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44)
- 2023(15624)
- 2022(13615)
- 2021(12790)
- 2020(10836)
- 2019(24782)
- 2018(24819)
- 2017(48468)
- 2016(26259)
- 2015(29435)
- 2014(29374)
- 2013(28807)
- 2012(26414)
- 2011(23884)
- 2010(24030)
- 2009(22828)
- 2008(22083)
- 2007(19479)
- 2006(17433)
- 2005(15597)
- 学科
- 济(101247)
- 经济(101096)
- 管理(80752)
- 业(75075)
- 企(63408)
- 企业(63408)
- 方法(45798)
- 数学(39236)
- 数学方法(38796)
- 财(30968)
- 中国(28554)
- 农(26958)
- 制(24556)
- 业经(23170)
- 贸(21137)
- 贸易(21127)
- 易(20609)
- 学(20138)
- 务(19473)
- 财务(19400)
- 财务管理(19361)
- 银(18634)
- 银行(18596)
- 企业财务(18365)
- 融(17995)
- 金融(17991)
- 地方(17941)
- 行(17738)
- 农业(17343)
- 理论(17315)
- 机构
- 大学(375180)
- 学院(372804)
- 济(151532)
- 经济(148259)
- 管理(147402)
- 理学(127116)
- 理学院(125779)
- 管理学(123764)
- 管理学院(123099)
- 研究(121932)
- 中国(92615)
- 京(79113)
- 财(75164)
- 科学(71822)
- 所(60309)
- 财经(59364)
- 中心(54605)
- 研究所(54278)
- 经(53718)
- 农(53582)
- 江(53425)
- 业大(51768)
- 北京(50315)
- 范(48092)
- 师范(47693)
- 经济学(45812)
- 院(44471)
- 财经大学(44163)
- 州(43742)
- 农业(41882)
- 基金
- 项目(246594)
- 科学(194179)
- 研究(184489)
- 基金(179005)
- 家(154199)
- 国家(152935)
- 科学基金(131666)
- 社会(116264)
- 社会科(110160)
- 社会科学(110134)
- 省(94869)
- 基金项目(94851)
- 教育(85128)
- 自然(84259)
- 自然科(82224)
- 自然科学(82206)
- 自然科学基金(80713)
- 划(80063)
- 编号(76632)
- 资助(73587)
- 成果(63101)
- 部(55267)
- 重点(54666)
- 课题(52154)
- 发(51795)
- 创(51464)
- 制(48486)
- 教育部(48056)
- 项目编号(47970)
- 创新(47941)
- 期刊
- 济(169014)
- 经济(169014)
- 研究(114940)
- 中国(68199)
- 财(57456)
- 管理(55374)
- 学报(54182)
- 科学(50206)
- 农(48616)
- 教育(41814)
- 大学(41807)
- 学学(39215)
- 融(35592)
- 金融(35592)
- 农业(33479)
- 技术(31278)
- 财经(29092)
- 业经(27737)
- 经济研究(27123)
- 经(24808)
- 问题(22484)
- 贸(19795)
- 理论(19009)
- 图书(18182)
- 国际(18143)
- 技术经济(17603)
- 实践(17278)
- 践(17278)
- 现代(17158)
- 商业(16981)
共检索到551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柯
为培育我国双向国际直接投资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有必要利用契约法律制度平衡东道国和投资者之间利益关系。博弈分析结果显示,充分保障投资契约效力的制度模式能够增加投资合作的可能性与稳定性,合理的执行保障与违约救济制度可改善效用配置和制度激励。为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双重目标,我国在国际直接投资制度安排上,应加强投资契约的强制性约束,同时针对性地进行条约和制度设计,保护我国海外投资的安全,同时实现博弈双方或多方利益主体的共赢。
关键词:
博弈论 双向直接投资 制度安排 投资契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窦菲菲
美国于2014年11月正式停止了资产购买计划,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不再进一步膨胀,欧洲和日本也调整了量化宽松政策实施方案。与此同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欧元区外围国家面临脆弱性调整,中国经济面临增速下滑、发展战略调整、竞争优势转换、红利收益变化等挑战,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正逐渐进入新常态。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双向直接投资将是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向。
关键词:
中国经济新常态 世界经济 双向直接投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旸慜 姜建刚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为例,检验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道国法制化程度促进了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但东道国民主化程度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根据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本文将总体样本分成四个子样本。研究进一步发现,东道国法制化程度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具有普遍使用性,但东道国民主化程度阻碍了我国民营企业以及流入自然资源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制度 法制化 民主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峻峰 李巍
研究目标:揭示中国双向直接投资均衡度的时空演变特征,测算区域融资约束,分析中国双向直接投资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方法:运用动态度和均衡度衡量双向直接投资的流动情况,基于MSAR模型考察不同时期双向直接投资均衡度之间的依赖性。研究发现:IFDI和OFDI相向运动导致中国双向直接投资渐趋均衡,理论层面双向直接投资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实证发现在政策扭曲等内生制度安排下双向直接投资均衡度并未缓解融资约束,市场化水平减弱了双向直接投资均衡度对融资约束的负向作用。研究创新:构建双向直接投资均衡度将IFDI和OFDI综合起来;度量区域融资约束;阐明双向直接投资对区域融资约束的影响机理。研究价值:为双向直接投资与融资约束的良性互动提高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莹
环境规制水平绝对低并不是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成长于不同制度环境的企业形成基于不同默会知识的组织程序,改变组织程序导致企业成本提高。制度差异是影响企业跨国扩张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基于logit模型对2003~2011年113个国家对中国直接投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差异、民主程度差异和政策稳定性差异与直接投资发生概率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直接投资 “污染避难所”假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炜
笔者采取空间计量方法,并结合各地区的制度指标,印证了FDI促进制度变迁具有空间溢出性的特点。研究表明,FDI对我国制度变迁具有促进作用,FDI对制度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对制度变迁的贡献率逐年递增且呈发散趋势,空间制度溢出效应在各省域间呈现区域性的特点。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萍 刘帅 朱佳怡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投资规则包括投资自由化、投资促进、投资保护、投资便利化四个方面。如何在RCEP投资规则下合理对外投资,吸引更高质量的外资,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国际投资方面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将RCEP投资条款与其它国际投资协定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RCEP投资规则对中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影响,并从政府和企业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RCEP 投资规则 中国 双向直接投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丽丽 林花
笔者从投资动机的角度研究制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选取55个东道国、5年275个观测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市场寻求型与战略资产寻求型的企业,我国资源寻求性企业在区位选择上对制度因素的重视程度最低。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和企业自身的原因,我国市场寻求型与战略资产寻求型企业对某些制度因素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田毕飞 梅小芳 杜雍 王波浪
本文基于2003—2013年52个国家(地区)的GEM非平衡面板数据,结合制度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构建了外商直接投资、东道国制度环境与东道国国际创业的概念模型,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东道国国际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总制度环境均对东道国国际创业具有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正向调节东道国总制度环境与东道国国际创业的关系;外商直接投资的调节效应在发达国家(地区)主要通过降低创业失败惧怕率和提高东道国吸收能力实现。进一步分析发现:东道国总制度环境对东道国国际创业的正向影响主要体现在管制环境和规范环境对国际创业的影响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总制度环境与东道国国际创业关系的调节效应主要体现在对管制环境与国际创业关系的调节方面。本文据此提出了优化管制环境、健全规范环境、完善认知环境、合理引导外商直接投资以促进中国的国际创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制度环境 国际创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进勇 李秀娥
中国政府在平等互利原则下积极同世界各国建立双边及区域投资制度安排,该历程呈现出中国政府立场随中国由资本输入国向资本输出国转变而改变、制度安排形式不断创新和制度安排条款内容不断完善三大特点。五种双边及区域制度规则比东道国单边政策制度具有更高的可信性,能够释放积极信号和有利信息,生效条款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法律保障,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但未来发展需政府和企业共同提高双边及区域投资制度的质量和效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子睿 李凯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双向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呈现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区域来源分布不平衡等特征。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对双向直接投资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应坚持质量优先、规模并重,并注意产业和区域平衡发展。未来可以从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双向直接投资的引导和支持以及加强对双向直接投资风险管控等方面推动双向直接投资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鲁明泓
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简称FDI)及其载体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北美和西欧吸引了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60—70%,拉丁美洲和东亚、南亚吸引了余下份额...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宸妍 郑玮 洪俊杰
本文通过梳理1989—2013年实施的对外直接投资便利化相关的中央和省级政策文件,匹配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实证研究了政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均能促进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省级政府的相关政策能进一步加强中央政策支持的促进作用;当企业隶属较高的政府层级时,省级政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削弱;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中央和省级的政策对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更加明显。本文验证了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的政策支持具有积极的经济效应,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提供了政策思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姜广省 李维安
政府干预经常被视为推动和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重要力量,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政府是否会有所选择地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呢?文章从制度理论的视角,基于2003-2013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政府干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种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干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和数量都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政府干预程度越高的企业,越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具有较低的对外直接投资数量;(2)政府会支持那些具有较高"营销资源"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增加投资额,即在营销资源丰富的企业中,政府干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影响关系更强;(3)政府干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程静 刘昌胜
本文考察了我国1979年至1985年期间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实施的会计协调制度安排,并基于财富最大化假说对上述制度安排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跨境直接投资环境下,注册会计师是一条重要的会计协调途径。当跨境直接投资中至少一方非政府主导、双方准则存在较大差异时,若合营企业数量与投资规模介于某一区间,通过注册会计师实现会计协调的制度安排比其他制度安排更具效率。而财富最大化假说,作为一种简洁的分析性假说,能有效解释为什么在上述条件下注册会计师成为最有效的会计协调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