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9)
- 2023(8530)
- 2022(7228)
- 2021(6549)
- 2020(5031)
- 2019(11921)
- 2018(11831)
- 2017(22443)
- 2016(12098)
- 2015(13416)
- 2014(13435)
- 2013(13542)
- 2012(13103)
- 2011(12191)
- 2010(12331)
- 2009(11112)
- 2008(10846)
- 2007(9516)
- 2006(8709)
- 2005(8203)
- 学科
- 济(58727)
- 经济(58667)
- 管理(27642)
- 业(26578)
- 地方(23982)
- 中国(22353)
- 企(17806)
- 企业(17806)
- 农(17545)
- 方法(14041)
- 业经(13563)
- 农业(12623)
- 地方经济(12509)
- 数学(11487)
- 数学方法(11367)
- 发(11356)
- 学(11245)
- 环境(10217)
- 融(10130)
- 金融(10127)
- 银(9211)
- 银行(9201)
- 贸(9133)
- 贸易(9120)
- 行(9026)
- 制(8790)
- 财(8787)
- 易(8612)
- 和(8202)
- 发展(8019)
- 机构
- 学院(170198)
- 大学(169350)
- 济(69928)
- 经济(68160)
- 研究(67972)
- 管理(60031)
- 中国(50865)
- 理学(50075)
- 理学院(49244)
- 管理学(48472)
- 管理学院(48117)
- 科学(41474)
- 京(39358)
- 所(34811)
- 研究所(31274)
- 财(30605)
- 中心(30330)
- 农(29062)
- 范(28361)
- 师范(28146)
- 江(27557)
- 北京(25749)
- 院(24937)
- 业大(23433)
- 财经(23271)
- 师范大学(23012)
- 州(22984)
- 农业(22318)
- 经(20914)
- 科学院(20887)
- 基金
- 项目(109569)
- 科学(85862)
- 研究(83222)
- 基金(76423)
- 家(66268)
- 国家(65629)
- 科学基金(55508)
- 社会(52347)
- 社会科(49398)
- 社会科学(49388)
- 省(43532)
- 基金项目(41442)
- 划(37139)
- 教育(36703)
- 编号(34736)
- 自然(34085)
- 自然科(33197)
- 自然科学(33193)
- 自然科学基金(32521)
- 发(30612)
- 资助(29339)
- 成果(28788)
- 课题(25105)
- 重点(24915)
- 发展(24906)
- 展(24487)
- 部(23130)
- 创(22387)
- 国家社会(21076)
- 创新(20922)
共检索到281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洋
中亚地处四大文明的十字路口,是农耕和游牧文明的交汇地带,丝路贸易的重要枢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造就了该地区城市独特的发展历程。以中亚花刺子模地区为例,简述希瓦从古代"卡拉"逐步演变成为近代"城市"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卡拉 城市 希瓦 城市 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文
文章分析了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过程 ,探讨了这一时期的图书馆与封建藏书楼的本质区别 ,阐述了 2 0世纪初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冈
19世纪末以前为什么我国没有手工棉纺织工厂?赵冈闽广的棉花种植在宋时,至迟在南宋时,已传到江南。到元明两朝进一步传至中原各省。棉花成为中国境内首屈一指的大众化衣被原料。但是棉布之纺织,在地域上颇为集中,以长江下游松江地区为中心,其棉布产品运达四方,甚...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如平
本文着重介绍国内外有关 19世纪末至 2 0世纪 50年代美国教育管理思想研究的状况。认为这一时期的美国教育管理思想是美国社会生活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其主要特征是“效率”和“民主”。
关键词:
美国 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思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
在中国,教会大学萌发于19世纪80年代,在20世纪初得到初步发展。它从两个方面推动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一是它在客观上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提供了一种模式;二是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提供了一批管理人才和教学人才,他们的经验和学识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初创时期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教会大学 现代中国 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伯重
在以往的明清江南经济史研究中,城市化水平通常被认为仅为10%以下。但是本文通过对1823—1829年间华亭—娄县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分析,认为该地区的城市化在19世纪初期曾达到近于40%的高水平(其中府城人口约占该地区总人口的27%,市镇人口约占13%)。而自19世纪中期开始城市化水平下降,到20世纪中期,城市化水平为20%,仅及19世纪初期的一半。这个现象告诉我们:第一,历史决非直线发展;第二,决不能以一种"近代对传统的傲慢与偏见"来看待19世纪中期以前的中国经济情况。
关键词:
19世纪初期 华亭—娄县地区 城市化水平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许金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出现了数百个政党和组织,政党体制初步形成。俄国政党体制受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特点的影响,具有自身的特色。从各党派的意识形态、力量对比、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地位、组织情况、成立的时间和顺序等方面可以认识俄国政党体制的特点。俄国政党体制的特点是决定俄国1917年现代化进程中断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高玲 钱晓菲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美国相继出现了众多旨在改变美国公共教育的运动,这些运动在不同方面、以不同形式对美国公共教育改革发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共同促进了公共教育的全面变革。这些运动的直接出发点都是对公共教育现状不满以及由此产生的寻求改变的强烈动机。其中,社团活动通过传播与交流信息、教育调查、教育实验等方式成为对美国公共教育发挥影响的主要途径。不同的教育运动之所以对该时期美国公共教育改革发挥重要作用既有特殊的历史原因也有特定的社会条件。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殿军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的科学教科书得到了翻译。基于当时"科学救国"的时代背景,科学教科书翻译经历了被动阶段和主动阶段。科学教科书翻译具有目的明确,方式多样,体系单一、良莠不齐,内容为新学、语言旧式等特点,对语言教育和科学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文化变革。
关键词:
科学教科书 翻译 背景 特点 影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原宏盛
和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相比,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特点及其主要标志表现为:以最高首脑视察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为标志,各级领导重视图书馆活动频繁显著;以国图二期项目为标志,各地新馆建设成就卓然;以数字图书馆工程为标志,各类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哲
近代经济统计中的源—汇数据,由于其特殊的空间属性,在贸易网络的分析中具有独特的研究意义。本文以中国旧海关出版物中的子口税贸易数据为基础,分析了19世纪末长江中下游诸多港口的子口税贸易网络的空间分布,尝试性的定量界定汉口、九江、镇江、上海、宁波的腹地范围,并同其他研究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用子口税贸易代表港口贸易整体进行腹地界定分析的可行性。本文初步探讨了源—汇数据在近代经济史研究中的使用价值,尝试性的进行了网络空间分析,抛砖引玉,以期待对源—汇数据更多的挖掘、关注和研究。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原祖杰
19世纪美国的城市化,改变了人们原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重新塑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来自不同族群、不同环境的新老移民在城市相遇,制造出种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对旧秩序构成挑战;另一方面,迅速增加的社会财富,冲击着建国后形成的相对简单的市政管理系统,让很多城市成为贪污腐败的温床。这些矛盾和问题很多是人类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但在19世纪的美国城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除了制度上的原因之外,种族与阶级界限的经常重合也是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化的根源之一。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珉
东欧、北亚及中亚地区森林资源丰富,但区域分布不平衡;林产品贸易活跃,木材进口占消费的比重较高,但林业在该地区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其资源状况很不相称。该区域林业进一步发展存在基础设施缺乏、经济和社会转型带来的不稳定性、非法采伐及森林资源匮乏导致生态防护功能低下、林业在国家发展规划中得不到应有重视等问题。当前,该地区已形成了林业绿色共识,制定了可能的行动方案。中国与该地区的林业交流沟通、贸易往来比较密切,需要进一步在现有框架下利用多种渠道加强绿色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莹 尹义星 陈兴伟
基于1880年以来全国洪灾灾情、耕地面积以及东部地区年降水量数据,采用EMD分解、MK趋势和突变检验与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洪涝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①19世纪末、20世纪50—60年代和20世纪末这3个时间段,是多世纪以来中国洪灾最剧烈的时期;其中19世纪末和20世纪50—60年代的洪灾剧烈期均对应降水丰沛期,而20世纪末的洪灾剧烈期降水并不十分丰沛。②中国洪灾存在多尺度特征,主要周期有2.7 a、5.2 a的年际变化、9.9 a的年代际和20.5 a、51.6 a的几十年际变化等;东部地区年降水量与洪灾变化周期对应关系较好。③...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园一 陶菊倩
本世纪末我国高校发展的行为要求吴园一陶菊倩现代高校发展模式和高校投资决策理论中关于同地区高校一体化或同地区高校如何兼并的机制研究较少。高校体制如何实现与中国经济体制同步转轨,应作为一个迫切需要探索的课题纳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框架内。中国原有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