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71)
- 2023(13223)
- 2022(11047)
- 2021(10130)
- 2020(8362)
- 2019(18285)
- 2018(17836)
- 2017(34113)
- 2016(17647)
- 2015(19086)
- 2014(18186)
- 2013(17304)
- 2012(15393)
- 2011(13774)
- 2010(14126)
- 2009(13901)
- 2008(12803)
- 2007(11732)
- 2006(10397)
- 2005(9490)
- 学科
- 管理(62264)
- 济(61254)
- 经济(61154)
- 业(59664)
- 企(53666)
- 企业(53666)
- 融(27397)
- 金融(27393)
- 银(25554)
- 银行(25543)
- 中国(25215)
- 行(24711)
- 财(23450)
- 制(21354)
- 方法(21298)
- 业经(19270)
- 技术(17552)
- 农(17397)
- 数学(16726)
- 数学方法(16533)
- 务(15484)
- 财务(15448)
- 财务管理(15419)
- 企业财务(14701)
- 体(14084)
- 理论(13695)
- 地方(13002)
- 技术管理(12727)
- 贸(12334)
- 贸易(12318)
- 机构
- 学院(237105)
- 大学(234618)
- 济(99490)
- 经济(97460)
- 管理(91918)
- 理学(78220)
- 理学院(77479)
- 管理学(76436)
- 管理学院(75959)
- 研究(72946)
- 中国(63201)
- 财(52950)
- 京(46698)
- 财经(40916)
- 科学(38724)
- 经(36895)
- 江(36768)
- 中心(36050)
- 所(33540)
- 经济学(31912)
- 财经大学(30422)
- 范(29971)
- 州(29966)
- 师范(29729)
- 研究所(29539)
- 北京(28882)
- 经济学院(28625)
- 农(28146)
- 业大(27287)
- 商学(26716)
- 基金
- 项目(152342)
- 科学(123182)
- 研究(120202)
- 基金(111268)
- 家(93605)
- 国家(92742)
- 科学基金(82316)
- 社会(79806)
- 社会科(75816)
- 社会科学(75801)
- 省(61266)
- 基金项目(58081)
- 教育(55673)
- 划(49699)
- 编号(48876)
- 自然(48671)
- 自然科(47632)
- 自然科学(47622)
- 自然科学基金(46824)
- 资助(42720)
- 成果(40720)
- 创(38507)
- 制(36338)
- 创新(34962)
- 课题(34327)
- 重点(34167)
- 部(33798)
- 国家社会(33470)
- 发(33098)
- 性(31562)
- 期刊
- 济(114781)
- 经济(114781)
- 研究(77001)
- 中国(51815)
- 财(44083)
- 管理(38674)
- 融(38479)
- 金融(38479)
- 教育(30467)
- 学报(28974)
- 科学(28665)
- 农(27372)
- 大学(23926)
- 学学(22292)
- 财经(21887)
- 技术(20780)
- 业经(19461)
- 经(18901)
- 经济研究(18644)
- 农业(17185)
- 问题(13885)
- 科技(12069)
- 贸(11650)
- 技术经济(11537)
- 财会(11388)
- 理论(11330)
- 现代(11136)
- 坛(11073)
- 论坛(11073)
- 商业(10887)
共检索到369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翟啸林
构建金融创新与规制的新型关系,是我国监管制度变革备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在我国迅猛发展,但监管的空白使金融行业"野蛮式"增长。因此,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金融规制。然而,政府的过度介入将会阻碍金融创新。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金融创新与规制的有效平衡,促进了权利(力)结构的重构,形成一种价值判断和制度选择:应以金融公平为导向,连接安全与效率,构建"四化一体"的监管体制;以制度化信息配置的立法格局和所有权要素产权安排,实现硬法监督与软法治理相结合的制度配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彭碧 孙英隽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在线理财产品受到大众的青睐,从而推动商业银行加速对理财产品进行创新。论文在分析我国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博弈模型对理财产品创新中的微观主体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创新行为进行博弈分析,最后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提出策略及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碧 孙英隽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以余额宝为主的在线理财产品受到大众的青睐,推动商业银行加速对理财产品的创新。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博弈模型对理财产品创新中的微观主体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创新行为进行博弈分析,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提供策略及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曜
互联网金融领域监管日臻完善引发了金融创新领域的新一轮监管套利,诸如互联网信托、互联网票据和互联网保险行业的金融创新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监管层在关注P2P、网络众筹等主要领域的同时亦不能忽视新领域的问题。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立法持续推进的同时,适当的行政干预机制不能缺位,既要鼓励金融创新,不能"监管过度",也要防范"监管真空"的情形,引导互联网金融创新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创新 行政干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向群
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新形态金融本身是社会性、群体性的产物,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没有金融。所以,当环境或者生产力的变化不足以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金融创新是很难的,即使创新,也是产品层级的。而当群体的、社会关系变化的时候,就会带来金融领域里业务模式、生态模式、服务模式的变化,而不仅仅是产品创新。金融新生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生态系统尤其重要。企业的竞争已经从单个企业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敏
互联网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普及,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崭新的发展机遇。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技术和产业融合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热点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斯 张晶
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对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大影响。其所具备的众多优点也令其业务规模及客户覆盖面不断扩大。市场门槛低、支付方式便捷、信息披露充分是其业务运作的主要特点。针对的客户群体也大都是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到的区域。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互联网金融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它的出现势必会加剧目前的市场竞争程度,与此同时也会带来众多的风险。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还没有真正实现规模化及产业化。它的出现是否会对金融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又或者只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产物?本文将分别对其产生、运作模式及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介绍,并针对其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及监管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资源配置 普惠金融 金融泡沫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芬华 吴非 李华民
互联网金融,特别是P2P网贷平台,以其"债权式直接金融"模式,实现了金融功能实现模式的创新金融体征,改变了金融资本循环形式和周转规律,对于推进中国金融格局"蝶变"、探寻小微企业融资新路径等确有裨益。然而,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自诞生到受追捧,进而失序发展再到当下泡沫欲裂之状况,是其实然状态与其应然状态严重背离的结果,与负面清单背景下的"法外治权"有关。行业健康发展亟待监管制度安排本身的合秩性并有效实施。调研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P2P平台虽被定位"信息中介",但难褪其"信用中介"之本色,其风险典型具备金融风险范畴特征,因此将其纳入到金融监管范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P2P平台规制之合秩逻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卜亚 张敏
当前,互联网金融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2013年甚至被称为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元年"。如何在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监管,是一个兼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发展模式、风险及监管等多方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及述评,并提出了激励相容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的主要思想,即如何达到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的安全和效率之间的平衡。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提出了从"内部风险管控→市场约束→政府监管"的激励相容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机制设计路线,构建了互联网金融安全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程举
当下,中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能否能抓住机遇,取决于人们能否正确认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又是经济的核心,基于经济和金融这一基本关系,在经济的"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迅猛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互联网金融突破传统金融格局,向其不断发起猛烈攻击的当下的中国,金融创新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创新正在改写金融业态的版图。当下互联网金融面临监管、技术、信息不对称和线上线下一致等约束,相关机构必须全面沿着金融创新和良性发展的路线走大数据之路,通过并购等方式提升内生动力,促进个人征信发展,加强开放合作,全面提升技术和安全防范水平。
关键词:
新常态 互联网金融 创新 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科 何理
在国家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重利好下,银行、P2P企业、电商等基于自身优势与特点,纷纷布局互联网消费金融,导致行业竞争激烈、洗牌速度加剧消费金融从金融产品创新、扩大内需、实现普惠金融的角度看都具有重大意义,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传统的消费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便催生了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消费金融相比具有覆盖群体更广、服务更为方便快捷、交易成本更低等显著特点。银行、电商、P2P企业、消费金融公司等相继布局并展开了激烈竞争,在未来行业格局会进一步划分和洗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电子银行部课题组 孙龙 申莉
近年来,我国网络金融创新方兴未艾,对满足互联网时代客户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增强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上期货等四种典型金融创新发展形态为抓手,力求通过对我国网络金融创新现状、积极效应和面临挑战的全面分析,从宏观角度探寻我国网络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党均章
传统金融企业具有的风险识别能力是互联网金融企业所不具备的,其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法律合规风险都不容忽视在我国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余额宝等创新类货币基金因其收益高、便捷性等优势得到迅猛发展。这类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快速发展和庞大的资金规模对我国银行业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和冲击,其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的原因中国互联网金融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克穆
作为互联网和金融业融合而生的金融新业态,互联网金融受到广泛关注。金融监管部门研究制定了相关监管规则,促使互联网金融在审慎监管的框架下规范运行。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发展(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互联网金融概念最先由我国提出,国际上并没有这一概念,目前也没有权威定义。一般认为,互联网金融为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唐士亚
互联网金融在金融业态和服务方式上的创新,凸显了金融自由化与税法安定性、金融市场流动性与税收负担之间的矛盾冲突。互联网金融在税收实务中面临着流转税占比偏高的税制结构、互联网金融产业的经济性重复征税及税收征管手段滞后等挑战。优化我国互联网金融税收体系应确立税收法定、量能课税及税收效率等税法原则的基础性地位,既要实现互联网金融税收的法治化和现代化,又要确保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的税负公平,从而落实税法适用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规范与引导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