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36)
- 2023(5191)
- 2022(4765)
- 2021(4482)
- 2020(4128)
- 2019(9890)
- 2018(9715)
- 2017(18873)
- 2016(10695)
- 2015(12253)
- 2014(12512)
- 2013(12628)
- 2012(12129)
- 2011(11069)
- 2010(11266)
- 2009(10503)
- 2008(10742)
- 2007(9933)
- 2006(8398)
- 2005(7587)
- 学科
- 济(44859)
- 经济(44809)
- 管理(28981)
- 业(28071)
- 方法(24274)
- 企(22120)
- 企业(22120)
- 数学(21720)
- 数学方法(21553)
- 农(12808)
- 财(11804)
- 中国(10664)
- 学(10182)
- 制(9369)
- 贸(8849)
- 贸易(8848)
- 易(8582)
- 农业(8338)
- 地方(8232)
- 业经(8138)
- 教育(7606)
- 务(7424)
- 财务(7409)
- 财务管理(7386)
- 和(7222)
- 研究(7166)
- 企业财务(6972)
- 理论(6926)
- 银(6591)
- 银行(6566)
- 机构
- 大学(163684)
- 学院(158790)
- 济(65211)
- 经济(63638)
- 管理(61728)
- 研究(54804)
- 理学(53447)
- 理学院(52817)
- 管理学(51884)
- 管理学院(51580)
- 中国(39317)
- 京(34740)
- 科学(33710)
- 农(30865)
- 财(29258)
- 所(28157)
- 业大(25903)
- 研究所(25657)
- 中心(25181)
- 江(24702)
- 农业(24551)
- 财经(23641)
- 北京(21834)
- 范(21537)
- 经(21400)
- 师范(21308)
- 经济学(20020)
- 院(19283)
- 州(19189)
- 经济学院(18221)
- 基金
- 项目(103597)
- 科学(80660)
- 基金(74804)
- 研究(74753)
- 家(65227)
- 国家(64673)
- 科学基金(54649)
- 社会(45880)
- 社会科(43364)
- 社会科学(43347)
- 省(40528)
- 基金项目(40215)
- 自然(36105)
- 教育(35977)
- 自然科(35265)
- 自然科学(35250)
- 自然科学基金(34658)
- 划(34490)
- 编号(31473)
- 资助(30935)
- 成果(26074)
- 部(23819)
- 重点(23340)
- 发(21816)
- 课题(21315)
- 创(21149)
- 科研(20415)
- 教育部(20223)
- 大学(20065)
- 创新(19750)
共检索到231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延东
本研究根据社会调查数据,集中分析了博士毕业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博士生对学术不端行为持宽容态度。影响博士生态度的因素有:个人的学术能力和对学术的兴趣与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宽容程度有负相关,而有过科研经历的人却更可能宽容学术不端行为。如果博士生周围师友的学术不端行为越频繁,则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宽容态度越强,而上过学校组织的科研道德课程者更不可能宽容不端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严厉惩治学术不端行为、完善学术筛选和人员流动机制、改革现行科研管理评价体制和设立科研道德专门课程等建议。
关键词:
学术不端行为 博士 态度 影响因素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洪川 向体燕 高玉建 马永红
基于2015—2020年我国博士毕业生数据,分析其去向及就业特征。研究发现,博士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就业单位偏好主要为高等学校、医疗卫生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国有企业等;就业地区具有明显属地原则和中心聚集效应;不同院校类型、不同学科门类(类别)的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差异显著。针对博士毕业生去向及就业特征,认为需建立就业动态反馈机制,完善就业创业知识培训与教育,积极引导高层次人才到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应协同国家社会需求,建立多元化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升博士毕业生就业质量,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毕业去向 就业特征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叶忠
毕业生对待政府各项促进就业政策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政策执行的效果。当前毕业生对政府拓宽就业渠道、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提供就业咨询与指导、加强就业立法等政策的态度不一。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仍然是任重道远。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政策 态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金蕾莅 何雪冰 张超 王长明
使用清华大学2007~2016年非定向博士毕业生的全样本数据,检验不同学科博士毕业生学术职业选择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十年内,博士毕业生累计学术职业率存在显著学科差异,由高至低分别是人文学科(79.1%)、理学(69.0%)、社会科学(59.2%)和工学(54.5%);十年内,不同学科博士毕业生选择学术职业的变化趋势存在显著差异。理学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率不存在显著的时间效应;人文学科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率出现短期下降后回弹,主要表现为到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就业比率的下降;工学和社会科学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率稳中有升,前者主要体现在选择博士后和到科研院所就业比率的上升,后者主要体现在选择博士后和到高等院校就业比率的上升。
关键词:
博士毕业生 学术职业 学科 时间效应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戎华刚
环境因素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有何影响?对373名学术型硕士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术不端严重程度、学校容忍度与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呈正相关且对其具有显著影响;管理监督与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呈负相关且对其具有显著影响;导师严格要求、导师重视规范、导师治学严谨、规范教育、惩罚严厉程度、诚信氛围、同学的不端行为、学术不端普遍程度这8个因素与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显著相关,但对其并无显著影响;学术期刊的对学术不端的影响未得到印证。鉴于此,应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程度、明确表达学校对学术不端的反对态度并加强对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不端行为 环境因素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国彬
指出急于出成果、将写文章作为一种暂时性的工具以及缺乏换位思考的意识等,是部分研究生产生学术不端的心态原因。提出应改革现有的研究生考核机制、引导研究生树立未来意识并积极将学术诚信纳入研究生个人诚信体系,从而有效提升研究生的学术道德修养。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道德 学术诚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颖 田蕊 怀丽
学术界不断滋生的科研造假(FFP)和科研不当(QRP)两种学术不端行为,不仅污浊了学术环境,也严重影响了高校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及科研环境的建设。通过调查数据及回归模型显示:研究生对FFP行为和QRP行为的道德判断水平不尽相同,且内部惩罚和外部惩罚对两类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具有不同的预测力。提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应该以提高研究生对FFP行为和QRP行为的道德判断能力为切入点,辅之以强化个体的内部惩罚机制遏制QRP行为的蔓延、加大外部惩罚机制杜绝FFP行为的滋生等策略。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不端行为 心理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玲
近年来,学术界出现的学术失范行为屡见报端,对其讨伐之声不绝于耳,这其中也包含学位论文的抄袭。对此,学术界、各高校纷纷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学术规范文件及措施。笔者试图通过对某高校的博士学位论文使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分析,探索、找寻博士学位论文失范的内在动因。分析结果表明,少数博士学位论文确实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主要体现在直接抄袭、不规范引用等等。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与学术诚信缺失、专业知识匮乏、评估机制不健全等有关,更与论文的学科专业特点、导师指导、检测系统的机械性等存在着高度的关联。对此,笔者提出了遏制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几点探索性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世奎 沈文钦
对我国2006届博士毕业生学缘结构的实证分析表明,博士教育整体的优质生源比例偏低,特别是非"985工程"高校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明显不够;博士生存在逐级向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趋势;博士生存在明显的"母校"情结,流动性差,"近亲繁殖"问题较为突出。大幅度提高博士生的待遇,进一步扩大高校的博士招生自主权,积极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招生考核方式是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博士培养质量 学缘结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鑫 许丹东
跨学科学位论文是推动博士生跨学科学术训练的重要抓手,但跨学科研究通常存在挑战度高、周期长的特点,开展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的博士生可能面临着更高的延期毕业风险。基于2022年度“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项目的研究表明:跨学科学位论文给博士生带来了较大的研究压力、需花费更多时间成本,对其延期毕业的概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在影响的异质性方面,跨学科学位论文更可能增加自然科学、学科背景单一化博士生的延期毕业风险。据此,建议对博士生完成跨学科学位论文提供全流程、多方位的支持。通过延期后的项目资助、弹性学制,助力合理延期博士生完成高水平、长周期的跨学科研究。重点支持自然科学博士生的跨学科研究,积极招收有跨学科教育背景的生源。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澄锋 陈洪捷 沈文钦
博士研究生是学术职业的后备军,学术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取决于是否有足量的、优秀的、具有科研潜质的博士毕业生加入。本文关注的研究议题是"我国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数量是否充足以及哪些群体的博士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学术职业"。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数据"的6344份脱产学术型博士生的就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有七成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三成博士生流向非学术职业;在院校层面,"双一流A类高校"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最低;在学科层面,医学、经济学和工学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最低;在个体层面,女博士、普通招考和具有留学经历的博士生更倾向于选择学术职业。
关键词:
博士生 学术职业选择 群体差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祝军 沈文钦 赵颖 徐浩天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广受关注,其中博士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去向更是引人注目。本文选取工科博士毕业生作为分析对象,对工科博士到企业就业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男性、父亲职业是管理层或技术人员、学科排名度高、博士论文为应用性研究、对工资待遇有较高偏好的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概率更高。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背景因素对于工科博士到企业就业没有显著性影响,而个体特征、动机偏好、学习经历和能力积累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到企业就业的选择产生影响,其中,年龄和论文发表指标数对工科博士到企业就业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进一步对工科博士到企业就业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对进一步加强工科博士培养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工科博士 高校毕业生 就业 影响因素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方润生 方冬姝 郭朋飞
以随机抽检的某省部分高校320篇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其文献复制比初次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撰写中失范行为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抄袭现象比较集中地出现在学位论文的绪论和文献综述部分,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是研究生抄袭的最主要的文献类型;在文献高复制比区段,社科类学位论文占比明显高于自科类论文;非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复制比明显高于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导师指导同届研究生论文数量越多,其论文复制比问题越严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从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导师指导绩效考核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遏制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相关...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 学术不端行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澄锋 沈文钦 陈洪捷
伴随着政府和高校一系列"引智"工程,高校具有海外学位背景的博导规模在迅速扩张。那么,具有海外学位背景的博导相较于"本土"博导,二者指导博士生的水平谁更胜一筹呢?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课题"的8207份博士生数据,运用线性回归和标准负二项回归分析了博导海外学位背景对博士生学位论文指导满意度以及博士生国际期刊论产出的影响。结果显示,具有海外学位背景的博导所指导的博士生,其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更高,但学位论文指导满意度更低。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澄锋 陈洪捷 沈文钦
发表国际期刊论文是博士生获得学术共同体承认进而获得学术职位的有效方式,也是检验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解不同群体特征的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是否存在差异,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课题"的8207份博士毕业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从院校类型来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及中科院和社科院的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要显著高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其他高校;从学科类别来看,自然科学类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要显著高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博士生;从生源类型来看,男性、非普通招考以及跨学科的博士生在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方面表现更加突出;从培养过程来看,具有境外留学经历以及科研参与经历的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状况更加优异。
关键词:
博士生 国际期刊论文产出 群体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