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1)
2023(6814)
2022(5725)
2021(5165)
2020(4202)
2019(9126)
2018(8887)
2017(16437)
2016(9041)
2015(9547)
2014(8992)
2013(8699)
2012(7888)
2011(7093)
2010(6933)
2009(6366)
2008(6072)
2007(5059)
2006(4557)
2005(3744)
作者
(28392)
(23998)
(23678)
(22469)
(14936)
(11759)
(10412)
(9390)
(9079)
(8290)
(8234)
(7929)
(7754)
(7412)
(7308)
(7263)
(7209)
(7007)
(6892)
(6708)
(6299)
(5677)
(5521)
(5403)
(5349)
(5298)
(5194)
(5180)
(4953)
(4717)
学科
(33993)
经济(33961)
管理(28900)
(23989)
(18268)
企业(18268)
环境(15739)
方法(15211)
数学(13452)
数学方法(13366)
(11379)
(10767)
(8811)
(8782)
农业(7828)
业经(7752)
(7649)
贸易(7649)
中国(7641)
(7466)
地方(7451)
资源(7262)
生态(7205)
规划(6683)
环境规划(6533)
(5885)
技术(5869)
(5541)
财务(5540)
财务管理(5534)
机构
学院(128004)
大学(126826)
(50620)
经济(49812)
管理(49487)
研究(45047)
理学(44227)
理学院(43681)
管理学(42890)
管理学院(42709)
中国(32574)
科学(32379)
(32168)
业大(27115)
(25976)
农业(25853)
(23691)
研究所(22439)
中心(20678)
(20048)
农业大学(18020)
(17661)
财经(16978)
(16549)
(15753)
(15594)
北京(15499)
师范(15454)
经济学(15404)
(15283)
基金
项目(99485)
科学(77768)
基金(74145)
(68841)
国家(68314)
研究(63609)
科学基金(57456)
社会(42878)
基金项目(40898)
社会科(40741)
社会科学(40726)
自然(39980)
(39471)
自然科(38906)
自然科学(38891)
自然科学基金(38198)
(33331)
资助(28303)
教育(27276)
重点(23122)
编号(22569)
(21549)
计划(21184)
(20981)
(20876)
科研(19968)
创新(19725)
科技(19228)
国家社会(18731)
(18268)
期刊
(49605)
经济(49605)
学报(29441)
研究(27941)
(27340)
科学(25189)
中国(21488)
大学(20957)
学学(20565)
农业(18757)
(14377)
管理(14119)
资源(10341)
(10193)
业经(9465)
业大(8894)
(8213)
经济研究(8110)
科技(7937)
财经(7699)
(7583)
金融(7583)
农业大学(7398)
林业(7059)
技术(6938)
问题(6846)
(6482)
商业(5955)
自然(5633)
(5592)
共检索到169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万洪秀  孙占东  王润  
根据1955—2002年博斯腾湖水位历史观测记录统计资料,对博斯腾湖水位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有实测资料以来,博斯腾湖水位和面积变动大概有2个主要阶段:1971—1987年,博斯腾湖水位持续下降,平均每年下降0.2m,水面面积减少11.8km2;1987—2002年,博斯腾湖水位持续上升,平均每年上升0.32m,水面面积增加30.3km2。分析表明,博斯腾湖水位变动主要原因是开都河径流量的变化引起的,博斯腾湖流域农业用水及出流量对博斯腾湖水位的变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利用相关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博斯腾湖水位变动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博斯腾湖水位的大幅度变动,对湿地水质、湿地各项资源及湿地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彬  王琴  张海燕  
以博斯腾湖芦苇湿地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博斯腾湖三大苇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水质特征及影响湿地芦苇生物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⑴苇区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土壤有效氮含量平均为142.59mg/kg,速效磷含量平均为40.11mg/kg,有机质含量平均为7.81%,能够满足芦苇生长要求。⑵黄水苇区湿地土壤总盐含量及水中全盐含量分别为0.93%和3.04mg/L,其与芦苇生物量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三苇区水中COD量和pH值对芦苇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⑶芦苇的株高、茎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振鹏  葛刚  刘成林  陈伏生  李述  
通过对鄱阳湖水文过程和湖盆地形特点的分析,利用3S技术对鄱阳湖湿地进行了分类,研究了各种类型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的生境、主要植物群落结构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湿地植物是以根茎为主要繁殖器官的克隆繁殖植物,以集群分布为主要特点。在宏观尺度上受地形高程、湖水位和洲滩出露时间制约,不同植物群落沿水分梯度分布;在景观尺度上受到土壤含水量、地下水埋深和土壤结构影响,形成水平镶嵌结构;微观尺度上还与微地形和土壤养分密切相关,部分区域表现为复合体结构。湿地植被对水分梯度的敏感性,导致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的易变性和脆弱性。近年来,鄱阳湖水位过低且持续时间长,使生态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军涛  
The accounting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s the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s and the framework of green accounting system.In this paper,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environment,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Poyang lake wetlands have been analyzed.On the basis of these,we find the key factors that have effect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areas.The economic value that owing to several eco environment losses have been calculated.It appears that only the several ones,which is the 9 35 percent of the GDP in 1999. Because of the confine,which comes from the data,it is only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conomic value accounting of eco environment losses in Poyang lake wetlands system.But from the calculated result,we can see that there are lots of economic losses owing to the eco environment destroyed.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et up a framework of green accounting system in Poyang lake wetlands,with it the inhabitants and government apparatu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preserving the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 environment.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鸿翔  朱永卫  查胡飞  郭文献  
水位是湖泊湿地水文情势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指标,如何确定适宜生态水位阈值是确保湖泊湿地健康的关键。以东洞庭湖城陵矶站和鹿角站突变前水位过程(1959~1978年逐日水位资料)为基准期,采用RVA法、年内展布法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了东洞庭湖适宜生态水位过程。结果表明:(1)RVA法计算逐月生态水位阈值的波动范围均值是2.18 m,而年内展布法计算逐月生态水位阈值的波动范围均值是5.12 m,水位波动较大,对于东洞庭湖适宜生态水位来说,RVA法计算生态水位的波动范围更有利于维持湿地植物群落健康和生物多样性;(2)受湖底高程影响,鹿角站的高低水位发生时间会比城陵矶站提前15 d左右,而高低水位的历时和波动范围以及动植物敏感期(3~6月)的平均水位变化速率并未有显著差别;(3)水位变异后(2003~2016年),东洞庭湖水位大部时间处于生态水位阈值内,只需要对不满足生态水位的消落期采取调整措施,鹿角站和城陵矶站年均水位差距减少0.46 m,洞庭湖的水动力系统减弱,给洞庭湖生态健康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研究可为东洞庭湖生态水位和三峡及上游电站联合调度提供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英华  崔保山  杨志峰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工农业的开发、城市化崛起和水利工程的修建等,白洋淀湿地水文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流域降雨量、入淀水量的减少,蒸发、渗漏损失增加,淀水位下降,入淀泥沙量减少等。论文在分析湿地水文特征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白洋淀水文特征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以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提出了白洋淀湿地可持续发展管理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刚  纪伟涛  刘成林  熊舒  吴志强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的重要内容,针对公众围绕枢纽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质疑,通过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特征的分析,提出了鄱阳湖的生态保护目标与主要保护对象,论述了鄱阳湖近年来出现的水量不足、水质恶化、湿地退化、渔业资源萎缩等主要生态问题,介绍了目前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构想,分析了枢纽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枢纽工程的科学论证与科学规划,进行生态系统设计,实行阶梯式水位、适应性生态调度和动态化科学管理的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林奇  杨新荣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发展状况可以从5个方面分析:气候、水文、水质、血吸虫病感染和生物多样性。尽管血吸虫病感染率下降,但由于气温上升、水位落差较大、水质状况下降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农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严密监控和有效防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持湖区水位相对平稳,改善湖区水质,继续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促进生物多样性,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适应生态环境的能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黎聪  王冀  李晓文  白军红  
本研究设定了3个预案,即:①湿地恢复为主,生境改造为辅,基本不改变湿地原来地形地貌;②生境改造为主、湿地恢复为辅;③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并重;在这3个预案的基础上,满足南水北调水资源调度规划的前提下,通过生态环境需水理论和计算方法分析衡水湖地区3个预案及现状生态环境需水量,并在3个预案之间进行比选。基于不同湿地恢复目标导向,给出了备选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及其需水后果分析,3种情况下生态环境需水量均大于现状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其中预案一生态环境需水量在3个预案中居中,对跨区域调水压力一般;预案二生态环境需水量最小,对南水北调工程调度压力处于最小;预案三生态环境需水量最大,调水压力相对最大。因此,单从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邓学建  米小其  牛艳东  周毅  任巍  李剑志  
本文利用路线调查法对栽培速生杨的沅江江渚头垸和保持原始湿地环境的汉寿青山垸进行了鸟类资源调查。调查发现栽培杨树林后鸟类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湿地鸟类物种数量减少,森林鸟类比例增加(达62%)。鸟类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杨树林中鸟类群落结构单调,其中森林类型鸟类仅占洞庭湖区森林类型鸟类的24.1%.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普  黄晓品  秦玉霞  陈宁  
研究目的:评估北京翠湖湿地公园生态环境质量,为海淀区湿地发展提供经济决策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技术手段(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法)和理论分析相结合,构建翠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翠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过渡区或实验区和保护带,根据各功能区有区别地进行开发和保护。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金亮,王平,鲁芬,杨桂华  
碧塔海湿地是最能体现"香格里拉"意境的景区之一,它强烈地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成为香格里拉风景区的重中之重。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碧塔海旅游活动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湿地土壤物理性质及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愈靠近旅游路线,旅游活动时间愈长,旅游活动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的影响愈大,但不同压力条件下,这种影响明显不同。因而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该地湿地生态环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齐述华  张起明  江丰  廖富强  
鄱阳湖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是世界上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东亚地区最大的水禽越冬地。论文根据多年越冬候鸟野外调查资料,在分析主要越冬候鸟习性和生境偏好的基础上,通过对具有不同水位的鄱阳湖湿地卫星遥感影像进行生境类型分类,利用景观指数定量分析不同水位下鄱阳湖湿地越冬候鸟的生境类型和空间分布结构,得到以下结论:1鄱阳湖主要越冬候鸟以退水后形成的浅碟形子湖范围内的浅水、草滩和软泥为主要取食、休憩和栖息场所;2水位是影响鄱阳湖湿地越冬候鸟生境的主要因素,随水位的增加,越冬候鸟生境范围萎缩,同时越冬候鸟生境的组成结构也不同;3随水位的增加,越冬候鸟生境景观的破碎度增加,连通性和多样性降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文来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它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湿地资源开发出现了数量和质量下降等多种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的生态管理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军  王清淮  
生态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而北京生态环境建设的当务之急在于恢复湿地。静态湿地的恢复主要依靠雨季集中降水的蓄积,恢复动态湿地则要恢复河流的生态系统。规划、完成这两项建设目标,将使北京的地下和地表水系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北京将逐步恢复山林水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