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0)
- 2023(8760)
- 2022(7648)
- 2021(6987)
- 2020(6271)
- 2019(14518)
- 2018(14409)
- 2017(27861)
- 2016(15655)
- 2015(17942)
- 2014(18337)
- 2013(18281)
- 2012(17288)
- 2011(15774)
- 2010(15977)
- 2009(15137)
- 2008(15524)
- 2007(14254)
- 2006(12332)
- 2005(11338)
- 学科
- 济(63652)
- 经济(63555)
- 管理(48470)
- 业(44689)
- 企(37019)
- 企业(37019)
- 方法(30346)
- 数学(26714)
- 数学方法(26431)
- 财(20171)
- 制(18347)
- 农(17341)
- 中国(15931)
- 学(14041)
- 业经(13437)
- 贸(12401)
- 贸易(12399)
- 务(12149)
- 财务(12118)
- 财务管理(12082)
- 易(12060)
- 企业财务(11428)
- 地方(11376)
- 体(11363)
- 银(11192)
- 银行(11157)
- 农业(10969)
- 融(10748)
- 金融(10744)
- 行(10546)
- 机构
- 大学(237469)
- 学院(232675)
- 济(96476)
- 经济(94250)
- 管理(87370)
- 研究(80743)
- 理学(74776)
- 理学院(73884)
- 管理学(72633)
- 管理学院(72171)
- 中国(59744)
- 京(50234)
- 科学(48556)
- 财(47653)
- 农(41690)
- 所(41674)
- 研究所(37521)
- 财经(37072)
- 江(36847)
- 中心(36691)
- 业大(35679)
- 经(33382)
- 农业(32906)
- 北京(31760)
- 经济学(30321)
- 范(30228)
- 师范(29878)
- 院(28983)
- 州(28580)
- 经济学院(27411)
- 基金
- 项目(150782)
- 科学(117470)
- 研究(109872)
- 基金(108694)
- 家(94794)
- 国家(94025)
- 科学基金(79335)
- 社会(68820)
- 社会科(65124)
- 社会科学(65103)
- 省(59041)
- 基金项目(57574)
- 教育(51915)
- 自然(50938)
- 划(50021)
- 自然科(49704)
- 自然科学(49685)
- 自然科学基金(48824)
- 资助(44929)
- 编号(44922)
- 成果(37858)
- 部(34528)
- 重点(34506)
- 发(32014)
- 课题(31640)
- 制(31582)
- 创(31181)
- 教育部(29456)
- 科研(29345)
- 创新(29320)
共检索到350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世奎 沈文钦
从导师的角色和责任、导师资格、学术指导方式、学术指导的质量保障机制这四个维度对各国的导师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导师资格方面,西方国家对职称没有硬性要求,主要强调学术能力和指导经验;在指导方式方面,西方国家以指导委员会制度和双导师制为主,传统上奉行单一导师制的国家也在进行改革;同时,西方国家强调从标准制定、导师培训、签订契约等方面保障学术指导的质量。从比较的视角和现实调研结果来看,我国的导师制度迫切需要进一步改革,尤其是需要打破博导职称化的倾向,鼓励副教授担任博导,同时通过建立博士生指导小组制度或双导师制度,使青年教师参与到博士生指导中来。
关键词:
博士生导师 资格 指导方式 制度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祖超 熊艳 张俐
美国博士生导师制度大体经历了摸索前进、规范确立、曲折发展、改革创新四个发展阶段,在博士生导师遴选制度、负责制度、聘任制度、评价激励制度方面日趋成熟。美国博士生导师制度在演变历程中的主要发展改革经验是: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国外经验;结合本国实际,凸显本土特色;适应社会需求,确保人才质量;强调规范管理,提倡各具特色。借鉴美国博士生导师制度的经验,我国可从实行导师组负责制、改革博导终身制、完善博士生导师评价制度、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着手,加强中国特色博士生导师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导师制度 改革 经验 美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卫霞
通过对华东地区10所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的调研,实证分析博士生导师资助制对导师责任心提高、博士生学习科研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业成就提升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发现:理工科博士生导师资助制并没有显著提升导师指导博士生的责任心;理工科博士生导师资助制显著提高了博士生的科研课题参与度和学业科研投入时间;理工科博士生导师资助制没有有效促进博士生学业成就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针对调查结果,对进一步完善导师资助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屈宝强 赵伟 屈丽娟
对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领域博士生导师的年龄、性别和地区分布特征及其学习经历进行分析,揭示我国该领域师资力量的现状,并针对今后这一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特别是博士生导师培训提出建议。
关键词:
图书情报 档案管理 博士生导师 群体特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屈宝强 赵伟 屈丽娟
博士生导师是教学科研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着各个领域较高的科研水平。本文主要从博士生导师发表论文总量、核心期刊博士生导师发文比率、核心期刊论文作者的博士生导师比率分布以及论文合著情况等指标了解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领域博士生导师发文情况,进一步了解该领域博士生导师群体的科研状况,为提高图书馆情报和档案管理领域的教育和科研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崔自铎
作者依据多年指导博士生的工作经历,对指导博士生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如指导什么、忌讳什么、以及指导博士生的几项原则等,都作出了简要说明。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对改革审定博士生导师的思考陈文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决定,今后不再由国家统一评审博士生导师,而改由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按有关规定,在审定本单位招收培养博士生计划的同时,遴选确定博士生指导教师。这是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重大举措,笔者以为有如下几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宪成 王春华 刘扬 宋世昌
自行审定博士生导师质量控制初探孙宪成王春华刘扬宋世昌自行审定博士生指导教师是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为全面贯彻落实学位[1995]20号文件精神,自1995年7月下旬开始,经过学习文件,提高认识的思想准备和组织落实,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松 瞿海东 蒋国俊
导师对于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作用非常关键,而当前普遍存在的“导师终身制”严重制约了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笔者分析了博士生导师队伍考核评估的必要性,提出了考核评估应涵盖的主要内容,并就考核评估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博士生 导师 考核评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田克勤
博士生的学习是一个张扬学术自主性、彰显学术研究性的过程,它融读书写作、研究思考、创新学术为一体。考察博士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尺度是学位论文的水平。基于此,博士生导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能为学生开出几门课,而在于怎样去引导学生学习。或者说,导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教"而在于"导"。
关键词:
博士 博士生导师 学习 工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延东 卢阳旭
大学拥有悠久的独立学术文化传统,但近年来,随着以“行政化”为代表的管理文化和以“学术资本主义”为代表的商业文化的渗透介入,大学文化正在经历新的分化和重塑,并对相关行动者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文章基于一项全国性博士毕业生调查数据,系统分析了大学文化如何影响博士生对导师的满意程度。分析发现,遵循传统学术文化和师道规范的导师更受学生欢迎,而更高的权力地位和更强的市场取向并没有显著增加导师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这一结果可能喻示着,虽然当前中国大学文化日趋分化、复杂,但学术文化仍占据主流地位,管理文化和商业文化尚未形成根本性的“僭越”。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俐 李祖超 黄杨
介绍了英国高校经过长期探索建立的较完善的博士生导师队伍质量保障机制,包括资格认定与任职、角色培育与培训以及考核评估等,指出其运行过程中有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中介机构的有力监督、高校机制环境的主导及导师个人意志的驱使,上述因素共同推动着高校博士生导师队伍质量保障机制的有效运行。认为该机制在保障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与博士生培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了英国的这些做法对我国高校完善博士生导师遴选、培训、考核评估等方面的借鉴价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沈文钦 高耀 赵世奎
利用博士质量调查数据及相关访谈资料分析了我国博士生对不同指导方式的偏好,同时比较了单一导师制和联合指导制博士生对学术指导满意度的学科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博士生尤其是理工科博士生普遍倾向于选择联合指导制度,但除医学博士生外,两种指导方式的满意度并无显著差异。考虑到在一些学科中某些博士生尽管名义上受单一导师的指导,但事实上是导师联合指导,因此回归结果可能低估了联合指导制度的实际效果。此外,研究发现,如果博士生偏好的指导方式与实际指导方式一致,其满意度也更高。从国际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和学生期望来看,我国应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丽君 胡何琼
认为研究生导师制度不仅只是研究生培养的一种管理制度,它也是学科规训制度下生产学术"新人"的学术制度,导师应享有高度的自主性。指出在大学自主、学术自由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学术文化这些学术制度被压抑的情况下,有必要回归到研究生导师制度的内在向度,即尊重学术工作的规律,尊重导师的自主性,尊重学术活动的自发秩序。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 制度 学术自主 学术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