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84)
2023(3212)
2022(2911)
2021(2706)
2020(2137)
2019(4876)
2018(5069)
2017(8786)
2016(5148)
2015(5925)
2014(6166)
2013(5698)
2012(5367)
2011(4886)
2010(5025)
2009(4510)
2008(4518)
2007(4224)
2006(3786)
2005(3480)
作者
(15726)
(12973)
(12905)
(12325)
(8272)
(6525)
(5948)
(5118)
(4945)
(4931)
(4525)
(4471)
(4395)
(4185)
(4159)
(4037)
(3943)
(3781)
(3780)
(3745)
(3403)
(3252)
(3116)
(3046)
(3040)
(2933)
(2914)
(2817)
(2739)
(2671)
学科
管理(16688)
(15086)
经济(15070)
(12030)
(10161)
企业(10161)
环境(9097)
(6546)
(5445)
(5361)
(5116)
方法(4849)
理论(4554)
资源(4539)
中国(4330)
土地(4293)
规划(4007)
地方(3900)
环境规划(3869)
业经(3782)
(3777)
教学(3721)
(3674)
财务(3665)
财务管理(3646)
(3548)
农业(3498)
企业财务(3418)
教育(3378)
数学(3256)
机构
学院(72341)
大学(69169)
研究(23683)
管理(23354)
(21988)
经济(21230)
理学(19217)
理学院(18911)
中国(18867)
管理学(18446)
管理学院(18333)
科学(17208)
(15704)
(14538)
(13358)
(13069)
业大(11972)
(11752)
研究所(11694)
农业(11460)
中心(11376)
(11025)
师范(10895)
(10804)
技术(10103)
北京(9771)
(9694)
(8867)
财经(8824)
师范大学(8432)
基金
项目(44816)
科学(33787)
研究(33013)
基金(30060)
(26954)
国家(26704)
科学基金(22185)
(19108)
社会(18512)
社会科(17276)
社会科学(17271)
基金项目(16150)
教育(15561)
(15549)
自然(15129)
编号(14839)
自然科(14658)
自然科学(14654)
自然科学基金(14383)
资助(12076)
成果(12013)
课题(10730)
重点(10477)
(9895)
(8999)
(8874)
(8754)
科研(8657)
大学(8564)
(8442)
期刊
(30153)
经济(30153)
研究(19461)
中国(19138)
学报(13284)
(13210)
科学(12014)
教育(11910)
(10945)
大学(9440)
学学(8733)
农业(8708)
管理(8175)
技术(6746)
业经(5709)
图书(5490)
(5344)
金融(5344)
资源(5194)
(4581)
(4471)
财会(4411)
书馆(4170)
图书馆(4170)
职业(4019)
财经(3974)
经济研究(3663)
问题(3620)
(3569)
论坛(3569)
共检索到114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学仁  张占仓  张震宇  
南阳盆地恐龙化石群的发现是我国科学界的又一重大发现。本文依据野外调查和已有的资料,在深入分析区域地质构造、地层特点和化石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当时的古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过程。对区内古地貌轮廓,古气候与生物界,盆地沉积环境,恐龙灭绝的环境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并对“保存环境”提出保护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兴祥  周华山  巴志刚  张光业  王磐基  冯大奎  
本文通过“豫灵人”发现区的地质构造、黄河演进、地层层序、地貌形态以及古生物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本区第四纪古地理环境演变与“豫灵人”出现之间有着紧密相关关系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江凌  
明清时期,南阳盆地由于人口的增长、农业经济和交通的发展,城(集)镇经济也逐步发展和繁荣起来,不同类型的城(集)镇职能组合结构开始形成。在原有的以政治、军事职能为主的城(集)镇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手工业集镇、商业集镇和交通集镇。其城(集)镇功能的消长表现在:以政治、军事职能为主的城(集)镇发展相对缓慢,以经济、商业职能为主的集镇得到迅速发展,商业集镇数量增加、人口增长、规模扩大、开市日期增多、集市广设店铺,出现了繁盛的局面。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振华  
明清以来,南阳盆地及周边山区由于人口激增,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遭到过度开发,致使南阳盆地自然生态破坏和自然灾害频繁。南阳盆地自然灾害的频发加速了域内水路交通的衰落,加剧了近代南阳盆地社会生态的衰败和社会经济的萧条,最终使南阳盆地由"中心地带"演变为世人所不齿的盗贼渊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徐金蓉  李奎  刘建  杨春燕  
综述了中国恐龙化石从地理上及地史上的分布特征,总结了恐龙化石资源的科学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从中国各地发现的恐龙化石分布特征看来,早侏罗世以中小型的原蜥脚类(Prosauropod)恐龙为主,分布在西南地区;中侏罗世以中到大型蜥脚类(Sauropod)恐龙为主,主要分布于四川省;到晚侏罗世,蜥脚类恐龙达到鼎盛,巨型蜥脚类恐龙分布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早白垩世,以鸟脚类(Ornithopoda)及兽脚类(Theropoda)恐龙为主,分布于华中、西北、华东地区;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分布覆盖了整个中部、东部地区。针对中国恐龙化石资源带来的科学价值及社会经济价值提出以化石发现地建立博物馆、地质公园等有深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学仁  赵永江  徐传宝  李晓冬  
在系统分析南阳盆地生态农业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系统建设的要求,将整个盆地分为四个农业生态类型区,并因地制宜的进行了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布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少华  江凌  
交通是一个地区城镇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明清时期 ,南阳盆地形成了以丹水、湍水、白河、唐河为主干的水路网和以方城路、三鸦路、商洛路、邓州路、桐柏路为主干的陆路网。盆地内星星点点的城镇分布其上 ,或通过水路 ,或依靠陆路 ,或水陆联动 ,以致货物聚集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后来 ,不少城镇则随着交通线路的兴衰而消长。探讨这一变迁过程 ,对于充分开发利用该区域的国土资源 ,进行合理的区域和城镇发展规划 ,促进当时经济建设 ,当有裨益。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新明  陆建飞  刘志刚  孙敦立  
南阳盆地棉田种植结构优化模式的效应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马新明,陆建飞,刘志刚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孙敦立提高棉花生产的经济效应,可以从政策、技术和经济多方位进行,合理调整种植制度、优化棉田种植结构是一个重要方面。为此作者于1992~1993年进行了棉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宏伟  
南阳盆地丘陵地带发展生态农业条件优越,但也存在着一系列不利的因素。文章根据丘陵地带自然、生态条件,运用综合自然地理学和生态农业的理论方法,在生态农业布局上,可以把南阳盆地丘陵地带生态农业区建设划分为“三区一线”,并根据各生态农业建设区地貌类型、生态环境条件特点和技术可能性、经济合理性要求,选择不同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确立不同的主攻方向,实行“区线”结合,纵横布局。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振华  
在20世纪2、30年代,日益"边缘化"的南阳盆地在遭受过往军队苛征和地方匪患的骚扰下,社会秩序全面崩溃。南阳盆地社会生态的衰败造成当地土地荒芜、农民逃亡(离村)人口剧增、农村副业由盛而衰、交通秩序破坏,农村经济濒临破产。尤为令人痛心的是,南阳盆地社会秩序的崩溃和社会生态的衰败加剧了农村的贫困化程度,当地农家生活已降低至最低水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兴祥  
三门峡盆地位居黄河中游,环境的演进与古人类的活动有着密切关系。早更新世,三门峡盆地为湖盆区,在盆边林缘地带发展了西侯度文化;中更新世,盆地内山前洪积扇面积扩大,湖盆缩小,扇前近水地带发展了匼河一丁村文化;晚更新世,湖水消失,黄河出现,黄土堆积的山麓与河谷两岸阶地上,发展了许家窑文化;全新世,大陆性季风明显,黄土丘陵与河谷阶地区发展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现代人类社会历史。可见,盆地区古人类活动历史已长达200万年左右。而且,人类的发展迁徙与古地理环境的演进也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武雪芹  周凤飞  
本文从Dennis W.Dickinson的观点出发,论述了有关学科馆员前途命运的问题。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学科馆员的危机不在于会成为恐龙,而是时代需要学科馆员承担更多的责任,要求学科馆员具备更高的素质。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华舟  李炎桂  Junaid Khan  Asma Tahir  安志辉  赵赫  张磊  吕政艺  王向东  赵来时  王建雄  何垚砚  安显银  张仁杰  
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发现罕见的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频密共生的恐龙足迹化石群,产于中侏罗世达布卡组滨湖相沉积中;昌都市江达县雪集拉山发现古近纪大象足迹化石群,产于贡觉组湖相、三角洲相地层中.这两个化石群是青藏高原中新生代地质演化的重要历史见证,对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和恐龙、古大象的迁徙、演化、古生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Э.А.阿拉波里  馬志瑞  
И.И.伊凡诺夫-欧姆斯基的"历史唯物主义论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书,论述了一些在理论上很重要而在政治上又具有现实意义的论题。人类社会与其周围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在近百年来已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这个问题对于地理学、生物学、历史学和哲学等类科学的实际意义是无庸置疑的。同时,在资产阶级社会学中,曾利用对这个问题的某种解释来论证和辩护剥削阶级的政策。关于地理环境的作用问题,只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中才获得了正确的、科学的解答。斯大林指出:"地理环境当然是社会发展底经常必要的条件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