183)
- 2007(12888)
- 2006(11407)
- 2005(10477)
- 学科
- 业(82319)
- 企(77733)
- 企业(77733)
- 济(75075)
- 经济(74985)
- 管理(65090)
- 方法(31024)
- 业经(29588)
- 财(24824)
- 农(23338)
- 数学(22399)
- 数学方法(22198)
- 务(19482)
- 财务(19460)
- 财务管理(19438)
- 技术(19209)
- 企业财务(18411)
- 农业(17133)
- 制(16815)
- 中国(16221)
- 理论(15232)
- 策(14746)
- 划(14296)
- 和(14048)
- 地方(13684)
- 企业经济(12845)
- 产业(12623)
- 经营(12475)
- 体(12276)
- 技术管理(11778)
- 机构
- 学院(241143)
- 大学(233237)
- 济(101084)
- 经济(99013)
- 管理(97152)
- 理学(83111)
- 理学院(82324)
- 管理学(81110)
- 管理学院(80711)
- 研究(76001)
- 中国(59506)
- 京(49315)
- 财(46392)
- 科学(45953)
- 农(43638)
- 所(39051)
- 江(38737)
- 业大(36438)
- 财经(36381)
- 研究所(35062)
- 农业(34726)
- 中心(34198)
- 经(32889)
- 北京(30834)
- 州(30045)
- 经济学(29661)
- 商学(28105)
- 商学院(27873)
- 院(27675)
- 经济学院(26672)
- 基金
- 项目(155180)
- 科学(122877)
- 研究(112104)
- 基金(111811)
- 家(97588)
- 国家(96683)
- 科学基金(84474)
- 社会(71423)
- 社会科(67851)
- 社会科学(67832)
- 省(64002)
- 基金项目(59152)
- 自然(55641)
- 自然科(54414)
- 自然科学(54393)
- 自然科学基金(53535)
- 划(51588)
- 教育(50596)
- 资助(45681)
- 编号(44072)
- 业(37944)
- 创(36617)
- 发(34928)
- 重点(34812)
- 成果(33768)
- 创新(33240)
- 部(33128)
- 课题(31184)
- 科研(29184)
- 制(29119)
- 期刊
- 济(121793)
- 经济(121793)
- 研究(67378)
- 中国(51301)
- 管理(44680)
- 农(40596)
- 财(40427)
- 学报(35389)
- 科学(34651)
- 农业(28313)
- 大学(27461)
- 学学(26394)
- 技术(25278)
- 业经(22508)
- 教育(21713)
- 融(19454)
- 金融(19454)
- 财经(18928)
- 经济研究(18527)
- 业(17992)
- 经(16621)
- 问题(14957)
- 技术经济(14728)
- 商业(13148)
- 现代(12973)
- 财会(12221)
- 科技(12040)
- 世界(11888)
- 贸(11238)
- 经济管理(11186)
共检索到364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生宾 胡珑瑛
卫星式产业群中核心企业与集群伙伴间的业务关系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委托代理过程中,为消除核心企业与集群伙伴之间由于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非协作、低效率等风险问题,集群的核心企业需要设计一份激励合约促使集群伙伴努力工作。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委托代理模型,并进行了激励合约设计。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委托代理模型 激励合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白世贞 朱晓燕
为了研究供应链企业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委托代理问题,从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制造商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两种模型:即纯激励模型和加入了监督惩罚策略的激励监督模型。通过这两种模型的分析比较,得出了这两种模型各自的适用范围,并探讨了不同因素如分销商的成本系数、风险规避系数、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制造商的监督成本系数对最优激励强度、最优监控强度的影响,为供应链企业间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
关键词:
供应链 委托代理 激励监督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本海 黄良义 刘思峰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基本原理,分析了节能管理中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侧重分析了作为委托者的政府与作为代理人的企业在节能问题上的理性水平差异,以及由此决定的双方在行为选择上的不同。研究表明:"委托-代理"模型是一个富有效率的机制,在委托代理机制下,政府和企业在节能上的利益具有一致性。在一定条件下,地方政府通过改变激励策略,不仅可以使企业的节能努力水平产生变化,还会使信息不对称的格局发生改变,实现节能调控的帕累托最优;企业获得财务意义上的好处,地方政府不仅因节能调控成效显著而得到中央的奖励,还会因其良好的政府形象而得到公众的支持。
关键词:
节能 调控机制 委托-代理 帕累托最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黎明 刘书英 卢珊
企业加速器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所从事的服务涉及多个维度,难以将资源、精力合理的分配于不同工作任务中。因此,政府需根据企业加速器不同工作任务间的相互关系选择适宜的激励方式和激励强度。一方面有效降低可能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另一方面提高政府的激励效果。本文通过构建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企业加速器在从事多项服务的情况下,政府对其激励机制设计问题。研究结果对于实现企业加速器在管理、网络化服务、人才培养、投融资等多方面的自我成长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缪毅 张倩 刘纯
自从委托代理理论被提出以来,委托人如何激励代理人努力工作就成了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企业激励理论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此为背景,文章对近年来企业激励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系统地阐述了各种激励手段的优势和不足,为针对中国国情如何有效借鉴国外企业激励理论提出了建议,也为解决当前的管理者激励难题阐明了思路和框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和东 施建军
文章分析了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同时分析了逆向选择的含义、原因、危害及道德风险的含义、类型及原因,最后,针对委托代理问题提出有效治理的对策——利用信号传递机制规避逆向选择,完善供应链协议,有效激励及信息共享。
关键词:
供应链企业 委托代理问题 治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道日娜
奶站机会主义行为与其报酬激励机制不健全相关。"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乳企加强了奶站监管,但报酬激励机制不合理,依然无法从根本上抑制奶站机会主义行为。本文在阐述当前乳企对奶站的报酬激励方式及其产生的偏差和后果基础上,总结出奶站治理机制的三个主要特征:对奶农生产的依赖性、多任务性及其任务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在Hoslmstrom&Milgrom(1991)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框架下,揭示奶站最优激励契约均衡条件,并进一步探讨了奶站最优激励契约设计问题。结果表明,当前乳企对奶农"质量性激励的缺失",使奶站交易服务产出失去了现实基础,对奶站"数量激励的侧重",诱使奶站用数量性努力替代质量性努力,为奶站采取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胡静丽
我国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存在着经营绩效低下的问题,其成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市场经济及资本市场完善程度、国有企业的企业性质以及治理机制的完善等,但国有企业经理激励机制不完善是重要的原因。本文在分析国有企业及经理人性质的基础上,对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委托代理关系角度对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经理人 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潘一萍
明清晋商在中国商界称雄500多年,而票号又将其推向极致。山西票号作为典型的家族性企业,在其创业守业过程中出现了委托代理关系,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本文通过对山西票号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约束机制进行分析,找出其成功的原因,力图为解决当前家族企业委托代理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
山西票号 家族企业 委托代理 激励 约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爽
绿色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特征及投入成本高、收益外溢等特点造成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政府作为建设现代经济的倡导者、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者,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引导、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视角出发,构建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型,通过模型的分析得出:政府的激励能有效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但是在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时,要考虑经济环境、企业实力等多种因素,以便发挥较好的政府激励效应,更有效的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委托—代理关系 政府激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霞 陈金广
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经理人进行有效激励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所有者雇佣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便产生了企业所有者与经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文章由委托——代理理论视角对企业经理人激励问题进行探讨。文章引入企业经理人工作环境水平、经理人的努力程度、固定产出等变量,建立委托-代理模型,对经理人的激励问题进行定量分析。
关键词:
激励 委托代理 经理人 模型
[期刊] 预测
[作者]
申俊龙 汤少梁 倪杰 沈爱琴
本文通过委托代理理论,探讨了医药企业对供应商、医生、消费者、政府、社会等相关利益群体的社会责任,并针对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出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应由市场、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共同激励和引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传志 叶民强
在非对称的博弈中,通常将博弈中拥有信息优势的参与者称为"代理人",无信息优势的参与者称为"委托人"。纳税人与税务代理人之间即为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处于劣势的"委托人"要促使处于优势的"代理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选择对纳税人最有利的行为,关键是要在这种委托——代理框架下寻求一种最优激励机制,而这种最优方案的设计必须满足税务代理人的"激励相容约束"才是可行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传志 叶民强
近年来,伴随税收快速增长,我国总体的征税成本率却不降反升、一直居高不下。除了大的税收环境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外,税收激励机制不完善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对政府与税务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让—雅克.拉丰的激励理论设计对税务人员的激励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丽娟
供应链企业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分析委托代理问题及道德风险的产生,建立相应的防范模型,并结合供应链实际作出风险分担和激励机制的设计方案,对于降低企业风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