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0)
- 2023(13401)
- 2022(11789)
- 2021(10795)
- 2020(9140)
- 2019(21029)
- 2018(20897)
- 2017(40613)
- 2016(22040)
- 2015(24817)
- 2014(24745)
- 2013(24515)
- 2012(22473)
- 2011(20233)
- 2010(20050)
- 2009(18648)
- 2008(18217)
- 2007(15837)
- 2006(13878)
- 2005(12259)
- 学科
- 济(89207)
- 经济(89073)
- 管理(69229)
- 业(63453)
- 企(53886)
- 企业(53886)
- 方法(43211)
- 数学(37913)
- 数学方法(37556)
- 财(25720)
- 农(22552)
- 中国(22323)
- 制(21427)
- 业经(19754)
- 学(18230)
- 地方(17730)
- 务(16175)
- 财务(16106)
- 财务管理(16071)
- 贸(15727)
- 贸易(15720)
- 企业财务(15312)
- 易(15210)
- 农业(14817)
- 环境(14285)
- 理论(14129)
- 技术(14056)
- 银(13918)
- 银行(13880)
- 和(13846)
- 机构
- 大学(316596)
- 学院(312371)
- 管理(127171)
- 济(125872)
- 经济(123042)
- 理学(110775)
- 理学院(109598)
- 管理学(107831)
- 管理学院(107250)
- 研究(101664)
- 中国(75385)
- 京(66671)
- 科学(61415)
- 财(60886)
- 所(49839)
- 财经(48689)
- 农(46524)
- 中心(45833)
- 业大(45458)
- 江(45256)
- 研究所(45141)
- 经(44307)
- 北京(42021)
- 范(40026)
- 师范(39683)
- 经济学(38336)
- 院(37405)
- 财经大学(36427)
- 州(36270)
- 农业(36214)
- 基金
- 项目(217195)
- 科学(171850)
- 研究(159880)
- 基金(159403)
- 家(137737)
- 国家(136648)
- 科学基金(118592)
- 社会(101908)
- 社会科(96694)
- 社会科学(96673)
- 基金项目(84782)
- 省(83776)
- 自然(76918)
- 自然科(75088)
- 自然科学(75073)
- 自然科学基金(73740)
- 教育(73218)
- 划(70493)
- 资助(65870)
- 编号(64422)
- 成果(52611)
- 部(48729)
- 重点(48017)
- 发(45182)
- 创(45126)
- 课题(44237)
- 制(43091)
- 教育部(42249)
- 创新(42150)
- 国家社会(41965)
- 期刊
- 济(136737)
- 经济(136737)
- 研究(93234)
- 中国(60573)
- 学报(47854)
- 财(46364)
- 管理(46295)
- 科学(43887)
- 农(41420)
- 大学(36872)
- 学学(34674)
- 教育(33277)
- 农业(28464)
- 融(26854)
- 金融(26854)
- 技术(26032)
- 财经(24121)
- 业经(21223)
- 经济研究(21153)
- 经(20385)
- 问题(17612)
- 理论(16177)
- 图书(15462)
- 科技(14945)
- 实践(14795)
- 践(14795)
- 技术经济(14635)
- 业(14195)
- 现代(13820)
- 版(13810)
共检索到453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颖 曾谛
卫星城规划是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它的发展对于解决大城市过度扩张所引发的城市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针对卫星城规划的问题,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卫星城调控模型,定量论证了卫星城自身优化发展、缓解中心城市过度膨胀压力时的最优数量和规模,以期满足当前各大城市对卫星城进行科学规划的迫切需要,并用此模型对北京市卫星城规划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卫星城 协调布局 北京卫星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侯景新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其规模越大辐射带动作用就越强。但当城市规模过大时也会产生城市工业的不协调布局,进而导致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探讨:论证了我国中心城市与其卫星城的优化距离,提出了“远空间距离、近时间距离”的概念;依定量分析,用创立的“蛋型模式”揭示了卫星城调控机制;计量论证了我国省会级城市的合理卫星城数量;提出了卫星城规划建设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卫星城 协调布局 工业配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胜仁 马书红
大城市—卫星城间的交通联系在实现大城市与卫星城市的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对大城市—卫星城间交通协调发展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政策科学、现代行政管理学和博弈论的角度,研究了大城市—卫星城间交通协调发展政策设计基础和政策设计目标,同时,针对当前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和体制问题)提出了政策设计的方法和城间交通协调发展政策设计的基点和关键。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卫星城 政策设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侯景新
在我国城市化高速推进的今天,很多特大及超大城市都在无节制地发展,过高的密度、摊大饼的模式等使城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及住房紧张等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卫星城的规划逐渐被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但是,虽然国外有不少卫星城成功规划的经验,可至今仍缺乏系统的优化理论支撑,本文即从理论推证、计量分析等方面力求突破,如卫星城相对中心城市的数量选择及合理规模等均有确切结论。但愿这些推证能对我国各大城市的卫星城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卫星城 优化 规模 蛋型区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成日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病”,一些学者提出通过发展“自给自足”的卫星城来分流流向大城市的人口,以此限制大城市的发展。卫星城发展的目的有:(1)截流流向中心城市的人口,控制中心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2)将中心城市的一些经济职能(特别是工业职能,如污染工业等)转移到新建的卫星城。国际经验表明,卫星城发展战略所起的正面作用有:(1)控制中心城市发展,促进“离心”发展;(2)促进公交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3)为内城居民提供另一个居住选择,从而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卫星城有限的功能可能远远不及卫星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其负面影响包括:(1)卫星城分散或截流人口的效果不佳;(2)就业-居住不平衡。(3)高通勤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尹连兴
昌平县位于首都北京的北郊。全县总面积1352平方公里,县政府所在地昌平镇距市区33公里。现辖11个镇、22个乡,常住人口40.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6万人。昌平县历史悠久,置县始于西汉,解放初期属河北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檀学文
针对关于大城市规模问题的争论,提出一个基于城市聚集经济原理的大城市过度规模假说。居民向城市聚集的外部成本区分为可内部化的和不可内部化的两部分,后者在经济发展达到较高阶段时开始进入居民的决策函数,导致城市聚集的外部成本大于外部收益,从而城市过度规模发生。论文对该假说的理论基础、发生条件以及检验方法进行了探讨,用北京卫星城政策和卫星城人口变动数据进行了检验并得出了若干结论和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戈 王兰霞 方斌 王杨
以黑龙江省阿城市土地利用的自身特点和现状数据为依据,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法,选择评价模型并确定指标的权重,根据评价标准计算出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并结合阿城市实际情况提出其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
阿城市 土地集约利用 评价方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书红 周伟 王元庆
在深入剖析大城市和卫星城市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潜力模型和交通对城镇发展影响的经济势理论,构建了卫星城发展优势度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分析卫星城规划、主卫城间交通联系对卫星城发展的影响等,并以西安市为例,验证了该模型在卫星城规划中的应用。
关键词:
潜力模型 经济势理论 优势度 卫星城规划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万峰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在古代,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词。"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且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域,"市"则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日中为市"。现代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作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城市在本质上是人类的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多样化的城市空间形态,其中,卫星城就是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表现形式。一、卫星城的产生经典的城市发展理论认为,城市化过程是一个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欢 汪甜甜
实现残疾人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合理化,是保障残疾人享受均衡的教育机会、实现残疾人高等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本研究通过建立基于影响残疾人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经济、科技、文化、人口和高等教育五大因素的联立方程模型,测算出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布局的协调性数值,运用统计控制过程技术计算出警戒线,对近五年来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不协调程度进行判断。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协调性程度可分为非常领先、比较领先、基本协调和发展滞后四种态势,部分"领先"省市存在潜在的不协调问题,但目前总体呈现出日渐优化的演进趋向。据此提出:提升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整体协调性;促进各省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注重规模扩大与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协同性;落实残疾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本质等未来展望与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彭劲松
发展卫星城市是化解城市规模过大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大都市圈化"趋势日益强化,而在都市圈体系构建中卫星城市的地位与作用也日益重要,必须在都市圈体系结构下发展新型卫星城市。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市不再只是疏解母城的部分职能,而是具有较完善的生产、消费和居住等复合型功能,并与整个都市圈的经济社会发展联合互动。应建立科学的卫星城市规划体系,依托SOD城市开发模式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完善都市圈中心城区—卫星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配置,并推进都市圈中心城区与卫星城市产业链整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花兰 周伟 王元庆
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在大城市空间结构扩展中的作用机理及贡献程度的量化研究是分析、研究我国大城市与卫星城市间交通问题的关键。文章对传统的土地预测引力模型加以改进,并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构建了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对城市空间扩展影响模型,揭示了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在大城市空间结构扩展中的作用机理及贡献程度。文章认为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普遍化费用降低导致城市扩展单元在卫星城的分配比例增长,而在建成区和边缘区分配比例降低。得出可通过发展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向卫星城扩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