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81)
- 2023(7338)
- 2022(6220)
- 2021(5294)
- 2020(4622)
- 2019(10388)
- 2018(9906)
- 2017(18631)
- 2016(10618)
- 2015(12170)
- 2014(11964)
- 2013(12153)
- 2012(11791)
- 2011(10649)
- 2010(10972)
- 2009(10108)
- 2008(10141)
- 2007(9379)
- 2006(8336)
- 2005(7571)
- 学科
- 济(50112)
- 经济(50052)
- 管理(33327)
- 业(30662)
- 方法(27808)
- 数学(25337)
- 企(25331)
- 企业(25331)
- 数学方法(25012)
- 财(14457)
- 中国(12857)
- 农(11450)
- 学(10251)
- 制(9772)
- 地方(9125)
- 业经(9051)
- 务(9024)
- 财务(9005)
- 财务管理(8978)
- 企业财务(8661)
- 贸(8595)
- 贸易(8583)
- 易(8320)
- 农业(7925)
- 银(7796)
- 银行(7766)
- 融(7763)
- 金融(7763)
- 行(7367)
- 理论(6848)
- 机构
- 大学(161647)
- 学院(157236)
- 济(66348)
- 经济(64948)
- 管理(59259)
- 研究(55534)
- 理学(50588)
- 理学院(50071)
- 管理学(49083)
- 管理学院(48829)
- 中国(43299)
- 京(34626)
- 科学(33614)
- 财(33300)
- 农(30302)
- 所(28449)
- 中心(26415)
- 财经(26093)
- 江(26077)
- 研究所(25558)
- 业大(24845)
- 农业(24271)
- 经(23713)
- 北京(22008)
- 经济学(21583)
- 院(20488)
- 州(20033)
- 经济学院(19582)
- 财经大学(19457)
- 省(19419)
- 基金
- 项目(104326)
- 科学(82276)
- 基金(77706)
- 研究(71980)
- 家(69330)
- 国家(68809)
- 科学基金(58563)
- 社会(46570)
- 社会科(44395)
- 社会科学(44382)
- 省(39242)
- 自然(39215)
- 基金项目(39214)
- 自然科(38371)
- 自然科学(38355)
- 自然科学基金(37699)
- 资助(34684)
- 教育(34664)
- 划(34543)
- 编号(26838)
- 部(24252)
- 重点(24200)
- 成果(23097)
- 发(21807)
- 创(20788)
- 教育部(20702)
- 科研(20685)
- 国家社会(20028)
- 课题(20001)
- 计划(19794)
共检索到246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华玉 沈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数量急剧减少和各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人口高峰年的粮食安全问题,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耕地占补平衡。当前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的关键问题是片面强调数量平衡,缺乏新增耕地的质量评价衡量标准,从而使我国的新增耕地质量总体趋于下滑,某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因此,确定耕地质量的衡量标准,建立耕地质量检验机制已成为耕地占补平衡的关键。本文根据农用地分等理论及方法,结合我国耕地占补平衡中所存在的问题,对耕地占补平衡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确定了连州市耕地占补平衡评价体系及测...
关键词:
农用地 分等 耕地 占补平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艳 张凤荣 颜国强 安萍莉
研究目的研究和确定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原则、标准和方法,为落实占补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提供支撑。研究方法根据耕地质量的内涵和国家耕地占补平衡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分析了影响耕地质量和生产力的因素。研究结果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指标体系应该选择气候、土壤和田间工程条件;评价方法应该采用气候和田间地块质量参数逐级修正的方法。研究结论应尽快出台《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用以考核耕地占补平衡,确保中国存量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不下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琦 佘雪锋 范芩榕
承袭原有的二级学院(专业)教学工作及业绩对标考核指标体系,参考C职院二级学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制定T职院二级学院(专业)考核性诊改指标体系,形成"建标-实施-诊断-改进"的运行机制。事前,对比标杆院校,确定T职院的发展目标。编制年度工作计划并逐级分解,将各项工作内容落实到每个教师,使得每个人都成为质量保证的责任主体;事中,采用一页纸年度工作计划报表,实时监控各项任务进度,及时发现工作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有效解决,实现动态螺旋递进;事后,基于二级学院(专业)考核性诊改指标体系,对二级学院和专业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以有效诊断二级学院和专业的质量和水平,并为内部分配、评优评先、奖励惩戒等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红杰 党新朋
《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取得巨大成绩,但还存在着补充的耕地与占用的耕地之间缺乏针对性比较、耕地质量难以保证、耕地开垦费收支分配有失公正及抵作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权利的法律规定欠缺等问题。笔者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要尽量少占耕地、建立耕地质量评价体系、耕地开垦费应由政府统收统支等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2021年岁末,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以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下发《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了耕地用途管制及其具体管控措施和要求。这是继1998年全面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明确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以来,对该制度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也是对近年来一些地方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名混淆农地耕地概念、擅自改变耕地用途甚至破坏耕地现状和性状行为的一个有力的制度约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武艳 王华 徐保根 明乐乐
研究目的:评价耕地质量占补平衡实施效果,为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机制提供建议。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结果:研究区域2011—2013年建设占用与补充耕地质量基本持平,建设占用水田面积小于补充水田面积;不同类型区的建设占用和补充耕地质量、占水田补水田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建设占用与补充耕地质量和地均GDP都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与年度GDP相关性不显著。研究结论:研究区域基本实现耕地质量占补平衡,严格执行以补定占,科学选址,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质量在可实现范畴;可通过补改结合、异地占补等多样途径落实占水田补水田要求;盘活存量,控制和优化增量,继续提升土地集约节约水平,减压占补平衡同时,改善耕地质...
关键词:
土地评价 耕地保护 耕地质量 占补平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强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推行以来,新增耕地资源的稀缺性与开垦、指标储备间的矛盾日趋凸显,占补平衡在用地审批中的相互掣肘现象不断呈现,占补平衡制度的操作方式亟须改进与完善。本文试图从化解矛盾、提高政策把控性角度出发,提出构建"县级生产、省级统揽、年度核减"和用地审批与占补平衡分体运行的机制运行思路。
关键词:
占补平衡 指标库 用地审批 建设项目用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如海 王黎明 谭梦 吕剑成
本文系统梳理总结江苏省近年来在耕地占补平衡方面的实践探索,立足新时期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相关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 新时期 实践与思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依标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耕地保护的核心制度之一。但现行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单纯为了补充耕地,不顾条件硬性开垦,导致成本高、效益差且影响生态环境等后果。本文分析提出:对不同自然禀赋条件采取差异性政策,使政策的刚性与经济人的理性相统一,让经济人在刚性政策的约束下作出理性的经济选择,才能真正达到保护耕地的目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庆宾
耕地占补平衡是耕地保护政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建设大量占用耕地后的有效弥补措施。目前,按照中央"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严格要求,多数地区补充耕地指标已严重不足,如何在稳增长过程中,既切实落实耕保任务,又确保合理用地,既能在补充耕地中考量数量和生态问题,又能兼顾到补充耕地质量和产能,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从土地实证基地的地方实例来看,耕地占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立 彭克勤 江先华
博士生中期考核的必要性及改进措施张立彭克勤江先华“硕士、博士培养基本立足国内”已作为本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列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立足国内”的关键乃是博士的培养质量能否达到国际水平。目前我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汤小橹 金晓斌 李洁 魏东岳 李朝旗 周寅康
研究目的:总结中国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制度的发展以及目前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拟从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新机制要求入手,通过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促进此项制度的规范发展。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多因素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提出了由基础控制指标系统和综合评价指标系统组成的二级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指标体系,并以荆州市某建设用地耕地占补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现行耕地占补平衡考核体系尚待完善,建立严格、规范、细致、有效的考核体系是促进此项制度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赖伶 杨春
在软件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自动化测试技术作为软件测试技术的一个分支,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在软件测试的各个阶段,大大节省了软件测试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缩短了软件开发周期。本文结合自动化测试理论与技术,基于现有的自动化测试技术、测试框架以及自动化测试工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当前较成熟的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关键字驱动的自动化测试技术而构建的自动化测试框架模型,并在此框架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基于Selenium的自动化测试框架。
关键词:
自动化测试 Selenium 测试框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维刚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15年来,在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方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但随着形势变化,也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一些地区推进艰难,不时传出争议和质疑之声。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要不要坚持?很多人提出,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已经明显难以为继,应予以废除。归结起来,其理由主要有3个:一是耕地后备资源越来越少。很多省份都难以在本行政区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