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60)
2023(15009)
2022(12628)
2021(11776)
2020(10011)
2019(22343)
2018(21831)
2017(41098)
2016(22105)
2015(24393)
2014(23039)
2013(22323)
2012(20074)
2011(17598)
2010(17223)
2009(15396)
2008(14534)
2007(12360)
2006(10210)
2005(8364)
作者
(60909)
(50507)
(50211)
(47496)
(32230)
(24547)
(22669)
(19957)
(19277)
(17552)
(17053)
(17046)
(16038)
(15625)
(15525)
(15481)
(15456)
(15123)
(14542)
(14486)
(12590)
(12179)
(12038)
(11580)
(11437)
(11152)
(11082)
(11066)
(10182)
(10159)
学科
(78379)
经济(78294)
管理(66607)
(65377)
(56163)
企业(56163)
方法(39428)
数学(34539)
数学方法(34045)
(24105)
中国(21272)
(21085)
技术(19397)
业经(18843)
(16379)
(15953)
财务(15915)
财务管理(15880)
(15861)
(15387)
贸易(15377)
企业财务(15169)
(14997)
农业(14387)
理论(14050)
地方(13695)
技术管理(13542)
(12401)
银行(12346)
(12161)
机构
大学(293322)
学院(290465)
管理(116366)
(116120)
经济(113805)
理学(102618)
理学院(101506)
管理学(99594)
管理学院(99072)
研究(95068)
中国(69158)
(60063)
科学(59529)
(51898)
(51819)
业大(47607)
(45644)
中心(44843)
(42144)
财经(42117)
研究所(42073)
农业(41211)
(38688)
(37103)
师范(36548)
北京(36310)
经济学(35642)
(35513)
(32903)
经济学院(32334)
基金
项目(213560)
科学(170248)
基金(157299)
研究(151349)
(139823)
国家(138654)
科学基金(120091)
社会(97732)
社会科(92783)
社会科学(92764)
(84818)
基金项目(83899)
自然(80358)
自然科(78669)
自然科学(78644)
自然科学基金(77304)
(72036)
教育(71915)
资助(62112)
编号(58710)
(50259)
重点(48708)
(47157)
创新(46225)
(45176)
成果(44998)
科研(42139)
国家社会(41161)
课题(41130)
教育部(40732)
期刊
(115355)
经济(115355)
研究(79736)
中国(60245)
学报(50300)
科学(45529)
(44601)
管理(43246)
(41306)
大学(38582)
教育(36794)
学学(36610)
农业(30504)
技术(25675)
(22297)
金融(22297)
财经(20118)
经济研究(19640)
业经(19493)
(17383)
(17220)
科技(16378)
(14902)
问题(14649)
技术经济(13992)
业大(13509)
商业(12893)
(12666)
财会(12442)
统计(12364)
共检索到409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永红  杨雨萌  孙维  
基于35所高校4 219名在读博士生的问卷调查,考察学术共同体中博士生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其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博士生内部人身份感知可以正向预测其创新能力,学习投入在内部人身份感知与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创新能力影响的直接效应以及学习投入中介效应的后半路径均受到导师督导的调节作用。相较于文科博士生而言,理工科博士生的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其创新能力的直接效应更显著。不同科研任务量的博士生内部人身份感知存在显著差异,科研任务量过多的博士生内部人身份感知最低。建议推动博士生培养管理精细化,增加导师和博士生的交流频率和空间,适度扩容博士后数量,优化科研参与的人员结构,以提升博士生创新能力,促进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华伟  
利用3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2 148名学术型博士生的调查数据,分析知识共享对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博士生知识共享水平较高,学习投入有待提升,科研效能感明显不足,发展型科研创新能力略有提高,任务型科研创新能力稍微下降。博士生知识共享显著正向影响学习投入、科研效能感及科研创新能力。博士生学习投入在知识共享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关系上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而科研效能感在知识共享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关系上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学习投入及科研效能感在知识共享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关系上具有链式中介作用。为促进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发展,大学要重视博士生知识共享的价值及作用,疏通知识传播渠道;创设良好培养环境,强化博士生学习投入;增强博士生科研效能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贾艳玲  李好  王宁  
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上级发展性反馈,鲜少关注同事发展性反馈,忽视了同事反馈源,反馈宽度就会受到较大限制。不仅如此,发展性反馈对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亟待深入剖析。文章基于目标定向理论,探讨了上级和同事发展性反馈对创新行为作用的内在机制。283份数据分析表明:上级和同事发展性反馈均与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学习目标导向均部分中介上级发展性反馈和同事发展性反馈与创新行为;内部人身份感知均正向调节上级和同事发展性反馈与学习目标导向的关系。据此,组织要建立上级和同事双重的发展性反馈模式,通过激发员工的学习目标导向,提高其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来促进创新行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国兴  
通过调查得到了跨学科学习的博士生数据,分析了跨学科学习的博士生的科研成果数据可知,跨学科学习对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并没有明显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宗华  李燕萍  郑馨怡  
"嵌入"工作的员工是否参与创新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议题。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本研究以内部人身份感知为中介和主管支持为调节,采用222套主管—直接下属配对问卷调查,考察了工作嵌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工作嵌入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内部人身份感知部分中介了工作嵌入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主管支持正向调节了工作嵌入与内部人身份感知之间的正向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林新奇  丁贺  
文章以科研设计单位为研究对象,构建人岗匹配、内部人身份感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岗匹配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内部人身份感知调节人岗匹配与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部分中介人岗匹配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且中介内部人身份感知对人岗匹配与员工创新行为的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林新奇  丁贺  
文章以科研设计单位为研究对象,构建人岗匹配、内部人身份感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岗匹配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内部人身份感知调节人岗匹配与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部分中介人岗匹配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且中介内部人身份感知对人岗匹配与员工创新行为的调节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珊  王建梁  
博士生教育是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导师的指导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关于博士生导师指导情况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国际比较,从博士生的角度,阐述了导师指导频率这一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最后对提高我国博士生导师的指导频率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坤津  刘善仕  王红丽  冯镜铭  
"内部人"或"自己人"是本土组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非正式身份划定。然而,"内部人"这种特殊身份往往因为其所蕴含的角色期待,而面临如何行使这一角色的尴尬。一方面,"内部人"跟组织和领导有了不同于"外部人"的关系,而对这一身份倍加珍视,并对组织形成了较为强烈的情感依附;另一方面,本土组织对"内部人"的角色要求达成了长久的共识,内部人必须付出更多以维护这一特殊身份,内部人的责任更大。针对上述现象,文章从角色认同和自我归类理论出发分析,内部人所表现出的员工创新行为究竟是"真有之情"还是"应有之情"在驱使,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文章的基本假设是,"内部人"做出创新行为一个可能的选择不是简单地依靠情感,而是同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杜学敏  李林英  
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考察19位优秀博士生产出创新成果的经历,发现个人特质与人际环境对创新能力产生影响。促进创新的个人特质包括浓厚的好奇心、雄厚的心理资本、良好的专注力、经验的开放性和利他精神;促进创新的人际环境包括导师高要求、高支持、榜样示范和良好的团队氛围、团队支持。在个人特质与人际环境相互影响过程中产生的个人努力和学术情绪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个人努力和学术情绪相互影响,其良性互动能够促进科研创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南宁  
从科学研究工作的本质入手,谈了应以科学精神来培养博士生的想法,提出“是否发表论文不是评价博士学位论文的惟一方式“这一命题,同时还指出应以科学精神来统领导师队伍建设及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道勋  
校本督导是指学校内部为提高自身教育质量而进行的督导。这种教育督导体系符合我国教育实际,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这种教育督导体系发展还不够平衡,相互之间协调性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校本督导的基本方法包括专项调研、专题研讨、专题督导、说课督导等,在校本督导实践中要注意督导与评价相结合,注意督导的民主性和服务性,综合作用方能提高教育督导效能,促进学校形成个性分明的办学特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宁宁  
利用《中国研究生教育年度报告(2016)》的有关数据,以33所研究生院高校的1007名工科博士生为分析对象,对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现就读于不同等级高校的工科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前一学历来自不同等级高校的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并不显著。此外,博士生前一学历高校等级和现就读高校等级的交互效应进一步证伪了出身于"985工程"高校、现就读于第一等级高校的博士生科研能力最强的传统假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斌  韩盼盼  赵凤娜  
探讨了价值观匹配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人—价值观匹配不仅正向作用于员工创新行为,而且通过内部人身份感知间接对创新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批判性思维正向调节内部人身份感知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蕴  
虽然以往研究证实了道德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积极影响,但关于两者关系的内部机制与边界条件,至今还知之不多。本研究基于自我分类理论,以52个科研团队的376名员工—主管的有效配对数据为样本,考察了道德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分析了内部人身份感知的中介作用和员工垂直集体主义导向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道德型领导对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内部人身份感知在道德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员工的垂直集体主义导向不仅正向调节了内部人身份感知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