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4)
- 2023(14720)
- 2022(12577)
- 2021(12075)
- 2020(10310)
- 2019(24006)
- 2018(23668)
- 2017(44327)
- 2016(24080)
- 2015(27763)
- 2014(27625)
- 2013(27115)
- 2012(25315)
- 2011(22835)
- 2010(22634)
- 2009(20983)
- 2008(20543)
- 2007(18173)
- 2006(15430)
- 2005(13916)
- 学科
- 济(98481)
- 经济(98369)
- 管理(64099)
- 业(60300)
- 企(47991)
- 企业(47991)
- 方法(47773)
- 数学(42457)
- 数学方法(41964)
- 中国(29042)
- 农(26434)
- 财(26340)
- 贸(24185)
- 贸易(24179)
- 易(23689)
- 制(20304)
- 学(19725)
- 业经(19415)
- 地方(17339)
- 农业(16999)
- 融(16694)
- 金融(16686)
- 银(16371)
- 银行(16336)
- 行(15662)
- 理论(15147)
- 务(15101)
- 财务(15044)
- 财务管理(15001)
- 和(14982)
- 机构
- 大学(345164)
- 学院(339590)
- 济(146017)
- 经济(143104)
- 管理(129503)
- 研究(119941)
- 理学(111259)
- 理学院(110050)
- 管理学(108069)
- 管理学院(107444)
- 中国(91778)
- 京(73757)
- 科学(70933)
- 财(65756)
- 所(59681)
- 农(57906)
- 中心(55848)
- 研究所(54337)
- 财经(52565)
- 业大(50385)
- 江(50289)
- 经(48002)
- 北京(46512)
- 经济学(46159)
- 农业(45595)
- 范(44277)
- 师范(43802)
- 院(43386)
- 经济学院(41736)
- 州(39584)
- 基金
- 项目(229224)
- 科学(180346)
- 基金(168111)
- 研究(167298)
- 家(147114)
- 国家(145967)
- 科学基金(124488)
- 社会(106474)
- 社会科(101052)
- 社会科学(101026)
- 基金项目(87785)
- 省(87135)
- 自然(79738)
- 教育(78211)
- 自然科(77970)
- 自然科学(77943)
- 自然科学基金(76556)
- 划(74585)
- 资助(70109)
- 编号(67508)
- 成果(55455)
- 部(52248)
- 重点(51984)
- 发(48811)
- 创(47328)
- 课题(46683)
- 国家社会(45344)
- 教育部(44894)
- 科研(44587)
- 创新(44407)
- 期刊
- 济(153268)
- 经济(153268)
- 研究(101767)
- 中国(68768)
- 学报(54729)
- 财(51269)
- 农(51244)
- 科学(49007)
- 管理(45533)
- 大学(41648)
- 教育(39185)
- 学学(38719)
- 农业(34875)
- 融(31389)
- 金融(31389)
- 技术(30055)
- 经济研究(25793)
- 财经(25789)
- 业经(23109)
- 经(22269)
- 贸(21454)
- 问题(20819)
- 业(19754)
- 国际(19651)
- 统计(18524)
- 图书(18133)
- 世界(17305)
- 版(16301)
- 技术经济(16293)
- 策(15892)
共检索到510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澄锋 陈洪捷 沈文钦
发表国际期刊论文是博士生获得学术共同体承认进而获得学术职位的有效方式,也是检验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解不同群体特征的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是否存在差异,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课题"的8207份博士毕业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从院校类型来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及中科院和社科院的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要显著高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其他高校;从学科类别来看,自然科学类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要显著高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博士生;从生源类型来看,男性、非普通招考以及跨学科的博士生在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方面表现更加突出;从培养过程来看,具有境外留学经历以及科研参与经历的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状况更加优异。
关键词:
博士生 国际期刊论文产出 群体差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澄锋 陈洪捷 沈文钦
博士研究生是学术职业的后备军,学术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取决于是否有足量的、优秀的、具有科研潜质的博士毕业生加入。本文关注的研究议题是"我国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数量是否充足以及哪些群体的博士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学术职业"。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数据"的6344份脱产学术型博士生的就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有七成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三成博士生流向非学术职业;在院校层面,"双一流A类高校"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最低;在学科层面,医学、经济学和工学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最低;在个体层面,女博士、普通招考和具有留学经历的博士生更倾向于选择学术职业。
关键词:
博士生 学术职业选择 群体差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澄锋 陈洪捷 沈文钦
跨境联合培养博士生是高等教育全球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博士生获取更高质量学术训练的重要途径。基于2017年"全国博士毕业生离校调查"的8207份博士生数据,从学术训练和知识生产两个方面考察中外联合培养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及论文产出的影响可以发现:在科研能力增值方面,中外联合培养的博士生与非中外联合培养的博士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方面,中外联合培养的博士生显著高于非中外联合培养的博士生,但在国内期刊论文产出方面二者没有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鑫 许丹东
跨学科学位论文是推动博士生跨学科学术训练的重要抓手,但跨学科研究通常存在挑战度高、周期长的特点,开展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的博士生可能面临着更高的延期毕业风险。基于2022年度“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项目的研究表明:跨学科学位论文给博士生带来了较大的研究压力、需花费更多时间成本,对其延期毕业的概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在影响的异质性方面,跨学科学位论文更可能增加自然科学、学科背景单一化博士生的延期毕业风险。据此,建议对博士生完成跨学科学位论文提供全流程、多方位的支持。通过延期后的项目资助、弹性学制,助力合理延期博士生完成高水平、长周期的跨学科研究。重点支持自然科学博士生的跨学科研究,积极招收有跨学科教育背景的生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澄锋 沈文钦 陈洪捷
伴随着政府和高校一系列"引智"工程,高校具有海外学位背景的博导规模在迅速扩张。那么,具有海外学位背景的博导相较于"本土"博导,二者指导博士生的水平谁更胜一筹呢?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课题"的8207份博士生数据,运用线性回归和标准负二项回归分析了博导海外学位背景对博士生学位论文指导满意度以及博士生国际期刊论产出的影响。结果显示,具有海外学位背景的博导所指导的博士生,其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更高,但学位论文指导满意度更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澄锋 陈洪捷 沈文钦
课题参与是博士生科研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然而,在理论及实践中,我们往往过于关注课题参与数量,而忽视了对课题参与质量的关注和考察。通过对2017年"全国博士毕业生离校调查课题"的8 207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课题参与数量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仅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领域得到验证,在人文学科领域并不成立;而课题参与质量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及人文学科均得到支持,并且相较于课题参与数量,课题参与质量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博士生 课题参与 科研能力增值 学科差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许丹东 沈文钦 翟月 陈洪捷
博士毕业生的实际就读体验对于改进博士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全国261所博士生培养单位、15512名博士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博士生的培养状况,结果表明:博士毕业生对于导师、课题研究过程、科研硬件条件的评价较高,但对课题申请环节、课程教学、生活条件、教学能力提升的评价相对较低。另外,约50%的博士生是延期毕业的,并且其归属感和整体满意度得分都明显不如未延期毕业的博士生。博士生培养单位需要进一步重视博士生的学术训练过程,重点在课题研究支持、课程教学、生活条件保障、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做出改进,并通过提升培养过程各环节的质量降低博士生的延期率。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博士生培养质量 博士生调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姜星海 葛军娜
本文选取了博士生论文的确定途径、博士生的研究与导师研究之间的关系、博士生跟导师探讨博士论文的频率和博士生对导师指导论文的认可程度这四个维度,比较分析了中日两国博士生学习与生活的数据。结果发现,我国博士生在学位论文指导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科研自主性和独立性,加强导师与博士生之间的互动,更好地发挥导师的引导和决策作用,才能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保证博士生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
博士生质量 学位论文 导师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洪川 向体燕 高玉建 马永红
基于2015—2020年我国博士毕业生数据,分析其去向及就业特征。研究发现,博士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就业单位偏好主要为高等学校、医疗卫生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国有企业等;就业地区具有明显属地原则和中心聚集效应;不同院校类型、不同学科门类(类别)的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差异显著。针对博士毕业生去向及就业特征,认为需建立就业动态反馈机制,完善就业创业知识培训与教育,积极引导高层次人才到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应协同国家社会需求,建立多元化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升博士毕业生就业质量,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毕业去向 就业特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常海洋 杜静
随着博士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博士生与导师的关系愈发受到关注,其研究也愈发深入。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等分析工具,对博士生与导师关系研究领域发表的国际期刊论文绘制知识图谱并进行分析,发现博士生与导师关系研究主要聚焦于跨种族、跨文化、角色期望、学术指导、影响因素等方面。2017年以来,研究转向对学生群体的内在关注,与之相关的毕业、压力、自我、满足、孤立等问题成为研究前沿。分析博士生与导师关系研究的现状与热点,发现国际学者注重不同背景下研究的主要矛盾和基本问题、关注博士生与导师之间的内心交往及精神支持、观照人作为主体的价值与意义,但博士生与导师关系研究需弥补导师专业发展需要与诉求的空白。
关键词:
博士生 导师 师生关系 可视化分析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世奎 范巍
实证分析表明,毕业博士普遍认为我国博士生教育较好的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是反映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指标,参与课题质量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是提高博士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国际视野和研究能力是博士生教育中最需要加强的方面。
关键词:
毕业博士 博士生教育 回溯评价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彭安臣 沈红
使用对全国12所大学913名博士生的调查数据,应用"教育生产理论"、"入学选择理论"以及"激励理论"构建分析框架,考察博士生资助与博士生培养质量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发现,我国博士生接受的资助水平整体偏低,且效率取向不明显;资助类型与博士生学术产出、生源吸引以及学位完成时间存在相关关系;"高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相对其他资助类型,在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吸引优秀生源、促进学位完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证实了资助是有效博士生教育的必要条件及其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有鉴于此,必须加大资助力度、提高资助水平,改善资助结构、提高资助效益,构建"绩效+公平"导向的资助体系。
关键词:
博士生资助 资助类型 培养质量 学术产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范皑皑 沈文钦
本研究使用2007年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数据,从导师对博士生指导投入精力、指导方式、指导内容、导师制度等方面选取一系列指标考察了目前博士生导师学术指导行为的特点、模式及其影响,并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对好的学术指导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好的博士生学术指导模式包含两大共性:学生论文选题与导师专长契合度高,导师能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同时,良好的导师指导也存在学科差异,对于人文学科,博士生更适宜"协商秩序"模式的指导,而对于工学博士生则更适合"技术理性"模式的指导。
关键词:
博士生质量 学术指导 师生关系 学生评价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罗英姿 刘泽文 陈小满 顾剑秀
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是保障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必要环节,它引导着博士生教育的整体发展方向。本文以博士生个体发展为主线,确立了包括博士生教育质量输入、过程、输出和发展四个阶段的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构建了博士生教育质量IPOD评价模型。IPOD评价模型体现的是学术成果、学术训练及职业发展导向相结合的博士生教育质量观,既有一定的普适性,又具有学科的特殊性。基于该模型对我国六所高校博士生教育质量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学科属性不同,博士生教育质量指数也会存在差异;高校层次类型的高低与博士生教育质量指数并非总是呈现正向匹配的关系。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教育质量 评价模型 IPOD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维海 罗英姿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非认知能力对职业发展存在重要影响,通过对已毕业博士在学期间科研态度、创新、合作与交流、职业认知四个维度13项非认知能力的调查发现,非认知能力增值的影响因素不同于认知能力。被动求学对全部样本都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性别、录取方式和独立申请课题也会对部分样本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从促进博士生认知和非认知能力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应当考虑在招生录取、导师组培养和自主科研支持力度方面采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长江水产研究所中文期刊论文产出分析
从质化数据到国际期刊论文:数据分析与学术写作
国际SCI期刊论文写作:基于体裁分析的显性教学和脚手架模式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现状调查——基于CSSCI来源期刊论文的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学科期刊论文引文的调查与分析
基于期刊论文的作者合作特征及其对科研产出的影响——以国际医学信息学领域高产作者为例
基于期刊论文的作者学术合作与科研产出关系研究——以图书情报领域为例
2001-2010年我国农业教育研究热点及趋势评述——基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核心期刊论文分析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研究的一般特征和发展趋势(之一):论文概况及学术期刊分析——基于2000—2007年CSSCI期刊论文数据的分析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现状与思考——基于2001—2010年中国学术期刊网核心期刊论文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