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1)
- 2023(8116)
- 2022(6768)
- 2021(6579)
- 2020(5591)
- 2019(12982)
- 2018(13222)
- 2017(24136)
- 2016(13206)
- 2015(14703)
- 2014(14211)
- 2013(13233)
- 2012(11694)
- 2011(10514)
- 2010(11179)
- 2009(10128)
- 2008(9957)
- 2007(8786)
- 2006(7819)
- 2005(7000)
- 学科
- 济(45464)
- 经济(45416)
- 管理(39626)
- 业(38861)
- 企(35459)
- 企业(35459)
- 方法(21448)
- 数学(18718)
- 数学方法(18148)
- 技术(16379)
- 中国(14318)
- 制(13606)
- 理论(12193)
- 农(11999)
- 技术管理(11972)
- 业经(11816)
- 财(11148)
- 教育(11026)
- 教学(9838)
- 银(8799)
- 体(8781)
- 银行(8777)
- 行(8407)
- 学(7966)
- 融(7964)
- 金融(7963)
- 地方(7598)
- 农业(7434)
- 体制(7370)
- 策(7302)
- 机构
- 学院(171092)
- 大学(170482)
- 管理(68067)
- 济(66480)
- 经济(64780)
- 理学(58350)
- 理学院(57743)
- 研究(57054)
- 管理学(56390)
- 管理学院(56066)
- 中国(41564)
- 京(36464)
- 科学(33085)
- 财(31662)
- 江(27827)
- 所(27512)
- 中心(25364)
- 研究所(24735)
- 农(24370)
- 范(23981)
- 财经(23835)
- 师范(23758)
- 业大(23555)
- 北京(23521)
- 技术(21838)
- 州(21791)
- 经(21653)
- 院(21191)
- 经济学(19367)
- 师范大学(18762)
- 基金
- 项目(113371)
- 科学(90510)
- 研究(87039)
- 基金(79401)
- 家(68515)
- 国家(67890)
- 科学基金(59609)
- 社会(53325)
- 社会科(50507)
- 社会科学(50495)
- 省(47863)
- 教育(44311)
- 基金项目(41020)
- 划(39446)
- 自然(38128)
- 自然科(37392)
- 自然科学(37384)
- 自然科学基金(36722)
- 编号(36355)
- 资助(32373)
- 创(30119)
- 成果(29529)
- 课题(27362)
- 创新(27049)
- 重点(26129)
- 部(24581)
- 发(24080)
- 大学(22299)
- 项目编号(22181)
- 年(22042)
共检索到268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泽芳
时代发展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我国当前博士生创新能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了现行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反映在培养观念相对滞后、培养目标存在偏颇、培养主体规范不够、培养对象选淘不严、培养方式缺陷甚多、培养评价忽视创新等方面。加强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必须改革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培养观念、突出创新能力为重的培养目标、构建能有效激发创新的导师队伍、改革对培养对象的选淘制度、改进现存的培养方式、完善有效激励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
博士生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南宁
从科学研究工作的本质入手,谈了应以科学精神来培养博士生的想法,提出“是否发表论文不是评价博士学位论文的惟一方式“这一命题,同时还指出应以科学精神来统领导师队伍建设及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学术论文 导师队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甲刚
从价值取向上看,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必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的新要求,有利于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我国从博士生教育大国向博士生教育强国的转变。从路径选择来看,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应立足于中国特殊国情,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从未来走向来看,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将趋于目标多样化、选拔灵活性、课程规范性和过程开放性等。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培养模式 改革 构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方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最高学历教育,直接关系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提高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反思了多年培养实践,提出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模式是由思想品德、业务理论、实践能力三个方面组成。通过本模式的方式方法教育培养博士研究生可能达到提高质量之目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锋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我国博士生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不够大、效果不够明显。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博士生教育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一、创新能力是衡量博士生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什么是博士生教育质量,如何衡量博士生教育质量,一直是教育界所关注的问题。有学者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质量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申继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顾秉林
作者指出,当前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着创新意识薄弱、生源质量欠佳、师生投入不足、管理尚需改进等四个问题。因此,应该在推进招生改革,吸引优秀生源;实施筛选制度,确保培养质量;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创新氛围;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创新能力;明确导师职责,加强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文良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校在制定提升质量的实施方案时,一要客观,二要科学。所谓"客观"就是客观分析自身的办学层次、发展水平、特色和优势,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所谓"科学"就是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合理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有效实施。要以国家实施"质量工程"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加大教学投入,真正把提高教学质量工作落到实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于书洁 史长丽 于嘉林 李健强 吕艳
说明了对博士生实施跨学科实验室轮训的意义和作用,介绍了2007~2008年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跨学科实验室轮训的实践探索和体会,指出采用这种方法在博士生培养中取得的成效。认为构建跨学科实验室轮训的培养体系并建立与之配套的管理运行模式,是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实践能力 博士生 实验室轮训 研究生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国强
文科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当前,在教育观念、课程与教学、师资建设及管理模式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阻碍文科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地方。我们应在严把招生关的基础上,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从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和教育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培养文科博士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文科 博士生 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安邦 韩映雄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要议题。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文修
作者就西安交通大学多年来抓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并指出创新能力是检验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志 ,创新成果是评审博士学位水平的重要指标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慰慈
在博士生培养中,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础。要不断扩大导师在博士生培养中的自主权,强化导师对博士生培养全面负责的意识。
关键词:
创新 创新能力 导师负责制 博士学位论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唐卫东 阚茹
本文通过对创新的三个特点和博士学位论文三个创新点的分析,提出了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的两个根源,博士学位论文创新评价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和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的两点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学飞
本文从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演变考察了法、英、德、美四国的博士生教育 ,并对影响各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因素、各国博士生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进而就法、英、德、美四国博士生教育对中国博士生教育发展的启示作了阐述
关键词:
博士生培养模式 传统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