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10)
- 2023(6907)
- 2022(5658)
- 2021(5440)
- 2020(4524)
- 2019(10481)
- 2018(10021)
- 2017(19206)
- 2016(10169)
- 2015(11313)
- 2014(11020)
- 2013(11135)
- 2012(10627)
- 2011(9843)
- 2010(9596)
- 2009(8843)
- 2008(8902)
- 2007(7410)
- 2006(6581)
- 2005(6245)
- 学科
- 济(46443)
- 经济(46399)
- 管理(25866)
- 业(24453)
- 方法(21937)
- 数学(20017)
- 数学方法(19872)
- 企(18432)
- 企业(18432)
- 中国(15500)
- 贸(11268)
- 贸易(11261)
- 易(11111)
- 农(10857)
- 财(10533)
- 学(9372)
- 制(9167)
- 融(8456)
- 金融(8455)
- 银(8225)
- 银行(8212)
- 业经(8046)
- 行(8004)
- 农业(7081)
- 体(6334)
- 出(6305)
- 关系(6202)
- 环境(6149)
- 技术(6062)
- 发(5806)
- 机构
- 大学(153134)
- 学院(147792)
- 济(71101)
- 经济(70115)
- 研究(59101)
- 管理(52497)
- 中国(46074)
- 理学(45357)
- 理学院(44788)
- 管理学(44094)
- 管理学院(43802)
- 科学(34019)
- 京(32891)
- 财(31538)
- 所(30272)
- 研究所(27711)
- 农(26043)
- 财经(25948)
- 中心(25413)
- 经济学(24409)
- 经(24106)
- 经济学院(22004)
- 北京(21299)
- 院(21130)
- 业大(20884)
- 农业(20629)
- 财经大学(19804)
- 江(19357)
- 范(18416)
- 科学院(18306)
- 基金
- 项目(101255)
- 科学(80721)
- 基金(78508)
- 家(70921)
- 研究(70658)
- 国家(70445)
- 科学基金(58948)
- 社会(48885)
- 社会科(46631)
- 社会科学(46621)
- 基金项目(40143)
- 自然(37252)
- 自然科(36502)
- 自然科学(36493)
- 自然科学基金(35915)
- 省(34065)
- 资助(33243)
- 教育(31756)
- 划(31173)
- 部(24819)
- 编号(24377)
- 重点(23320)
- 国家社会(22766)
- 中国(22547)
- 教育部(21361)
- 发(21242)
- 创(20702)
- 成果(20607)
- 性(19863)
- 科研(19802)
共检索到222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作磊
利用我国30个省份1990~2005年的数据对卡尔多定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GDP增长对制造业增长依赖性较强、各省份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工业产出增长显著正相关、国民经济总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与非工业部门就业增长显著负相关而与工业增长显著正相关。检验结果的一个重要政策含义是工业化仍是保持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以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卡尔多定律 检验 中国 工业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夏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福前 孙永君
奥肯定律有五种版本形式。本文运用HP滤波方法来估计中国的自然失业率和潜在产出,并利用中国1978~2006年的相关数据,对不同版本的奥肯定律在中国经济中的适用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各种版本的奥肯定律目前对我国都不适用。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的原因。
关键词:
奥肯定律 中国经济 适用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方红生 朱保华
本文通过五变量的VAR和两变量的SVAR方法,运用1996年至2006年的月度数据分析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是否适合解释中国经济的问题。本文的实证分析发现,不仅实际利率对于一单位的实际税收正向冲击的反应基本为正;而且存在显著的通货膨胀与紧缩、产出扩张与衰退等两种交替脉冲反应过程。再结合基于中国经济的基本事实的逻辑推理,本文认为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在我们所考察的期间具有适用性。本文研究的重要现实政策含义在于,如果将稳健的财政政策的精神融入积极型货币政策(如泰勒规则)和盯住实际赤字目标的财政政策组合,那么中国政府就有可能同时实现价格稳定、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和谐社会三大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魏守华 孙宁 姜悦
本文在阐释Zipf定律和Gibrat定律的理论机制基础上,运用中国646个县级以上城市数据检验其在城市规模分布上的适用性。理论分析表明:Zipf定律服从Pareto分布,适合用Simon随机增长模型解释;Gibrat定律服从对数正态分布,适合用Gabaix人口迁移模型解释;Gibrat定律是Zipf定律的适用条件,近似Gibrat定律下可用修正的Zipf定律———上尾Pareto分布或双Pareto对数正态分布描述。基于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表明:646个县级以上城市总体不满足Gibrat定律,而表现为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两组对数正态分布;2000和2010年在截点分别为规模排序第375和第417位的城市时,Zipf定律的拟合效果最好,Pareto指数都在1.30左右,表明城市规模分布具有大城市主导特征;近似Gibrat定律下,双Pareto对数正态分布能较好地拟合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晗 蒲晓红
作为宏观经济学中著名的经验定律,奥肯定律阐明了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该定律认为与正常的(或潜在的或趋势的)增长率相比,高产出增长伴随着失业率的降低,低产出增长伴随着失业率的上升。从我国1978-2007年GDP增长率与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的统计,发现奥肯定律在我国存在的失灵现象,现行经济发展非良性,统计标准偏差,隐形失业大量存在是奥肯定律失效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奥肯定律 GDP增长率 失业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后宽
证明价值投资在中国适用性的指标与方法有很多种。文章尝试从本杰明.格雷厄姆成长股价值评估模型出发,以净利润增长率为指标,按照价值投资的原则,以我国84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跨行业与分行业两个角度分析净利润增长率与收益率的相关性,并对不同规模下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跨行业还是分行业,净利润增长率与收益率均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基本不受股票规模大小的影响,并且价值投资在中国具有适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成晓 朱培金
文章运用对数平滑转换回归模型(LSTR)研究了包含汇率因素、多个资产价格因素的非线性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实证结论表明:(1)利率规则是关于其滞后一期为转换变量的非线性函数;(2)中国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利率平滑程度较高,为0.83;(3)在样本期间,非线性转换函数具有四个较为显著的阶段;(4)无论线性还是非线性的泰勒规则,利率对通货膨胀反应均不足,因此具有内在不稳定性;(5)在先前的泰勒规则实证文献中,对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关注极少。结论认为,如果解释变量的波动性较大时,多重共线性问题就应予以必要的关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绍俭 侯玉琳 阎霄
将PPP和UIP纳入同一个理论分析框架,采用1999年1月至2015年1月的月度数据,构建长期和短期动态调整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而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构性假设检验来验证PPP和UIP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Johansen协整检验及信息准则共同判定模型中存在两个协整关系。进一步,在PPP和UIP条件相一致的结构性假设下,进而对协整向量进行了三类检验。上述实证结论的政策意涵是汇率政策的制定应该将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间的互动考虑在内,否则政策效果是不可持续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石磊
"瓦格纳定律"在解释政府支出扩张原因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西方学者利用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数据证明了"瓦格纳定律"的存在。但这一定律在中国是否成立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思考。计量分析发现,中国1978年至2006年29年的历史数据以及基于VAR模型的协整检验与因果关系检验并不支持"瓦格纳定律";可是,如果对样本区间进行调整,结论却正好相反。
关键词:
瓦格纳定律 政府规模 经济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唐宜红 林发勤
本文通过我国2005年工业普查的企业数据,对Melitz(2003)的异质企业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进行了验证。本研究主要检验企业要素生产率、企业所有制形式、企业所处区域和企业要素比率等因素对我国企业出口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越高越容易出口;外商投资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更容易出口。关于企业要素比率的结论是,从整体来看,企业要素比率的作用不确定,这说明了我国出口不再仅仅依赖丰裕的劳动禀赋,出口结构也在不断升级。分行业的检验结果显示,在一些资本密集性的企业,资本与劳动比率的提高,会显著促进企业的出口,表明我国部分资本密集型企业也具有出口竞争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卓越 王玉喜
僵尸企业的存在扭曲资源配置机制,降低要素生产效率,侵蚀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清理处置僵尸企业,要对其进行精准识别,关键是在对现有标准进行适用性检验的基础上,构建有效的中国僵尸企业识别标准。进行适用性检验,一要根据僵尸企业内涵提炼其本质特征;二要从识别标准中提取其识别条件;三要运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对二者进行匹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现有识别标准对中国僵尸企业的识别都存在一定的偏误。借鉴现有标准识别逻辑,通过CHK标准、修正的盈利能力标准、贷款展期标准和连续两年标准等四次认定,不仅能"去伪存真"、剔除外部援助及短期因素影响,更能有效解决CHK标准中会计处理问题、FN标准中"盈利能力标准"和"常青贷款标准"设置失当问题以及实际利润法中"营业外收入"与"补贴收入"混淆问题。在时间、所有制、行业和区域层面比较分析发现,本文标准的识别结果不仅符合学界对于中国僵尸企业形势变动的判断,更能较好地解决识别过程中"取伪""弃真"错误。
关键词:
僵尸企业 识别标准 适用性检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健
一、恩格尔定律的适用性分析 现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恩格尔定律在以下两个前提下是普遍适用的:(1) 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2) “食物支出”有统一的含义,即指维持生活所需要的食品支出,在各收入水平之下,都应按照这一含义来衡量。 第二个前提条件涉及统计口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统一的。因此,影响恩格尔定律的适用性的关键在于第一个前提条件,也即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假定是否成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东文 王方明
引力模型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双边贸易流量的计量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几乎所有的国外研究都将中国视为“前中央计划经济国家”而将其排除在样本的考虑之外。本文通过基本变量的设定构造了一个贸易引力模型,应用实际贸易数据验证了其对包含中国数据在内的样本的适用性,评价了其对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真实贸易状况的解释力。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双边贸易流量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屹山 陈默
本文把衡量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引入消费模型,运用中国1992~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收入分配和有效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收入分配的变化会严重影响总消费规模和总消费倾向,收入分配差异会严重影响有效需求。收入分配差异和消费支出之间存在着反向的因果关系。内需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而由现行收入分配制度所带来的收入差距拉大,则是阻碍中国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因素。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有效需求 泰尔指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