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44)
2023(12227)
2022(10875)
2021(10306)
2020(8536)
2019(19420)
2018(19454)
2017(37748)
2016(20231)
2015(22584)
2014(22154)
2013(21684)
2012(19526)
2011(17441)
2010(17176)
2009(15830)
2008(14837)
2007(12673)
2006(10816)
2005(9082)
作者
(55275)
(45719)
(45625)
(43191)
(29071)
(21902)
(20662)
(17956)
(17372)
(16133)
(15627)
(15176)
(14246)
(14100)
(14007)
(13849)
(13787)
(13636)
(13067)
(12885)
(11231)
(10979)
(10928)
(10382)
(10201)
(10075)
(10067)
(9980)
(9082)
(9045)
学科
(74384)
经济(74294)
管理(60019)
(55323)
(47278)
企业(47278)
方法(35925)
数学(30745)
数学方法(30381)
(20096)
(20081)
中国(19132)
业经(17472)
(16281)
地方(14557)
(13973)
贸易(13966)
理论(13820)
(13742)
(13568)
农业(13381)
(13232)
财务(13168)
财务管理(13146)
(12801)
企业财务(12440)
技术(12304)
环境(12082)
(11499)
银行(11464)
机构
大学(276245)
学院(275847)
管理(114709)
(105567)
经济(103164)
理学(100692)
理学院(99655)
管理学(97967)
管理学院(97480)
研究(85811)
中国(63218)
(57432)
科学(53816)
(47977)
(41265)
业大(40799)
(40366)
中心(39577)
财经(39478)
研究所(37862)
(37783)
(36615)
师范(36317)
(35965)
北京(35720)
(31601)
农业(31560)
(31467)
经济学(30824)
商学(29791)
基金
项目(196550)
科学(155291)
研究(145802)
基金(142956)
(123394)
国家(122353)
科学基金(106358)
社会(91224)
社会科(86306)
社会科学(86288)
基金项目(76702)
(76655)
自然(69736)
自然科(68121)
自然科学(68108)
教育(67356)
自然科学基金(66876)
(64370)
编号(60919)
资助(58250)
成果(48359)
重点(43242)
(43152)
(41296)
(41022)
课题(40556)
创新(38317)
项目编号(38170)
科研(37526)
教育部(37514)
期刊
(111142)
经济(111142)
研究(78142)
中国(46965)
学报(41400)
管理(40246)
科学(38681)
(36257)
(35514)
教育(31882)
大学(31533)
学学(29554)
农业(25674)
技术(23094)
(21117)
金融(21117)
业经(19908)
财经(18260)
经济研究(17884)
图书(15510)
(15474)
问题(14015)
理论(13908)
科技(13674)
实践(12974)
(12974)
技术经济(12698)
商业(12530)
(12512)
现代(12452)
共检索到381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武萍  刘峰  
一、引言根据国家审计署2006年第6号公告(总第18号)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结果》(2006年11月24号),养老、医疗及失业三项保险基金在部分地区存在着一些违规情况,违规金额总计42.07亿元左右。从审计结果看,1999年之前和2000年以来的这两个时期,社会保险基金违规操作主体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如用于委托金融机构贷款动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陆瑶  朱玉杰  胡晓元  
本文采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估计方法,对2001年至2009年中国1729家上市公司进行回归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降低了公司违规行为倾向,同时增加了公司违规行为被稽查的可能性。该结论在控制了机构投资者变量内生性的因素后仍旧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公司经营违规,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披露违规倾向的影响更强。另外,相比证券机构投资者,养老保险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持股的公司中违规公司比例更低。除此以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违规的抑制与检举作用并不受其它公司治理变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机构投资者在预防与打击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也为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桂香  吴智峰  
纳税者违规和征管者的查处是税收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引入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税收征管和违规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博弈的均衡和静态动态影响因素。根据现实,重点分析了征管者的查处行为对违规概率的动态影响,并提出了降低纳税者违规概率的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陈震  
最近,关于草原兴发的报道不断出现在各大财经媒体上。2006年5月24日,《南方都市报》刊登文章《草原兴发承认做假账》。6月8日,草原兴发接到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的调查书。7月5日,《证券时报》刊登了《草原兴发被深圳交易所强制复牌》的消息。7月12日,《上海证券报》刊登了《关于对内蒙古草原兴发股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乌云娜  许浒  杨益晟  刘超  
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研究代建方违规屡禁不止的原因,构造政府与代建方的博弈模型并进行求解分析。博弈结果表明在当前条件下,虽然强化监管强度,加大惩罚力度,降低监管成本,可以降低代建方违规程度,但不能完全杜绝违规;政府的监管不仅不会给政府带来收益,反而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分析得到,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政府监管滞后,缺乏对代建方的有效激励,以及代建市场诚信体制的缺失,对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毅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和各级社保经办机构是社保基金的管理机构。近年来,因管理机构违规、失职而造成的社保基金损失达上万亿元。运用博弈论分析基金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结果发现,管理机构违规概率与监管机构的监管概率成反比,与监管成本成正比。为了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要完善投资信息披露制度,实现对社保基金会的监管;通过整合监管机构的设置,实现对社保经办机构的外部监管;通过提高内部监督法规的法律层次、健全会计控制制度以及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实现对社保经办机构的内部监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永妍  牛煜皓  李昕宇  卢闯  
文章以2003-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公司的资产质量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良好的资产质量能够减少公司的违规行为,这种影响在控制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显著。此外,文章还发现,资产质量对信息披露违规的影响较大,而在非信息披露违规中不显著;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显著影响资产质量的治理效果。文章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公司违规行为影响因素方面的文献,为我国会计准则改革的必要性提供了证据支持。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任玉珍  李姝丽  
文章认为读者在图书馆的违规行为可以分为合同违约和侵权两种,最主要的是合同违约。对没造成经济损失的合同违约的处分应该坚持教育读者,达到提高读者社会公德水准和文明程度的最终目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锋  赵自伟  
在全国各地征信报告查询点大门外,总是聚集着一批人,他们或站或坐,见有征信报告查询者出门,立即围上去,把手中的"小名片"往查询者手中塞,这些人就是金融中介或金融中介雇佣的"拉客"人,目的就是以各种"优惠"条件为"诱饵",诱使金融消费者上当受骗,从而实施"现金贷""套路贷""恶意套现""虚假办理信用卡或POS机具"等违法违规行为,使金融消费者遭受损失,甚至形成违法犯罪案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立  李锐  凌文辁  
长期以来,有关员工偏差行为的研究一般都认为此种行为源于消极意图,并且对组织有害。实际上,员工的偏差行为也有可能是受积极意图驱动并且对组织有益的,亲社会性违规行为即是此类行为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亲社会性违规行为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亲社会性违规的概念界定和结构测量,总结了亲社会性违规的影响因素与作用结果,并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奇  沈华玉  
分析师关注作为一种资本市场的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究竟如何?本文以2003-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与公司违规行为的关系以及公司成长性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能够抑制公司的违规行为,而公司的成长性会减弱这种影响;区分审计质量后发现分析师关注并未显著影响高审计质量环境中的公司违规行为,而显著降低了低审计质量环境中的公司违规行为,表明分析师关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独立审计这种外部治理机制的替代;在机构投资者治理水平较高以及两职不合一的环境中,分析师关注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抑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巧良  连晓璐  
将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划分为经营违规和信息披露违规,以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logit回归发现: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与区域腐败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区域的腐败程度越高,上市公司越容易发生违规行为,这种情况在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地区更明显;上市公司所在地的政治环境指数对违规行为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上市公司所在地的税费负担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滋生"违规行为,同时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更显著。本研究丰富了反腐败及其领域的文献,为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海峰  白宗航  王爱萍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违规现象频发,扰乱了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以2004—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管理层过度自信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管理层过度自信会提高公司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这种影响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区分违规类型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将引起信息披露违规和经营违规行为的发生。在影响机制上,管理层过度自信促使企业选择进攻型战略、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进而导致公司违规行为的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外部审计力度和股权制衡度的提高,特别是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将有效缓解因管理层过度自信而导致的公司违规行为。研究探讨了管理层过度自信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股东和监管部门提供了新的监管视角与经验证据,也对提升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文佳  朱玉杰  
本文通过构造儒家文化强度的距离模型和区域模型,使用2003—2018年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违规数据,研究了儒家文化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本文发现,儒家文化对公司违规行为有显著抑制作用,这种影响在控制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显著。对违规行为具体分类研究,发现儒家文化对信息披露、股东自利、治理不规范这三类违规行为有显著抑制作用。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声誉机制和代理机制是儒家文化影响公司违规行为的两个潜在渠道,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强的公司更看重对公司声誉的维护,同时儒家价值观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减少代理人的违规动机。另外,本文还发现,对于国有控股公司和行业竞争相对不激烈的公司来说,儒家文化对违规行为的抑制效应更强。本文拓展了关于非正式制度对公司行为作用的认识,同时,对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有一定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司美玲  
本文以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合规的视角,探讨了企业金融化对其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金融化会导致企业违规行为增加,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其违规行为越多。进一步考察金融资产的期限结构发现,相比短期金融资产,企业对长期金融资产的持有对其违规行为的增加作用越大,表明企业金融化对其违规行为的影响主要是由长期金融资产的持有推动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