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68)
- 2023(17169)
- 2022(14786)
- 2021(14145)
- 2020(11755)
- 2019(27460)
- 2018(26889)
- 2017(50953)
- 2016(27980)
- 2015(31839)
- 2014(31763)
- 2013(30667)
- 2012(28243)
- 2011(25567)
- 2010(25193)
- 2009(22618)
- 2008(21628)
- 2007(18623)
- 2006(15959)
- 2005(13879)
- 学科
- 济(106880)
- 经济(106759)
- 管理(76103)
- 业(70607)
- 企(57586)
- 企业(57586)
- 方法(50870)
- 数学(44744)
- 数学方法(44165)
- 中国(33491)
- 农(29605)
- 财(26777)
- 学(23215)
- 业经(23119)
- 制(21108)
- 贸(20455)
- 贸易(20447)
- 地方(20032)
- 易(19944)
- 农业(19341)
- 理论(18654)
- 技术(17174)
- 和(16824)
- 务(16588)
- 银(16573)
- 银行(16527)
- 财务(16505)
- 财务管理(16470)
- 环境(16229)
- 融(15930)
- 机构
- 大学(386144)
- 学院(383753)
- 济(154120)
- 经济(150808)
- 管理(150435)
- 研究(131683)
- 理学(130875)
- 理学院(129433)
- 管理学(126992)
- 管理学院(126313)
- 中国(97322)
- 京(82543)
- 科学(80899)
- 财(68487)
- 所(65275)
- 农(62268)
- 中心(60188)
- 研究所(59942)
- 业大(57612)
- 财经(55781)
- 江(55024)
- 范(52377)
- 北京(52149)
- 师范(51853)
- 经(51118)
- 农业(48676)
- 院(48228)
- 经济学(46812)
- 州(43925)
- 技术(43323)
- 基金
- 项目(269847)
- 科学(212938)
- 研究(198979)
- 基金(196113)
- 家(171417)
- 国家(170005)
- 科学基金(145648)
- 社会(124607)
- 社会科(118028)
- 社会科学(118000)
- 省(103815)
- 基金项目(103356)
- 自然(94526)
- 教育(94209)
- 自然科(92374)
- 自然科学(92348)
- 自然科学基金(90661)
- 划(88885)
- 编号(81803)
- 资助(81220)
- 成果(66205)
- 重点(60909)
- 部(60785)
- 发(57246)
- 课题(57214)
- 创(55816)
- 教育部(52407)
- 创新(52072)
- 科研(51791)
- 国家社会(51621)
- 期刊
- 济(161157)
- 经济(161157)
- 研究(111711)
- 中国(76150)
- 学报(61874)
- 科学(56499)
- 农(55684)
- 管理(53631)
- 教育(51798)
- 财(50987)
- 大学(47452)
- 学学(44225)
- 农业(38747)
- 技术(37561)
- 融(30329)
- 金融(30329)
- 财经(26632)
- 经济研究(26360)
- 业经(25544)
- 经(22874)
- 图书(21362)
- 问题(20883)
- 业(20304)
- 科技(17902)
- 版(17861)
- 理论(17430)
- 统计(17343)
- 技术经济(17330)
- 职业(17201)
- 贸(16942)
共检索到556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澄锋 陈洪捷 沈文钦
博士研究生是学术职业的后备军,学术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取决于是否有足量的、优秀的、具有科研潜质的博士毕业生加入。本文关注的研究议题是"我国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数量是否充足以及哪些群体的博士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学术职业"。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数据"的6344份脱产学术型博士生的就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有七成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三成博士生流向非学术职业;在院校层面,"双一流A类高校"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最低;在学科层面,医学、经济学和工学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最低;在个体层面,女博士、普通招考和具有留学经历的博士生更倾向于选择学术职业。
关键词:
博士生 学术职业选择 群体差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金蕾莅 何雪冰 张超 王长明
使用清华大学2007~2016年非定向博士毕业生的全样本数据,检验不同学科博士毕业生学术职业选择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十年内,博士毕业生累计学术职业率存在显著学科差异,由高至低分别是人文学科(79.1%)、理学(69.0%)、社会科学(59.2%)和工学(54.5%);十年内,不同学科博士毕业生选择学术职业的变化趋势存在显著差异。理学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率不存在显著的时间效应;人文学科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率出现短期下降后回弹,主要表现为到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就业比率的下降;工学和社会科学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率稳中有升,前者主要体现在选择博士后和到科研院所就业比率的上升,后者主要体现在选择博士后和到高等院校就业比率的上升。
关键词:
博士毕业生 学术职业 学科 时间效应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澄锋 陈洪捷 沈文钦
发表国际期刊论文是博士生获得学术共同体承认进而获得学术职位的有效方式,也是检验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解不同群体特征的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是否存在差异,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课题"的8207份博士毕业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从院校类型来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及中科院和社科院的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要显著高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其他高校;从学科类别来看,自然科学类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要显著高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博士生;从生源类型来看,男性、非普通招考以及跨学科的博士生在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方面表现更加突出;从培养过程来看,具有境外留学经历以及科研参与经历的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状况更加优异。
关键词:
博士生 国际期刊论文产出 群体差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思遥 黄亚婷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探究了博士毕业生非学术职业选择的形成机制。通过分析1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333名博士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发现,经济压力、导师指导及就业环境是形塑博士毕业生物质偏好和职业前景认知的重要因素。经济压力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博士毕业生的非学术职业选择,而是通过影响他们的物质偏好产生间接作用;导师指高于女性博士毕业生。导师指导对博士毕业生物质偏好及非学术职业选择的影响在30岁以下博士毕业生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东部地区就业环境对博士毕业生物质偏好和非学术职业选择的影响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可以通过鼓励博士生树立多元化的职业价值观、为他们提供结构化的职业认知渠道和有针对性的就业支持等措施,帮助博士生理性应对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顾剑秀 罗英姿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是博士毕业生就业多元化的深层原因。传统博士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博士毕业生多元化的需求。高校作为劳动力市场中博士毕业生的供给方,与需求方用人单位之间对博士毕业生质量的要求存在张力。博士培养变革应平衡供给与需求,连接博士培养与博士生职业发展,促进校企合作及实现跨学科培养博士生。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苗雨 程莹
近年来,学科排名逐渐成为国内外大学排名发展的主流。在排名方法上,现存有代表性的学科排名主要使用声誉调查指标和科研产出指标,而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评价则比较薄弱。针对该问题,本研究以反映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就职情况为标准,引入PageRank算法为排名方法,选取美国大学数学学科为例,构建了一个同时考虑就职学生数量及就职质量(就职单位水平)的学科排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澄锋 沈文钦 陈洪捷
伴随着政府和高校一系列"引智"工程,高校具有海外学位背景的博导规模在迅速扩张。那么,具有海外学位背景的博导相较于"本土"博导,二者指导博士生的水平谁更胜一筹呢?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课题"的8207份博士生数据,运用线性回归和标准负二项回归分析了博导海外学位背景对博士生学位论文指导满意度以及博士生国际期刊论产出的影响。结果显示,具有海外学位背景的博导所指导的博士生,其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更高,但学位论文指导满意度更低。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英丽
指出博士生是学术职业的后备人才:对我国博士生的学术职业选择以及其学术职业准备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我国的博士生教育在培养学术职业后备人才方面还存在欠缺之处。
关键词:
博士生 学术职业 准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耀 杨佳乐
博士毕业生人力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宏观战略,而各种显性或隐性就业歧视的存在会导致国家、单位及个体层面的"多重效率损失"。基于2017年全国博士毕业生离校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博士毕业生就业时遇到的主要就业歧视类型按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第一学历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地域歧视、婚姻歧视及其他歧视,而同时遇到两种及以上的组合就业歧视的发生率为27.18%,且各种就业歧视的发生率在不同性别、年龄、选拔方式、培养单位类型、学科及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性。进一步的回归结果显示,博士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性别阻隔效应、年龄阻隔效应及地区阻隔效应是就业歧视的几种典型表现形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鑫 许丹东
跨学科学位论文是推动博士生跨学科学术训练的重要抓手,但跨学科研究通常存在挑战度高、周期长的特点,开展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的博士生可能面临着更高的延期毕业风险。基于2022年度“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项目的研究表明:跨学科学位论文给博士生带来了较大的研究压力、需花费更多时间成本,对其延期毕业的概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在影响的异质性方面,跨学科学位论文更可能增加自然科学、学科背景单一化博士生的延期毕业风险。据此,建议对博士生完成跨学科学位论文提供全流程、多方位的支持。通过延期后的项目资助、弹性学制,助力合理延期博士生完成高水平、长周期的跨学科研究。重点支持自然科学博士生的跨学科研究,积极招收有跨学科教育背景的生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世奎 沈文钦
对我国2006届博士毕业生学缘结构的实证分析表明,博士教育整体的优质生源比例偏低,特别是非"985工程"高校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明显不够;博士生存在逐级向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趋势;博士生存在明显的"母校"情结,流动性差,"近亲繁殖"问题较为突出。大幅度提高博士生的待遇,进一步扩大高校的博士招生自主权,积极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招生考核方式是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博士培养质量 学缘结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澄锋 陈洪捷 沈文钦
课题参与是博士生科研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然而,在理论及实践中,我们往往过于关注课题参与数量,而忽视了对课题参与质量的关注和考察。通过对2017年"全国博士毕业生离校调查课题"的8 207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课题参与数量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仅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领域得到验证,在人文学科领域并不成立;而课题参与质量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及人文学科均得到支持,并且相较于课题参与数量,课题参与质量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博士生 课题参与 科研能力增值 学科差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洪川 向体燕 高玉建 马永红
基于2015—2020年我国博士毕业生数据,分析其去向及就业特征。研究发现,博士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就业单位偏好主要为高等学校、医疗卫生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国有企业等;就业地区具有明显属地原则和中心聚集效应;不同院校类型、不同学科门类(类别)的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差异显著。针对博士毕业生去向及就业特征,认为需建立就业动态反馈机制,完善就业创业知识培训与教育,积极引导高层次人才到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应协同国家社会需求,建立多元化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升博士毕业生就业质量,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毕业去向 就业特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永刚
当前我国高校博士毕业生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绝大部分博士毕业生选择了签约就业,继续深造的比例有所提高。与国外相比,我国博士毕业生在学术和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向上流动的比例偏低,流向非高校的各类事业单位的比例较高,流向工业部门的比例虽不高但流速较快。博士毕业生在就业区域选择上,呈现出以属地为圆心向周边地区递减的格局和态势。博士人才的环流过程中,东部和西部地区为博士人才净流入地,中部地区承担着同时向东部和西部地区高校输出优秀生源的角色,博士人才回流的比例较低。我国大学应进一步优化学术环境,提升学术职业的吸引力,提高博士研究生在学术内外部门从事科研的能力和水平。中部省份应主动招揽区域科教中心溢出的博士毕业生,积极联络和吸纳本省籍博士毕业生回流就业。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学术溢出 就业流动 职业选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柏培文
本文通过对城市主要劳动力市场中144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职业流动和职业成功的有关数据收集和处理,发现在我国城市主要劳动力市场里,就业选择、职业流动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成功产生明显的影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毕业生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就其根源来说,主要在于我国城市主要劳动力市场不成熟和组织管理缺乏规范化所带来的职业流动风险过大,以及劳动力市场分割带来不同就业选择的职业管理差异。它表明,高校毕业生职业成功不仅与自身有关,也与个体所处的环境和制度密切相关,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缺陷和管理缺乏规范化。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选择 职业流动 职业成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应届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模型
基于“毕业生群体”视角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模式探讨
基础研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毕业后都去了哪?——基于全国学术型博士学位授予数据的分析
中国博士生的培养现状与问题——基于2021年全国博士毕业生离校反馈调查的分析
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框架下的就业质量研究——基于中国大学毕业生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
初中毕业生教育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东莞市的实证调查
灵活就业在高校应届毕业生群体中的认可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22年全国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村初中毕业生的教育选择——基于某省两个县的调查
我国毕业博士职业选择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涉农学科为例
是否以学术为业: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职业取向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