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4)
- 2023(8178)
- 2022(6961)
- 2021(6441)
- 2020(5478)
- 2019(11967)
- 2018(11736)
- 2017(21296)
- 2016(11880)
- 2015(12918)
- 2014(12167)
- 2013(11677)
- 2012(10691)
- 2011(9545)
- 2010(9742)
- 2009(8524)
- 2008(8464)
- 2007(7661)
- 2006(6467)
- 2005(5611)
- 学科
- 济(37656)
- 经济(37623)
- 业(36658)
- 管理(34951)
- 企(31201)
- 企业(31201)
- 方法(17518)
- 技术(16216)
- 数学(14982)
- 数学方法(14799)
- 中国(11920)
- 技术管理(11795)
- 农(11096)
- 教育(10034)
- 理论(9903)
- 财(9884)
- 业经(9725)
- 制(9435)
- 学(9124)
- 农业(7457)
- 银(7397)
- 银行(7357)
- 教学(7082)
- 行(7047)
- 融(6797)
- 金融(6797)
- 地方(6776)
- 研究(6610)
- 划(6588)
- 务(6467)
- 机构
- 大学(157638)
- 学院(157577)
- 济(60255)
- 管理(59675)
- 经济(58766)
- 研究(55104)
- 理学(52010)
- 理学院(51378)
- 管理学(50434)
- 管理学院(50114)
- 中国(37307)
- 科学(34476)
- 京(32708)
- 农(30439)
- 所(27399)
- 财(26799)
- 业大(26443)
- 研究所(25223)
- 江(25112)
- 中心(24316)
- 农业(23965)
- 财经(21517)
- 范(21386)
- 师范(21117)
- 院(20228)
- 技术(20190)
- 北京(20110)
- 经(19711)
- 州(19483)
- 经济学(18202)
- 基金
- 项目(111941)
- 科学(88860)
- 研究(81146)
- 基金(79748)
- 家(71128)
- 国家(70499)
- 科学基金(60500)
- 社会(50873)
- 社会科(48287)
- 社会科学(48275)
- 省(47279)
- 基金项目(42642)
- 教育(40284)
- 自然(39731)
- 划(39249)
- 自然科(38937)
- 自然科学(38924)
- 自然科学基金(38329)
- 编号(31432)
- 资助(30919)
- 创(30258)
- 创新(27212)
- 重点(26073)
- 成果(24976)
- 部(24273)
- 课题(24189)
- 发(24051)
- 业(22385)
- 计划(21490)
- 科研(21237)
共检索到232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秀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面对信息化、全球化的不断挑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性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如果说高校大学生理应承担起创新的大任,那么博士生们就是最具创新潜力的后备军。一、博士生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认知当今世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已经形成,它带动着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决定着未来的发展走向,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是知识创新。由于知识是唯一在使用中不被消耗的资源,所以要形成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创新,而不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肖鸣政
结合北京大学行政管理博士点的培养经验,从研究生入学选拔、教学模式改革、学位论文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科学价值观与科学精神培养等不同环节,较全面地阐述了如何进行博士生创新素质的教育与培养问题。认为博士生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应该突出创新素质的培养与创新活动的实践。创新素质教育与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从学生选拔、教学形式、论文指导、校园文化与价值观培养等方面逐步实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冯仲科
讨论了年轻博士生导师应具备的科学的世界观,奋进的人生观,系统、敏锐的学科前沿洞察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宽阔的相关知识,优秀的表达能力,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诲人不倦的精神和面向未来的发展眼光等十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申继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常维亚 朱郴韦 邢鹏
培养和造就大批基础扎实,专业面向宽,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突出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顶层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翱 孟成明
通过对H农业大学近四年内已回国的71名出国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调查发现,出国联合培养经历对提升博士生科研意识和精神、科研及协作能力的作用很大。同时,留学管理部门和高校应通过高水平培养支撑博士生国际化学习研究的承载能力,构建"短-中-长"期的多层次国际化培养体系,加强绩效考核和强化质量控制,发挥好回国博士生的后续优势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出国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
多国联合培养 博士生 科研素质 教育交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包水梅
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定位,随着社会发展和学术型博士生教育自身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变革。基于历史溯源和现实考证可见:学术创新人才是我国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现实选择,这类人才以高深知识为工作对象,以学术创新为目的,具有"学者"的基本素质:坚实的知识基础,包括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知识、广博宽厚的跨学科知识;卓越的学术能力,包括独立的探究意识、丰富的想象力和理性批判能力;以学术为志业的品质,包括独立人格、对学术的热情、忠诚于学术及坚强的意志力和敢于冒险的精神。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尧
分析了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内容,指出要从确立问题意识入手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素质,以解决问题为手段来提高研究生的研究能力,通过融合科学与人文,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道德素质,来促进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养成。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唐卫东 阚茹
本文通过对创新的三个特点和博士学位论文三个创新点的分析,提出了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的两个根源,博士学位论文创新评价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和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的两点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国强
文科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当前,在教育观念、课程与教学、师资建设及管理模式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阻碍文科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地方。我们应在严把招生关的基础上,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从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和教育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培养文科博士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文科 博士生 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安邦 韩映雄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要议题。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南宁
从科学研究工作的本质入手,谈了应以科学精神来培养博士生的想法,提出“是否发表论文不是评价博士学位论文的惟一方式“这一命题,同时还指出应以科学精神来统领导师队伍建设及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学术论文 导师队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文修
作者就西安交通大学多年来抓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并指出创新能力是检验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志 ,创新成果是评审博士学位水平的重要指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顾秉林
作者指出,当前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着创新意识薄弱、生源质量欠佳、师生投入不足、管理尚需改进等四个问题。因此,应该在推进招生改革,吸引优秀生源;实施筛选制度,确保培养质量;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创新氛围;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创新能力;明确导师职责,加强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慰慈
在博士生培养中,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础。要不断扩大导师在博士生培养中的自主权,强化导师对博士生培养全面负责的意识。
关键词:
创新 创新能力 导师负责制 博士学位论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