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0)
- 2023(12318)
- 2022(10456)
- 2021(9444)
- 2020(7703)
- 2019(17118)
- 2018(16761)
- 2017(31246)
- 2016(17458)
- 2015(19817)
- 2014(19870)
- 2013(19934)
- 2012(19209)
- 2011(17653)
- 2010(17882)
- 2009(16410)
- 2008(16168)
- 2007(14712)
- 2006(13560)
- 2005(12813)
- 学科
- 济(79729)
- 经济(79641)
- 管理(44187)
- 业(42590)
- 企(30331)
- 企业(30331)
- 地方(26064)
- 方法(25507)
- 农(25400)
- 中国(25284)
- 数学(21210)
- 数学方法(20955)
- 业经(18731)
- 学(17623)
- 农业(17479)
- 财(15520)
- 地方经济(14574)
- 制(14317)
- 贸(14235)
- 贸易(14221)
- 融(14103)
- 金融(14101)
- 银(13585)
- 银行(13540)
- 易(13535)
- 发(13242)
- 行(13186)
- 环境(12879)
- 理论(12081)
- 和(11842)
- 机构
- 学院(255765)
- 大学(252220)
- 济(105056)
- 经济(102679)
- 研究(100651)
- 管理(87499)
- 中国(76446)
- 理学(72873)
- 理学院(71837)
- 管理学(70470)
- 管理学院(70000)
- 科学(63126)
- 京(56367)
- 所(54227)
- 农(52545)
- 研究所(48748)
- 财(48103)
- 中心(45058)
- 江(42711)
- 农业(41359)
- 业大(39884)
- 范(37784)
- 师范(37319)
- 北京(36537)
- 院(36483)
- 财经(36249)
- 省(34867)
- 州(34497)
- 经(32638)
- 经济学(31743)
- 基金
- 项目(162283)
- 科学(125708)
- 研究(118859)
- 基金(113059)
- 家(101136)
- 国家(100191)
- 科学基金(82743)
- 社会(73319)
- 社会科(69222)
- 社会科学(69205)
- 省(66501)
- 基金项目(58595)
- 划(55326)
- 教育(53722)
- 自然(52430)
- 自然科(51112)
- 自然科学(51099)
- 自然科学基金(50124)
- 编号(48706)
- 资助(46773)
- 发(42017)
- 成果(40196)
- 重点(38194)
- 课题(36295)
- 部(34534)
- 发展(33477)
- 创(33468)
- 展(32922)
- 创新(31390)
- 科研(30537)
- 期刊
- 济(132979)
- 经济(132979)
- 研究(82999)
- 中国(63282)
- 农(49548)
- 学报(44152)
- 科学(39702)
- 财(35357)
- 教育(35270)
- 管理(35084)
- 农业(34272)
- 大学(32536)
- 学学(30281)
- 融(27062)
- 金融(27062)
- 技术(23219)
- 业经(23202)
- 经济研究(21109)
- 业(18824)
- 财经(17457)
- 问题(16847)
- 经(15276)
- 图书(13595)
- 贸(13356)
- 世界(13337)
- 资源(13008)
- 版(13002)
- 商业(12907)
- 技术经济(12430)
- 国际(12007)
共检索到420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有贵 邝婵娟 焦红坡
本文把南北方两个区域之间粮食流向流量变化放在整个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背景中考察,对南粮北调向北粮南运演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南粮北调,是在南北方人均粮食产量水平均很低和南方相对高于北方的情况下,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为解决北方商品粮需求集中地区口粮短缺的矛盾,而采取行政手段实现的;北粮南运,其直接致因是南北方粮食生产发展与消费增长及结构不适应,而南北方粮食生产发展呈现出的差异,是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粮食生产在南北方区域经济发展中比较优势上表现出差异,南北方农民根据要素的相对价格和比较利益对资源进行重组的结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廖西元 方福平 王志刚
本文从农民层面,对粮食生产发展核心长效机制及其实现途径进行探讨,提出构建农民增收机制是粮食生产发展的核心长效机制,而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促进规模增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昌斌 陈印军 毕于运
随着区域经济差异变动和农村发展水平的改变,红黄壤地区近十几年来,粮食生产比较优势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粮食生产格局也在进行着新调整。本文分析了近20年来影响红黄壤地区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变化的因素及优势变动趋势,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区域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冀名峰
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矛盾焦点,是国内供给增长慢于需求增长。而在众多的促进国内供给增长的手段中,充分发挥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从理论上说,完善的市场机制会自动地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安排粮食生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凯,袁璋,许越先
河北省2002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6484.4千hm2,其中小麦占37.8%,玉米39.7%;粮食、棉花、油料的种植比例为15.9:1.0:1.6。北部四地市粮食播面占全省的23.3%,南部七地市76.7%。2002年粮食总产2435.8万t,为1949年的5.2倍;粮食单产3756kg/hm2,为1949年的5.8倍;人均粮食362kg,为1949年的2.4倍。北部地区粮食总产占全省的17.2%,南部地区82.8%。据回归分析与双向差分建模分析,2010年粮食总产可达3087.5万t,粮食单产4478kg/hm2,人均粮食460kg。据灰关联分析,影响粮食总产的主要因子有:粮食单产、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1978年=100)、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农田化肥施用量与有效灌溉面积等。根据笔者预测,若201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8989万kw,农村用电量240.8亿kwh,农田化肥施用量356.1万t,有效灌面4549.2千hm2,则其粮食单产可达4664kg/hm2;若2010年仍保持2000年小麦播面所占比例(0.387),玉米播面所占比例达0.439,则其单产可达4387kg/hm2。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爱军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趋势探讨黄爱军粮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建国15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全国粮食总产连攀高峰,基本上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伴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永贵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作为每年都由中央调进粮食的贵州来说,粮食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因此,全省上下认真地研究这个问题,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是非常必要的。本省五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刚
滁县地区作为新兴商品粮基地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粮食生产潜力大等优越条件,但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为确保粮食生产的持续供应以及区域经济的振兴,本文在对滁县地区区情分析基础上,系统论述了粮食生产发展对策,并确立了其区域模式。
关键词:
商品粮基地 发展模式 区域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贤 卫新 杨祖增 桑文华
浙江省粮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粮食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丁贤,卫新,杨祖增,桑文华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钟昱 亢霞
受到人口数量下降和老龄人口快速增加的影响,近年来日本粮食在生产、流通和消费阶段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在生产环节,产量下降,结构趋稳,单产贡献为主,生产集中化程度不断增加;在流通环节,储备数量下降后趋于平稳,流通链扁平化趋势明显;在消费环节,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加工、饲料等非主食消费快速增加。未来中国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动与日本目前的发展趋势有很多相似之处,应该在借鉴日本经营所得安定政策的基础上,完善目前正在试点的粮食目标价格政策,适当减少粮食储备数量并加强市场信息监测,充分重视科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作用。
关键词:
粮食 日本 经营所得安定 流通 消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帆 吴政
现有关于中国粮食生产的研究,通常假定省区和产品的生产具有同质性。本文修正了这个假定,通过一个比较优势指数来分析我国各省区的粮食生产空间结构,经过理论分析,推出了3个命题:地区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获得主要是依靠规模优势,而不是效率优势;各省区某种粮食的产量占比,与这种粮食的比较优势之间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特定省区在某些粮食上的比较优势与在其他粮食上的比较优势,通常是不可兼得的。利用2003年各省区稻谷、小麦和玉米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这3个命题能够得到支持。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比较优势 规模优势 效率优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炳坤
实行粮食地区平衡和省长负责制,是我国在全面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解决粮食问题的一项重大决策。这项重大决策涉及到包括粮食生产、流通、调控等在内的各个相关方面。其中,如何抓好粮食生产是最基本的环节,也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难点所在。我国之所以实行粮食地区平衡和省长负责制,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于寻求一种刺激粮食生产的新机制,充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代彦 文乐
本文利用200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函数(STF)研究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女性化对中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其南北差异。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存在技术非效率性,从全国来看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没有显著降低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而女性化显著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但是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南北地区差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降低了北方的技术效率,但对南方没有显著影响;而女性化提高了北方的技术效率,而且其贡献随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增加,但对南方没有显著影响。人均机械与人力资本是提高生产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自然灾害是主要的不利因素。为适应农村劳动力的结构变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率,需因地制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社梅
当前粮食生产经营方式、技术路线、产品形态等正在逐步改变,这对粮食科技提出了新的需求。本文在判断和分析浙江粮食生产发展方式转变趋势的基础上,从作物育种、栽培技术、机械技术、低碳环保技术、防灾减灾技术等五大方面指出了粮食科技发展的新需求,最后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浙江粮食生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生产方式 科技进步 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