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41)
2023(12449)
2022(10692)
2021(9774)
2020(8189)
2019(18462)
2018(18255)
2017(34551)
2016(18445)
2015(20590)
2014(20075)
2013(19551)
2012(17970)
2011(16114)
2010(16241)
2009(15261)
2008(14860)
2007(13589)
2006(11516)
2005(9969)
作者
(51840)
(43704)
(43372)
(41188)
(27527)
(20912)
(19761)
(16914)
(16108)
(15413)
(14639)
(14534)
(13646)
(13477)
(13472)
(13454)
(13327)
(12961)
(12682)
(12409)
(10711)
(10482)
(10467)
(9842)
(9829)
(9810)
(9618)
(9524)
(8810)
(8661)
学科
(72051)
经济(71990)
管理(58589)
(58114)
(48963)
企业(48963)
方法(33086)
数学(28460)
数学方法(28170)
技术(21360)
(21123)
中国(19936)
(18898)
业经(17031)
(14763)
(14677)
贸易(14670)
(14268)
农业(14111)
地方(13810)
技术管理(13692)
(13481)
理论(12712)
环境(12015)
(11887)
(11885)
财务(11855)
银行(11850)
财务管理(11828)
(11670)
机构
学院(260399)
大学(257199)
(106431)
经济(104229)
管理(102415)
理学(88573)
理学院(87677)
管理学(86211)
管理学院(85709)
研究(83454)
中国(62359)
(52676)
科学(51331)
(47398)
(42944)
(41375)
中心(39699)
(39521)
业大(39061)
财经(38015)
研究所(37614)
(34412)
农业(34001)
(33294)
师范(32944)
经济学(32599)
北京(32583)
(31521)
(30169)
技术(30116)
基金
项目(175540)
科学(138761)
研究(130475)
基金(125519)
(109032)
国家(108112)
科学基金(93248)
社会(82835)
社会科(78547)
社会科学(78523)
(71652)
基金项目(66676)
教育(60812)
(59341)
自然(59230)
自然科(57929)
自然科学(57913)
自然科学基金(56891)
编号(53547)
资助(49547)
(42499)
成果(42434)
重点(39645)
创新(38834)
(38768)
(38294)
课题(37015)
国家社会(33951)
科研(33456)
教育部(33059)
期刊
(114916)
经济(114916)
研究(71917)
中国(51291)
(39000)
学报(38847)
管理(37905)
(37765)
科学(36533)
教育(30900)
大学(29204)
学学(27470)
农业(26620)
技术(26384)
(21609)
金融(21609)
业经(20587)
经济研究(18835)
财经(18377)
(15876)
技术经济(15395)
(15158)
科技(15076)
问题(14660)
商业(12782)
(12337)
图书(12253)
(12140)
(12119)
论坛(12119)
共检索到376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牧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绿色技术创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绿色技术具有极大的外部性,各主体(企业、公众、政府)对绿色技术并没有产生十分强烈的需求,导致绿色技术从源头上丧失了活力与潜能。文章以企业、公众、政府三个主体为对象,用博弈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需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要实现最优均衡,需要企业、公众、政府共同努力,其中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国忠  刘希  
本文将大学视为政府投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中介方,构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政府投入的演化博弈模型,进行5种情形下的ESS演化趋势的数值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委托大学的研发投入达到某个临界值方可促使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然而三者难以自发实现均衡状态,需一定的约束条件方可实现良性互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国忠  刘希  
本文将大学视为政府投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中介方,构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政府投入的演化博弈模型,进行5种情形下的ESS演化趋势的数值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委托大学的研发投入达到某个临界值方可促使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然而三者难以自发实现均衡状态,需一定的约束条件方可实现良性互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聂丽  张利江  
针对环境污染问题,排污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据此构建了政府和排污企业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两者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策略选择,通过复制动态方程求出模型五个局部均衡点,并对均衡点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运用Matlab对政府和排污企业的交互行为演化稳定趋势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政府监管力度、监管的社会收益和成本、排污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本是影响两者演化博弈行为的关键因素,同时受博弈双方初始状态及利益最大化影响,政府和排污企业很难自发通过良性循环达到理想的稳定均衡状态。最后从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引入上级政府部门考核机制和激发排污企业绿色科技创新动力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光红  夏加蕾  
环境规制背景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生产绿色产品是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在考虑政府激励、惩罚、监管成本及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本等多因素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绿色产品市场企业、政府和消费者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策略演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补贴、技术创新成本、消费者绿色消费效用等影响企业的策略选择。政府对企业绿色补贴存在最优值,补贴低于最优值时,随政府补贴额度的增加激励效率提高,企业积极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成本的降低、消费者绿色消费心理效用的提高可以刺激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武亮   董莹锘   周建华   唐洪雷   肖汉杰  
绿色技术创新对于人类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立足碳排放约束机制持续深化推进的现实背景,论文将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作为研究对象,引入碳价、碳补贴、感知系数等参数,构建碳排放约束下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三方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供需双方的决策过程以及博弈系统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策略会根据不同条件发生动态变化,没有任何一方具有严格的优势策略,且博弈系统演化均衡点受到碳价、碳补贴和碳积分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同时,绿色技术创新供给端的碳约束机制和消费端的碳激励机制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值得推广。另外,刺激绿色产品需求是优化绿色技术创新政策的关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武亮   董莹锘   周建华   唐洪雷   肖汉杰  
绿色技术创新对于人类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立足碳排放约束机制持续深化推进的现实背景,论文将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作为研究对象,引入碳价、碳补贴、感知系数等参数,构建碳排放约束下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三方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供需双方的决策过程以及博弈系统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策略会根据不同条件发生动态变化,没有任何一方具有严格的优势策略,且博弈系统演化均衡点受到碳价、碳补贴和碳积分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同时,绿色技术创新供给端的碳约束机制和消费端的碳激励机制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值得推广。另外,刺激绿色产品需求是优化绿色技术创新政策的关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肖肖  贾梦雨  赵鑫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绿色金融是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金融制度安排,探索其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决策、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对于践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虑企业异质性,构建“银行—污染企业—非污染企业”三方主体的演化博弈动态模型,刻画了绿色金融激励下污染企业和非污染企业绿色创新差异化行为的决策机制。基于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前后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和演化路径,并分析了政策的作用机制和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能够有效激励企业选择绿色技术创新策略,相对于非污染企业,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表现更加突出,但绿色创新质量提升不明显,原因在于绿色信贷差异化影响银行主导的外部融资约束。机制分析发现,绿色信贷主要通过增加流动性债务融资和企业利润来促进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政策有效推动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但不利于民营企业和小型企业的绿色创新发展。本文有助于全面理解绿色金融制度设计的微观作用机理和差异化影响效果,为优化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有效助推绿色创新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鹏  刘殊奇  
针对市场导向绿色技术创新实践中存在企业绿色技术研发不足、政府干预偏差、市场需求不振等问题,引入绿色产品的额外效用以及消费者对绿色产品额外效用的反应度,在有限理性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条件下,构建了企业、消费者与政府三主体演化博弈模型,得到不同绿色产品额外效用反应度下企业、消费者与政府的演化稳定策略,探索了市场导向机制下三方决策主体的演化路径和规律。通过仿真分析研究影响三主体最终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并对主要变量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任意一方的策略选择都会影响到其他两主体的策略选择;当消费者是价格敏感型且满足一定条件时,存在(0,0,1)与(1,1,0)两种稳定策略;当消费者是环境敏感型且满足一定条件时,存在(1,1,0)稳定策略。最后,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国伟  沙海江  狄桂英  周晨颖  吴成亮  
在探讨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将影响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设定为:投资的市场化指数、环境保护教育水平、地方环保政策的严格程度、企业的创新能力,并通过运用Eviews5.0对2002—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永刚   王姣姣   汪豪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及数字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升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显得尤为关键。本研究基于WSR理论框架,以2015~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动态QCA研究方法,从双化协同视角深度剖析区域间绿色技术创新的差异化影响路径。研究发现:高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高产业数字化、高产业结构生态化、高数字人才资源、高公众环境关注度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性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产生高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存在6条等效路径,主要可以分为WR驱动和SR驱动两种类型;所有组态均没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和地区效应。本研究深化了双化协同背景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并为区域间技术创新提供了实践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国伟  沙海江  狄桂英  周晨颖  吴成亮  
在探讨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将影响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设定为:投资的市场化指数、环境保护教育水平、地方环保政策的严格程度、企业的创新能力,并通过运用Eviews5.0对2002—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卞晨  初钊鹏  孙正林  王晗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驱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但是创新活动的外部性特征往往导致企业创新的内在激励不足。本文研究旨在探索政府干预形成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两种政策合力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激励机制,为此,构建了一个居民环境保护参与行为的“搭便车”博弈模型,在引入政府激励机制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非合作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发现,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政策执行中也存在因规制成本高于收益导致的互相“搭便车”问题,造成规制失灵。政府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行为的奖励力度以补偿公众成本是政策合力形成的关键,而政府规制执行中监管强度的差异则直接决定了政策合力促进企业创新效果的优劣,表现为严格监管时政策效果优于宽松监管。进一步对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合力路径进行优化时发现,非正式环境规制力度增强和“减税降费”政策具有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增强环境政策工具组合弹性的帕累托改进效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苗秀杰  纪凤旗  
建立政府和快递包装供应商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两者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演化稳定策略,对参数赋值后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政府监管时获得的社会收益及监管成本是影响其行为的关键因素;快递包装供应商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增量收益和增量成本是影响其策略的关键因素,加大政府监管和补贴可以促进快递包装供应商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但政府补贴并非越多越好。最后,从加强政府监管、促进快递包装供应商绿色技术创新动力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贾建锋  刘伟鹏  杜运周  赵若男  蒋金鑫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协同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力量,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制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同时兼顾“绿色”和“创新”内涵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体系,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制度组态视角分析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在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方面发挥的协同作用。研究发现:首先,单个制度因素并不构成高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必要条件,但社会监督在促进高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上发挥较为普适的作用。其次,存在“市场-社会推动型”“政府-社会监管型”和“政府-市场-社会协同促进型”三种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制度组合。最后,在缺少社会监督的情况下,即使政府充分发挥了监管和支持的作用,也不能导致高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说明政府制度发挥作用存在限制条件。这些发现对于推进我国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