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37)
2023(16377)
2022(14010)
2021(13047)
2020(11242)
2019(25460)
2018(25066)
2017(46858)
2016(26079)
2015(29330)
2014(28688)
2013(27836)
2012(25677)
2011(23028)
2010(22793)
2009(20873)
2008(20529)
2007(18421)
2006(15700)
2005(13450)
作者
(75349)
(63023)
(62881)
(59709)
(39917)
(30665)
(28555)
(24922)
(23896)
(22367)
(21393)
(21278)
(20092)
(19749)
(19651)
(19495)
(19403)
(18773)
(18245)
(18172)
(15859)
(15387)
(15368)
(14301)
(14271)
(14164)
(13987)
(13894)
(12783)
(12746)
学科
(98105)
经济(98008)
管理(74185)
(72504)
(60335)
企业(60335)
方法(47575)
数学(41970)
数学方法(41432)
(27325)
中国(26657)
(26362)
业经(22080)
地方(21874)
(21412)
技术(20672)
(18898)
贸易(18891)
农业(18511)
(18424)
(18340)
(16887)
财务(16839)
财务管理(16799)
理论(16763)
企业财务(15919)
教育(14939)
环境(14883)
(14687)
(14565)
机构
大学(359845)
学院(356066)
(139871)
管理(137917)
经济(136811)
理学(120163)
研究(119067)
理学院(118751)
管理学(116442)
管理学院(115772)
中国(85734)
科学(76756)
(74734)
(68089)
(62201)
(60147)
业大(59982)
(57784)
中心(55774)
研究所(55130)
农业(54030)
财经(50128)
(47635)
师范(46997)
(45582)
北京(45337)
(43315)
(43082)
经济学(42143)
技术(39971)
基金
项目(250248)
科学(196756)
基金(180144)
研究(176352)
(159599)
国家(158264)
科学基金(135724)
社会(111163)
社会科(105345)
社会科学(105313)
(103089)
基金项目(96545)
自然(91198)
自然科(89178)
自然科学(89147)
自然科学基金(87591)
(85616)
教育(83965)
资助(72486)
编号(70049)
重点(57130)
(56346)
成果(55327)
(54396)
(53713)
创新(52061)
课题(49865)
科研(49068)
计划(48466)
大学(47761)
期刊
(146406)
经济(146406)
研究(98882)
中国(75439)
学报(64249)
(59683)
科学(55817)
管理(49879)
(49675)
大学(48530)
教育(47269)
学学(44854)
农业(40617)
技术(32173)
(28037)
金融(28037)
业经(24766)
财经(24136)
经济研究(23227)
(23012)
(20700)
科技(19441)
问题(18988)
(18833)
技术经济(18060)
图书(17481)
(16721)
统计(16701)
业大(16580)
资源(16137)
共检索到518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英姿  吕红艳  
博士生创新能力是多种教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数十位资深博士生导师的调查表明:影响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大体可归结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方面,前者主要包含博士生导师的学术人格、学术能力与造诣、学术指导,博士生自身的学业基础、智力水平、心理素质、创新性意识与思维等;后者则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淘汰机制、培养年限、资助制度、学术氛围等几个关键维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俊华  汪霞  
基于江苏省五所高校938名博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状况、压力源与压力事件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51.17%的博士研究生处于无抑郁或正常状态,但16.31%的博士研究生可能需要心理疏导或干预;学业类事件、经济类事件和职业发展类事件是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最高的三类压力源,发表论文、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数据采集/写作是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最高的压力事件;个人背景和读博经历中的8个变量显著影响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状态。在总结博士研究生心理压力各类主要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制定和实施博士研究生压力管理策略的基本思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小军  
校企合作是高校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的基本途径。依据产学合作与校企合作的相关理论,梳理出影响高校校企合作成效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概念模型,即以合作动力、合作关系、沟通机制、外部环境等因素作为输入变量,以合作行为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其对高校校企合作成效的影响作用机理;同时,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各影响因素的测量指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校企合作动力、沟通机制与合作关系这三大主要因素对校企合作行为、合作成效有正向积极影响;外部环境对校企合作成效有正向积极影响,但对校企合作行为影响不显著;校企合作行为对合作成效也有正向积极影响;不同合作模式在合作行为与合作成效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顾剑秀  罗英姿  
基于江苏省8所高校全日制脱产学术型在读博士生调研数据,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家庭资本对子代博士生教育质量获得及在校学业表现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整体而言,家庭资本对子代博士生教育质量获得及在校学业表现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家庭经济资本对子代博士生教育质量获得及在校学业表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一方面说明,在经过前期筛选进入博士生教育阶段后,家庭背景的作用在逐渐弱化;另一方面说明,大学学历后社会经济分层对于教育分层的影响还在持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郑江淮  
本文在大量调查问卷基础上,以江苏省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微观行为方式层面考察了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品牌、企业家背景、人力资本、行业与地区相关因素,企业规模与创新投入强度之间呈现较明显的倒U型关系,而且存在"门槛效应"。集聚效应在现阶段对企业的创新活动非但没有产生促进作用,相反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出口因素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形成了复杂影响效应,表现在创新活动随着出口比例而发生非线性变化,呈现出"俘获"效应。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企业产品更新与升级换代进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和行为模式,验证了不同规模企业的创新行为特征差异与特有的人力资本竞争机制,以及它们对企业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慧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日益加剧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以创新引领区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文章根据知识生产函数理论,利用2002-2011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基于面板时间序列的处理方法,构建江苏省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计量模型,分析了R&D投入、科技人才投入、FDI等因素对江苏创新产出的影响,并提出进一步提升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的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易高峰  刘成  
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引入空间分析工具与模型,研究2009—2016年江苏省创新能力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分析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江苏省城市创新格局刻有明显的经济地带性差异的烙印,呈"北—中—南"逐渐增强的态势。(2)创新能力高水平和较高水平的城市分布具有强经济依赖性,主要分布于经济基础较好的苏南城市,而创新能力中低水平以上的城市呈集聚分布态势。(3)Moran’s I值表明,江苏省城市创新能力空间相关效应明显,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江苏省以低—低集聚区为主,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地区,而长江南部对周围城市的创新带动效应并不明显,辐射作用有限。(4)经济水平、国际贸易水平、高等教育水平、金融水平、信息传播水平五个方面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武军  于润  张瑄  
我国保险业虽经连续多年的快速发展,但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方面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市场有效需求没有得到释放。如何将潜在保险需求转化成现实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保险密度和深度是关系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和保险大省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其为研究对象具有指标意义。通过对江苏省13地市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并阐述了当前消费者的保险消费意识偏好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提高我国消费者的保险消费意识的建议,以及提升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的途径和办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高明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的大学课程变革在回应社会需求的过程中采取的策略各不相同。"985"、"211"大学课程对市场需求的回应相对较弱,省属普通大学则较强;工科专业的课程回应社会需求的强度最强,人文社会科学次之,理学最弱;高等教育系统快速转型并未对"985"大学课程造成太大影响,而"211"和省属普通大学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程的要求和难度。各种课程变革策略的有效实施,主要取决于政府的管控程度、大学对社会需求信息的把握程度以及大学内部改革的决心程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高明  张红霞  
知识经济进一步密切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课程改革回应社会的需求已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在以往社会需求与大学课程的关系研究中,从社会对大学课程影响的角度研究较多,而大学内部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对社会需求的认知、回应的研究较少;从市场或政府对大学课程的单因素研究较多,而从市场、政府、第三部门综合研究较少。本研究以2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森青  杨红进  
以江苏大学生"村官"为例,对影响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因素进行调研分析,认为个人因素、创业资金、创业项目、创业模式、政策支持等方面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有很大的影响,从而提出大学生"村官"个人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寻找并把握创业时机,选择合适的创业模式,政府也要为大学生"村官"提供相应的项目支撑和技能培训,提供持续性的金融等政策支持,提出大学生"村官"成功创业的对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于基伯  何凌云  刘传哲  
贫困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需求逐年增加,助学贷款的审批人数与审批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各类奖助学金等资助力度的增大,国家助学贷款中超越缴纳学费和住宿费约束而用于其他支出的部分构成了贫困大学生对助学贷款的过度需求。基于需求理论,选择江苏省8所高校1 946个贫困大学生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获得奖助学金与兼职收入的数量、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偏好、对工作后预期收入与支出估计的准确程度、对助学贷款违约后果的清楚程度、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的可得性、性别及生源地区均对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过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贝淑华  王圆  沈杰  
基于产学研三方角度,从技术投入、技术产出、技术发展环境3个方面构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企业创新能力、学研方创新能力和教育环境影响3个公因子,对江苏省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对区域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影响最大,学研方创新能力次之,教育环境的影响有限;江苏省整体创新能力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企业创新能力水平较高,但学研方创新因子和教育环境因子表现欠佳。因此,提出江苏省要提升整体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依托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构建创新共同体,着力提升研发机构的投入产出水平,并继续维持高水平的企业创新能力和优越的教育环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彭安臣  沈红  
使用对全国12所大学913名博士生的调查数据,应用"教育生产理论"、"入学选择理论"以及"激励理论"构建分析框架,考察博士生资助与博士生培养质量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发现,我国博士生接受的资助水平整体偏低,且效率取向不明显;资助类型与博士生学术产出、生源吸引以及学位完成时间存在相关关系;"高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相对其他资助类型,在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吸引优秀生源、促进学位完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证实了资助是有效博士生教育的必要条件及其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有鉴于此,必须加大资助力度、提高资助水平,改善资助结构、提高资助效益,构建"绩效+公平"导向的资助体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崔苏卫  夏网生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依靠优越的区位优势接受产业转移,积极引进制造业,形成了外资经济的先发效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利用外资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引资路径必须优化和创新。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引资情况的剖析得出结论:由于低成本优势弱化,成本取向的引资难以持续,低端的分工协作方式缺乏竞争力,以引进资金为主的方式不适应转型升级的要求,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质量型、差异化竞争成主流,新常态下引资路径要向市场取向型、科技领先型、特色集群型、资源节约型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