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48)
2023(13673)
2022(11868)
2021(11091)
2020(9073)
2019(21003)
2018(21029)
2017(39743)
2016(21580)
2015(24278)
2014(24428)
2013(24263)
2012(22576)
2011(20423)
2010(20388)
2009(18532)
2008(17997)
2007(15743)
2006(14053)
2005(12525)
作者
(63440)
(52456)
(52165)
(49303)
(33662)
(25183)
(23798)
(20627)
(20116)
(18891)
(18079)
(17659)
(16759)
(16710)
(16227)
(16134)
(15583)
(15537)
(15009)
(14903)
(13063)
(13019)
(12683)
(12089)
(11793)
(11761)
(11731)
(11641)
(10662)
(10370)
学科
(92518)
经济(92430)
管理(58985)
(56944)
(45619)
企业(45619)
方法(36808)
数学(31495)
数学方法(31116)
中国(27439)
地方(26646)
(25301)
业经(21457)
(19209)
(18920)
农业(17305)
(16068)
贸易(16054)
(15607)
(15409)
环境(15051)
(14682)
理论(14538)
技术(14498)
(14401)
银行(14360)
(14235)
金融(14234)
地方经济(14015)
(13848)
机构
大学(303534)
学院(303190)
管理(120223)
(118146)
经济(115375)
研究(106119)
理学(103211)
理学院(101984)
管理学(100225)
管理学院(99665)
中国(79090)
(67053)
科学(66857)
(53637)
(52745)
(50052)
研究所(48749)
中心(48063)
业大(45688)
(45250)
北京(43136)
(42627)
师范(42235)
财经(41674)
(38946)
农业(38853)
(37855)
(37849)
师范大学(34194)
经济学(33765)
基金
项目(207560)
科学(162406)
研究(153268)
基金(147667)
(128434)
国家(127271)
科学基金(109082)
社会(94336)
社会科(89301)
社会科学(89280)
(82410)
基金项目(79044)
自然(70928)
教育(69914)
(69430)
自然科(69238)
自然科学(69224)
自然科学基金(67922)
编号(63648)
资助(60632)
成果(51514)
(48253)
重点(46346)
(44718)
课题(44654)
(43046)
创新(40089)
科研(39223)
项目编号(38624)
发展(38469)
期刊
(136799)
经济(136799)
研究(92640)
中国(64246)
学报(47125)
(46292)
管理(45218)
科学(44441)
教育(38656)
(37425)
大学(35432)
学学(33064)
农业(32609)
(28015)
金融(28015)
技术(27731)
业经(23750)
经济研究(20971)
财经(19207)
图书(18003)
问题(17872)
(16576)
(16314)
科技(15696)
理论(15357)
技术经济(14642)
资源(14400)
实践(14220)
(14220)
现代(14184)
共检索到460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晶  彭勃  
港口与城市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港城协调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以南通和南通港为研究对象,构建港城发展协调度模型,根据南通市近12年相关统计年鉴,建立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并借助SPSS软件对港口和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南通市和南通港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南通港城协调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冯雷鸣  吴利娟  
"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在为天津城市和港口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协调好港城关系对于天津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一基地三区"的城市定位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构建港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天津港城协调发展进行分析与评价,并结合天津港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莹  吴秀兰  
如何处理好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该文利用2005~2016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通过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超效率SBM模型对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和生态效率进行测算,试图揭示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效率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逐步递增趋势,增长幅度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2)生态效率逐年增加,增长幅度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3)2016年,7个(23%)省市达到协调发展类,4个(14%)省市属于濒临失调类;19个(63%)省市属于失调衰退类。其中,上海和宁夏属于生态效率滞后型,其他省市均属于土地集约利用滞后型。此外,二者的耦合协调度有较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但集聚程度逐渐减弱,空间分异愈加明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卢春林   刘桂云   汪超凡   贺楚惠  
构建了新型关系下的港城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一港多城”下同一港口与不同城市的港城耦合协调度,利用HCW模型拟合得出港口一体化对港城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并以宁波舟山地区为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提升了宁波舟山地区的港城耦合协调度,且其促进效应逐年增强。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了港城耦合协调度的障碍因子变化,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卢春林   刘桂云   汪超凡   贺楚惠  
构建了新型关系下的港城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一港多城”下同一港口与不同城市的港城耦合协调度,利用HCW模型拟合得出港口一体化对港城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并以宁波舟山地区为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提升了宁波舟山地区的港城耦合协调度,且其促进效应逐年增强。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了港城耦合协调度的障碍因子变化,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符琳蓉  任以胜  陆林  张海洲  
"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以城兴"成为21世纪我国港口城市发展的新思路,对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鉴耦合—协调度从互动程度与发展水平两个角度测度南通市"港—产—城"融合发展状况,运用动态发展度和剪刀差方法解析"港—产" "港—城""产—城"复合系统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南通市"港—产—城"整体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持续上升,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高;(2)"港—产—城"整体系统融合互动程度呈现出由较低到高的波动发展态势,融合发展水平经历由失调衰退到高度融合的发展历程,融合发展状况实现改善;(3)"港—产" "港—城""产—城"复合系统经历多种演化发展阶段,各阶段存在不同效果的交互胁迫作用;复合系统的剪刀差呈下降、上升交替出现的"W型"和"斜S型",发展趋势差异在缩小与扩大中反复循环,需要加强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使其接近融合发展的目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名  许长新  
城市经济与环境系统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机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本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构建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体系,运用权重法、协调度法计算出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得出南通市2005-2012年的8年间,城市经济与环境系统间经历了不协调、基本协调、良好协调发展三个阶段,城市经济系统综合指数呈现显著的线性增长趋势,城市环境系统综合指数呈现波动式上升态势,但城市环境压力指数增幅远远大于城市环境响应指数、城市状态指数增幅,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压力仍然较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楠  马耀峰  李天顺  白凯  
当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旅游产业会成为促进旅游目的地城市化发展的独立系统,与城市化系统互为背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文章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分析了旅游产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建构了两个系统的耦合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定量研究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以西安市为例,对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2000~2009年西安市旅游产业与城市化综合评价函数值呈现上升的趋势;耦合度经历了2000~2002年快速变化和2003~2009年缓慢变化两个阶段;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姬翠梅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往往被忽视。而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农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本文以天津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以及综合指数法,从多方面构建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2016-2020年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发展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两系统高度耦合,存在较强互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傲寒  
在对物流业与电子商务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选取2014-2020年武汉市农产品物流与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数据,分析其耦合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化。研究表明,2014-2015年武汉市农产品电商发展滞后于农产品物流,自2016年起农产品电商发展迅速,二者的耦合度极高,协调水平从勉强协调、中级失调过渡到了优质协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露  
在创新经济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研究产业的发展以及金融供给侧意义明显。文章基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视角,引用耦合理论对两个系统进行模型建构,分析其间的耦合效应,建立两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赋权,运用耦合模型对中国近20年高技术产业与金融供给侧耦合协调情况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系统与金融供给侧系统的耦合关联度较高,耦合协调度为处于中等水平,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原云霄   渠美  
开展山东省人口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性研究,是对其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全面摸底,更是实现人口规模质量与经济转型匹配的必然要求。文章构建人口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测度并剖析其空间演化特征。研究发现:山东省人口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对应技术适宜性自西向东降低;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显著;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偏低,人口素质亟待提高;人口红利丧失,老龄化问题严重。由此提出以青岛为中心城打造东部区域协同创新城市群、加速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人口与经济提质增效、加速推进“人才红利”转变并强化高层次人才吸引力、加速推进银色产业建设并树立积极向上老年观的改进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广雄  
文章基于系统论角度,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综合序参量、耦合机制和耦合协调类型等方面来描述这一复合系统耦合机制模型及时空协调性规律,探讨了加强系统调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凤  
文章在对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理论和区域创新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厘清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的互动关系。通过理论归纳,对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的互动机制进行阶段性分析,以获得两者互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对已掌握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立足于中原城市群基于产业集聚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分析;以中原城市群为案例,探讨中原城市群基于产业集聚的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对策研究;对理论分析和量化研究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观点,以期为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设、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借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力  洪雪飞  王俊  谢筱玲  
在理论分析经济—能源—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演化机理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工具与PLS路径模型,探讨中国省域经济—能源—环境(3E)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动态演进规律与空间集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协调度在整体上呈现动态螺旋上升趋势;省域3E系统协调度存在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集聚效应;中、东、西部耦合协调度呈现不同的空间聚集演化特征;协调发展空间集群逐渐趋向集聚加强状态。最后,提出应构建跨区域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应对系统失调,缓解系统协调发展空间集聚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