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6)
- 2023(7689)
- 2022(6975)
- 2021(6431)
- 2020(5647)
- 2019(13313)
- 2018(13624)
- 2017(26318)
- 2016(14509)
- 2015(17129)
- 2014(17777)
- 2013(17702)
- 2012(16675)
- 2011(15157)
- 2010(15709)
- 2009(14381)
- 2008(14622)
- 2007(13557)
- 2006(11705)
- 2005(10577)
- 学科
- 济(59071)
- 经济(59013)
- 管理(43033)
- 业(42756)
- 企(32444)
- 企业(32444)
- 方法(30285)
- 数学(26353)
- 数学方法(25973)
- 财(17479)
- 农(16228)
- 中国(15063)
- 学(14089)
- 制(12383)
- 业经(12266)
- 贸(12163)
- 贸易(12157)
- 易(11791)
- 务(11604)
- 财务(11554)
- 财务管理(11512)
- 地方(11187)
- 理论(11023)
- 企业财务(10854)
- 农业(10584)
- 和(9873)
- 银(9726)
- 银行(9698)
- 行(9126)
- 融(8600)
- 机构
- 大学(217735)
- 学院(215808)
- 济(83130)
- 管理(82930)
- 经济(80926)
- 理学(69935)
- 研究(69778)
- 理学院(69131)
- 管理学(67773)
- 管理学院(67343)
- 中国(54478)
- 京(47260)
- 科学(44440)
- 财(40246)
- 农(37958)
- 所(36818)
- 江(35112)
- 中心(34172)
- 研究所(32991)
- 业大(32964)
- 财经(31482)
- 农业(30025)
- 北京(30000)
- 范(28662)
- 师范(28362)
- 州(28256)
- 经(28150)
- 经济学(24912)
- 院(24722)
- 技术(24656)
- 基金
- 项目(135685)
- 科学(104177)
- 研究(99868)
- 基金(95323)
- 家(82858)
- 国家(82162)
- 科学基金(69276)
- 社会(59530)
- 社会科(56173)
- 社会科学(56152)
- 省(53635)
- 基金项目(49935)
- 教育(46545)
- 划(45166)
- 自然(45138)
- 编号(44126)
- 自然科(44059)
- 自然科学(44044)
- 自然科学基金(43250)
- 资助(40631)
- 成果(37785)
- 重点(30285)
- 部(29646)
- 课题(29120)
- 发(28690)
- 项目编号(27378)
- 创(27059)
- 科研(26236)
- 大学(25724)
- 创新(25341)
共检索到330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冯支越
1985年我国开始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挑选新近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在科研条件较好、学术气氛活跃的环境中从事一个阶段的博士后研究,以利于用人单位和博士后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利于博士后研究人员拓宽知识面、进一步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从而成为较高水平的创新性专业人才。但博士后制度在实际运行当中,受博士后制度政策保障及待遇的吸引,一些非学术因素成为部分人做博士后的动机。本文从遴选博士后资格和条件的角度,探讨建立合理的指标以选拔学术兴趣浓厚而个人研究能力也强的博士后进站工作,从而实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关键词:
博士后 动机 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支越
本文以博士后进站选拔、中期考核、出站评审等三个环节为依据,探讨如何公正地遴选博士后,如何对进站博士后科研工作过程实行科学而有效的管理,从而对博士后科研工作进行协调和服务。同时,探讨建立以科研成果为依据评定博士后学术水平和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鼓励和引导博士后开展具有创新意义的科研工作,最终形成促使博士后这一群体中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
博士后 科研管理 评价方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郎益夫 于英杰 郎益夫
完善博士后工作的几个问题探讨郎益夫于英杰博士后制度是我国人才培养工作的一大壮举,是党中央“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分子政策的体现。自从1985年我国试行博士后制度、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来,已经培养出站博士后2000多名,他们大部分已成为各学科的学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军 孙乐民
博士导师是学校教学科研的核心力量,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核心读者群。如何为博士导师开展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深化服务层次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具体工作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文献,信息服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程志君 郦解放 周国君 罗民超 许紫岳
文章对近年博士后领域的研究论文做了总览性分析,概述了目前对博士后产生历史和发展改革研究的成果,以及相关的不同角度、不同细分领域的研究。同时指出,这些研究为今后博士后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分析和指导基础。
关键词:
博士后 各时期政策分析 实践探讨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宋晓辉
当前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探讨宋晓辉(一)河南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以“初入市场的农民心态和行为特征”为题,对该省41个县的农户进行了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290份,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7.6%,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6%,文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立保 赵慧
学术职业社会化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学术职业认同是学术职业社会化的结果之一,能够体现学术职业社会化的效果。基于社会化视角,从背景特征、组织支持、导师指导、自我认知四个方面分析博士后学术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卡方检验显示不同性别、工作领域、类型博士后差异显著,多项logistics回归发现职业晋升机会影响显著,组织支持影响较小,导师指导无显著影响,自我认知所代表的个人社会化阶段是影响博士后学术职业认同的关键因素。从博士后的不同类型、国家差异等方面分析学术职业认同的差异性,发现影响学术职业认同的关键因素有所不同,中国博士后多数为高校博士后,说明对比西方国家,中国博士后更多是一种师资储备,流动性相对较弱,博士后类型有待拓展。
关键词:
博士后 社会化 学术职业认同 流动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玥 张峰铭
基于Nature2020全球博士后调查数据,综合运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揭示博士后职业前景的基本情况,探索导师支持对于博士后职业前景的影响机制,以及工作满意度在影响机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博士后职业前景的总体状况差强人意;导师支持与工作满意度、博士后职业前景显著正相关;工作满意度能够显著预测博士后职业前景,并在导师支持对博士后职业前景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为改善博士后未来职业发展,亟需开拓非学术就业市场,促进博士后就业多元化;完善导师支持结构体系,优化支持指导的有效性;构建平等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博士后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
博士后 导师支持 职业前景 工作满意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金锡华 刘丹华 屈洋
进入 90年代以来我国博士后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随着博士后规模的不断扩大 ,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科技创新工程的开展 ,博士后工作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矛盾。本文试图通过对矛盾的分析 ,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 ,进一步完善我国博士后工作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
博士后 规模 管理 完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支越
设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旨在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中的优秀者,以利于他们完成科研工作任务,并迅速成长为各类高水平专业人才,为我国科技、教育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防建设做出贡献。十七年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在支持博士后的研究工作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高级人才的培养。今后,从进一步发挥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科学研究的作用出发,应对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绩效作出科学的评价,并逐步完善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工作,使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在培养人才和孕育学术成果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管理 博士后科学基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博士后作为高端专业性人才,对国家创新、科技进步发挥着重大作用。虽然发达国家对博士后的称谓各异,但都存在着或统一或分散的博士后资助模式,主要形式有:美国的学校或政府基金资助、日本的特别研究员资助、法国的博士后自由资助等,其分别实行多元化、单一化、联合性的资助政策等。博士后经费来自于国家、地方政府,以及产业界等不同机构,资助主体与方式逐步多样化。
关键词:
博士后 资助政策 国际比较 战略走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士荣
我国博士后政策实施近30年来,在渐进主义策略的指引下,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产生了许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作为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博士后政策也将进入一个重大调整期,渐进主义策略要作适时的调整和修正,从而加快推动博士后改革和发展进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许士荣
20多年来,博士后政策在我国蓬勃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产生出许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分析其制定过程有重要的意义。博士后政策制定是一个复杂过程,是多种价值、利益和权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运用理性分析、多源流分析和精英理论模型进行多层面分析,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我国博士后政策制定的内涵和本质。
关键词:
博士后 博士后政策 政策制定 模型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