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70)
- 2023(15191)
- 2022(12890)
- 2021(11823)
- 2020(10271)
- 2019(23271)
- 2018(22818)
- 2017(44152)
- 2016(23920)
- 2015(26483)
- 2014(26486)
- 2013(26005)
- 2012(23651)
- 2011(21053)
- 2010(20687)
- 2009(19217)
- 2008(18735)
- 2007(16498)
- 2006(13635)
- 2005(11909)
- 学科
- 济(95097)
- 经济(94991)
- 管理(67968)
- 业(66661)
- 企(55212)
- 企业(55212)
- 方法(48246)
- 数学(42745)
- 数学方法(42221)
- 财(26332)
- 农(24757)
- 中国(22877)
- 学(21042)
- 业经(20030)
- 贸(19486)
- 贸易(19480)
- 易(18999)
- 务(17425)
- 财务(17382)
- 财务管理(17343)
- 制(16854)
- 地方(16603)
- 农业(16552)
- 企业财务(16491)
- 技术(15053)
- 银(14699)
- 银行(14639)
- 融(14424)
- 金融(14421)
- 理论(14365)
- 机构
- 大学(339270)
- 学院(338128)
- 济(135990)
- 经济(133349)
- 管理(130934)
- 理学(115051)
- 理学院(113775)
- 研究(111809)
- 管理学(111599)
- 管理学院(111001)
- 中国(82012)
- 科学(72251)
- 京(69286)
- 农(64607)
- 财(60710)
- 所(56935)
- 业大(56394)
- 研究所(52604)
- 中心(52564)
- 农业(51687)
- 财经(49786)
- 江(48545)
- 经(45495)
- 范(43059)
- 师范(42442)
- 经济学(42243)
- 北京(42098)
- 院(40289)
- 经济学院(38528)
- 州(38378)
- 基金
- 项目(240109)
- 科学(188518)
- 基金(176545)
- 研究(165775)
- 家(157680)
- 国家(156425)
- 科学基金(133259)
- 社会(106395)
- 社会科(101062)
- 社会科学(101032)
- 基金项目(94213)
- 省(93899)
- 自然(89884)
- 自然科(87910)
- 自然科学(87879)
- 自然科学基金(86333)
- 划(80136)
- 教育(77089)
- 资助(71609)
- 编号(64272)
- 重点(54750)
- 部(53108)
- 成果(50504)
- 发(50449)
- 创(50263)
- 科研(47801)
- 创新(47055)
- 计划(46757)
- 教育部(45153)
- 国家社会(44725)
共检索到467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瑷伊
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作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等教育改革项目,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关注和效仿,可通过规范性权力的理论视角探究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因。规范性权力在国际关系领域指的是一种塑造“正常”观念的力量,博洛尼亚进程则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被塑造为一种能够定义“正常”观念的全球高等教育规范,这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技术工具提供了标准和规范,为博洛尼亚进程赋予去政治化和跨越空间维度的可能性;第二,博洛尼亚进程是由不同利益相关者通过民主协商程序推进的,其复杂且横向交织的沟通网络推动其自身的合法化和制度化;第三,博洛尼亚进程的内容和原则具有世界性,它不仅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原则相一致,而且大学的欧洲历史起源也增强了其权威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郄海霞
随着"博洛尼亚进程"在欧洲各国的推行,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在各国实践中遇到一些困难。 对此,欧洲大学协会主席埃里克·布罗蒙特(EricFroment)前不久表示:"各国政府正在对当地的压力和要求做出反应,试图表面上改进"博洛尼亚进程"原有的观念。这当然会导致分裂,即破坏了和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改革举措是各国政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
"博洛尼亚进程"是欧洲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最重要、涉及面最广的高等教育改革,是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进程。"博洛尼亚进程"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政府间的合作倡议,整合欧洲高等教育体制与高等教育资源,推动欧洲内部学生与学者的流动。"博洛尼亚进程"对欧洲高等教育、国际高等教育和中国高等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尹毓婷
自1999年开始的博洛尼亚进程是在整个欧洲范围内进行的一场高等教育改革活动。欧洲各国期望采取一种多边合作的方式,通过提高欧洲整体的高等教育水平来提高各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吸引力,这推动了致力于欧洲整体高等教育改革的博洛尼亚进程的不断发展。博洛尼亚进程通过推动欧洲范围内高等教育人员的流动,并实行学分转换和学位互认等政策推动了欧洲范围内知识的传播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虽然这一进程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这一进程对增强欧洲高等教育的竞争力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欧洲 高等教育改革 博洛尼亚进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爱玲 马开剑
建立易读、可比、清晰、相通的学位制度是博洛尼亚进程的政策核心,是推进欧洲高教合作、进而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重要措施。它通过简化欧洲各国的学位互认程序而推进人才流动,为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提供便利。博洛尼亚进程折射了世界学位制度的改革趋势,对我国学位制度建设和开展学位互认国际合作具有切实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
博洛尼亚进程 学位改革 政策 学位互认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彼得·梅尔 汉斯·R·弗里德里希 孙琪
"博洛尼亚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当前的德国高等教育以三级学位体系为基础。在"博洛尼亚进程"实施的过去10年中,德国高等教育课程逐渐现代化,也更加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学分的获得主要依据学习现状及取得的成绩。"博洛尼亚进程"的目标在于促进国际流动,系统的质量保障始终贯穿整个进程之中。本文介绍了德国进程改革的一些关键因素,并通过"博洛尼亚进程"的拥护者与批评者的各自立场,分析了由进程改革而引发的争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永忠 蔡力
捷克在"博洛尼亚进程"框架下对高等教育的国家管理机构、高等教育法、投入机制、学制、教学计划、高校的内部管理、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教师和学生的流动、学位和学习时间的认定、保证学生有平等的入学机会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并取得成效。分析研究捷克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
博洛尼亚进程 高等教育 教育管理 捷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乌尔里希·泰希勒 杨素红
为打破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边界,欧洲各国于1999年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由此启动了博洛尼亚进程。目前,欧洲各国教育部长们在推动旨在促进学生流动的学习项目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方面,吸引欧洲以外的学生到欧洲国家修读学位项目,另一方面促进欧洲内部的短期学生流动。虽然该政策的效果评估面临各种问题,但有些大体趋势依然可见。首先,博洛尼亚进程有助于促使欧洲以外的学生到欧洲学习,但对促进欧洲内部的学生流动作用不大。其次,到毕业为止,学生频繁向外流动的情形超出了很多学者的预期,但也因国家而异。最后,由于学生流动的排他性式微,其价值逐渐减小。
关键词:
博洛尼亚进程 国际学生流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从1999年29国教育部长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到2009年鲁汶会议召开,博洛尼亚进程已经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博洛尼亚进程国家在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道路还很长。鲁汶会议发表的《鲁汶公报》和《2009年博洛尼亚进程评估报告》总结了博洛尼亚进程10年来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行动计划,指出了欧洲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走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雷炜 方永平 胡维华
随着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构建高教园区及区域高等学校间的学分转换与积累体系,为学生在校内外各种形式的学业流动构建良好环境,这是大势所趋。博洛尼亚进程被视为一系列欧洲会议以及一些旨在201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于尔根·施瑞尔 赵雅晶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博洛尼亚进程“以及由它促成的一种理论模式在全欧洲史无前例的传播,这种模式要求全欧洲的高等教育在课程安排和学位制度上实现重组及一体化。加深相互联系和建立标准化制度已成为世界性趋势,“博洛尼亚进程”被视为这一趋势在教育领域的特殊例证。本文以世界体系分析中不同层面的概念作为工具,对该进程进行了深入探讨,特别是使用了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理论。作者根据“传播”、“假想模式”、“理性神话”等概念,并借助体现出政府间国际组织以及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日益增长之重要性的研究成果,勾勒出“博洛尼亚进租”的产生和发展动态。
关键词:
传波 假想模式 理性神话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万华 崔景颐
博洛尼亚宣言开启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同时也拉开了欧洲自上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最重要、波及面最广的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该进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推动大学生在全欧范围内无障碍流动。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欧洲内部各国之间学生流动的不平衡现象逐渐凸显。本文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和欧盟统计局的数据为基础,从欧洲内部不同区域和欧洲各国之间学生流动这两个层面对欧洲内部学生流动现象进行分析,阐述欧洲内部学生流动的不平衡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谌晓芹
为应对全球竞争的挑战,顺应欧洲一体化的大趋势,29个欧洲国家于20世纪末启动了旨在整合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的博洛尼亚进程。博洛尼亚进程以可比较、兼容、透明原则构建高等教育系统框架,以达成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统一;注重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在政策的制定上注重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为其顺利推进赢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博洛尼亚进程的设计、组织与管理,对我国实施系统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约翰内斯·威尔特 李子江 罗慧芳
"博洛尼亚进程"是29个欧洲国家的教育部长于1999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提出的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旨在保证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建立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体系。为了应对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挑战以及适应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的形势,德国大学围绕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建立了新的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调整了新的公共管理策略;重组了整个课程体系,革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开展大学教师教学发展项目,提升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佳妮
1999年,欧洲29国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标志着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即"博洛尼亚进程"的开始。德国作为《博洛尼亚宣言》第一批签署国,十多年来努力朝着这一目标迈进。本文通过对照《博洛尼亚宣言》所设立的目标(学位与学制改革、学分转换体系、促进学生流动、提高就业能力等),分析德国实施"博洛尼亚进程"的最新进展,并试图从多视角探索该进程对德国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博洛尼亚进程 德国 高等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