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4)
- 2023(9205)
- 2022(7388)
- 2021(7156)
- 2020(5862)
- 2019(13550)
- 2018(13680)
- 2017(22937)
- 2016(14708)
- 2015(17058)
- 2014(17551)
- 2013(15730)
- 2012(14605)
- 2011(13605)
- 2010(14295)
- 2009(12783)
- 2008(12588)
- 2007(11605)
- 2006(10342)
- 2005(9525)
- 学科
- 济(43290)
- 经济(43239)
- 管理(33608)
- 业(28337)
- 教育(24382)
- 企(23850)
- 企业(23850)
- 中国(20085)
- 方法(19856)
- 理论(17415)
- 数学(16861)
- 数学方法(16319)
- 学(14572)
- 教学(13951)
- 农(12650)
- 财(11283)
- 制(11056)
- 业经(9337)
- 体(8691)
- 地方(8153)
- 学法(8054)
- 教学法(8054)
- 农业(7940)
- 银(7844)
- 银行(7817)
- 技术(7694)
- 行(7532)
- 融(7375)
- 金融(7367)
- 发(7229)
- 机构
- 大学(197979)
- 学院(194738)
- 研究(71425)
- 管理(60382)
- 济(59865)
- 经济(57923)
- 理学(50638)
- 理学院(49819)
- 管理学(48090)
- 管理学院(47679)
- 中国(46094)
- 京(45155)
- 科学(44846)
- 教育(40940)
- 范(40467)
- 师范(40150)
- 所(37490)
- 江(34268)
- 研究所(33899)
- 农(32506)
- 师范大学(32351)
- 财(31948)
- 技术(31259)
- 中心(30781)
- 北京(29648)
- 业大(28037)
- 职业(27192)
- 州(26957)
- 院(25623)
- 农业(25360)
- 基金
- 项目(121785)
- 研究(97888)
- 科学(95024)
- 基金(79416)
- 家(69355)
- 国家(68539)
- 教育(57866)
- 科学基金(56464)
- 社会(54362)
- 省(52414)
- 社会科(50837)
- 社会科学(50817)
- 划(46384)
- 编号(44716)
- 成果(41024)
- 基金项目(39588)
- 课题(37266)
- 自然(35199)
- 自然科(34400)
- 自然科学(34386)
- 自然科学基金(33693)
- 资助(33632)
- 年(31304)
- 重点(30061)
- 部(27951)
- 规划(26960)
- 发(26844)
- 项目编号(26641)
- 性(25240)
- 创(25031)
- 期刊
- 教育(74948)
- 济(71157)
- 经济(71157)
- 研究(71081)
- 中国(58719)
- 学报(34540)
- 农(29896)
- 科学(27721)
- 大学(26999)
- 财(26165)
- 技术(26086)
- 管理(23821)
- 学学(23238)
- 职业(21482)
- 农业(20250)
- 融(14326)
- 金融(14326)
- 技术教育(14183)
- 职业技术(14183)
- 职业技术教育(14183)
- 财经(13249)
- 坛(12274)
- 论坛(12274)
- 图书(11875)
- 经(11450)
- 业(11019)
- 业经(11019)
- 经济研究(10441)
- 版(10350)
- 发(10051)
共检索到319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翠香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开启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之旅,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大学成为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而博士层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关键。由此,博士层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其目标定位应是"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研究性"于一体的高层次职教教师;在此基础上,构建以"项目课程"为主,"专业课程+教育课程+职业课程+研究性课程+实践课程"相整合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真正契合应用技术大学需要的、独具职教特色的博士层次的"双师型"教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文平 蔡玉俊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一批与其匹配的高层次职教师资,硕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是一类复合型人才。其培养的课程体系应体现为:"职业课程+教育课程+专业课程"相整合的课程结构,"技能实践+工程实践+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施环节,"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合作的双导师指导制度,"职业文化+教师文化"渗透的课程文化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玉俊 郭家田
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是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建设高水平专业的迫切需要。以能综合运用教育学理论方法解决工程和技能人才培养中实际问题的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为培养目标,以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工学硕士或职业院校在职工学硕士教师为招生对象,完善以专业教学法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采用交错学习方式,构建"培养院校—企业—职校"协同育人机制,培养研究型、创新型"双师型"博士教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关键词:
博士层次 双师型 职教师资 工学领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振刚 孙翠香
打破学科壁垒,通过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提高博士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士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从本质上来讲,是跨"教育学"与"工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应确立融"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和"研究性"于一体的培养目标;制定凸显"跨学科"及"专业实践能力"考核的招生制度;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为核心课程类型,凸显"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建设多学科来源的、校内外导师相结合的指导教师团队;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组织体系,理顺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
跨学科 “双师型”教师 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军 韩涛
硕士层次双师型教师对职业院校师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设计上,采用"三三三"培养模式,设计职业院校硕士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同时,从培养主体为学校+行业、课程内容的设计优化、推行新型的导向型自主学习教学法、合理进行专业师资配备、建立充足的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制定硕士层次职教教师培养的保障制度、开展硕士层次职教教师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实践。
关键词:
职业院校 硕士层次 双师型教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国华 曲晓辉
国务院2019年正式部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从中职到高职专科、职业本科的职业学校体系的形成。鉴于本科层次会计职业教育刚刚起步且将在会计高等职业教育中占据主要体量,本文基于高等教育分类讨论了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从高职专科、职业本科、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各层次会计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差异入手分析了职业本科会计教育的定位、培养模式及实现路径,最后结合职业本科会计教育的现状,提出了职业本科会计人才培养中应着力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职业本科会计教育在我国会计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为职业本科会计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苗德华 石连栓 刘新钰 王茹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应具备教育教学和管理学生的能力、职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解决生产和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职教师资培训学校应根据"高层次双师型"师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实行分类培养,尤其要针对弱势能力予以强化。
关键词:
职教师资 高层次 双师型 培养方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荣增
从国家政策支持、院校建设实际和教师个体发展三个视角,审视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基于系统理论,分析“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要与“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专业教师培养要与兼职教师培养相结合;从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搭建多元化成长立交桥、构建校企双主体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改革教师评价和薪酬分配制度四个维度提出高职院校构建立体化教师培养体系的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兰菊 蔡玉俊
随着企业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许多高职院校都在调整专业建设方向,有些专业招聘教师的学历层次也在向博士层次提升。无论是校企合作,还是高职内涵发展、“双高校”建设项目、高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等客观需求上均要以博士层次卓越职教师资为支撑和引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基于卓越职教师资培养探索构建“工学+教育学”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校—企—校”实践育人体系、教育学与工学“嵌入式”科研培养体系、全过程一体化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形成了高职博士层次卓越职教师资培养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
博士层次 卓越职教师资 师范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职教教师应接受系统的专业化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尤其是职前培养阶段的合理化设计,是保障职教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在职教教师的职前培养中,除了专业科学和职业教育学课程外,职业理论与实践及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内容构建与实施是培养未来职教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方面。专业科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对培养未来职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尤为必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公安 刘云 米靖
高素质"双师型"教师是支撑职业教育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双师型"教师内涵及标准界定不清、培养主体单一以及核心课程缺失,最终导致我国"双师型"教师陷入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双重困境。厘清新时代"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及标准、建构"七位一体、多元立交"培养体系是提高"双师型"教师供给能力的有效选择。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核心能力 培养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雪梅 李卫东 黄明宇
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以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为载体,通过师培制度的建立、常态化经费投入机制的建立、紧密对接产业的项目改革、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绩效考评的保障措施及扶持贫困教师的专项培训六大措施,有效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针对结构性供给机制不完善、产教融合不深入等问题,广西需进一步在师培制度体系、校企协同创新机制、监控考核、成果凝练宣传等方面不断创新,加快建成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显嵘 郭庚麒
美国社区学院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制定了完善的教师专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灵活的教师聘用和薪酬福利制度,建立了严格的教师考核和"双路径"晋升机制,同时还针对教师不同的发展阶段搭建了完善的教师成长体系。借鉴美国社区学院"双师型"师资建设经验,我国应加快完善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培训与进修制度,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提升教师的薪酬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构建专兼平等的培训制度,拓宽"双师型"教师来源,健全"双师型"教师聘任标准和聘任制度,加快制定"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资格等级递进制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全胜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的创建是"双师"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出发,分析了"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的内涵及其在整个"双师"教师的能力素养中的重要性,并研究了"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元素,在此基础上,基于协同理论,研究了"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协同培养的模式及其评价模型,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机械制造专业群为例,验证了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专业技能 “双师型”教师 协同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