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27)
- 2023(18070)
- 2022(15060)
- 2021(14048)
- 2020(11543)
- 2019(26235)
- 2018(26205)
- 2017(49470)
- 2016(27185)
- 2015(30364)
- 2014(30419)
- 2013(29700)
- 2012(27217)
- 2011(24336)
- 2010(24922)
- 2009(23360)
- 2008(22582)
- 2007(19980)
- 2006(17669)
- 2005(16032)
- 学科
- 济(108636)
- 经济(108520)
- 管理(78352)
- 业(74811)
- 企(61952)
- 企业(61952)
- 方法(42164)
- 数学(34434)
- 中国(34407)
- 数学方法(34033)
- 农(30700)
- 财(28657)
- 地方(27286)
- 业经(27206)
- 学(24467)
- 制(20834)
- 农业(20763)
- 贸(19522)
- 贸易(19502)
- 理论(19488)
- 易(18832)
- 银(18698)
- 银行(18655)
- 务(18572)
- 财务(18487)
- 财务管理(18405)
- 融(17874)
- 金融(17871)
- 和(17863)
- 行(17651)
- 机构
- 学院(380410)
- 大学(379463)
- 济(147236)
- 管理(146215)
- 经济(143853)
- 研究(127417)
- 理学(125001)
- 理学院(123617)
- 管理学(121504)
- 管理学院(120827)
- 中国(97264)
- 京(82418)
- 科学(78585)
- 财(72879)
- 所(64720)
- 农(58951)
- 江(58477)
- 研究所(57737)
- 中心(57596)
- 财经(56741)
- 业大(53589)
- 范(53281)
- 师范(52811)
- 北京(52020)
- 经(51226)
- 州(47978)
- 院(46197)
- 农业(45612)
- 经济学(43368)
- 师范大学(42362)
- 基金
- 项目(250224)
- 科学(196369)
- 研究(187796)
- 基金(178671)
- 家(154443)
- 国家(153027)
- 科学基金(131462)
- 社会(117285)
- 社会科(110988)
- 社会科学(110962)
- 省(99014)
- 基金项目(94368)
- 教育(86539)
- 自然(83444)
- 划(82668)
- 自然科(81440)
- 自然科学(81424)
- 自然科学基金(79935)
- 编号(78679)
- 资助(72533)
- 成果(65478)
- 重点(56224)
- 发(56160)
- 课题(54751)
- 部(54381)
- 创(51881)
- 项目编号(48726)
- 创新(48302)
- 国家社会(47393)
- 科研(47065)
- 期刊
- 济(171753)
- 经济(171753)
- 研究(118928)
- 中国(82093)
- 财(59578)
- 学报(58567)
- 农(55121)
- 管理(54754)
- 科学(53491)
- 教育(49567)
- 大学(44508)
- 学学(41339)
- 农业(38078)
- 融(34704)
- 金融(34704)
- 技术(32868)
- 业经(29665)
- 财经(28184)
- 经济研究(27145)
- 经(24028)
- 问题(22619)
- 图书(22304)
- 会计(19948)
- 业(19377)
- 版(18349)
- 理论(18002)
- 科技(17883)
- 技术经济(17779)
- 现代(17454)
- 财会(17424)
共检索到582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磊 纪文珠
在数智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推动会计审计协同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分析会计审计利益博弈过程,发现双方不断提高数智化程度是实现期望收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并通过探讨会计审计协同体系构建的关键点,搭建出数智会计体系以及协同会计体系的数智化审计体系。利用会计审计场景、面向服务架构SOA、AO系统以及RPA等数智化协同工具开展会计审计数智化协同工作,旨在加强会计审计数据共享,促进会计诚信与高质量发展,进而稳定资本市场发展秩序。
关键词:
博弈论 数智化 会计审计协同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颜姜慧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已被认为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谋求共赢的有效途径。淮海城市群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开放的前沿阵地,区位特征明显,战略地位重要,但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以徐连同城化发展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既是淮海城市群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徐州、连云港两市自身发展的诉求。本文借鉴基于信号博弈的地方政府协作机制模型,分析城市协同发展的博弈过程,认为建立长效沟通渠道和利益共同体、提高协作收益并确保收益合理分配是促进徐连同城化发展的有效政策,也是破解淮海城市群发展缺乏强集聚力核心问题的政策选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颜姜慧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已被认为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谋求共赢的有效途径。淮海城市群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开放的前沿阵地,区位特征明显,战略地位重要,但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以徐连同城化发展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既是淮海城市群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徐州、连云港两市自身发展的诉求。本文借鉴基于信号博弈的地方政府协作机制模型,分析城市协同发展的博弈过程,认为建立长效沟通渠道和利益共同体、提高协作收益并确保收益合理分配是促进徐连同城化发展的有效政策,也是破解淮海城市群发展缺乏强集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盛鑫 陈长彬
文章构建了考虑政府行为的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协同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模型分析可见,政府扶持政策有利于促进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协同演化向合作的方向演化;政府通过扶持政策希望促进产业发展,并从产业发展中获益,以建立良性的政企互动关系。文章最后提出应通过建立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建立政策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机制两个方面促进供应链金融业务协同发展。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物流企业 演化博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关博文 张宁 闫盼盼
本文通过分析数智化与流通产业集聚耦合协调度发现,2012-2021年我国数智化与流通产业集聚整体的耦合协调度不断上升,但存在显著地区差异,东部领先而中西部相对滞后。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智化与流通产业集聚技术溢出效应发现,数智化不仅推动了本地流通产业集聚,还对邻近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呈现出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然而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因数字基础设施完善,对邻近地区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中西部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未能对邻近地区产生正向溢出效应。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德洪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本文的理论模型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本质应是"共生"的关系,共生是发展的目标,"协同"是发展的方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应是实现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体化、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京津冀环保一体化、京津冀政策一体化。
关键词:
协同发展 共生 一体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重阳
目前,我国区域发展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总体工业进程滞后于东部地区,且绝大多数地区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基础与条件存在差异性。本文以工业化进程为视角,以四川省为例,研究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提出有效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三次产业 协同 四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玉 刘淑娥
从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发展现状比较可知,京津冀三地金融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影响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交通发展状况和科技水平,因此,受客观条件限制,三地的金融协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三地的金融发展应根据各自定位,结合自身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会、威胁,做出合理决策,同时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征信体系、统一的支付结算体系、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合作、加强金融机构合作、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来实现京津冀一体化下的金融协同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玉 刘淑娥
从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发展现状比较可知,京津冀三地金融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影响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交通发展状况和科技水平,因此,受客观条件限制,三地的金融协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三地的金融发展应根据各自定位,结合自身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会、威胁,做出合理决策,同时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征信体系、统一的支付结算体系、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合作、加强金融机构合作、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来实现京津冀一体化下的金融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怡静 李颖灏
消费决定生产和生产关系,在当今社会体系下,消费已逐渐成为第一生产力,而消费者在消费市场中的角色已经由产品链的末端承受者,转型为消费市场的主导者,同时也使企业获取了生产发展和商业增值的内生动力和潜在资本。基于此,我国经济学家陈瑜提出了"消费资本化理论",认为企业应将消费者的采购视为投资,并在一段时间后将企业利润进行消费者返还,由此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已经转变成为影响企业生产发展的投资行为。消费资本化理论指的是只有促进消费者和投资者有机结合,才能促使消费资本转化,才能使消费者、企业及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大化,最终实现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全社会的共赢。因此,本文将立足于消费资本化,分别阐述消费资本化理论、商业生态系统、双边平台等理论概念,并在消费资本化视角下分析商业生态系统协同发展机理,同时以阿里巴巴零售生态系统为例,深入分析研究商业生态系统协同发展的具体实践,希望能丰富我国消费实现资本化及商业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邓剑虹 刘敏
地方政府治理体系创新给区域智造产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以珠海、深圳临港经济区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利用173家规模以上智能制造企业2015-2017年政府治理创新前后的工业经济指标数据,运用SIENA模型,从动态演化视角对大数据监管下的政府治理创新与区域智造产业协同发展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大数据监管创新政府治理对区域智造产业发展的促进效果显著,且在发展周期上表现为治理创新、工业经济发展与地方社会贡献的协同演化稳定性。据此,给出有利于政府现代治理创新与区域智造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建明
文章采用熵权法对陕西省2000—2016年"四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评,并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四化"协同发展的质量水平。结果显示:第一,陕西省"四化"分项指数逐年提高,但各项指数发展不平衡;第二,同项指数在三大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且各自短板不同;第三,不同地市"四化"水平格局差异明显,存在阶梯效应。除西安市外,信息化指数偏低是其余地市的共同短板;第四,各地市"四化"耦合协调度逐年提高,但地市之间差距较大,短板各异。并从促进信息化发展视角出发,分析影响"四化"协同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
“四化”协同 耦合协调度 短板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新培 赵文华
对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智库的研究发现,两者职能逐渐融合,组织边界越来越模糊,存在组织协同发展的特质。基础支撑包括创新性知识生产、政治经济利益驱动、地理位置趋同集群和资源互补的现实考虑。形式体现为大学设立智库、智库成立研究生院、智库发展新大学、研究型大学与高水平智库合作共建研究机构等。这为推动研究型大学与高水平智库组织协同发展带来了组织价值理念、管理和评价制度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高水平智库 组织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圆圆
琴澳合作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两地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是未来琴澳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全面总结琴澳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及战略意义,检视两地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在协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打造差异化"及"建构协同模式"的协同发展路径,对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旅游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差异化视角 琴澳旅游产业 产业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楠 宋官钰 徐少明
本文选取万象云平台2010—2020年的专利数据,从创新实力对比、优势产业布局、区域合作情况三个维度对京津冀优势产业协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创新实力最强的是北京,其次是河北、天津。从技术视角看,北京的优势技术区分度较为明显,天津与河北的优势技术同质性较高,说明天津与河北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区域内技术产业布局仍存在巨大的调整空间。从行业视角看,虽然京津冀的优势行业分布高度类似,但区域行业发展侧重点不同,北京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占据显著优势。从三次产业视角看,京津冀地区均出现第一产业产值增速放缓、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特征。从京津冀的区域双方合作看,三地合作以北京为主导与核心,京津、津冀、京冀的重点合作技术与产业各有不同,且近十年与近五年的合作重心均发生了一定转移。
关键词:
专利分析 京津冀 优势产业 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