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1)
- 2023(11433)
- 2022(10085)
- 2021(9437)
- 2020(7828)
- 2019(18253)
- 2018(18134)
- 2017(35318)
- 2016(19223)
- 2015(21223)
- 2014(21061)
- 2013(20932)
- 2012(19078)
- 2011(17022)
- 2010(16927)
- 2009(15174)
- 2008(14600)
- 2007(12435)
- 2006(10777)
- 2005(9252)
- 学科
- 济(76496)
- 经济(76418)
- 管理(51979)
- 业(48338)
- 企(40287)
- 企业(40287)
- 方法(35528)
- 数学(30967)
- 数学方法(30621)
- 中国(21381)
- 农(18829)
- 学(18760)
- 地方(17662)
- 财(17528)
- 业经(16235)
- 环境(12642)
- 农业(12585)
- 制(12517)
- 理论(12514)
- 和(12285)
- 贸(12061)
- 贸易(12055)
- 易(11608)
- 务(11182)
- 财务(11125)
- 财务管理(11108)
- 技术(11065)
- 企业财务(10579)
- 划(10337)
- 产业(9964)
- 机构
- 大学(269943)
- 学院(267073)
- 管理(108084)
- 济(102284)
- 经济(99834)
- 理学(94853)
- 理学院(93684)
- 管理学(91974)
- 管理学院(91510)
- 研究(90662)
- 中国(64336)
- 科学(59641)
- 京(58198)
- 所(45051)
- 财(44617)
- 农(41925)
- 研究所(41748)
- 业大(41528)
- 中心(40363)
- 范(37202)
- 江(37100)
- 财经(36999)
- 师范(36850)
- 北京(36476)
- 院(33943)
- 经(33756)
- 农业(32942)
- 州(30603)
- 师范大学(30338)
- 经济学(30235)
- 基金
- 项目(194089)
- 科学(153379)
- 基金(142034)
- 研究(138549)
- 家(124751)
- 国家(123790)
- 科学基金(106822)
- 社会(86705)
- 社会科(82227)
- 社会科学(82204)
- 基金项目(77350)
- 省(75035)
- 自然(71863)
- 自然科(70205)
- 自然科学(70191)
- 自然科学基金(68924)
- 划(64128)
- 教育(62591)
- 资助(57425)
- 编号(55599)
- 成果(43993)
- 重点(43598)
- 部(41951)
- 发(41219)
- 创(39845)
- 课题(38190)
- 科研(37366)
- 创新(37203)
- 教育部(35613)
- 大学(35594)
- 期刊
- 济(106913)
- 经济(106913)
- 研究(77534)
- 中国(44010)
- 学报(44003)
- 科学(41741)
- 管理(37337)
- 农(36467)
- 大学(32584)
- 财(30892)
- 学学(30752)
- 教育(27374)
- 农业(25790)
- 技术(21605)
- 融(17604)
- 金融(17604)
- 业经(17208)
- 财经(16848)
- 经济研究(16819)
- 问题(15684)
- 图书(14427)
- 经(14256)
- 资源(13845)
- 科技(13736)
- 理论(13120)
- 业(12954)
- 现代(12643)
- 技术经济(12424)
- 实践(12194)
- 践(12194)
共检索到370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方玲梅 姚庆梅 田蕤新 胡静
借助GIS软件支持,综合遥感影像和其他空间数据,提取南通市1994年和2008年建设用地图形信息,对南通市自建城设州以来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用传统拓扑分析技术研究南通市拓扑空间特征,介绍了南通市市区建设用地现状,从数量、速度、结构和布局方面对南通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作了总结。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余建华
吴良镛称南通是“中国近代第一城”。张謇通过创办实业,形成了以棉纺织业为主导的生态产业链,推动了以金融、商业和航运业为主体的近代城市第三产业产生和发展,构建了较为和谐的人居环境,使南通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的民族工业城市,推动了通海地区农业现代化和区域城镇化进程。张謇创造性开展城市建设,改变了过去以中轴线对称的方形城廓和十字长街的城市形态,形成了以城区为政治、金融、商业、文化中心,各具功能特色的唐闸镇、天生港和狼山镇环绕的“一城三镇”空间形态模式,但这种空间形态过早分散了南通城市功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书婷 张瑜
通过综合运用夜间灯光数据和城市经济统计数据,构建2000—2020年可比较的长时序面板数据集,分析中国城市群的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中国城市群发展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具有一定黏性,但也呈现出普遍明显的多中心化趋势。经济基础较好、发展阶段较高的国家级城市群的多中心程度要显著高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区域性都市圈。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了解中国城市群的发展趋势、制定城市群发展规划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结构 多中心化 夜间灯光数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书婷 张瑜
通过综合运用夜间灯光数据和城市经济统计数据,构建2000—2020年可比较的长时序面板数据集,分析中国城市群的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中国城市群发展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具有一定黏性,但也呈现出普遍明显的多中心化趋势。经济基础较好、发展阶段较高的国家级城市群的多中心程度要显著高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区域性都市圈。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了解中国城市群的发展趋势、制定城市群发展规划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结构 多中心化 夜间灯光数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建楠 曹有挥 程绍铂
知识经济时代生产性服务业以其在区域创新系统中起到的巨大作用成为现代服务业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对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发展的作用表现突出。利用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数据,引入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对建国后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时空集聚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及各行业在空间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集中分布特征,但不同行业的集中程度有很大差别,其中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集聚特征最为明显,大多数行业集中半径均小于1km;同时,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空间集聚的"热点地区"有演化和迁移的现象,逐渐由老城区向外围地区特别是城市副中心推移,空间结构模式逐渐从单核心集聚模式到次一级中心集聚模式再向多核心集聚模式演变。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格局 演变特征 南京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妍妮 高波 魏守华
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是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运用帕累托指数、mono指数和首位度三个指标,本文综合考察了2007—2014年中国有代表性的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特征与内在规律。结果发现:考察期内,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海峡西岸和辽中南城市群遵循位序—规模型分布特征,即近似服从Zipf法则。中部地区中原城市群由弱多中心结构向弱单中心结构演变,长江中游城市群呈弱多中心结构,西部地区城市群则表现为典型的单中心结构特征。此外,十大城市群的平均首位度由东向西逐渐增大,说明东部城市群较西部城市群相对均衡。
关键词:
城市群 城市群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优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郭仪 余文忠
介绍了物流节点及城市物流空间结构特征的概念,并对柳州市5个行政区域的物流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物流节点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城市物流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对城市现代物流规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长春 张宏 范占军
传统地域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使南通城市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城市色彩。在城市大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南通传统建筑色彩逐步丧失、城市色彩缺乏系统性的现状急需改变。最后,本文提出了南通城市色彩的规划策略。
关键词:
地域传统 时代特征 色彩 规划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雁 刘志强 王秋兵 刘洪彬
为研究沈阳市100年来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和规律,以多时相、多来源的历史数据为基础,将1910-2010年期间按特殊历史时期划分为5个研究阶段,利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和空间分析方法,分析100年来沈阳城市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结构、相互转移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00年间居住用地增加了118.81 km2、工商业用地增加了148.21 km2、交通运输用地增加了130.97 km2,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公用事业、绿地和其他用地总体上升比较平缓;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结构有明显差异,而居住用地一直占主导地位平均占32.36%,建国后比例有所下降,工商业用地比例明显上升平均占为25.17%;另外,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情况分为转移、转入和不变3部分,其中,非建设用地向各类型用地的转入比例最大,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用地自身不变部分比例最大,而向居住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的转移量最大。随时间的推移居住用地在城市的中心区域比例逐渐降低,在城市的次中心比例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工商业用地在从内向外的比例逐渐增加,外部比例最高。公用事业用地在空间上逐渐向外衰减,城市中心公用事业用地比例较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安宁 刘洋 梁进社 张伟
在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把郑州建设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郑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基础上,总结其演变特征和影响其演变的主导因素,认为郑州由"一心两片,铁路分割"的双"V"字形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到"双核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受到地形地貌、交通、经济、决策、重大项目和历史延续因素的影响。从郑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现代产业空间发展、生态屏障空间、郑州都市区空间结构和城市发展等方面提出了重构和优化郑州城市空间结构的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庞瑞秋 侯春蕾 满文君 宋飏 赵梓渝
应用空间聚类、引力模型改进公式等空间分析方法,从宏观上对长春市城市广场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可达性。结果表明:1在数量上,长春市城市广场数量多,分布"北多南少、西密东疏";2在规模上,广场等级呈金字塔型,大型广场分布不均;3在类型上,长春市城市广场以交通广场居多,休闲型广场空间呈现"一核多点"式布局;4在可达性方面,城市中心地区广场可达性较高,城区西北、东北及西南部可达性值较低,中心居民享受广场服务的水平远大于城市周边居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鹏 黄图毅 阙菲菲
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对推进我国城市群战略实施效果评价和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综合运用地理软件和空间分形理论,从中国十大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分维数和回归方程入手,探寻中国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的异同点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中国的城市群整体呈现出倒"T"型结构;且各个城市群都是高度集中于某一地理要素,核心城市主要以高速公路及铁路干线为扩散轴向外扩散延伸;城市群的未来发展是中西部地区。随着城市群战略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群可扩张土地的减少,使得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出现了一定的"挤压"效应。
关键词:
十大城市群 空间结构特征 分形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葛喜俊
在分析物流区位概念的基础上,研究城市物流区位的形成机理,分析城市物流区位由非区位形态向区位形态和物流区位空间变迁的演化机理,揭示物流区位与城市产业空间和交通运输轴线的耦合特征,分析城市物流区位空间结构特征,提出点、线、环是城市物流区位空间结构的三大构成要素,探讨城市物流区位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城市物流 物流区位 空间结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建华
南通市城镇空间结构演变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较好的经济基础及发展历史 ,但综合经济实力欠缺是造成中心城市规模偏小、城镇空间发展不平衡以及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根本原因。因而完善南通城镇空间结构的策略应该是走多元化城镇化发展道路 ,加快城镇建设步伐。通过户籍登记制度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优先发展基础设施 ,优化空间产业布局和城镇空间布局 ,逐步形成一个层次合理、布局科学的城镇体系 ,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
城镇体系 中心城市 策略 南通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舒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垃圾处理场站从边缘飞地逐步融入中心城区域,因此急需从城市空间总体性视角对垃圾处理设施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论文以北京市为例,分析城市垃圾处理场站的空间演变,并进一步探究其与其他重要城市要素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自2000年以来北京市垃圾处理场站的处理范围由城区近郊向远郊扩展,场站空间布局由单一功能的分散布局向综合功能的集聚布局转变;近郊圈的六环路周边成为北京大型垃圾处理设施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同时,垃圾处理场站与一级公路、居民点等城市要素在空间位置上临近,而远离城市治理中心。论文所研究的垃圾处理场站分布及发展演变规律对未来城市垃圾处理场站的空间位置布局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