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33)
- 2023(4495)
- 2022(4122)
- 2021(3765)
- 2020(3514)
- 2019(8374)
- 2018(8346)
- 2017(16444)
- 2016(9311)
- 2015(10830)
- 2014(11216)
- 2013(11384)
- 2012(10809)
- 2011(9865)
- 2010(10008)
- 2009(9396)
- 2008(9619)
- 2007(8950)
- 2006(7514)
- 2005(6677)
- 学科
- 济(41193)
- 经济(41157)
- 业(24378)
- 管理(24119)
- 方法(22308)
- 数学(20171)
- 数学方法(20016)
- 企(18736)
- 企业(18736)
- 农(11641)
- 财(10264)
- 学(10151)
- 中国(9252)
- 贸(8483)
- 贸易(8483)
- 易(8212)
- 地方(7868)
- 农业(7589)
- 业经(7321)
- 制(6908)
- 和(6654)
- 务(6357)
- 财务(6343)
- 财务管理(6322)
- 企业财务(5920)
- 银(5697)
- 银行(5665)
- 环境(5547)
- 融(5426)
- 金融(5424)
- 机构
- 大学(143136)
- 学院(141908)
- 济(57502)
- 经济(56236)
- 管理(52627)
- 研究(48416)
- 理学(45308)
- 理学院(44773)
- 管理学(43905)
- 管理学院(43641)
- 中国(35871)
- 科学(32513)
- 京(30457)
- 农(30450)
- 所(26267)
- 财(25478)
- 业大(25194)
- 农业(24351)
- 研究所(24122)
- 中心(22813)
- 江(21953)
- 财经(20574)
- 北京(19150)
- 经(18557)
- 范(18085)
- 经济学(17936)
- 师范(17862)
- 州(17090)
- 院(16783)
- 经济学院(16463)
- 基金
- 项目(93465)
- 科学(71289)
- 基金(66189)
- 研究(64790)
- 家(58514)
- 国家(58056)
- 科学基金(48136)
- 社会(39106)
- 省(37282)
- 社会科(36947)
- 社会科学(36931)
- 基金项目(35505)
- 自然(32268)
- 划(31508)
- 自然科(31458)
- 自然科学(31445)
- 自然科学基金(30879)
- 教育(30138)
- 资助(27991)
- 编号(26810)
- 成果(21987)
- 重点(21472)
- 部(20759)
- 发(20228)
- 创(18767)
- 科研(18716)
- 计划(18612)
- 课题(18317)
- 创新(17630)
- 大学(17337)
共检索到202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陶涛 彭万喜 陈星艳
以新鲜南竹为原料,采用工业可利用的竹片浸提工艺进行过热水萃取,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萃取物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新鲜南竹片过热水萃取物GC/MS分析中,共分离出36个峰,鉴定出25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7.35%.主要成分为二十七烷(cas)(26.2%)、14-á-H-pregna(15.71%)、2,6,10-甲基-十四烷(15.55%)、甲基-9,10-二氟次甲基-9-十八碳二烯酸(12.84%)、1,2-邻苯二甲酸二丁基酯(8.93%)、1,2-邻苯二甲酸,双2-甲丙酯(2.65%)、1-五十七醇(1.88%)、isochiapinb(1.88%)、10-...
关键词:
材料科学 南竹 萃取物 气相色谱 质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亚歌 岳田利 刘拉平 张晓荣 李芳芳
为了对猕猴桃果汁加工品质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选用陕西周至县的秦美和眉县的海沃德猕猴桃,榨汁、酶解后取果汁样品,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富集果汁中香气物质,经GC/MS分离与分析,共鉴定出120种化合物,其中秦美果汁含有97个组分、海沃德果汁含有101个组分。不同品种果汁中主要香气物质构成种类基本相同,其含量分布存在差异。乙酸乙酯、乙醇、丁酸甲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己酯、正己醇、(E)-2-己烯-1-醇等化合物是猕猴桃果汁中的主要香气物质,对猕猴桃果汁特征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斌 孟宪军 颜廷才 张琦 刘辉
基于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玫瑰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60目,流量18L.h-1,萃取时间1.5h,温度40℃,压力16MPa。GC/MS联用仪对产物进行分析,共测出60种化合物,并给出它们的百分含量,通过谱库检索、结合裂解机理,参照ISO9842-2003标准对其17种重要化合物进行鉴别,主要产物含量与ISO标准要求的含量基本一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于春梅 李远 韩丽辉
采用两种固相萃取柱对水溶液中的挥发性脂肪酸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两种萃取柱均能够实现对水溶液中碳原子数较大的挥发性脂肪酸的定性测定,而对碳原子数小于4的脂肪酸定性效果较差;采用中性萃取柱萃取戊酸及庚酸的回收率分别为90.2%和90.3%,明显高于酸性萃取柱55.7%和68.0%的回收率,因此前者更加适合样品的定量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荣 王艳 任吉君 周小梅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利用正交设计,对影响罗勒挥发油萃取工艺参数(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以及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罗勒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是:萃取压力为12MPa,萃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2h,萃取率达0.761%.所获得的挥发油呈黄色半透明状,具芳香味.采用GC-MS对挥发油进行分析,共鉴定出30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萜类物质,占总量的96.64%.相对含量最高的是芳樟醇,占69.83%,其次分别是(+)表-双环倍半水芹烯(6.73%)和1,8-桉叶油素(5.0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敬科 赵思明 熊善柏 张声华
分别采用PA、CAR/PDMS和DVB/CAR/PDMS 3种萃取头的固相微萃取(SPME)提取熟鲢鱼肉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分析比较3种萃取头提取的挥发性成分差别,确定适宜的萃取头,3种萃取头的固相微萃取共检测出7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PA提取熟鲢鱼肉链长为C14~C23高沸点的物质较多;CAR/PDMS提取链长为C2~C8低沸点的物质较多;DVB/CAR/PDMS提取链长为C2~C23的物质较多。采用不同萃取头的固相微萃取可以全面提取熟鲢鱼肉挥发性成分。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鲢 挥发性成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白雪娜 谷继成 成军 师光禄 王有年
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为瑞香科(Thymelaeaceae)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等地(刘欣等,2004)。据《神农百草经》记载,瑞香狼毒与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月腺大戟(E.ebracteolata)同作狼毒入药,其性味苦平,全草有毒,有逐水祛痰、破积杀虫之功效(张慧文等,2006)。瑞香狼毒也是一种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锡昌 陈俊卿
以我国重要食用的淡水鱼之一,鲢为原料。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苯(PDMS DVB)涂层的固相微萃取头萃取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并通过气质联用仪分析鉴定鱼肉中的气味成分。结果表明:固相微萃取技术有效地吸附了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经NIST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共检出并确定48种成分,所检出物质的分子量范围大部分处于90~250MW之间,并且这些成分多是一些羰基类及醇类化合物,其总百分含量高达88.23%,其中以1 辛烯3醇的百分含量最多,为18.95%,1 辛烯3醇一般表现为土味、蘑菇味。其次是一些直链的饱和醛类,如己醛、庚醛、辛醛、壬醛、葵醛等,而这些醛类通常产生一些令人不愉快、辛辣的刺激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洪宏 喻云水 周蔚虹 李本贵
通过物理分离的方法从新鲜毛竹中分离出薄壁组织,利用索氏抽提的方法提取薄壁组织中的化学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抽提物成分进行分析。经分析鉴定,毛竹薄壁组织苯/醇抽提物经色谱分离可以得到40个峰,可以检测出其中的34种抽提物成分,占色谱峰总流出峰面积的91.75%;其主要化学组分为酯类6种、酮类7种和醇类5种,分别占物质总量的39.94%、25.72%和8.74%;主要化学物质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9.26%)、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4.91%)、4-羟基-4-甲基-2-戊酮(8.76%)、(3E,5Z)-6,10-二甲基-3,5,9-十一碳三烯-2-酮(8.11%)、苯...
关键词:
毛竹 薄壁组织 抽提物 GC-MS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洪 宏1 喻云水1 2 周蔚虹1 李本贵2
摘 要:通过物理分离的方法从新鲜毛竹中分离出薄壁组织,利用索氏抽提的方法提取薄壁组织中的化学成分,采用气相色谱 - 质谱 (GC-MS) 联用技术对抽提物成分进行分析。经分析鉴定,毛竹薄壁组织苯 / 醇抽提物经色谱分离可以得到 40 个峰,可以检测出其中的 34 种抽提物成分,占色谱峰总流出峰面积的 91.75%; 其主要化学组分为酯类 6 种、酮类 7 种和醇类 5 种,分别占物质总量的 39.94%、25.72% 和 8.74%;主要化学物质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9.26%)、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4.91%)、4- 羟基 -4- 甲基 -2- 戊酮(8.76%)、(3E,5Z)-6,1...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新生 林丽静 何科稣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法(GC-MS)分析圆叶乌桕、乌桕和山乌桕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三者根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圆叶乌桕中化学成分多样性相对较高,富含萜烯类化合物;乌桕以吡喃环类化合物为主;而山乌桕中β-谷甾醇的含量较高.三者根的化学成分差异与其生长基质和环境适应性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晓颍 王海静 徐宁伟 曹翠玲 刘建珍 武春成 张立彬
【目的】优化前处理影响因素,分析欧李果实挥发性成分,明确挥发性成分特点并对果实特征性香气成分进行评价。【方法】以欧李果实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测定其挥发物成分,通过优化前处理影响因素,确定最佳试验条件。利用解卷积系统(AMDIS)与NIST11质谱数据库以及保留指数(RI)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内标法确定挥发物含量,并计算香气强度值(OAVs),评价欧李果实香气品质与特征。【结果】在欧李果实中累计鉴定出63种挥发物,含量范围为0.01—3.25μg·kg~(-1)。挥发物以酯类、烷类为主,并有少数醇类、芳香类、醛类、萜类、酸类、酮类,其中苯甲酸乙酯含量最高。通过参考相关挥发物香气阈值并计算部分挥发物OAVs可知,己酸乙酯、乙酸苯乙酯、β-芳樟醇、乙酸己酯、壬醛等物质对欧李果实香气成分构成具有重要作用,而烷烃不具有特征性香气。欧李果实香气主要为青香、花香、果香、脂蜡香和其他少数香型(木香型、芳香油香型等),并以青香、花香、果香型物质为主,三者总含量达到挥发物总量的80%。【结论】优化确立的试验条件为:果肉去核切碎处理,取样量5 g,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与平衡时间均为30 min。SPME前处理条件对果实挥发性成分检测到的种类与含量有较大影响,通过优化试验条件可以获得最佳检测结果。欧李果实挥发物组成复杂,除烃类物质香气品质较弱外,多数具有特征香气,且香气强度属中高级,酯类物质是欧李果实的重要挥发物组成,清香型、花香型和果香型是欧李果实香气成分的主要特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兴耀 欧阳建文 刘东波 阳国平 王仁才 王辉宪 袁洪
以刺葡萄种子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刺葡萄籽油的工艺,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刺葡萄籽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刺葡萄籽油的适宜工艺条件为:种子粉碎粒径0.40~0.53mm,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35℃,分离温度55℃,分离压力12MPa,在此条件下油脂萃取率为13.5%.GC/MS分析显示,刺葡萄籽油成分以脂肪酸为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87%,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以亚油酸为主,含量为82.32%;饱和脂肪酸主要为硬脂酸和棕榈酸,相对含量分别为9.03%,3.26%.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鲁植雄 江水泉
用超临界CO2对南烛叶冻干粉进行萃取,并对萃取物进行气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南烛叶中含有C016(棕榈酸)、C018(硬脂酸)、C118(油酸)、C218(亚油酸)、C318(α-亚麻酸)和C020(花生酸)等6种脂肪酸,其中C318(α-亚麻酸)含量最高,达36.4%;南烛叶还含有槲皮素和其它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在萃取物中占3.52%,黄酮总量占11.6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