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17)
- 2023(6902)
- 2022(5863)
- 2021(5190)
- 2020(4012)
- 2019(9308)
- 2018(9152)
- 2017(17176)
- 2016(9184)
- 2015(10310)
- 2014(10399)
- 2013(10384)
- 2012(10118)
- 2011(9426)
- 2010(9705)
- 2009(8846)
- 2008(8830)
- 2007(8196)
- 2006(7602)
- 2005(7200)
- 学科
- 济(47493)
- 经济(47455)
- 业(26394)
- 管理(24388)
- 地方(20074)
- 企(19668)
- 企业(19668)
- 中国(17168)
- 农(14576)
- 业经(12226)
- 地方经济(10822)
- 方法(10794)
- 农业(10251)
- 发(9769)
- 融(8789)
- 金融(8789)
- 数学(8632)
- 银(8612)
- 银行(8604)
- 数学方法(8537)
- 行(8485)
- 贸(8246)
- 贸易(8235)
- 制(8198)
- 易(7785)
- 环境(7693)
- 技术(7478)
- 学(7396)
- 发展(7160)
- 展(7139)
- 机构
- 学院(134548)
- 大学(130532)
- 济(56012)
- 经济(54693)
- 研究(52413)
- 管理(49044)
- 中国(40536)
- 理学(40260)
- 理学院(39684)
- 管理学(39100)
- 管理学院(38808)
- 科学(30901)
- 京(30423)
- 所(26814)
- 财(24653)
- 研究所(23895)
- 中心(23724)
- 江(23059)
- 农(22591)
- 范(20780)
- 师范(20606)
- 北京(20164)
- 州(19409)
- 院(19147)
- 财经(18407)
- 业大(17629)
- 省(17479)
- 农业(17190)
- 经(16478)
- 师范大学(16337)
- 基金
- 项目(81591)
- 科学(64088)
- 研究(62732)
- 基金(55941)
- 家(47860)
- 国家(47349)
- 科学基金(40392)
- 社会(39125)
- 社会科(37092)
- 社会科学(37084)
- 省(33412)
- 基金项目(29214)
- 划(28063)
- 教育(28044)
- 编号(26614)
- 发(24693)
- 自然(24433)
- 自然科(23824)
- 自然科学(23820)
- 自然科学基金(23358)
- 资助(22612)
- 成果(21908)
- 发展(20360)
- 课题(20128)
- 展(19997)
- 重点(18613)
- 创(17087)
- 部(17048)
- 年(16426)
- 创新(15909)
共检索到230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尊固
南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近年来,南通港迅速兴起,货物吞吐量奇迹般地从1980年的296万吨,猛增到1985年的1,019万吨。从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地方性内河港口,一跃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海港和长江流域的江海河联运枢纽。港口与城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这是港城关系的一般规律,而南通的港城关系除反映这一般规律外,又有其特点。主要有两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立新
南通雄居长江三角洲洲头,独特的优越区位,使其在上海与江苏省沿海经济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文章对南通“十一五”期间港口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其发展的角色定位和战略目标,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南通港 发展环境 发展条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符琳蓉 任以胜 陆林 张海洲
"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以城兴"成为21世纪我国港口城市发展的新思路,对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鉴耦合—协调度从互动程度与发展水平两个角度测度南通市"港—产—城"融合发展状况,运用动态发展度和剪刀差方法解析"港—产" "港—城""产—城"复合系统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南通市"港—产—城"整体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持续上升,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高;(2)"港—产—城"整体系统融合互动程度呈现出由较低到高的波动发展态势,融合发展水平经历由失调衰退到高度融合的发展历程,融合发展状况实现改善;(3)"港—产" "港—城""产—城"复合系统经历多种演化发展阶段,各阶段存在不同效果的交互胁迫作用;复合系统的剪刀差呈下降、上升交替出现的"W型"和"斜S型",发展趋势差异在缩小与扩大中反复循环,需要加强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使其接近融合发展的目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晶 彭勃
港口与城市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港城协调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以南通和南通港为研究对象,构建港城发展协调度模型,根据南通市近12年相关统计年鉴,建立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并借助SPSS软件对港口和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南通市和南通港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南通港城协调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港城关系 南通市 协调发展 主成分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伍理
一、南通的主导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纺织业历史悠久 南通地处中纬度,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南通的粮、棉、丝、麻、薄荷、留兰香等特种经济作物历史上发展很快,曾占江苏第一;近海水质肥沃,温度适宜,饵料丰富,有充裕的渔业资源;海涂滩面辽阔,贝类分布广泛,数量多,蕴量大,有富饶的滩涂生物资源;淡水水产充足,为南通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农业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梦洁,赵其国
南通市是江苏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从产值构成、劳动力分布等方面看 ,其农业都占据主导地位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南通市的农业生产都承担着向外部输出大量农产品的艰巨任务。本文从南通市农业发展概况入手 ,逐个研究区域农业发展的构成因子 ,对南通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评价 ,并对主要农业指标作出预测。
关键词:
南通市 农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绍来 蔡永东
纺织业是南通的传统和优势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基础。然而随着国际制造业的转移和周边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南通纺织业面临新的挑战,必须重新定位,并采取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纺织产业 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 行业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顾春茂
借助于SWOT分析的基本原理,围绕长三角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背景,从区域可持续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出发,以南通为例,阐述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实现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长三角 农业经济 战略目标 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港口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本文对南通港口和上海港口深度融合的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了南通港口和上海港口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南通港口融入上海港口的可行性发展路径,包括推动双方在发展规划、运营管理、监督机构、硬件建设等方面的融合。
关键词:
南通港 上海港 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燕
科技兴市发展南通徐燕江苏省南通市市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国制定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针,强调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来。为贯彻落实这一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施新协 刘建国 朱振宇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最基础能源形式和载体,电力发供用三大环节中发电环节是源头、是根本,发电工业的发展壮大直接关系到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翻开我市发电工业的发展扉页,从1934年12月南通天生港电厂第一台德国造0.5万KW机组投产以来,到2001年底全市装机容量216.975万KW,短短的60余年间装机容量增长了400余倍,南通市发电工业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发展道路。同样,我们也看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去年入世以来,发电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季建林
南通市提出与上海、苏州一体化发展的"金三角"战略,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南通"金三角"发展战略学习借鉴了国际经济发展先进理论,并且得到国内外许多成功案例的支持。因而是一个实现区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科学战略。该文通过对这一战略的思想起源、理论依据和案例支持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论证了这一战略的可行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薛华培
南通市地处江苏省沿江沿海经济发展轴交汇处,是省域中心城市之一,是东部重要的现代化港口、工业、贸易、旅游城市,同时也是江苏省江海联运的枢纽和实施"海上苏东战略"的重要城市。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南通市在国内率先实现人均产值超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昭锋
南通市农村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陈昭锋(中共南通市委办公室)加快农村外向型经济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几年内争上一个新台阶的战略举措。不仅有利于拓宽农村就业渠道、较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是建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章波 王晨 黄贤金
我国资源支撑粗放型经济增长已经难以承受,建立节约型社会迫在眉睫。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的产业体系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设计了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的分析框架,是一个具备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层→资源利用效率分析层→应用层的三层分析流程。从重点行业和典型企业两个角度对南通市分别采用聚类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其产业的资源利用状况和效率,发现其产业结构陈旧、加工层次低,仍以高耗能、高污染排放的行业为主,但其资源减量和提高效益的空间较大。最后提出根据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染排放确定的产业调整重点,把握调整力度,加快资源节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建立资源型战略联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