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4)
2023(9063)
2022(7577)
2021(7187)
2020(6004)
2019(13299)
2018(12924)
2017(22877)
2016(13349)
2015(15403)
2014(15292)
2013(14798)
2012(14154)
2011(13155)
2010(13637)
2009(12980)
2008(13096)
2007(12447)
2006(11466)
2005(10876)
作者
(42654)
(35208)
(35090)
(33590)
(22450)
(17265)
(16069)
(13780)
(13750)
(13096)
(12361)
(12192)
(11802)
(11671)
(11452)
(11078)
(10580)
(10457)
(10384)
(10383)
(9227)
(9010)
(8834)
(8262)
(8165)
(8109)
(8014)
(7761)
(7443)
(7147)
学科
(48401)
经济(48330)
管理(34358)
(29282)
(25198)
企业(25198)
中国(17669)
方法(17075)
(16551)
教育(15522)
(13542)
(13455)
数学(13321)
数学方法(12911)
理论(12891)
(11885)
业经(11876)
地方(11072)
(9840)
银行(9802)
(9578)
金融(9577)
(9440)
农业(8716)
(8214)
(8170)
贸易(8157)
(8097)
教学(7882)
(7858)
机构
大学(203508)
学院(191911)
研究(76308)
(67914)
经济(65800)
管理(62524)
中国(56013)
理学(51401)
理学院(50619)
管理学(49045)
科学(48973)
管理学院(48707)
(47120)
(40482)
(37840)
研究所(36329)
(35060)
(34218)
中心(33993)
(32217)
师范(31822)
北京(31071)
业大(30990)
农业(29250)
(28339)
(27037)
(26679)
财经(25977)
师范大学(25754)
教育(25343)
基金
项目(119212)
科学(91493)
研究(86433)
基金(82723)
(74624)
国家(73926)
科学基金(60498)
社会(51026)
社会科(47899)
社会科学(47880)
(47487)
教育(43296)
(41611)
基金项目(41348)
自然(39715)
自然科(38801)
自然科学(38785)
自然科学基金(38081)
资助(35161)
编号(34973)
成果(32843)
重点(28542)
课题(28099)
(25527)
(25526)
大学(24318)
(24083)
科研(22981)
计划(22785)
(22536)
期刊
(88742)
经济(88742)
研究(69989)
中国(54604)
教育(43674)
学报(41147)
(34696)
科学(33494)
大学(32020)
(28224)
学学(28153)
管理(26208)
农业(22866)
(19342)
金融(19342)
技术(16830)
图书(14866)
财经(14487)
(12692)
业经(12594)
经济研究(12299)
(12253)
(12092)
书馆(11429)
图书馆(11429)
问题(11326)
业大(10646)
林业(10437)
科技(9718)
(9591)
共检索到330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松  张国栋  
数据显示,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生完成学业和综合考试通过情况随时间变化而明显改变,为了揭示其时间演变的内在逻辑,从政治论和认识论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出发,挖掘博士生完成学业情况的实质内涵。认为利益相关者基于两种不同的哲学观,在教育成本和培养质量两方面存在冲突,而博士生完成学业情况正是这种冲突的外在表现指标。在博士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内,建立博士生完成学业情况天平模型,解释了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生完成学业和综合考试通过情况随时间演变的内在逻辑。认为我国大学在构建博士生分流淘汰机制时,应参考普林斯顿大学的发展经验,把博士生完成学业情况作为重要考量指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海生  
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可知,博士生能否按期完成学业在人口统计变量特征等方面不存在差异,而在学科、学习方式等维度上存在明显不同。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的影响因素可以归因为个体因素和制度因素两类,个体因素主要体现为博士生专业基础与科研能力、读博动机以及学习方式;制度因素则包括导师指导方式、论文选题工作、科研成果发表要求、学业考核制度、科研资助政策、资助方式、国家公派政策等方面。认为改进的切入点在于改革招生政策、完善培养制度以及切实落实院系和导师的职责。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泳  
美国一流大学的博士培养制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认的典范,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探析其筛选与录取制度、资格考试制度、课程设置、团队指导制度、开放的人才培养体系、讨论为主的导修制和多元的资助体系,以期对我国目前的博士培养制度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海生  
美国博士生教育面临获博士学位比例低,获学位用时长,少数族裔、本土学生以及女性学生学业完成率低等困境。造成博士生学业完成低迷的原因除严格的淘汰制度外,还包括院系要求不明确、论文选题不当、导师指导不力、学生能力不足、学习意愿不强、人际关系不和、资助不足以及就业市场对博士学位需求不足等。美国的经验表明,完善招生环节、强化分流筛选机制、加强导师指导绩效考核以及更好地发挥院系主体作用有助于问题解决。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邢欢  叶赋桂  
阐述了美国博士生综合考试改革的目标和历程。博士生综合考试产生之初的首要目标在于促进博士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整合,其核心在于知识综合,而非考试评价。20世纪90年代博士生综合考试发生变革,改革后的博士生综合考试首要目标在于促进博士生研究能力的发展。无论在哪个阶段,博士生综合考试都不仅是一个评价工具,而是一种培养机制和教育经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海燕  陈凯旋  马辉  
规模化的博士生教育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笔者论述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会建设的现状,并在分析博士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博士生会的功能定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熙  郭二榕  
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高水平大学博士生招生中对申请者的评判和选拔,实际上是一种多重制度逻辑下的组织挑战和政治博弈。其中,(制度化的)学术精英主义、协商式的科层制以及社会和教育公平,共同构成了博士生招生中相互制约又紧密联系的差异化结构,影响并形塑着教师对于"优秀"的评判标准。探讨多重制度逻辑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分析和理解当前"申请-考核"制的运行机制与主要困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覃丽君  谭菲  
美国工程教育学博士生培养以工程教育学为学科基础,遵循工程学与教育学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逻辑,其实质是技术与人文这两种价值取向的交融。在实践中,跨学科的逻辑表征在工程教育学博士生培养的缘起、目标与招生要求、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等方面。研究认为,工程教育学博士生培养是美国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创新,我国可借鉴相关的做法,通过深化工程人才跨学科培养理念、组建跨学科培养组织等方式创新工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我国"新工科"建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振林  周济林  张亮  陈谦  
南京大学在加强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考核与分流、严把学位论文出口关的同时,深入分析延期博士生数量随之增加的深层次原因,从助力全体博士生成才的理念出发,通过调整基本修业年限、提供学业支撑、实施学业预警等措施,构建与博士生培养分流机制相对应的博士生学业预警与帮扶机制,形成了学业流程预警帮扶、专项事务预警帮扶、学业申诉预警帮扶、院系网格化预警帮扶等模式,显著提升了博士生培养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世奎  吴彬  
以我国博士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主要指引,系统梳理总结了近40年我国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历程,对博士生教育改革的逻辑、路径和面临的张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基础、落脚点和主线,对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学位授权审核机制改革、招生选拔机制改革进行了论述,也探讨了"学科中心"和"实践导向"、"效率优先"和"均衡发展"、"计划依赖"和"资源驱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张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滨  黄晓星  
通过对中山大学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教学实效性的实证研究可以看到,在遵循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双重规律的前提下,以理论逻辑为基础、认知逻辑为尺度、生活逻辑为指向的三维一体是中山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实效性的有效机制。其中,理论逻辑强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人文素养;认知逻辑着重建构主动学习和契合学生认知水平;生活逻辑力求直面现实和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吉喆  罗发奋  
远程学习者辍学、流失以及沉淀的现象始终困扰着远程教育工作者,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本研究以Kember学生进步模型为参考,对国内远程学习者完成学业的情况展开实证研究,通过结构方程建模得出影响远程学习者完成学业的因素,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乐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面向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了全员必修的"写作研讨课"(Writing Seminars),并为该课程构建了囊括"观念"(Philosophy)、"能力"(Skill)、"知识"(Knowledge)的"三元三层"学习成果体系,旨在塑造"可迁移的"(transferable)综合性研究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装配一套研究与写作的"工具箱"(toolkit)。从理念创设、制度安排与成果输出的探析中可以窥见,该课程表征出浓厚的研究性质,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本科生的"前学术训练",其对我国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建设与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箭  
针对考博不如考研规范、严格、合理,建议国家统考外语、专业基础课等,并固定考试时间;对考博同等学力者的认定,提出了具体的设想;在职称晋升中,对未获博士学位就不能晋升正高职称提出了异议;在博士生论文答辩前,要求博士有高水平论文发表,以达到适当严出是可取的,但应适当延长学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蒋予民  杨淑华  马永斌  
本文本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原则,在博士生招生中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在考试方式、考试 内容等方面做出大胆的创新,从而在博士生招生工作中开创新局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