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8)
2023(7771)
2022(6926)
2021(6511)
2020(5926)
2019(14207)
2018(14406)
2017(28289)
2016(15477)
2015(17846)
2014(18042)
2013(17897)
2012(16503)
2011(14828)
2010(15438)
2009(14323)
2008(14235)
2007(12985)
2006(11004)
2005(9745)
作者
(45248)
(38068)
(37795)
(36196)
(24034)
(18139)
(17399)
(14922)
(14064)
(13613)
(12853)
(12716)
(12047)
(11919)
(11913)
(11790)
(11707)
(11208)
(11077)
(10857)
(9499)
(9486)
(9269)
(8623)
(8596)
(8568)
(8481)
(8407)
(7709)
(7531)
学科
(64814)
经济(64751)
管理(45126)
(43779)
(36845)
企业(36845)
方法(36217)
数学(32649)
数学方法(32071)
(16736)
(16178)
中国(14883)
(13515)
(12644)
业经(12478)
(12257)
贸易(12253)
(11914)
(11586)
银行(11565)
理论(11260)
地方(11199)
(11075)
财务(11036)
(11009)
财务管理(10999)
(10701)
金融(10699)
农业(10407)
企业财务(10406)
机构
学院(223067)
大学(222480)
管理(88814)
(88778)
经济(86779)
理学(76881)
理学院(76075)
管理学(74402)
管理学院(74001)
研究(69668)
中国(54836)
(46531)
科学(44183)
(40925)
(38046)
(36074)
业大(34479)
中心(33721)
(33365)
财经(32817)
研究所(32801)
农业(30290)
(29671)
北京(29237)
(27734)
师范(27439)
(26748)
经济学(26646)
(24634)
财经大学(24366)
基金
项目(147761)
科学(115578)
基金(106525)
研究(105057)
(92880)
国家(92138)
科学基金(79108)
社会(64466)
社会科(61074)
社会科学(61052)
(58881)
基金项目(56407)
自然(53499)
自然科(52331)
自然科学(52319)
自然科学基金(51374)
教育(50624)
(49510)
资助(45676)
编号(43850)
成果(35123)
重点(33317)
(32968)
(30544)
(30492)
课题(30068)
科研(28990)
创新(28489)
教育部(28153)
大学(27765)
期刊
(92383)
经济(92383)
研究(59609)
中国(41547)
学报(34771)
(33327)
(33325)
科学(31617)
管理(31229)
大学(26048)
学学(24618)
教育(23326)
农业(22323)
技术(21378)
(20912)
金融(20912)
财经(16161)
业经(15550)
经济研究(15127)
统计(13832)
(13725)
(13085)
(12398)
问题(12196)
技术经济(12072)
决策(11429)
商业(11078)
理论(10779)
(10693)
财会(9844)
共检索到319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乔飞鸽  
详细阐述了一个没有被双方接受的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组合的博弈模型,根据博弈模型得出结论:从长远来看,为更有效抑制金融违规行为的发生,加重对被监管者的处罚固然重要,但更有效的措施却是加重对监管者失职行为的处罚,加强对监管者自身的建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建勇  张雪琪  
本文选取2006—2016年我国被披露违规事项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以问询函为代表的非处罚性监管对公司违规的监管作用以及产权性质对监管作用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公司违规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非处罚性监管与公司违规正相关,即非处罚性监管有助于发现并披露公司违规行为;国有企业非处罚性监管与公司违规之间关系的敏感性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即非处罚性监管对国有企业违规的监管作用要弱于非国有企业;公司违规与风险承担正相关,即公司违规程度越严重,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也越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问陶  路志刚  
中国证券市场历经10多年的发展,其中的违法违规现象屡有发生。人们普遍认为加大执法力度,严处违规者就可以从根本上遏止这种造假成风、违法违规现象泛滥的势头。本文通过对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的分析,指出加大执法力度可以在短期内减少违规的发生,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违规问题,需要制订一套考核证券监管工作的指标体系,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与约束,从而真正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朱春艳  伍利娜  
近年来,不断有上市公司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一会两所")处罚,国内外研究上市公司被处罚方面的文献主要集中于上市公司被处罚后股票市场的反应,甚少有研究涉及上市公司被处罚后审计师的反应:审计师在进行审计时是否更加谨慎,是否会要求更高的审计费用?通过对2001—2007年被"一会两所"处罚过的上市公司的审计师的反应发现,审计师在上市公司被处罚当年及之后的年份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更高,并且要求更高的审计费用,但是处罚程度并没有对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及要求的审计费用造成显著影响。除此之外,我们发现上市公司被处罚当年,审计师的反应程度最强烈,出具非标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云玲  李志文  纪新伟  
依托中国特殊的强制性业绩预告制度,考察证券监管的处罚行为能否显著降低上市公司发生业绩预告违规的概率。基于2002~2008年年报业绩预告的大样本检验表明,与业绩预告违规有关的处罚或与其他违规有关的处罚都没有发挥降低后续业绩预告违规概率的作用,监管处罚的效果并不理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程晶晶  
文章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和统计学分析法,以2006—2010年因信息披露违规受到证监会、财政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查处的177家公司的246次违规事件为研究对象,对信息披露违规处罚的内容、手段及其威慑力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加强我国的信息披露监管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整体质量在逐步改善,但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并不稳定;信息披露违规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不及时披露或遗漏重大事件和信息披露虚假或误导性陈述;现阶段,监管机构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在加大,但是监管效果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没有起到足够的威慑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延平  陈超  
本文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处罚进行实际效果研究,检验我国证券市场违规行为和处罚的实际效 果。本文研究表明,很多上市公司受到不止一次处罚;处罚手段主要以内部通报批评和公开谴责为主;市场的反 应程度与处罚的公开性和力度正相关;市场的反应程度有随时间增加的趋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国进  赵向琴  林辉  
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讨论了证券执法对外部投资者保护的效果。从理论上讲,加大处罚力度可以对上市公司内部人起到威慑作用,达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目的。但是,我们对2001~2003年间受到处罚公司A股收益率的事件分析表明,在处罚公告日前后投资者遭受了非正常损失。对这一结果的可能解释,一是证券执法尚未对潜在违法违规者起到真正的威慑作用;二是我国现行证券法规中缺乏民事责任的规定,受害的投资者得不到充分补偿。因此,加大证券违法处罚力度、明确证券违法的民事责任应该成为证券法修改的重要内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成  
在2015年6月中国A股持续暴跌而引发监管层空前严厉稽查的现实背景下,本文关注了监管机构处罚违规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以2006-2014年间国泰安CAMAR数据库中违规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引入疾病医疗的理念,采用生存分析法、倍差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监管机构处罚违规上市公司的效果。研究结果均显示,实施处罚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违规。该结论与以往实证研究结果相反,对后续的相关研究可能有所启发,更多的积极正面性的证据可能会陆续出现。本文的结论有助于证伪认为处罚缺乏实质效果这一盛行的观点,同时也为监管层严厉打击上市公司违规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文献支持。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建议监管层更细致地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秦军  居佳欢  
A股市场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的监管实际上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监管部门和大股东为实现系统动态均衡而进行博弈的过程。从有限理性的角度出发,围绕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的主线,构建大股东和监管部门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监管过程中监管部门和大股东的演化稳定策略,得出复制动态相位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的对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孙乃中  
审计师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揭示出审计师的审计质量有待提高。本文以2001—2015年证监会对审计师的处罚公告为样本,通过分析后发现:虚增营业收入更可能导致审计师受罚;农业类上市公司更可能导致审计师受罚;证监会处罚审计师的力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证监会处罚审计师的方式由原来的"重师轻所"转向目前的"师所并罚"。针对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提高审计质量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姜涛  王怀明  陈筱雯  
本文以2002-2009年被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及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处罚且违规行为与审计师相关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被处罚后审计师更换的选择行为以及更换审计师对避免再次处罚的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未受处罚的公司,被处罚公司更倾向于更换审计师;相对于上一年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被处罚公司,上一年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被处罚公司更倾向于更换审计师;上一年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被处罚公司,更换审计师的行为能够有效抑制再次被处罚事件的发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育林  
在银行监管政策适度的情况下,监管者还应在监管环境上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有效避免违规不罚、处罚不力、处罚不严的现象,从而真正实现监管效能,达到监管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唐铁宝  薛朝霞  
文章从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一级机关针对保险机构的监管处罚案例入手,分析银保监处罚法律法规依据,处罚事由和处罚结果,探究监管处罚背后所反映的保险机构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究保险机构及相关从业人员合规经营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孔德全  
本文以2009年至2012年我国A股市场中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验证了监管部门披露的处罚公告对审计意见和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监管部门出具的违规公告与公司当年的审计费用没有显著正相关,但与公司当年及后续年度审计费用整体有显著正相关;上市公司规模、净资产回报率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出具呈显著负相关,与被处罚、发生亏损、资产负债率、公司上年度审计意见类型和年报披露时间呈正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