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6)
2023(9531)
2022(8101)
2021(7642)
2020(6784)
2019(15506)
2018(15181)
2017(29981)
2016(15379)
2015(17113)
2014(16769)
2013(16440)
2012(14973)
2011(13065)
2010(12776)
2009(11600)
2008(11471)
2007(9578)
2006(7897)
2005(6514)
作者
(39886)
(33469)
(33417)
(31824)
(21612)
(16023)
(15433)
(13108)
(12840)
(11652)
(11556)
(11273)
(10699)
(10235)
(10231)
(10206)
(10016)
(9683)
(9658)
(9588)
(8262)
(7915)
(7907)
(7670)
(7651)
(7584)
(7328)
(7083)
(6644)
(6552)
学科
(66643)
经济(66571)
(51776)
管理(49114)
(41957)
企业(41957)
方法(40767)
数学(37834)
数学方法(37468)
(21248)
中国(16440)
(15612)
财务(15574)
财务管理(15542)
(15367)
企业财务(14962)
(12938)
业经(12365)
(11712)
银行(11709)
(11530)
贸易(11527)
(11252)
(11208)
金融(11207)
(10987)
(10958)
保险(10895)
农业(10526)
地方(9842)
机构
大学(214769)
学院(212929)
(93678)
管理(93029)
经济(92167)
理学(81480)
理学院(80848)
管理学(79602)
管理学院(79214)
研究(57694)
中国(49591)
(47142)
(41226)
财经(38718)
(35550)
科学(31172)
经济学(30508)
中心(29987)
财经大学(29661)
(28743)
经济学院(28015)
业大(27814)
(25660)
商学(25596)
商学院(25402)
北京(25087)
(24937)
经济管理(24704)
(22820)
(22700)
基金
项目(150701)
科学(121878)
基金(115024)
研究(110006)
(97859)
国家(97106)
科学基金(87360)
社会(73735)
社会科(70249)
社会科学(70233)
基金项目(61050)
自然(57176)
(56412)
自然科(55814)
自然科学(55798)
自然科学基金(54863)
教育(52116)
资助(48054)
(47306)
编号(42551)
(35325)
重点(32989)
成果(32577)
教育部(31855)
(31825)
国家社会(31597)
人文(31016)
大学(30289)
(29861)
创新(29784)
期刊
(85649)
经济(85649)
研究(59128)
(38555)
管理(34026)
中国(30812)
学报(26024)
科学(25924)
(25531)
金融(25531)
大学(21945)
学学(21159)
技术(20661)
(20646)
财经(19524)
(16399)
经济研究(14374)
教育(13927)
农业(13610)
业经(13387)
统计(12116)
问题(11903)
财会(11833)
理论(11161)
(11009)
技术经济(10717)
实践(10054)
(10054)
决策(10045)
会计(10014)
共检索到290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马天平  张博祎  莫冬燕  
行为金融学理论中投资者存在风险选择,尤其是根据Friedman的博彩理论和Michael的信号理论,投资者会基于博彩偏好改变风险选择。以近200万个样本中股票被ST的事实作为信号观察点,分析个人投资者在博彩信号出现时的风险选择变化。研究发现,股票被ST(Special Treatment,简称“ST”)、发出博彩信号时,个人投资者的风险选择会发生变化,更倾向于持有博彩型资产。与股价较高的ST股票相比,价格较低的ST股票因为博彩信号更强烈,个人的风险选择越易发生变化,持有博彩型资产的比例越高,但增长速度逐渐变缓。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由贪婪暴富欲望和暴跌风险恐惧造成。作为博彩信号的最大日收益率激发贪婪暴富欲望,而股价崩盘风险引起暴跌风险恐惧,二者作为机制影响投资者的风险选择行为。基于此,为减小金融市场风险,应对博彩型资产建立投资者准入门槛,加强对投资者贪婪与恐惧预期的管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光伟  蒋佳融  芦东  
本文从融券约束的视角出发,研究我国股票市场融券机制对标的股票价格发现效率的影响。相比于融券交易量,融券约束可以更好地识别融券机制的作用。因为它可以从交易渠道、信息渠道、外部监管渠道对股价产生影响。笔者利用转融通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识别出了融券约束放松后标的股票价格发现效率的变化。实证结果显示融券约束放松后:(1)在市场下跌的情况下股价的共同趋势增强,意味着此时股价中包含的个股特质性信息含量降低,而市场上涨时则不存在这种效应;(2)股价对市场信息的反应速度增快;(3)股价更加接近随机游走,即股价的可预测性降低。本文的政策启示是,适当降低融券约束、扩大机构投资者比例、保持较高的融券交易准入门槛以及加强投资者教育可以促进融券机制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彭涛  朱冠平  王俊  经菠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新时代我国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重大举措。利用我国首次试点注册制产生的准自然实验,本文从初创科技型企业估值定价视角评估股票发行制度改革效果。双重差分模型显示:(1)注册制取代核准制后,风险投资对首轮融资的初创科技型企业的估值显著提升;(2)以专利数量和专利原创性作为创新能力的代理指标,发现注册制实施后创新能力更强的初创科技型企业估值提高更多;(3)相对于外资风险投资,本土风险投资支持的初创科技型企业在注册制改革后估值提高幅度更大;(4)企业所在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好时,注册制改革后初创科技型企业的估值提高更多;(5)注册制改革对初创科技型企业估值的提升作用持续并传导至首次公开发行,并最终实现风险投资成功退出。排除新企业创建、风险投资套利以及样本选择偏差等问题后,结论保持稳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祥钟   林浩强   张泽涛  
当前新形势下,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是疏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渠道。本文以2007年续贷政策变动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续贷政策变化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续贷限制显著抑制了企业的风险承担。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投资机会较多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来说,续贷政策收紧抑制其风险承担的效果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与现金持有在续贷限制对企业风险承担的负向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改进银行续贷政策以促进企业风险承担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崔惠颖  王志强  
由于博彩偏好难以直接刻画,于是学者们构建了多种博彩型股票识别指标,并对指标的选择存在争议。文章提出以博彩型股票的两个重要特征——收益率正偏性和负异常收益为判断标准,基于各指标的博彩型股票指数,利用组合价差法和Fama-mac Beth回归,较全面地比较分析了各种指标的博彩特征识别能力。结果发现,最具直观性的最大日收益率是最优的博彩型股票识别指标;由股价、特质偏度、特质波动构成的复合指标和由股价、最大日收益率、换手率构成的指标以及特质偏度也都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计算复杂的预期特质偏度的识别能力较差。文章认为特质波动率在识别收益率正偏性方面的表现不佳以及股价和换手率的识别能力较差,是导致复合指标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飞  杜建华  Chao Bian  
本文检验中国资本市场融资融券制度所施加的股票卖空压力对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以2007-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基于自然实验框架的双重差分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允许卖空的上市公司,其高管在职消费水平与不能卖空的上市公司相比显著降低;进一步的研究则发现,股票卖空压力是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减少委托代理问题来抑制高管的在职消费。本文实证结果说明股票卖空对高管在职消费来说是一种潜在的外部治理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生  陈晨  林秉旋  
我国沪深两市于2010年3月31日推出的融资融券业务为研究卖空机制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提供了难得的自然实验环境。本文利用2009年4月至2013年12月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通过比较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和非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以及股票加入和剔出融资融券标的前后的定价效率,发现融资融券交易的推出有效改善了中国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定价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本文还发现,融券卖空量与定价效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融券卖空量越大,股票的定价效率越高。进一步研究显示,融资融券交易通过提高股票流动性、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增加持股宽度,从而提高定价效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晓兰  金雪军  
本文利用自然实验的思路,以2016年1月4日和7日为熔断组,以2015年沪深300指数跌幅超过7%的3个交易日为控制组,检验熔断机制对股票市场产生的效应。结果显示,在指数下跌至熔断临界值之前,熔断机制会加剧卖单的大量涌现,导致市场订单流不平衡性提高,存在显著的磁力效应。在指数下跌5%之前,熔断机制对已经跌停的股票并不产生影响;在指数下跌5%-7%之间,熔断机制和涨跌停板制度存在叠加效应,订单流不平衡性进一步恶化。在股指下跌的过程中,熔断机制的磁力效应存在从沪深300成分股向非成分股的溢出。此外,股指期货交易、融资融券、沪港通净流入都会对熔断机制的磁力效应产生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晓兰  金雪军  
本文利用自然实验的思路,以2016年1月4日和7日为熔断组,以2015年沪深300指数跌幅超过7%的3个交易日为控制组,检验熔断机制对股票市场产生的效应。结果显示,在指数下跌至熔断临界值之前,熔断机制会加剧卖单的大量涌现,导致市场订单流不平衡性提高,存在显著的磁力效应。在指数下跌5%之前,熔断机制对已经跌停的股票并不产生影响;在指数下跌5%-7%之间,熔断机制和涨跌停板制度存在叠加效应,订单流不平衡性进一步恶化。在股指下跌的过程中,熔断机制的磁力效应存在从沪深300成分股向非成分股的溢出。此外,股指期货交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崔惠颖  
基于多种常用的博彩型股票识别指标,本文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和投资者情绪指数,在对中国股市进行"风险-收益"和情绪两种状态划分的基础上,对比考察中国股市博彩型收益的时变性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基于"风险-收益",还是投资者情绪对股市状态进行划分,博彩型收益都表现出明显的时变性,即博彩型收益在牛市和高情绪期之后更为明显,而在熊市和低情绪期之后相对较弱。虽然各指标识别结果有所不同,但均表现出不同"风险-收益"下的博彩型收益与其他类型股票收益的差异要大于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收益差。博彩型收益主要源于投资者的非理性所导致的博彩型股票误定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帮助  朱垠  
风险承担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文章基于大规模企业并购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的准自然实验模型,实证检验了并购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并购显著降低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中介效应表明,并购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削弱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异质性结果表明,并购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抑制效应在低市场地位、小规模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中更突出;行业外并购和跨国并购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文章不仅丰富和完善了并购影响企业产出的理论研究,而且从社会责任视角为企业如何调控和规范企业并购行为,精准把控和应对风险提供新思路,对企业提升风险承担水平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晶璞  戚笑天  
疫情之下的资本市场恐慌情绪蔓延,不少上市公司为修复估值而跟风回购股票,然而实施股票回购是否利好市值管理,尚存在较大争议。以我国2016—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崩盘风险视角考察了公司股票回购的市场效应。研究发现,公司回购股票能够抑制股价崩盘风险,并且回购频次越高,股价崩盘风险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实施股票回购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更为显著。而且,存在股权质押、高成长性的公司股票回购更能够有效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本研究提供了股票回购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的经验证据,有助于加深对于股票回购经济后果的认识,甄别疫情冲击下的非理性回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峰  杨朝军  
基于本文构建的流动性风险调整的资产定价模型,实证显示,我国股票定价中包含显著的流动性风险溢价,而且这种风险补偿更为显著地出现在流动性较差或者说价格冲击弹性较高的股票上。而经典CAPM的价格风险敏感度beta却对我国股票回报率没有解释力。这说明流动性风险比单纯的市场价格风险在我国股票定价中起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在评估股票投资风险和风险溢价时仅考虑价格风险是远远不够的。另外,我国股市和国外一样存在对非流动性水平的收益补偿和"flight to liquidity"现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明涛  何浔丽  
本文首先应用模型刻划了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变化特征,并以非预期流动性度量流动性风险;其次从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两个方面,应用VAR模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与流动性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M2的变化对流动性风险影响最大,准M2、M1的变化次之,M0、准M1的变化最小;流动性风险对准M1变化影响最大,对M1、M2变化次之,对准M2和M0变化几乎没有影响。利率与流动性风险相互影响很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明增  张钦成  王子涵  
以2017年开始实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系列新准则为研究对象,利用2015~2016年间我国沪深两市首先实施新准则审计的A+H股上市公司和实施旧准则审计的其他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考察了审计报告新准则实施的政策效果。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后发现,无论是与实施旧准则审计的其他A股上市公司相比,还是与A+H股上市公司以前年度相比,审计报告新准则实施显著降低了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提高了审计质量,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信息量越多,审计质量越高。上述发现为进一步实施审计报告系列新准则提供了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