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0)
- 2023(13846)
- 2022(12009)
- 2021(11381)
- 2020(9286)
- 2019(21588)
- 2018(21578)
- 2017(42151)
- 2016(23104)
- 2015(26018)
- 2014(25909)
- 2013(25450)
- 2012(23754)
- 2011(21627)
- 2010(22067)
- 2009(20267)
- 2008(20086)
- 2007(18082)
- 2006(16120)
- 2005(13914)
- 学科
- 济(90860)
- 经济(90748)
- 业(67672)
- 管理(66029)
- 企(53771)
- 企业(53771)
- 方法(39037)
- 农(35124)
- 数学(33306)
- 数学方法(32856)
- 中国(24355)
- 财(23735)
- 农业(23182)
- 业经(23097)
- 学(20065)
- 地方(19909)
- 制(18182)
- 策(16667)
- 贸(16489)
- 贸易(16481)
- 易(16012)
- 理论(15129)
- 和(14757)
- 银(14584)
- 务(14558)
- 银行(14543)
- 财务(14491)
- 财务管理(14460)
- 技术(14188)
- 环境(14140)
- 机构
- 大学(330853)
- 学院(330672)
- 管理(132882)
- 济(130673)
- 经济(127647)
- 理学(115065)
- 理学院(113792)
- 研究(112152)
- 管理学(111910)
- 管理学院(111298)
- 中国(83416)
- 京(70271)
- 科学(68873)
- 财(60925)
- 农(56188)
- 所(56059)
- 研究所(51058)
- 中心(50638)
- 业大(49137)
- 江(49048)
- 财经(48432)
- 范(45494)
- 师范(45153)
- 北京(44386)
- 经(44007)
- 农业(42898)
- 院(40483)
- 州(39729)
- 经济学(37613)
- 师范大学(36344)
- 基金
- 项目(224002)
- 科学(176426)
- 研究(167051)
- 基金(162250)
- 家(140393)
- 国家(139144)
- 科学基金(119476)
- 社会(104269)
- 社会科(98509)
- 社会科学(98483)
- 省(87100)
- 基金项目(86157)
- 自然(77169)
- 教育(76121)
- 自然科(75300)
- 自然科学(75279)
- 自然科学基金(73928)
- 划(73340)
- 编号(69420)
- 资助(66657)
- 成果(57916)
- 部(49801)
- 重点(49758)
- 发(48138)
- 课题(47691)
- 创(46075)
- 创新(42844)
- 教育部(42657)
- 科研(42146)
- 项目编号(42009)
- 期刊
- 济(148513)
- 经济(148513)
- 研究(98783)
- 中国(61403)
- 农(55688)
- 学报(50881)
- 科学(48472)
- 管理(47628)
- 财(43891)
- 大学(39091)
- 教育(37886)
- 农业(37879)
- 学学(36692)
- 融(31756)
- 金融(31756)
- 技术(27026)
- 业经(26191)
- 财经(22817)
- 经济研究(21791)
- 问题(19334)
- 经(19281)
- 图书(17881)
- 业(17345)
- 理论(16399)
- 版(16330)
- 科技(15804)
- 现代(15575)
- 技术经济(15533)
- 实践(15130)
- 践(15130)
共检索到485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运迎霞 常玮
在全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城中村”作为与城市发展不和谐现象的缩影,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已成为我国城市健康和谐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着重针对“成熟型城中村”,通过剖析我国“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多方利益主体的博弈关系,分析借鉴深圳、珠海、厦门等地“城中村”改造实践经验,从构建多方利益主体的和谐关系角度出发,探究力求多方和谐与共赢的“城中村”改造策略,指出“城中村”改造应多方协作,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探究相应的规划政策和引导措施,力求达到城市与乡村、政府与市民、人与社会、自然等的和谐与共赢,为我国“城中村”改造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卡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不断出现并构成特殊的城市空间,"城中村"里呈现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中国新时期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构建协调、融合的城乡关系,也对"城中村"的治理改造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中国"城中村"的空间演化呈现边缘聚集、空间剥夺凸显和空间生产剧烈的景象,因此,空间治理上宜采取分类改造的模式,尽可能基于村落原有的空间框架进行治理,约束城市增长方向,并通过人口、经济的逐级疏散来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
关键词:
境城中村 城市化 城乡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大蓉
在苏州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进展快速,已经基本解决了拆除和外观改造的问题。但是,在苏州宜居城市建设、法治苏州和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城中村外观改造的背后,仍然遗留了后续的城中村发展问题。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走出原有的视野,将城中村改造置于"善治"视野中,将改造目标从建筑、房屋转移到"人"的焦点中,将城中村的总体规划,立足村落文化、居民生活质量,优化民生。文章从苏州城中村改造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改变观念,在"善治"的视野下,提出了创新规划,重视融合、落实民主,顺应肌理和文化整合,生态发展等策略。
关键词:
善治 苏州 城中村 改造 创新 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金岩
城中村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特有城市空间现象,以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双重膨胀与分层为特征。通过对济南沃家片区的调研,我们发现形成城中村形态困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利益驱动,制度因素所导致的政策真空和身份认同,以及粗放、失效的规划控制与管理等。因而,城中村的改造需要重新检核时代的话语权以及空间的公平、正义,并进行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共同重构。
关键词:
城中村 膨胀 分层 物质空间 社会空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盐田区是深圳市土地资源少,旧城区和城中村比例较大的一个行政区,全区各城中村的私房多是80年代及90年代初建设的,一些房屋年久失修,有的已成为危房,存在安全隐患;大多数城中村无统一规划,建筑密度较大,布局混乱,村容村貌和卫生状况较差;大量私宅出租,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拥挤,消防隐患严重,城中村改造势在必行。2004年3月,盐田区城中村(旧村)改造办公室(简称区城改办)获批成立,同年10月加挂区重建局牌子,专门负责全区城中村和旧城改造工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晶
城中村问题己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协调发展、功能提升和市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的梗阻。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博弈理论研究城中村改造中政府、开发商、村民的三方博弈过程,通过构造效用函数分析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提出在村民支持的基础上政府介入并承担改造费用,原则上不鼓励开发商介入改造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博弈论 效用函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倩 许晓东
借助计量学分析方法,对1999-2017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以"城中村改造"为主题的期刊论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城中村改造"研究经历了快速增长后的回落;相关文献从问题特征入手,经历了不同方法、视角的研究及跨学科的研究。目前,"城中村改造"的研究开始转向棚户区改造、低收入群体居住权、保障弱势群体社会分配利益等方面。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知识图谱 共词分析 计量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泫永
城中村改造在很多快速发展的大中型城市中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但城中村改造也面临一系列的困境。本文在分析城中村形成的原因后,对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一些探讨,并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城中村 改造 困境 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城中村改造实际上是政府与城中村的居民就其手中的土地的支配权和使用权所做的一笔交易。这个交易能否达成,关键要看价格,城中村改造的难点就在定价上。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土地交易 定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傅晨 刘梦琴
迄今为止,大多数研究用"城市的眼光"看待"城中村"及其问题,把"城中村"归结为城市问题。本文将"城中村"定义为制度意义的农村,将"城中村"作为一个特殊的"三农"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城中村"改造的关键是突破"制度瓶颈"。
关键词:
城中村 “三农”问题 研究视角 制度创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廖远涛 代欣召
城中村形成、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过程,是一种"城—乡"相互融合的渐进式演进过程。文章以回顾的视角,分析了广州城中村形成、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重新审视广州城中村的演进历程及基本类型,以此作为理解城中村改造政策的基础;之后,系统梳理了广州城中村改造政策,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最后,对城中村改造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广州 城中村 改造 政策 实施评价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卓彩琴 钟莹 罗天莹 苏植
以广州市天河区石牌村为例,分析了中国当前“城中村”社区文化的特点:传统农村文化、现代都市文化与外来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以冲突为主。然后,分析了文化冲突对城中村改造的障碍,并从文化角度提出了城中村的改造策略:保护与建设相结合;本地人与外来人共享文化资源,共建和谐社区;利用文化古迹,发展社区旅游业;加强社区培训与教育,构建学习型社区。
关键词:
文化 社区 改造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海宏 李平
深圳市城中村商业由市场自发形成,满足了村内甚至村外居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是对市场的一个有效补充,市场发育所处的阶段不同,会呈现不同的特征,产生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深圳市特区内三个主要城区的多个城中村商业进行调研分析,在对城中村商业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海宏 李平
深圳市城中村商业由市场自发形成,满足了村内甚至村外居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是对市场的一个有效补充,市场发育所处的阶段不同,会呈现不同的特征,产生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深圳市特区内三个主要城区的多个城中村商业进行调研分析,在对城中村商业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龚兆先 吴薇
通过对"城中村"空间形态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城中村"的空间形态是导致"城中村"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城中村"的改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城乡边缘村庄这个源头进行空间形态的持续控制,整合并优化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措施。提出了要明确空间演化目标并保持全程一致性、保持村庄空间形态与所处城市地段同步演进、实行区位与阶段相结合的分异导控、协同优化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过程等主要改进策略。
关键词:
空间形态 边缘村庄 城中村 改进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