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
- 2023(220)
- 2022(239)
- 2021(221)
- 2020(221)
- 2019(511)
- 2018(522)
- 2017(1261)
- 2016(625)
- 2015(685)
- 2014(754)
- 2013(748)
- 2012(796)
- 2011(732)
- 2010(744)
- 2009(684)
- 2008(618)
- 2007(549)
- 2006(483)
- 2005(375)
- 学科
- 济(7189)
- 经济(7186)
- 方法(3749)
- 数学(3702)
- 数学方法(3701)
- 地方(2533)
- 地方经济(2303)
- 中国(1309)
- 管理(1053)
- 学(973)
- 经济学(911)
- 融(861)
- 金融(861)
- 环境(685)
- 财(670)
- 银(622)
- 银行(622)
- 行(615)
- 业(607)
- 发(606)
- 贸(543)
- 贸易(542)
- 易(520)
- 发展(488)
- 展(488)
- 增(487)
- 增长(487)
- 长(487)
- 出(455)
- 财政(452)
- 机构
- 大学(10132)
- 学院(9810)
- 济(6857)
- 经济(6816)
- 管理(3610)
- 研究(3390)
- 理学(3213)
- 理学院(3195)
- 管理学(3166)
- 管理学院(3153)
- 经济学(2815)
- 经济学院(2636)
- 财(2539)
- 中国(2421)
- 财经(2166)
- 经(1975)
- 京(1824)
- 财经大学(1608)
- 所(1588)
- 科学(1518)
- 中心(1458)
- 研究所(1457)
- 经济研究(1289)
- 经济管理(1145)
- 江(1135)
- 商学(1134)
- 院(1134)
- 北京(1129)
- 商学院(1127)
- 研究中心(1125)
共检索到13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国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郝秀兰
过去我们在“读者·作者·编者”一栏发表过一些读者来信、专家评论,较受欢迎。自本期起,我们准备丰富这一栏目,旨在为本刊编者和读者,提供一个学习研究卫生经济,提高写作水平,培训作者队伍,反映编者和读者心声的园地。我们热诚欢迎广大读者来信,就卫生经济论文写作的有关问题,以及如何办好本栏,提出意见和建议。让我们在编者和读者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共同努力办好、办活本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连成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纲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静
众筹融资是互联网与金融发展融合的产物,需要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构筑更快到达或接近投资者的基础设施环境;众筹融资的存在,为小微企业、初创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大众投资意识的觉醒及其金融行为的变迁,是众筹融资发展的土壤。众筹融资提高了企业或项目的资本获得可能性,丰富了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渠道,但同时蕴含着传统金融的共性风险和互联网金融的个性风险。我国应完善众筹融资的生态环境,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创新监管设计,实现金融效率和金融安全的新平衡,促使民众分享经济发展产生的财富效应。
关键词:
众筹融资 互联网金融 金融监管 大众创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爱民
本文研究宏观经济学总供给理论发展的轨迹和存在的局限性。作者发现,宏观经济学总供给理论在解释经济增长和指导政策实践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总供给模型局限于解释短期经济波动,不能解释现实经济中由于总供给条件改善(或者恶化)而导致的经济增长(或者衰退),从而形成理论与现实的脱节;(2)总供给(AS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被界定为外生冲击性质的,忽略了要素管理、市场成长和市场环境改善以及制度变迁等因素的影响作用;(3)总需求-总供给理论体系中没有与总需求管理相对应的总供给管理,供给经济学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作者从总供给理论的发展轨迹和理论赖以成立的研究对象、研究假设、方法论、以及意识形态立场等方面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勇
区域技术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是对这一问题内在机理的解释目前学术界做得尚不够。文章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提出区域技术创新在微观层面通过成本效应、品质效应创造经济增长,在宏观层面通过区域经济结构优化机制、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机制来推动经济增长,并合理解释了微观层面上的成本效应、品质效应与宏观层面上的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机制的逻辑关系,由此构建了解释区域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内在机理的从微观到宏观的理论整体。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内在机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志君
本文揭示了现存的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理论的缺陷,对现有理论中的代表性厂商和消费者假说、完全竞争假说和偏好理论的缺陷进行了分析、批判和反思。本文认为不同经济学分支相互割裂的原因是忽视经济主体行为的差异性和结构变动对宏观经济总量的影响,因而没有真正建立起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因此,要重建宏观经济学和增长理论的微观基础,必须放弃代表性经济人理论,把消费者、生产者和政府优化目标结合起来,建立总量和结构相统一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代表性厂商 不完全竞争 经济结构 偏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杰 聂新平
本文以1998年深圳市启动内需,实现经济较快增长为案例,试图阐明一个实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活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经济,具有在实行财政扩张政策时,避免长期经济增长不稳定的理论可能性和现实可行性。一、产业结构调整与降低总需求替代效应深圳是一个...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纪玉山 吴勇民 白英姿
本文分析了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传导机制: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乘数效应,在此逻辑下,利用1990—2005年的数据建立了我国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协整方程,估算了科技创新乘数。结论表明,科技创新乘数效应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作用非常之小。正是由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科技创新的传导机制难以发挥,从而在宏观上表现出较小的科技创新乘数。因此,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扶持企业的自主创新、增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协同优势、创造各种条件促使科技创新在全社会的扩散以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便成了必然的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叶初升 李慧
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步入新常态,应该特别关注经济增长质量。本文从发展理念出发将经济增长质量界定为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蕴含的发展质变即可行能力的提升,提出了经济增长质量的分析模型。然后,以结构方程模型为工具,依据全国样本数据测算了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并对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可行能力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过度追求GDP反而会偏离发展的根本目的;教育对于提高人们的可行能力贡献最大;过大的收入差距有碍人们可行能力的提升;我国人口的可行能力分布存在着显著的结构特征;西部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最高,中部最低。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可行能力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马迁利 李健 王璇
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上升,国内居民生活垃圾问题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态势。从微观个体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为两个:收入效应,即收入上升使消费者可以购买更多的一次性商品和重复使用商品,这造成居民生活垃圾的增加;替代效应,即收入上升使消费者消费和拥有商品的时间机会成本也随之上升,为节约时间机会成本,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更多的一次性商品,这导致生成更多的居民生活垃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彦彦 王建康
2016年11月20日,由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华侨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共建)、《经济研究》杂志社、《财贸经济》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学术研讨会在华侨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和银河证券经济研究所等国内十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论坛包括开幕式、主旨发言和宏观经济热点问题、人口发展与城镇化、金融与贸易发展三个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彦彦 王建康
2016年11月20日,由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华侨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共建)、《经济研究》杂志社、《财贸经济》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学术研讨会在华侨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和银河证券经济研究所等国内十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论坛包括开幕式、主旨发言和宏观经济热点问题、人口发展与城镇化、金融与贸易发展三个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