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95)
- 2023(15463)
- 2022(13521)
- 2021(12834)
- 2020(10782)
- 2019(24959)
- 2018(24485)
- 2017(47288)
- 2016(25824)
- 2015(28687)
- 2014(28563)
- 2013(28245)
- 2012(26048)
- 2011(23601)
- 2010(23922)
- 2009(22205)
- 2008(21775)
- 2007(19168)
- 2006(17168)
- 2005(15627)
- 学科
- 济(97199)
- 经济(97051)
- 管理(77056)
- 业(74879)
- 企(60062)
- 企业(60062)
- 方法(40790)
- 数学(34563)
- 数学方法(34041)
- 农(32052)
- 财(29552)
- 中国(27145)
- 制(23287)
- 业经(22614)
- 学(22325)
- 农业(21845)
- 地方(19562)
- 贸(17824)
- 贸易(17815)
- 务(17613)
- 财务(17532)
- 财务管理(17493)
- 易(17319)
- 理论(17167)
- 银(16639)
- 企业财务(16611)
- 银行(16592)
- 体(16263)
- 策(15946)
- 和(15943)
- 机构
- 大学(363620)
- 学院(359750)
- 济(143321)
- 管理(141421)
- 经济(140044)
- 研究(123337)
- 理学(121621)
- 理学院(120228)
- 管理学(118171)
- 管理学院(117496)
- 中国(92537)
- 京(77845)
- 科学(74689)
- 财(70913)
- 所(61835)
- 农(58451)
- 研究所(55682)
- 中心(55497)
- 财经(54811)
- 江(54400)
- 业大(52476)
- 经(49761)
- 北京(49511)
- 范(48623)
- 师范(48211)
- 农业(45118)
- 院(44724)
- 州(43408)
- 经济学(42392)
- 财经大学(40568)
- 基金
- 项目(239873)
- 科学(189333)
- 研究(178560)
- 基金(174538)
- 家(150878)
- 国家(149575)
- 科学基金(128705)
- 社会(111572)
- 社会科(105619)
- 社会科学(105595)
- 省(92869)
- 基金项目(91891)
- 自然(83187)
- 教育(81993)
- 自然科(81175)
- 自然科学(81159)
- 自然科学基金(79674)
- 划(78290)
- 编号(73831)
- 资助(71444)
- 成果(62296)
- 重点(53515)
- 部(53224)
- 课题(50961)
- 发(50603)
- 创(49596)
- 制(46806)
- 创新(46240)
- 教育部(45930)
- 项目编号(45701)
- 期刊
- 济(163633)
- 经济(163633)
- 研究(112942)
- 中国(74548)
- 学报(56853)
- 农(55339)
- 财(55059)
- 管理(53650)
- 科学(52027)
- 教育(44545)
- 大学(43840)
- 学学(40623)
- 农业(37399)
- 融(34201)
- 金融(34201)
- 技术(30442)
- 财经(26899)
- 业经(26559)
- 经济研究(25164)
- 经(22922)
- 问题(20868)
- 图书(20853)
- 业(18178)
- 理论(17926)
- 科技(17482)
- 版(17338)
- 技术经济(16533)
- 贸(16395)
- 现代(16365)
- 实践(16252)
共检索到547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大才
消除贫困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是中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实践的重点领域和优先领域。减贫研究引起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学者的研究兴趣和政策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不少实际工作者也参与探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情势下,精准扶贫研究的文献层出不穷,但受到种种因素制约,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政策价值的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党国英
摆脱贫困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学术界聚焦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的反贫困行动一直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1986-1993年,我国以开发式扶贫为方针推动贫困减少,此后陆续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取得了明显的减贫成效。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党国英
摆脱贫困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学术界聚焦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的反贫困行动一直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1986-1993年,我国以开发式扶贫为方针推动贫困减少,此后陆续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取得了明显的减贫成效。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伟 徐洁 黎洁
[目的]探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域搬迁农户生计适应能力及其对生计适应策略的影响,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制定及农户生计适应性研究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基于Pandey等(2011)提出的适应能力评估框架,采用2015年底抽样调查的600多份农户问卷数据,构建农户生计对易地扶贫搬迁的生计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并选择多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搬迁农户适应能力对其生计适应策略的影响。[结果]不同适应性水平搬迁户之间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人均耕地面积、住房面积、物质资产、人均纯收入、生计多样化指数、对他人信任度和对政策了解程度等农户生计适应能力指标均是影响农户生计适应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结论]生计资源致使农户生计适应能力表现各异,进而影响农户选择不同的适应策略。农户提升物质资产水平、积累金融储蓄能力、增强农户社会资本和网络,均有利于提升搬迁农户的生计适应能力,促进农户生计可持续。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申利 唐萍萍
[目的]贫困户对精准扶贫路径高质量选择和实施是走好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到2020年陕南移民搬迁工程顺利竣工、我国农村人口全面脱贫的关键因素,更是移民农户实现长效发展致富的充分保证。[方法]文章基于对陕南6个移民安置点的248户搬迁农民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陕南移民搬迁后续精准扶贫路径选择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陕南移民搬迁后续精准扶贫路径选择仅处于中等水平。精准识贫机制压力因素、精准扶贫行为主体响应因素严重制约着移民贫困户精准扶贫路径选择;移民户自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直接决定着精准扶贫路径实施效果。[结论]应全面系统地从强化移民户自主脱贫意识、细化精准扶贫的幅度和层次、优化产业扶贫结构、提升精准扶贫要素耦合度等方面进行精准扶贫路径设计和选择,才能整合精准扶贫资源、提高精准扶贫绩效、提升陕南移民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红彦 高春雨 王道龙 毕于运 王磊 王亚静
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国多年来扶贫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系统阐述了泰国、苏丹、南非和印度等5国的生态移民搬迁进程,总结提出建立灵活高效的财政支持体系等6条启示,结合中国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进一步提出了逐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投入力度等5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源源 熊瑛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脱贫的主要方式之一。伴随30多年的易地扶贫搬迁实践,出现了大批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回顾和梳理可以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过程、实施安置、移民的后续发展和效益评估4个方面。这些文献为当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后续研究应在发展创新易地扶贫搬迁机制和政策、改善和提升易地扶贫中的基层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制定有针对性的后续脱贫发展措施和探索将易地扶贫搬迁与长期区域发展规划有效结合等4个方面有所拓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勇
"十五"初期,为进一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国家开始实施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试点工作,较好地解决了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扶贫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下一步,应在对现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锡广 申鹏
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理论,选择相关指标测度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等生计资本。通过调查数据分析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资本现状,研究表明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资本值为0.539,说明移民生计具有不可持续特征,需要围绕生计资本内涵培养移民可持续生计的累积能力。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可持续生计框架 搬迁移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伟 徐洁 黎洁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脆弱性评估为易地扶贫搬迁在生计层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本研究通过构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生计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运用生计脆弱性指数衡量农户的生计脆弱度,探讨不同类型农户的生计脆弱性指数及其维度的差异,选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估计农户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和生计脆弱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工程移民的生计脆弱性指数分布不均,内部分化明显,生计脆弱度相对较高,而各种安置方式的农户群体之间均在生计上表现出一定的脆弱程度。高收入农户生计脆弱性指数为偏态分布,表现为相对低位均衡化。随着农户生计多样化程度的提升,从单一生计户到多种生计户,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均趋于升高,而两种生计户的生计脆弱度最低。风险冲击、信贷可能性和已搬迁时间以及家庭规模、家庭负担比、教育和对周围人信任度均是影响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脆弱性的重要因素。针对项目区搬迁农户生计脆弱性差异和重要影响因素,提出降解生计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红娟 黄友弛
易地扶贫搬迁后,依托外源动力激发农户内生动力,提升其生计能力是易地扶贫搬迁“留得下,能干事”的关键。在构建“外源动力-内生动力-生计能力”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选择评价要素度量农户生计能力、外源动力和内生动力。通过调研收集易地扶贫搬迁农户887份有效问卷数据,应用极差标准化和熵值法进行计算,并设计ols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三者之间关系。得到:(1)外源动力可以有效提升农户生计能力,其中医疗保障、教育支持、产业扶持、培训投入各要素作用分别为0.318、0.256、0.236、0.205;(2)内生动力对农户生计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物质利益驱使、经验累积、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各要素作用分别为0.460、0.304、0.294、0.121;(3)农户外源动力通过内生动力进一步作用于生计能力,内生动力起中介作用。依据各要素的性质和作用,从政府和农户两方面提出农户生计能力提升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聪
通过构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指数,测度了西部山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并实证检验易地移民搬迁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搬迁户与非搬迁户之间以及不同搬迁特征农户之间的贫困脆弱性差异显著;参与易地移民搬迁有助于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不同的搬迁特征对搬迁户贫困脆弱性有着不同的影响,相较于扶贫、生态和避灾原因的搬迁农户,工程类搬迁农户更易陷入贫困,采取集中安置模式更有利于降低搬迁户陷入贫困的概率,新阶段的易地移民搬迁工程有助于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得桂 党国英
作为一项以"避灾减贫"为特色、兼顾多维目标的陕南地区大规模避灾移民搬迁安置政策取得了一定的预期目标,未来要进一步提升其综合效应,至少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适或完善:在高位推动中进一步完善避灾移民搬迁活动的顶层设计;要在精准搬迁中实现公平有序的移民活动,更好地实现"搬得出"的目标;要在创新管理、精细化管理中确保移民搬迁群众达到"稳得住"的目标;应紧紧围绕"能致富"的目标,通过"精确施策"以提高移民发展的可行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绍果 张星 周清旭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对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政策网络理论梳理其演进过程后发现,府际、生产者、专家网络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搬迁形式呈现出从移民自主开展到多方协同合作的总体特点。目前,该政策在资金支持、组织领导、政策体系与保障力度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存在瞄准失焦、执行偏差、衔接缺乏、力度不足的问题,需要各网络主体通过形成共同价值选择、推进多元协同行动、实现体系优化来推动政策创新。
关键词:
易地搬迁 贫困治理 政策网络 政策创新
[期刊] 求索
[作者]
龙彦亦 刘小珉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关联甚广的扶贫政策实践,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搬迁、安置问题,还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搬迁户赖以生活的"生计空间"的问题。在这一点上,F县在易地扶贫搬迁上的政策实践体现出对自身特有贫困特点的考虑。虽然该县Z村的易地扶贫搬迁案例表现出一些与政策设计初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差异,但Z村的实际情况为该村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践提供了另一个解读视角,即通过该政策为后续更具针对性的扶贫政策构建施政基础。因此,有必要立足于Z村的易地搬迁实地调研情况,分析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该项政策进行反思,并尝试探究进一步的施政思路。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生计空间 精准扶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