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4)
- 2023(12439)
- 2022(10494)
- 2021(9701)
- 2020(7927)
- 2019(17427)
- 2018(17149)
- 2017(32999)
- 2016(17607)
- 2015(19587)
- 2014(18864)
- 2013(18327)
- 2012(16557)
- 2011(15076)
- 2010(14828)
- 2009(14170)
- 2008(13469)
- 2007(11775)
- 2006(10483)
- 2005(9465)
- 学科
- 济(67188)
- 经济(67090)
- 管理(56350)
- 业(46973)
- 企(39345)
- 企业(39345)
- 方法(22359)
- 地方(20034)
- 农(19947)
- 财(18842)
- 数学(18720)
- 数学方法(18516)
- 中国(18118)
- 制(17730)
- 业经(16902)
- 环境(13673)
- 农业(13302)
- 学(12964)
- 体(12353)
- 贸(12187)
- 贸易(12180)
- 易(11781)
- 和(11669)
- 融(11056)
- 金融(11052)
- 务(11036)
- 财务(11007)
- 银(10985)
- 财务管理(10981)
- 银行(10972)
- 机构
- 学院(240091)
- 大学(236620)
- 济(95150)
- 经济(92995)
- 管理(91326)
- 研究(78904)
- 理学(78202)
- 理学院(77268)
- 管理学(76026)
- 管理学院(75562)
- 中国(61065)
- 京(48898)
- 科学(48121)
- 财(46793)
- 所(38465)
- 中心(37074)
- 江(36836)
- 财经(36321)
- 农(34840)
- 研究所(34640)
- 范(33381)
- 师范(33122)
- 经(32686)
- 业大(32529)
- 州(29837)
- 北京(29825)
- 院(29312)
- 经济学(29227)
- 农业(27157)
- 财经大学(26624)
- 基金
- 项目(165221)
- 科学(131348)
- 研究(124736)
- 基金(119075)
- 家(102797)
- 国家(101967)
- 科学基金(88491)
- 社会(80357)
- 社会科(76150)
- 社会科学(76131)
- 省(66714)
- 基金项目(63466)
- 教育(56589)
- 自然(55556)
- 划(54675)
- 自然科(54042)
- 自然科学(54029)
- 自然科学基金(53002)
- 编号(52068)
- 资助(46313)
- 成果(41608)
- 重点(37580)
- 发(37107)
- 制(35962)
- 部(35888)
- 课题(35817)
- 创(35052)
- 国家社会(33272)
- 创新(32796)
- 项目编号(31277)
共检索到360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梦杰 杨凯 李根 牛小丹
跨界河流水资源保护利益协调问题是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难点。以太湖流域典型跨界河流太浦河为例,对比分析上下游水资源保护利益诉求,基于博弈理论,引入外部驱动(流域机构介入、激励约束政策)与内部均衡(生态补偿、断面水质考核)四种协调手段,探讨均衡太浦河上下游利益矛盾、激励上下游实现合作保护的协作机制。结果表明:(1)在引入协调手段的博弈模型中,实现了博弈系统向协作策略(达标,补偿)演化。(2)基于博弈分析结果,协作策略(达标,补偿)的实现与激励约束力度、补偿金额、水权、上游保护成本与效益等因素密切相关。(3)外部驱动机制有利于协调上下游河流功能定位需求差异,并调动上下游加强协作保护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内部均衡机制有利于弥补上游水权、产业发展等利益损失,并倒逼太浦河水质达标、保障下游取水安全。(4)构建的太浦河水资源保护协作机制,可为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建设流域"清水走廊"提供理论与决策支持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侯玉花
山西泉域水资源在保护过程中一直存在很多问题,如泉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职权范围不明确、行政处罚的类型不全面、行政相对人救济途径缺失等,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泉域水资源 问题 救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柳艳 许有鹏 余铭婧
为探讨近年来城镇化快速发展等对太湖流域腹部地区平原河网水系的影响,选取城镇化快速发展且城镇化程度很高的武澄锡虞区为例开展了研究。以1960年代、1980年代和2003年水系为基础,依据河道宽度对水系分级,并从河流地貌学角度定量分析了河网密度、水面率、河网复杂度、河网结构稳定度、分维数等结构特征及长时间序列的水位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水系要素基本上都在减小;不同等级的河流长度和河湖面积除一级河流面积增加外,均呈减少趋势。河网密度、水面率、分维数均变小,河网复杂度、河网结构稳定度下降,河网演化趋于主干化、单一化,河湖连通性下降。城镇化前后变化显著,且1980年代以来变化加快。同时城镇化背景下的水系...
关键词:
城镇化 河网水系 水文特征 太湖平原河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牛勇 余辉 张敏 王雪 燕姝雯
为探究太湖流域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下水质污染特征,选取了太湖流域两类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一类是城市化进程高、人口高度密集的太湖北部重污染汇水口区域,一类是以耕地与涵养林为主导、人类活动强度相对较弱的浙西小梅港区域。选取TN、DTN、PN、NH4+-N、NO3--N、TP、DTP、PP、CODMn等主要指标,通过区域差异和季节差异分析,以期明确太湖流域典型土地利用格局下河流水质污染特征。研究表明:(1)汇水口水质劣于小梅港水质,但两区域均有相对较高的TN污染,因此两地河流TN污染控制依然是重要内容;(2)汇水口和小梅港区域水质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格局、水循环过程、涵养林的生态功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昌峰 张娈英 赵广川 莫李娟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进一步恶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实行环境污染问责制势在必行,生态补偿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手段被广泛关注。流域水资源的整体性及资源外部性等特征要求上下游要共同承担生态环境保护,如何建立合理的上下游之间生态补偿标准模型,成为流域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流域生态治理为研究对象,通过上下游地方政府博弈情景设定,建立演化博弈理论模型,说明在地方政府自主选择过程中对于社会最优的环境保护(保护—补偿)策略不会达到稳定均衡状态,必须引入上级监督部门约束因子,才能确定出最优环保(保护—补偿)策略状态稳定时的惩罚金范围。基于设定模型,以太湖流...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瀚斌 王昕彤
流域生态补偿是典型的应对跨域环境污染问题的协作治理手段。本文从生态补偿实践中的瓶颈出发,基于Q湖流域生态补偿实例,在“委托—代理”视角下分析绿色金融在流域生态补偿方面的作用机理,构建了中央政府、上游地方政府和下游地方政府三“部门”跨域协作机制,通过其作用发挥,促使具有不同诉求的参与主体成为“利益共同体”,进而成为自发、可持续的“行动共同体”,在有效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充分保证参与主体的盈利空间。本文研究认为,应充分认识绿色金融在跨域协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环境治理模式,从而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助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恩钰 陈永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城市水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改造能力强劲,除自然因素外,水环境状态为人类污染行为与治理行为共同作用下的集中体现。为分析城市水环境效应,以太湖流域为例,基于PSR模型对流域各市2010~2018年的水环境状态进行测度,并检验其空间相关性,采用杜宾模型重点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城市水环境状态的影响以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2010~2018年间太湖流域各市的水环境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相比而言,位于流域下游区域的嘉兴和上海的水环境状态较差;城市间的水环境状态存在着正向的空间溢出关系,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人口集聚对所在城市的水环境状态有负向效应,经济发展与外商投资为显著的正向效应;对周边区域的影响作用来看,人口集聚、科技创新和耕地面积的负向溢出显著,建设用地面积和产业集聚为正向溢出;太湖流域城市产业集聚发展趋于成熟,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然而来自农业的面源污染是不可忽视的制约水环境改善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为城市水环境改善提出加强跨区域协同治理、引导城市土地集约式发展、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水环境 空间溢出 空间杜宾模型 太湖流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雪松 秦天宝
欧盟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在跨国界河流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实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欧洲水资源管理政策经历了水质标准制定阶段、排污限制阶段和综合管理阶段。2000年颁布的《欧盟水框架指令》建立了一个综合水资源管理的框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法、目标、原则和措施。欧盟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发展对我国跨边界河流水资源管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
欧盟 水资源管理政策 跨边界河流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沈月娣
太湖流域水污染日趋严重 ,已成为影响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的严重滞后和非正常使用 ,严重的水土流失以及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 ,是造成太湖流域水资源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应强化水资源环境保护的行政、民事和刑事立法 ,严格执法 ,综合治理 ,合理利用和保护太湖流域水资源。参 4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水资源 水污染 法律保护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穆贤清 黄祖辉
目前我国水环境问题十分严峻,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的压力。水体污染加重了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导致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我国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西北诸省有相当多的地区水资源拥有量在安全警戒线以下。南方各省由于水质污
[期刊] 改革
[作者]
崔晶 毕馨雨 杨涵羽
面对日益迫切的流域生态治理需求,依托"科层制"的纵向流域治理体系已经难以满足流域发展的需要,横向府际和部门间协作逐渐成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议题。然而,流域协作治理中依然面临着地方政府间和政府各部门之间利益分配难以达成共识、流域协调机构难以履行协调职能等治理困境。以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为例,探讨流域内"条块"关系的调适对流域协作治理机制的影响,分析如何对流域横向协调机构进行权力与资源的合理匹配。应从赋予流域协调机构更多的权力和职能、完善"条块"协作的法律体系、保障协作制度的自我更新能力三方面来调和"条块"关系,推动流域协作治理的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恒鹏 杨桂山 刘晓玫 万荣荣
长周期水文效应作为不同强度暴雨事件的综合反映,对流域规划和管理决策非常重要。以太湖地区蠡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解译1984年、1995年和2000年3个时段TM/ETM获得土地利用分布地图,分析其土地利用变化的模式,并基于研究区30年的降水序列,应用长周期水文分析模型L-THIA(Long-TermHydrologicImpactAssess-ment),计算3个时段土地利用特征对暴雨地表径流的影响,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文效应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减少流域水文效应的土地利用管理策略。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土地利用有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水田、旱田向建筑用地的转化,从1984年到2002年,城镇及...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蔚文 石敏俊 黄祖辉
本文以太湖流域的平湖市为例,构建了一个线性规划模型来模拟控制氮流失的四种政策情景的效力。模型的运行结果显示,包括氮肥税、禁令、自愿方法和补贴在内的所有备选政策都有一定效果,分别减少氮流失9.81%、26.80%、14.40%和79.95%。本研究对太湖流域乃至全国的非点源污染控制具有以下三点政策启示:研究和开发(R&D)要先行;保障生产者利益是根本;宣传和教育是有力支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苏伟忠 陈维肖 郭葳 汝静静
城乡景观改变了河网结构的自然演进,致使河流洪水调蓄、生物多样性等功能退化。论文提出基于区域尺度分析城乡用地扩张对河流干扰的空间概念——城乡内河,直接把流域河流集合体的拓扑结构与城乡用地联系起来,并通过城乡内河密度URRD和490个小流域单元,揭示太湖流域城乡发展最快时期用地扩张对河网的空间影响机制:URRD值从1985年的57.10m/km2增长到2010年的122.28 m/km2,翻了一番,等级结构由低级主导到高级领先,明显沿重点发展轴线以城镇为核心向四周蔓延,局地呈现负增长;分析表明,URRD与河网密度RD相关弱,与城乡用地密度URD相关显著,但不同URD阶段URRD-URD相关系数不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小峰 盛昭瀚 金帅
从规划内容与目标、规划方法及方案实施和评估3方面对太湖近20年水污染物控制历程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太湖水污染物控制正处面源污染、生活污染及新型污染问题凸显且更难处理,更为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和科研队伍积极参与的转型期。这种变化将导致污染治理面临更难应付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使得当前以环境容量为总量为指导通过自上而下分配排污量和削减量的控制方案面临极大挑战。结合太湖水污染现状,通过与现行治理方法在管理假设、适合对象、协调管理手段、管理目标、规划方法、公众参与程度以及规划的优劣势等方面的比较发现,适应性管理可以积极有效应对由于环境趋势和管理协调对象变化所带来的系统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将是一个积极有效的补充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