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34)
2023(14000)
2022(12283)
2021(11775)
2020(9736)
2019(22147)
2018(22290)
2017(43476)
2016(23546)
2015(26588)
2014(26257)
2013(25904)
2012(23530)
2011(21153)
2010(21183)
2009(19932)
2008(18950)
2007(16783)
2006(14930)
2005(12937)
作者
(66542)
(55523)
(55028)
(52201)
(34795)
(26686)
(24769)
(21752)
(20997)
(19667)
(18751)
(18516)
(17193)
(17149)
(16798)
(16727)
(16620)
(16213)
(15665)
(15583)
(13755)
(13588)
(13384)
(12805)
(12521)
(12421)
(12246)
(12245)
(11171)
(10932)
学科
(91401)
经济(91287)
(70802)
管理(64264)
(49591)
企业(49591)
(48639)
方法(38139)
数学(32798)
数学方法(32369)
农业(32355)
业经(24636)
中国(23817)
(22592)
地方(19793)
(19075)
(18955)
(16912)
贸易(16904)
(16459)
理论(14732)
(14522)
银行(14487)
技术(14367)
环境(14175)
(13748)
(13696)
财务(13677)
(13672)
财务管理(13642)
机构
学院(328353)
大学(324057)
管理(132501)
(128970)
经济(126045)
理学(114793)
理学院(113621)
管理学(111683)
管理学院(111122)
研究(106694)
中国(83112)
(68926)
(67919)
科学(67221)
(57640)
业大(54404)
(53611)
农业(52887)
中心(50604)
研究所(48602)
(48180)
财经(45933)
(43811)
师范(43487)
北京(42480)
(41753)
(39876)
(37808)
经济学(36575)
经济管理(36362)
基金
项目(225075)
科学(176893)
研究(168624)
基金(161933)
(139888)
国家(138624)
科学基金(119383)
社会(104875)
社会科(98823)
社会科学(98796)
(89766)
基金项目(86893)
自然(77122)
教育(76153)
自然科(75254)
自然科学(75239)
自然科学基金(73859)
(73822)
编号(71988)
资助(65493)
成果(57666)
重点(49720)
(49225)
(48622)
课题(47712)
(46677)
创新(43346)
科研(42486)
项目编号(42288)
国家社会(41967)
期刊
(147373)
经济(147373)
研究(95627)
(70012)
中国(61833)
学报(51384)
科学(47570)
农业(47104)
管理(43887)
(42369)
大学(39385)
学学(37137)
教育(36527)
(34221)
金融(34221)
业经(30023)
技术(27372)
(22050)
财经(21233)
经济研究(20611)
问题(20470)
(17950)
图书(17556)
(17069)
理论(16835)
科技(16037)
技术经济(15571)
实践(15567)
(15567)
农村(15423)
共检索到481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性玉  陈光  王梦  张悦  
从河南农户和金融机构两个不同主体研究河南农户信贷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当前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产生农户金融抑制的主要原因,进而导致了多数农户无法获得信贷资金。通过博弈分析给出了解决河南农户信贷困境的政策思路,这对河南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绍进  李珍梅  李善民  
农户违约是农贷市场健康发展的掣肘和顽疾。通过博弈论视角能够有效揭示农贷市场违约的微观机制,贷前信号博弈表明:农户的信息披露可以有效规避贷前的逆向选择问题、促使分离均衡的实现,有利于农贷市场资源配置和借贷双方福利改进。贷后战略博弈表明:银行实行合理监督、改进贷款契约设定,可以规避贷款后的道德风险、提高农户守约概率。据此,提出降低农贷市场违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性玉  任乐  赵辉  
本文在对河南省农户进行随机入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首先采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社会资本对农户的信贷意愿和农户所受信贷配给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资本对农户信贷意愿的影响有限,只有在金融关系资本上影响显著;在缓解农户信贷配给方面社会资本总体上影响显著,说明社会资本确能有效缓解农户所受到的信贷配给;进一步对不同信贷配给类型进行分类回归分析后发现,社会资本各维度变量缓解信贷配给的侧重点不同,其中,金融关系资本和专业合作组织资本在缓解供给型信贷配给方面更为显著,而政治关系资本和亲缘关系资本在缓解需求型信贷配给方面更为显著。因此,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户应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来发挥社会资本的信号传递作用,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杰  
在金融抑制较为普遍的农村地区,建立在亲缘与业缘基础上的农户社会资本在农村信贷资金的配置过程中发挥了"特质性"资源的作用。分析表明,社会资本水平在农户间存在不均等性和非同构性;社会资本水平较高的农户正规信贷的实际发生率较高,且户均信贷规模明显较大;农户非正规信贷发生率有随其社会资本水平的提高渐次下降的趋势,而户均信贷规模则有增加趋势;不同社会资本的农户通过非正规途径的信贷发生率高于通过正规途径的信贷发生率,而前者的户均信贷规模明显低于后者;不同社会资本水平农户信贷目的差异不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龚良红  李增  
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已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信息不对称引致的逆向选择问题导致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惜贷"战略的蔓延。本文通过比较有限次重复博弈和无限次重复博弈,以及有限次重复博弈不同阶段中农户的战略选择,提出通过采用有区别的贷款担保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村金融的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金媛媛  雷海章  
小额信贷作为金融服务的制度安排和技术创新,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河南太康县农户小额信贷为例,分析小额信贷在信贷条件改善、收入水平提高等方面对农户的影响。本文认为,农户小额信贷增进了当地农户进入信贷市场的机会,增加了农户收入。同时,农户小额信贷也存在一些功能缺陷,新时期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制度必须进一步改革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媛媛  
小额信贷作为金融服务的制度安排和技术创新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河南太康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为例,分析了小额信贷在信贷条件改善、收入水平提高等方面对农户的影响。本文认为农户小额信贷增进了当地农户进入信贷市场的机会,增加了农户收入;但同时也指出了农户小额信贷的功能缺陷,进而提出新时期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创新改革的思路。
[期刊] 征信  [作者] 叶维武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的不对称极易诱发市场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导致市场功能的失灵和市场效率的损失。对于存在大量不对称信息的农村金融市场,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作为信息缺乏的一方,信贷供给者宁可放弃一些交易机会也不愿承担农户的信用风险,即所谓的"逆向选择";另一方面,作为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农户往往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发生"道德风险"。运用"信息熵"工具分析农户信贷需求与决策,认为通过农户主动的"信号传递"和信贷供给者设计出的一系列不同信用风险下的包含信息监督与激励机制的信贷合同可以化解上述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叶维武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的不对称极易诱发市场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影响市场功能的失灵和市场效率的损失。对于存在大量不对称信息的农村金融市场,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作为信息缺乏的一方,信贷供给者宁可放弃一些交易机会也不愿承担农户的信用风险,即所谓的"逆向选择";另一方面,作为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农户往往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发生"道德风险"。基于此,本文在利用"信息熵"工具分析了农户信贷需求与决策之后认为,通过农户主动的"信号传递"和信贷供给者设计出的一系列不同信用风险下的包含信息监督与激励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方  张明辉  
信贷市场通过资金流动配置社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地区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互相作用,产业结构决定了信贷结构,信贷结构反过来制约或者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河南省产业结构整体层次较低,亟待提升。河南省以信贷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发展滞后是制约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了河南省产业结构和信贷结构,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的信贷制约因素;提出构造和完善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发达的金融体系,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明国  
基于对河南省926户农家的实证调查分析表明:从数量上看,自给型、自给市场二分型和完全市场依赖型三种类型农户内部的粮食供给是均衡的,他们的粮食需求能满足与实现;77.3%的农户对自身粮食安全的主观判断是积极的、肯定的;22.7%的农户对粮食安全充满着不同程度的忧虑,原因集中于劳动力短缺、耕地减少、农业水利设施退化、农业自然灾害等方面。
[期刊] 征信  [作者] 牛霞  王坤  马雯婧  
信用认知是影响农户拖欠借款的重要因素,并且认知程度越深,拖欠贷款的可能性越低。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家庭公共费用缴纳情况、区位年平均家庭收入显著地影响农户拖欠借款的行为,而户主年龄及其受教育水平、纯收入及借贷利率对农户拖欠借款行为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继霞  何倩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土地流转实践在各地区进行得如火如荼。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某县龙村的实地调查,从微观层面的农户生计视角出发,着重分析了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原因存在着复杂性,主要是基于生计创新、生计压迫、社区压力等因素;此外,部分农户基于就业保障、土地收益和土地保障的双重因素考虑、思想认知方面的原因而未将土地转出。鉴于此,建议有关部门在推进土地流转工作、设计相关制度时应向弱势群体予以倾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军  
通过对河南省704户农户资金借贷行为的问卷调查,发现2011年度农户的小额贷款和农业生产项目贷款所占比重过低,大额度贷款占到很高比重。正规金融机构的非农生产项目和生活性项目比重过大,贷款期限较短,贷款的利率地区差异大,农业银行的借贷覆盖面窄。民间借贷在河南省并不活跃,且信用形式很不规范,缺乏组织化形式,民间私人借贷严重偏离了生活性支出项目。并继而对产生农户借贷问题的供给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认识到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机构在支农服务上存在越位和缺位现象;现有的农户信贷产品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农户的融资需要;过高的农户信贷成本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其提出政策建议包括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提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性玉  胡亚敏  王开阳  
由于我国农村信贷市场的不完全和低效率,致使广大农户面临严重的信贷配给。本文借鉴信贷配给理论,基于河南省13个地市59个县的农户调研数据,根据农户贷款需求及向银行借款情况,对农户信贷配给类型进行识别后发现:农户面临银行信贷配给和自我信贷配给两种类型的配给;自我信贷配给农户出于交易成本、经营风险等因素考虑没有向银行申请贷款,部分退出信贷市场,部分转向非正规金融市场。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以农户自我信贷配给的非正规借贷数量作为解释变量,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非正规借贷对不同收入层次农户的分类影响。结果显示,具有自我信贷配给特征的农户,非正规金融借贷数量对其收入增长显著正相关;收入越低的农户,其收入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