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4)
2023(1485)
2022(1232)
2021(1128)
2020(969)
2019(2327)
2018(2269)
2017(4813)
2016(2696)
2015(2754)
2014(2740)
2013(2664)
2012(2411)
2011(2139)
2010(2271)
2009(2005)
2008(1950)
2007(1762)
2006(1565)
2005(1527)
作者
(7329)
(6015)
(5991)
(5771)
(3771)
(3020)
(2720)
(2325)
(2309)
(2191)
(2122)
(2027)
(1978)
(1934)
(1923)
(1915)
(1871)
(1776)
(1723)
(1705)
(1622)
(1466)
(1460)
(1435)
(1402)
(1329)
(1314)
(1222)
(1206)
(1198)
学科
(11926)
经济(11914)
中国(7086)
(6866)
管理(5630)
方法(5309)
人口(5013)
数学(4900)
数学方法(4871)
(4862)
企业(4862)
结构(4855)
产业(3670)
(3413)
(3392)
(3181)
产业结构(2917)
地方(2714)
(2610)
(2498)
农业(2479)
体制(2314)
业经(2141)
(2109)
财务(2109)
财务管理(2106)
企业财务(2071)
国人(2006)
中国人(1957)
(1894)
机构
大学(37714)
学院(37079)
(18000)
经济(17732)
研究(14424)
管理(13231)
理学(11746)
理学院(11582)
管理学(11370)
管理学院(11293)
中国(9978)
科学(8141)
(8005)
(7835)
(7710)
研究所(7011)
经济学(6618)
财经(6554)
经济学院(6040)
(6008)
中心(5867)
(5430)
(5301)
北京(5140)
(5113)
师范(5039)
(4950)
业大(4937)
财经大学(4921)
农业(4212)
基金
项目(25288)
科学(20545)
基金(19210)
研究(18166)
(16678)
国家(16545)
科学基金(14388)
社会(12755)
社会科(12110)
社会科学(12108)
基金项目(10106)
(9540)
自然(8829)
自然科(8639)
自然科学(8636)
教育(8533)
自然科学基金(8523)
(8036)
资助(7989)
编号(6821)
(5912)
重点(5912)
(5699)
国家社会(5564)
成果(5514)
教育部(5225)
大学(5061)
(4986)
课题(4952)
人文(4927)
期刊
(18212)
经济(18212)
研究(12952)
中国(7433)
科学(6417)
学报(5643)
(5606)
管理(4773)
(4602)
大学(4528)
学学(4367)
财经(3555)
教育(3523)
经济研究(3477)
人口(3285)
(3177)
农业(3022)
技术(2855)
问题(2801)
业经(2696)
(2660)
金融(2660)
统计(2195)
技术经济(1921)
(1880)
商业(1850)
人口研究(1801)
决策(1742)
中国人(1726)
国人(1726)
共检索到53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南非人口结构及就业状况主要包括以下一些特点。第一,白人比预计的要少。南非统计局曾经利用1991年人口统计的模型进行过测算,按此测算的结果,白人在南非人口中所占比例应为12.7。但最新统计结果表明,南非白人所占比例只勉强达到11%。虽然白人的出生率与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超  金凤君  傅娟  刘鹤  
南非是中国在非洲的最大投资目的地与经贸合作伙伴,特别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展迅速。南非人口空间分布研究对开展中南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南非历年来的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不均衡指数、人口重心模型和偏移—分享模型,分析了南非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南非人口分布具有显著的"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以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大都市区和港口城市为中心的"多核心"集聚的分布特征;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人口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大都市区和沿海港口城市,低密度集聚区主要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从变化趋势上来看,1996-2011年间人口分布不平衡趋势不断加强,人口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偏移—分享分析表明,南非人口增长速度先后经历了从1996-2001年快速增长到2001-2007年缓慢增长,再到2007-2011年高速增长的"高—低—高"增长阶段;省域层面上看,豪登省和西开普省一直是南非人口集聚较强地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博  陈开璞  
人口结构变化对自然利率有着长期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联合国发布的1978—2100年世界人口展望数据,参考Papetti(2019)的框架,通过内生化劳动变量并与中国统账结合的养老金制度相结合,构建包含家庭、厂商、政府三部门的两期和多期OLG模型,研究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对自然利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时期,人口结构变化对自然利率产生了长期的下行影响。通过对影响渠道的分解发现,人口老龄化对自然利率的影响是有效劳动增长率、总人口增长率、养老金以及人口政策调整四个渠道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前我国处于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时期,有效劳动增长率的下降速度快于总人口增长率的下降速度,对自然利率产生了较大的负向影响,储蓄率的下降对自然利率产生了较小的正向影响,人口结构变化对自然利率总体呈负向影响,并且将持续到2035年。之后,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人口因素造成的自然利率的下行压力将得到一定的缓解。需要进一步放开生育政策,并提高劳动者劳动效率,以缓解有效劳动不足的影响,同时降低社会统筹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或出台政策鼓励家庭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等方式,能够有效缓解自然利率的下行趋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博  陈开璞  
人口结构变化对自然利率有着长期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联合国发布的1978—2100年世界人口展望数据,参考Papetti(2019)的框架,通过内生化劳动变量并与中国统账结合的养老金制度相结合,构建包含家庭、厂商、政府三部门的两期和多期OLG模型,研究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对自然利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时期,人口结构变化对自然利率产生了长期的下行影响。通过对影响渠道的分解发现,人口老龄化对自然利率的影响是有效劳动增长率、总人口增长率、养老金以及人口政策调整四个渠道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前我国处于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时期,有效劳动增长率的下降速度快于总人口增长率的下降速度,对自然利率产生了较大的负向影响,储蓄率的下降对自然利率产生了较小的正向影响,人口结构变化对自然利率总体呈负向影响,并且将持续到2035年。之后,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人口因素造成的自然利率的下行压力将得到一定的缓解。需要进一步放开生育政策,并提高劳动者劳动效率,以缓解有效劳动不足的影响,同时降低社会统筹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或出台政策鼓励家庭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等方式,能够有效缓解自然利率的下行趋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近年来,源源不断的劳动适龄人口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尤其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结构(人口红利)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起到了较大的拉动作用。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等,传统的人口红利优势正逐步减退,将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应把握时机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一、人口结构的变化特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国进  李威  
文章运用16个OECD国家1960~2011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人口年龄结构是否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利率水平的长期变动。结果发现,人口结构变化是导致利率长期趋势变动的重要因素。美国、英国、法国等OECD国家"二战"后的"婴儿潮"带来人口年龄结构和资金供需变化,助推了各国20世纪60年代后利率的大幅波动。此外,基于中国数据的研究表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婴儿潮"出生的大量人口造成的人口结构变化,可能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利率大幅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人口结构角度看,未来20年中国利率水平将持续维持低位,低利率环境为中国推进利率市场化、升级产业结构和提振消费提供了有利条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董丽霞  赵文哲  
本文在内生人口结构视角下研究了少儿抚养比、老人抚养比对储蓄率的影响。我们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检验了抚养比、储蓄率和人均实际GDP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少儿和老人抚养比与储蓄率都呈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导致少儿抚养比下降的幅度远高于老人抚养比升高的幅度,因此经济增长会伴随储蓄率的升高;此外,低出生率导致的老龄化过程会降低资本积累的动态无效率,但会伴随人均收入水平的下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钟甫宁  向晶  
已有实证分析表明,由于生理需求的基本差异,人口的年龄和职业结构对人均粮食需求有显著影响。由于我国人口金字塔的形状不规则,根据对粮食生理需求折算的标准人口结构指数自1998年开始出现下降,部分解释了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的原因。假定2010年达到推荐的标准人均热量消费水平,根据我国现有的人口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可以预期到2050年我国人均的热量消费水平将会下降3.26%,粮食需求总量在58503.65~65944.32万吨之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侯文平  
本文分别利用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和1993-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验证人口结构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没有影响,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的质量,政府应努力实现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同时应当防止国内老龄化引致的劳动力成本提升过快,导致过度的资本外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冲  王学义  周葵  
根据中国1999—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混合效应、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考察了人口结构、城镇化对居民住房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结构中少儿抚养比对住房需求有负向的显著影响,老年抚养比对住房需求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城镇化对住房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的截面数据进一步论证,得到与前面一致的结论。此外,本文还发现人均收入、住房价格、当年新开工住房面积对住房需求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平均家庭户规模、流动人口比重对住房需求有负向的显著影响。要促进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确保社会和谐,国家和政府需要做好三大方面的政策调控工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祖源  庞丽华  
探讨人口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畅通经济内循环的重要维度。本文利用1990-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人口结构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以及人口结构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动态门限效应,研究发现:(1)少儿抚养比和城镇化水平提高会增加居民消费,老年抚养比、性别比和家庭规模提高会抑制居民消费,经济发展会缓解老龄化带来的消费水平下降,人口性别比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较小,且随经济发展变化较小;(2)以经济发展为门限变量时,各人口结构的门限值较为接近,年龄结构、家庭规模和城镇化在经济发展达到阈值后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会产生较为明显的非线性突变,消费的"棘轮效应"使得居民的消费具有较强的惯性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重视老年群体消费潜力、提高人口出生率和提高城镇化水平等促进消费内循环的政策措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兰逊  
渡口市是新建的工矿城市,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其城市人口结构有不少独特之处。1982年人口普查后汇总的大量数据,为分析渡口市的人口构成提供了科学依据。这种分析研究,对于渡口市今后的建设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而对于国家拟建的新工矿城市亦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昝馨  
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国家兴盛、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同时,区域发展、人口结构失衡的问题也在迅速加剧。年轻劳动力大量流入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老龄化压力巨大,以地级市为主要统筹单位的基本医保基金不堪重负。笔者在F省N市的调研发现,当地城镇职工医保的抚养比已下跌至1.35∶1,即1.35个在职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卫  
文章提出了人口结构变化通过影响资本劳动比来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假说,基于2003-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口结构变化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和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结构变化与对外直接投资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考察人口结构变化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机制发现,人口结构变化对资本劳动比存在显著的倒U型影响,资本劳动比与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正相关,验证了资本劳动比是人口结构变化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作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