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61)
2023(6848)
2022(5870)
2021(5580)
2020(4613)
2019(10384)
2018(10506)
2017(18849)
2016(11011)
2015(12880)
2014(13319)
2013(12299)
2012(11343)
2011(10375)
2010(10823)
2009(9923)
2008(9939)
2007(9210)
2006(8213)
2005(7689)
作者
(30072)
(24984)
(24945)
(23895)
(15916)
(11999)
(11541)
(9676)
(9497)
(9383)
(8587)
(8468)
(8396)
(8066)
(7917)
(7683)
(7606)
(7413)
(7406)
(7225)
(6493)
(6156)
(5971)
(5930)
(5869)
(5707)
(5577)
(5562)
(5084)
(4933)
学科
管理(36731)
(33545)
经济(33467)
(30362)
(26920)
企业(26920)
(13979)
(13820)
中国(12254)
方法(11608)
(9715)
教育(9510)
业经(9374)
(9367)
数学(9184)
数学方法(9017)
(8876)
财务(8836)
财务管理(8803)
理论(8659)
企业财务(8322)
体制(7863)
(7857)
银行(7844)
(7433)
(7228)
(6914)
金融(6911)
教学(6615)
(6408)
机构
大学(154298)
学院(150295)
(55511)
经济(53987)
管理(53211)
研究(49164)
理学(44222)
理学院(43628)
管理学(42733)
管理学院(42416)
中国(37987)
(33028)
(31767)
科学(28174)
(26024)
(24355)
财经(23594)
中心(22585)
(22044)
师范(21849)
研究所(21151)
(21123)
北京(21030)
(20894)
(20444)
业大(19453)
(18355)
师范大学(17291)
财经大学(17248)
技术(16999)
基金
项目(91075)
研究(72114)
科学(71179)
基金(63384)
(53411)
国家(52895)
科学基金(45472)
社会(44108)
社会科(41515)
社会科学(41505)
(36702)
教育(36133)
基金项目(32826)
编号(31241)
(30555)
成果(28321)
自然(27652)
自然科(26970)
自然科学(26964)
自然科学基金(26483)
资助(25655)
课题(23323)
(22908)
重点(20859)
(20593)
大学(20269)
(19615)
(19436)
(19391)
项目编号(19221)
期刊
(69856)
经济(69856)
研究(52406)
中国(40232)
教育(31780)
(28460)
学报(22223)
管理(22103)
(20033)
科学(19140)
大学(18728)
学学(15693)
(15456)
金融(15456)
技术(13879)
农业(12792)
财经(12372)
业经(11287)
(10648)
图书(10359)
经济研究(10021)
问题(8696)
财会(8437)
职业(8239)
书馆(7786)
图书馆(7786)
(7658)
会计(7623)
(7406)
(7341)
共检索到249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汪健  邓芳  
中国博士后制度既借鉴美国经验,又独具中国特色。今天,中国的博士后发展面临着制度转型、质量不高、科研成效偏低、国际化程度不足等问题和挑战,也存在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清华大学在总结博士后发展的长期经验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政策、制度和机制等方面对博士后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以造就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战略型、创新型和复合型的高端拔尖人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存荣  金善锟  沈培华  
清华大学助教博士生制度的实践与探索杨存荣金善锟沈培华博士生兼任助教(含教学助理TA、科研助理RA和管理助理MA)称为助教博士生。自1989年试点,1990年起全面试行以来,助教博士生制度在清华大学已走过六年历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改进,清华大学助教博士...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继荣  
浙江大学实施的师资博士后制度,是一种具有开放、竞争、流动特点的教师补充新模式。它利用博士后流动站的平台,将教师聘用制度与博士后工作制度进行有机的结合,对高学历青年人才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选拔,强化了“优胜劣汰”机制,对于组建教师队伍,切实把好教师选聘质量关,起到了很好的政策导向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建红  
企业博士后工作是我国博士后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博士后制度中的校企合作,是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产、学、研"合作,以及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有机结合;同时,也是校企合作的新形式。完善企业博士后制度,应加强科学管理,规范合作方式,注重市场主导,借助政府引导,共谋共赢,以促进企业博士后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的迅速崛起改变了全球政治、经济、外交和.钱略格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日益错综复杂、相互交融、相互依存,这无疑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令人兴奋和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和分析中国与世界的变化和发展,有着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文艳林  于惠芳  
中国博士后制度历经20余年发展,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而又面临诸多问题;"一流大学"建设加快步伐而又一时难以摆脱重重困境。两者应协调发展,在促进博士后事业的发展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蒋凯  
中美博士后制度比较●蒋凯博士后制度是一项高级人才开发的重要战略措施。其基本涵义是,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设立一些不固定职位,为获得博士学位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进一步科研的机会,从而促进高级教学和科研人员成长的一种制度。博士后制度在美国已有百余年历史,在中...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锐  
美国创建了博士后制度,也是世界博士后制度的领导者。目前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群体。博士后研究人员来自世界各国,为美国科技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博士后制度与美国的科技崛起相伴随,在20世纪后半期成为美国培养高层次人才、从全球吸引顶尖人才的重要途径。美国政府通过持续增加研发经费投入,以及使用政策工具促进博士后制度的发展。政府的干预对博士后制度的发展是必要的。美国的博士后制度也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博士后的待遇还非常低,不利于吸引才华横溢的博士学位持有者。学术界、一些政府的机构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金锡华  刘丹华  屈洋  
自1985年11月我国建立博士后制度以来,博士后工作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成为一些高等院校、科究院所单位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十多年来我国的博士后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博士后制度也必须不断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钰  康妮  刘惠琴  
在总结清华大学10年经验基础上,明确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定位是具有创新活力的未来工程人才。分析了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课程教学兼顾学科和行业需求、专业实践注重培养解决工程实际能力、组织实施以培养项目形式开展等特色,并对工程人才多模式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志华  郑燕康  
清华大学 1998年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目标 ,并将其列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清华大学建设绿色大学的实践作了考察和回顾 ,特别对“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等方面的进展作了介绍和说明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姚飞  张成昱  姜爱蓉  
在网络时代,广泛倾听读者意见,与读者深入地互动沟通,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清华大学图书馆通过读者服务宣传月活动、读者问卷调查、读者之声平台、社会网络服务、多层次虚拟参考咨询等多种方式加强与读者互动,深化读者服务,吸引读者参与图书馆的相关工作,使读者的智慧体现在图书馆服务的方方面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得出若干启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希  关兆东  
本文结合清华大学多年来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实践 ,强调要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当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科研选题与国家目标和市场需求相结合 ;健全组织形式 ;创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和政策机制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进行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姜爱蓉  
本文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强化读者服务过程中建立的“学科馆员”制度,阐述了开展这项服务的动因、措施、效果和一些经验体会。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杰   肖曦   李鹏辉   王琼  
从清华大学开展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出发,阐述了清华大学在工程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创新选拔录取机制、形成特色培养方案、广纳优秀导师、完善培养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方法和举措。结合清华大学工程博士生教育工作的重点,对工程博士生培养问题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