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1)
2023(7258)
2022(4943)
2021(3894)
2020(2815)
2019(5905)
2018(5994)
2017(11297)
2016(6217)
2015(7086)
2014(7104)
2013(6701)
2012(6028)
2011(5445)
2010(5313)
2009(5012)
2008(4909)
2007(4564)
2006(4320)
2005(4189)
作者
(21251)
(17570)
(17487)
(16666)
(11170)
(8436)
(7952)
(6986)
(6883)
(6224)
(6149)
(5910)
(5843)
(5715)
(5657)
(5573)
(5357)
(5208)
(5198)
(5186)
(4494)
(4465)
(4411)
(4155)
(4119)
(3955)
(3932)
(3883)
(3696)
(3613)
学科
(30097)
经济(30061)
管理(16246)
(15908)
业经(12321)
(11876)
企业(11876)
中国(11182)
(9575)
产业(9375)
信息(8794)
总论(8443)
信息产业(8372)
方法(7777)
(6956)
农业(6696)
数学(6346)
数学方法(6254)
(6100)
地方(5854)
(5507)
(5242)
发展(5207)
(5198)
(5198)
银行(5171)
(5153)
金融(5153)
(5006)
理论(4557)
机构
大学(96126)
学院(94438)
研究(37920)
(36865)
经济(36080)
管理(31561)
中国(27683)
理学(26655)
理学院(26315)
管理学(25657)
管理学院(25510)
科学(24993)
(22006)
(21666)
(20188)
研究所(18548)
农业(17654)
业大(16674)
中心(16572)
(16425)
(15579)
(14109)
北京(13542)
(13116)
师范(12855)
财经(12789)
(12292)
(12215)
经济学(11989)
科学院(11692)
基金
项目(65736)
科学(50965)
基金(47172)
研究(45385)
(43680)
国家(43341)
科学基金(35654)
社会(29250)
社会科(27660)
社会科学(27651)
(25617)
基金项目(23645)
自然(22785)
自然科(22263)
自然科学(22252)
(22093)
自然科学基金(21861)
教育(19529)
资助(18426)
编号(17938)
重点(15475)
(15277)
成果(15040)
(13359)
(13221)
国家社会(13092)
计划(13020)
课题(12851)
科研(12648)
创新(12579)
期刊
(42951)
经济(42951)
研究(28548)
中国(21974)
学报(21230)
(21166)
科学(17463)
大学(15455)
农业(14417)
学学(14344)
管理(12971)
(11959)
教育(11115)
(8986)
金融(8986)
(7836)
图书(7801)
经济研究(7577)
技术(7553)
业经(7302)
财经(6448)
业大(6039)
书馆(5916)
图书馆(5916)
问题(5872)
(5645)
(5644)
农业大学(5153)
世界(4710)
科技(4589)
共检索到148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雪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的运用愈加普遍。在博物馆的文物展示和传播工作中,已经开始运用数字化技术创新展示和传播形式,带给人们更好的观赏体验。因此,在博物馆工作中融入数字化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从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的定义、特点、意义和途径这四方面展开论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亚婧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是数字化时代必然趋势,但是仅有理念认知与计划是不够的,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建设路径提供支持。由朱莉·德克尔编著余征翻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技术与数字化创举——博物馆的创新之道》一书通过现实案例对博物馆数字化举措进行了介绍分析,这些举措从管理者和消费者视角入手囊括博物馆经营运转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可以为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路径研究探讨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胜达  
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遗存十分丰富。保护、利用和管理好祖先留下文化遗产,推进我国文物、博物馆事业,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实现民族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进行博物馆事业信息化建设,逐步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芙蓉  
王巍,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中国并购公会会长,万盟并购集团董事长。自1982年以来曾任职多家境内外金融机构。直接组织了中国几十家大型企业的改制、重组、承销及并购业务;在创新金融工具、企业重组和产业整合等领域经验丰富。王巍长期担任政府经济顾问,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的独立董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玉婷  戴向东  覃文权  黄艳丽  贺辉  
通过对商业性家具展示与博物馆家具展示的比较,指出家具博物馆具有展示周期长、存储要求高,参观路线明确以及展示道具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同时,博物馆的家具不应仅以单件家具或成套家具的传统陈列方式进行展示,而应采用配套艺术陈设营造出生动的生活场景,并借助丰富的图文史料与高科技影像等手段进行展示。针对现代科技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探讨了注重生态设计,运用数字技术,以及增加"人文"关怀元素并突出参与性与互动性等家具博物馆展示设计新趋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赛兰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应用根据国际工业遗产联合会2003年在《下塔吉尔宪章》中的定义,工业遗产由工业文化的遗留物组成③。英国是最早开始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的国家。保护的范围不仅包括蒸汽机、核电站,工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昕  
当前,传播影响力与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影响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在注意力经济的环境中,博物馆要充分发挥其社会文化功能,需要传播力量和经济力量的双重介入。本研究以故宫IP经济为例,指出:年轻态的传播理念,使古老的文化迅速融入大众文化;优质的传播渠道,使博物馆文化具备跨媒体的流通性,能更好地实现其文化影响力与经济效益;而跨界强强联合,则可以激活授权联动。因此,博物馆文化品牌(IP)的融合媒体打造与博物馆经济的有机结合可以促进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与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中完成博物馆IP的打造和流通、使其在年轻化人群中具有普及性、影响力和文化消费力,同时保障博物馆的文化公共性,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谢梅  朱蓉  
从自然空间的角度来说,博物馆是"物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品是其内涵的直接表达;从精神空间的角度来说,博物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象征性和公共性呈现,在博物馆的陈列与受众参观的互动仪式中,实现民族文化的认同;而从社会空间的角度来说,博物馆本身就体现着社会关系的演变,是重要的符号性存在和文化景观。研究从空间这一新维度出发,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空间中的传播属性以及价值。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谢军  
中国民族博物馆是我国各民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藏中心,不仅肩负着展示、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责任,还肩负着体现并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中国民族博物馆的民族文物征集、入藏标准及其保护,既要遵循普通博物馆的一般原则,又要遵循民族博物馆特殊的规律。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希明  郑燃  
对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LAM)数字资源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深层次、一体化的信息服务是近年国外LAM领域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对国外LAM数字资源整合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内容包括:LAM数字资源整合的背景、政策和资金资助情况,LAM在数字资源整合中合作关系的三种形式,LAM数字资源整合平台建设,LAM在数字资源整合中所面临的问题和LAM数字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目前国外LAM数字资源整合研究的重点在技术和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而对不同机构数字资源与服务融合的制度和管理机制关注不够。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那一沙  李娜  夏军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博物馆出现了新的展示方法和陈列形式,利用新兴技术对博物馆进行数字化改造,建成数字化博物馆系统,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通过对数字教育博物馆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总结,进行论文数量统计、内容分析、研究人员层次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和研究展望。为后续的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也为宏大而复杂的数字教育博物馆建设的系统工程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莉  陈敏  刘建超  
博物馆在政府会计制度执行实践中,文物文化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是会计核算需要解决的问题。博物馆的文物文化资产是归于固定资产还是文物文化资产科目核算,可从文物持有目的、所有权性质、管理要求等方面来区分。成本无法可靠取得的文物资产,可采用特征价格法即Hedonic模型,以双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就类似资产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各要素对参照物价格的影响,并参照资产的历史交易价格计算文物的评估价值。在文物修复业务中,如果修复后文物完残状态和寿命期限发生重大改善,修复支出应考虑予以资本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罗灵芝  
~~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世伟  
论文介绍了2019年8月笔者参观大英博物馆各类文物展陈中关于图书馆学和文献学史料的一些心得,分为石碑文献、纸莎文献、木牍文献、古代文献与古代文字、古代文献的特别载体、经典文献展示、古代的阅读与阅读推广、中南亚与东亚文献等8个方面,并提供了相应的照片和诸多案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