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82)
2023(11602)
2022(10369)
2021(9808)
2020(8261)
2019(19162)
2018(19075)
2017(36672)
2016(20308)
2015(22914)
2014(22787)
2013(22602)
2012(21015)
2011(18999)
2010(18871)
2009(17111)
2008(16314)
2007(14264)
2006(12506)
2005(10877)
作者
(62287)
(51487)
(51453)
(48625)
(32891)
(25049)
(23187)
(20412)
(19744)
(18409)
(17729)
(17425)
(16502)
(16442)
(16092)
(15907)
(15700)
(15533)
(14771)
(14763)
(13124)
(12626)
(12530)
(11736)
(11587)
(11516)
(11470)
(11292)
(10491)
(10345)
学科
(78240)
经济(78154)
管理(57469)
(52574)
(43780)
企业(43780)
方法(36918)
数学(31855)
数学方法(31471)
(21324)
(20625)
中国(19270)
(19171)
地方(17814)
环境(16546)
业经(16505)
农业(13964)
(13486)
贸易(13480)
(13412)
(13032)
理论(12989)
(12892)
(12681)
(12278)
财务(12212)
财务管理(12192)
技术(12019)
企业财务(11575)
(10624)
机构
大学(289360)
学院(286026)
管理(111127)
(106896)
经济(104432)
研究(102404)
理学(96795)
理学院(95592)
管理学(93682)
管理学院(93198)
中国(73490)
科学(69225)
(63606)
(54631)
(54001)
研究所(49976)
业大(48868)
(47047)
中心(45295)
农业(43496)
(41304)
北京(40235)
(38470)
财经(38054)
师范(37976)
(37677)
(34657)
(33787)
技术(31221)
(31087)
基金
项目(205315)
科学(158876)
基金(148128)
研究(143028)
(132970)
国家(131945)
科学基金(110591)
社会(86641)
社会科(81812)
社会科学(81785)
(79956)
基金项目(79455)
自然(76207)
自然科(74312)
自然科学(74289)
自然科学基金(72962)
(69200)
教育(64546)
资助(61633)
编号(57328)
重点(46960)
成果(46045)
(44229)
(43804)
(41985)
计划(40427)
科研(40389)
课题(39925)
创新(39233)
大学(37106)
期刊
(114996)
经济(114996)
研究(80940)
学报(55485)
中国(53338)
科学(49011)
(48673)
大学(40067)
管理(39920)
学学(37886)
(34548)
农业(34004)
教育(30304)
技术(22799)
(21079)
金融(21079)
业经(18015)
财经(17908)
经济研究(17874)
(17856)
图书(16503)
科技(15298)
资源(15235)
(15154)
业大(15057)
问题(14883)
(14457)
理论(13947)
林业(13750)
技术经济(13049)
共检索到411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涛  
南通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其冰后期的环境变化以最大海侵时期为界,之前为海侵期,表现为海水入侵,陆地面积减少。之后海面趋于稳定,长江泥沙在河口地区持续沉积的作用下,表现为南通地区的逐渐成陆过程。利用收集的84个分布于南通地区及附近的钻孔剖面资料,将其按不同厚度的沉积相进行整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根据不同的数据基础运用IDW(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插值对南通地区冰后期沉积厚度分布和环境变化过程分别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南通地区古河谷区是冰后期主要的泥沙沉积区,沉积物厚度、体积和重量大于北翼地区,北翼前缘沉积要大于后缘。冰后期古河谷区沉积泥沙4 892.2×10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泽广  牛文全  
【目的】设计对不同泥沙级配的浑水进行滴灌试验,为泥沙机械组成对滴头堵塞的影响过程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短周期法,设计了粒径小于0.1mm的3种不同级配泥沙(编号分别为A、B、C,其0.05~≤0.1mm粒径泥沙所占比例分别为58.38%,27.17%,14.45%;48.50%,13.20%,38.30%;20.13%,23.55%,56.32%)及3种不同含沙量(0.5,1.0,1.5g/L)组合的滴头抗堵塞试验,分析了毛管中沉积泥沙的位置与粒径组成及滴头流量与含沙量的变化。【结果】当含沙量不大于1.0g/L时,泥沙级配C最易造成滴头堵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俞幸池  苏琴琴  谢姣姣  苏晓磊  林锋  阿依巧丽  曾波  
三峡水库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包括由于水库拦蓄所导致的泥沙沉积问题。水库泥沙沉积对水库消落带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一方面,沉积在消落带的泥沙会直接改变消落带的地形地貌;另一方面,泥沙沉积也给消落带带来了营养物质,有利于土壤瘠薄区域的消落带的植被生长和生态保护。为了揭示三峡水库蓄水期间消落带泥沙沉积强度的影响因素,为消落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三峡水库选择了12个典型消落带样点,采用实地检测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对各样点消落带的泥沙沉积强度及其自然环境特征进行检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蓄水期间消落带泥沙沉积强度受消落带距大坝里程、海拔高程、河岸形态、坡度、植被覆盖度的影响;(2)对于影响三峡水库蓄水期间消落带泥沙沉积强度的自然因素而言,消落带距大坝里程是影响消落带泥沙沉积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其余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海拔高程、植被覆盖度、河岸形态,坡度对消落带泥沙沉积强度的影响最弱。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杨  郭成久  范昊明  武敏  安晓奇  
为了确定辽河中下游泥沙主要沉积区及对其起控制作用的水沙来源区,以有关水文站年系列资料为基础,运用泥沙收支平衡法、统计学方法,研究辽河中下游泥沙时空分布及主要沉积区沉积量与上游不同水沙来源区水沙量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巨流河-六间房河段为辽河中下游强烈沉积区,支流柳河产沙量的变化对辽河下游泥沙沉积量的变化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为缓解辽河下游泥沙沉积问题,亟待加强柳河水土流失的治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彬俨  严冬春  文安邦  陈佳才  
为揭示三峡水库干流消落带的泥沙沉积规律、分析沉积泥沙来源,本研究采用原位观测方法采集沉积泥沙样品,利用激光粒度仪测试泥沙粒径,分析沉积泥沙粒径在水平、垂直和高程3个维度上的变化特征,并与三峡水库入库泥沙的粒径特征相结合,阐述消落带沉积泥沙来源。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干流消落带沉积泥沙粒径在水平方向上存在比较强烈的空间变化,中值粒径沿河流流向方向呈逐渐下降趋势,并在忠县及其下游河段基本保持稳定;(2)泥沙粒径随高程的变化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河流挟沙是消落带下部粗颗粒泥沙的主要来源,而消落带上方的土壤侵蚀强度越高,消落带顶部的沉积颗粒就越容易变粗;(3)在水库尾端,泥沙剖面存在较明显的旋迴分层现...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立通  孙耀  陈爱玲  赵从明  王彦怀  
2009年7~8月,通过使用乙炔抑制技术对对虾养殖池塘的投饵区和非投饵区沉积物硝化与反硝化速率进行了测定,并同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虾塘表层N2O浓度。结果表明,虾塘沉积物硝化、反硝化和硝酸盐还原速率分别为10.70~337.47μmol/m2.h、1.10~17.92μmol/m2.h、0.090~7.48 mmol/m2.h,虾塘表层N2O浓度为5.98~10.90 nmol/L,海-气交换通量为1.76~3.89μmol/m2.d。虾塘硝化与反硝化作用较为复杂,不仅存在着显著的区域性差异,而且呈现出明显的养殖季节变化特征,其中8月中旬硝化与反硝化速率达到最高值,而在整个养殖季节,投饵区硝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金德生,师长兴,陈浩,张欧阳  
人为动力泥沙灾害是人类活动无意地导致地表物质侵蚀、输移、沉积过程中的渐近或超临界现象 ,它具有独特的社会学及灾害学属性。按人为驱动力形式、灾害所在地貌部位、灾害的表现形式及具体灾害现象 ,人为动力泥沙灾害系列可划分为 :流域水系、沟道坡面、河道及平原河口海岸四个泥沙灾害类 ;各灾害类包括侵蚀型、搬运型、堆积型、复杂型及关联型五种泥沙灾害型 ;共 54个灾害种。这是一种比较综合、系统的人为动力泥沙灾害类型划分。从流水地貌、泥沙运动及灾害学相结合出发 ,人为动力泥沙灾害具有以下特征 :1地理地带基础上的加剧性特征 ;2人文环境影响下的渐变性与急变性特征 ;3盲目性驱动下的无序性特征 ;4复杂性和非线性特征等。人文环境的变化是人为动力泥沙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只有加强管理力度 ,提高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才能控制人为泥沙灾害的发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君  李秀彬  朱会义  凌峰  
近50年来,随着流域降水量减少,以及修建水利水保工程、引水等人类活动的增加,密云水库的入库泥沙量呈显著减少趋势。为了揭示密云水库流域的水土流失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对减少密云水库入库泥沙的实际作用,基于降水—产沙统计模型,定量评估了降水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密云水库入库泥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66—1979年、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5年,水利水保工程措施的减沙作用非常显著,减沙贡献率分别为89.45%、78.86%、86.90%和64.36%;降水变化的减沙贡献率分别为10.55%、21.14%、13.10%和35.64%。以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汉锋  王运华  谭启玲  吴娟  
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梁子湖沉积物N在pH值和温度控制下释放的特征。研究表明,梁子湖的入水口和出水口由于沉积环境影响到N的形态,其N的释放明显较湖心高,在试验初期由于搅动的影响使得N的释放在第1天较第2、3天高,其后则迅速增加释放量。温度对N释放影响明显,30℃条件下N释放曲线的峰值较4℃条件下高近1倍,20℃条件下N释放曲线的峰值较4℃条件下高30%。pH值对沉积物N释放同样有明显的影响。在偏酸(pH 5.5)和偏碱(pH 11.5)条件N的释放量较湖水正常pH值(pH 8.5)增大。湖水全N含量在0.180~1.362 mg/L之间,平均0.713 mg/L;NH4+-N含量在0.02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逸  李小昱  雷廷武  王为  
用电容传感器测量水流泥沙含量时 ,电容传感器的输出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为了消除环境温度的干扰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传感器的输出进行数据融合处理。以电容传感器的泥沙测量值和环境温度作为网络的输入 ,并用改进的BP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融合输出值。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数据融合方法可有效地消除环境温度对电容传感器所产生的影响 ,从而得到精确、稳定的输出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方琦  蓝东兆  顾海峰  李超  
描述了厦门湾沉积物中的13种甲藻孢囊的形态与丰度、分布特征。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湾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平均丰度为3360粒·kg-1湿重;其中有2种有毒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小型亚历山大藻,有2种有害甲藻:具刺膝沟藻和锥状斯氏藻的孢囊,且数量较为丰富。这4种有害有毒甲藻孢囊在环境条件适合时将可能引发赤潮,对厦门湾水产养殖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荣华  张文雅  梁旭方  李玺洋  窦亚琪  余锐  
为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梁子湖和淤泥湖团头鲂脂肪沉积和生长发育规律,采用H&E染色观察2个种质资源区团头鲂脂肪和肝脏组织的形态学及脂肪沉积变化,并用qPCR技术检测脂肪和肌肉组织中LEP、LPL、IGF-1和NPY基因表达,初步分析来自2个种质资源区团头鲂在生长和脂肪沉积能力上存在的差异。结果显示,淤泥湖团头鲂的肠系膜脂肪含量是梁子湖的约1.5倍,H&E染色发现,梁子湖团头鲂脂肪和肝脏细胞的脂滴直径比淤泥湖的小;但梁子湖团头鲂肌肉及脂肪组织中的LEP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淤泥湖的,肌肉组织中IGF-1mRNA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淤泥湖的,梁子湖团头鲂脂肪组织LPL mRNA表达量和淤泥湖的相比,无显著差异,2个种质资源区团头鲂NPY的mRNA表达在肌肉和脂肪组织中也没有显著性差异。由此推测,组织中体脂沉积能力及相关基因表达存在差异可能是导致梁子湖和淤泥湖团头鲂生长速度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宝维  舒常平  葛文华  岳斌  张名爱  姜杨  
【目的】通过对不同填饲期肥肝鹅体内脂肪沉积、血脂成分和脂类代谢酶等指标的测定分析,探讨肥肝鹅脂肪代谢规律。【方法】选取同批孵化、相同饲养条件下育成的85日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的肝用型公鹅200只进行填饲,填饲期30 d。从预试期结束起,分别于填饲0、6、12、18、24、30 d取血、屠宰1次;每次随机选取30只体重相近的试验鹅,每只为1个重复,以填饲0 d作为对照。分别测定肝重、皮脂重、腹脂重、肠脂重、皮脂率、腹脂率、肠脂率、血脂成分和脂类代谢相关指标。所有试验鹅填饲同一种饲粮,填饲量定量一致。将经过筛选的玉米粒倒入水锅内,煮沸5—10 min后,捞出沥干,趁热加入1%鹅油、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永健  卢光明  葛奇伟  
通过在单养鱼系统和鱼藻混养系统中投放不同密度梯度的底栖动物双齿围沙蚕,考察沙蚕对系统养殖环境的修复作用及适宜的沙蚕放养密度。结果显示,加入沙蚕对系统底部沉积物POM(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相比于单养鱼处理沉积物中氮、磷分别降低了9.59%~10.47%、7.11%~8.18%。此外,沙蚕不同的放养密度对于系统沉积物的修复效果及养殖效益具有显著影响。同样,沙蚕的加入促进了养殖主要经济品种黑鲷品质的提升,鱼体体长、体重以及成活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单养鱼系统(F),最终产量达到了单养鱼(F)系统的128.33%~156.08%。放养密度为22.5 kg/hm2和30 kg/hm2的沙蚕所产生的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承达  周斌  马琪  姜萌薪  
悬浮泥沙定量研究对于调查长江的水质、地貌、生态环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长江中游武汉地区2012~2013年14幅不同时相的Landsat E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野外采样悬浮泥沙浓度数据,分析了悬浮泥沙遥感定量反演方法,数据处理中针对ETM+SLC-OFF影像缝隙问题,采用自适应局部回归匹配算法(ALR)进行影像自动恢复处理,在波段选择中对悬浮泥沙浓度和光谱反射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运用传统关系建模方法和高斯模型方法对比,比较悬浮泥沙定量反演模型,利用实测验证数据对反演模型精度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ALR可以有效的获取悬浮泥沙敏感波段的遥感光谱反射率;(2)ETM+B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