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38)
2023(11306)
2022(9348)
2021(8395)
2020(6900)
2019(15057)
2018(14543)
2017(28402)
2016(15165)
2015(16329)
2014(15954)
2013(16059)
2012(15000)
2011(13848)
2010(13952)
2009(12944)
2008(12379)
2007(11188)
2006(10267)
2005(8988)
作者
(46008)
(39324)
(38750)
(36705)
(24281)
(18890)
(17264)
(15325)
(14706)
(13737)
(13444)
(12681)
(12474)
(12128)
(12058)
(11805)
(11434)
(11329)
(11133)
(10909)
(9941)
(9626)
(9456)
(9062)
(8963)
(8751)
(8421)
(8393)
(7949)
(7683)
学科
(89994)
经济(89925)
(45702)
(44816)
管理(36538)
农业(30449)
方法(27557)
数学(25220)
数学方法(25106)
地方(23426)
(23342)
企业(23342)
业经(19944)
中国(19000)
(16048)
地方经济(14046)
(13756)
(13312)
(12972)
贸易(12967)
(12617)
(12566)
环境(12398)
(10679)
农业经济(10456)
(10223)
(10221)
金融(10220)
及其(9962)
(9944)
机构
学院(226291)
大学(220540)
(109294)
经济(107583)
管理(83832)
研究(83504)
理学(73399)
理学院(72558)
管理学(71515)
管理学院(71112)
中国(63224)
(62448)
科学(51541)
农业(48289)
(44370)
(43419)
(42498)
业大(42418)
研究所(39710)
中心(37987)
财经(34409)
经济学(34333)
(33737)
(31402)
经济学院(30895)
农业大学(30355)
(28482)
科学院(28311)
(27788)
(27437)
基金
项目(155076)
科学(122285)
基金(114249)
研究(109288)
(101950)
国家(101017)
科学基金(85328)
社会(74745)
社会科(70617)
社会科学(70598)
(61820)
基金项目(61275)
自然(53718)
自然科(52440)
自然科学(52424)
自然科学基金(51483)
(50607)
教育(46390)
资助(44301)
编号(42308)
(36973)
重点(35123)
(35121)
(34171)
国家社会(32264)
(32196)
成果(31834)
创新(30285)
发展(29652)
科研(29441)
期刊
(129548)
经济(129548)
(65197)
研究(64664)
农业(43901)
中国(42219)
学报(40472)
科学(36623)
大学(30391)
学学(29885)
(29650)
管理(26461)
业经(25431)
(22533)
金融(22533)
(20693)
经济研究(20517)
问题(18107)
财经(17309)
技术(16788)
(15048)
世界(14468)
农村(13937)
(13937)
农业经济(13894)
技术经济(13072)
(12804)
经济问题(12659)
资源(11981)
业大(11765)
共检索到336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忠娜  蒋桂容  唐继军  
针对当前南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库兹涅茨比率和R/S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南疆地区农业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预测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南疆五地州可依据其农业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非农经济主导地区、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地区及农业经济落后地区;而造成南疆地区农业经济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农业人口中的高、低收入人群及其收入比重的差异,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就南疆五地州的农业经济综合竞争力而言,喀什地区最强,克州最弱,两地区人口规模、基础发展水平和自然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目前南疆地区区域农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林苹  
[目的]通过分析四川省农业区域经济差异,将四川省划分为西北高原区、西南山地区、四川盆地区等3个农业经济差异区域,并从土地资源、水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等4个方面确定11个指标研究其对四川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20102014年3个不同区域内11个指标,分别分析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评价指标农业GDP的影响。[结果]3个区域内耕地面积、受灾面积、农业用水总量与农业GDP均中度相关,并且从关联度的结果看,耕地面积、受灾面积、农业用水总量的差异对农业GDP的影响差距不大;3个区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林苹  
[目的]通过分析四川省农业区域经济差异,将四川省划分为西北高原区、西南山地区、四川盆地区等3个农业经济差异区域,并从土地资源、水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等4个方面确定11个指标研究其对四川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2010~2014年3个不同区域内11个指标,分别分析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评价指标农业GDP的影响。[结果]3个区域内耕地面积、受灾面积、农业用水总量与农业GDP均中度相关,并且从关联度的结果看,耕地面积、受灾面积、农业用水总量的差异对农业GDP的影响差距不大;3个区域内农林牧副渔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均与农业GDP高度相关,且对各区农业GDP的影响的差异较小;3个区域内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使用量、农业从业人员、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GDP的影响显著。[结论]四川农业区域经济差异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忠娜  唐继军  
通过分析2000~2011年南疆地区农业结构及其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解析了南疆地区农业结构及其变动情况,测算出农业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和农业各部门产值增长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弹性。结果表明,南疆地区农业外部结构变动具有明显的成长特征;而农业内部结构变动速度慢,调整方向不明,其中种植业的增长对南疆地区农业总产出增长的拉动能力最大,其次为牧业,渔业与林业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较小;目前南疆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已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应,农业产业结构所蕴含的能量仍有待进一步释放,农业产业结构变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开发,农业产业结构亟待进一步调整优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耀  曹俊杰  
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进程逐渐加快,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但各地区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依然存在地区性差异,并且其对农业经济贡献程度具有很大不同。论文通过采用27个主要农业省市2010~2018年期间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信息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并分别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进行检验。回归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对不同地区农业经济的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东部地区信息化水平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存在较大的信息化水平差异。因此,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应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差异性选择不同对策指导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红光  宋林  李光勤  
本文构建了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空间统计技术对全国1990—2014年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变化趋势,重点考察了2005—2014年各省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时空差异。研究表明:(1)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质量在1990—2004年为缓慢提升期,2005年后为快速提升期;(2)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贡献较大,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从空间维度来看,各省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程度和发展均衡性均存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红光  宋林  李光勤  
本文构建了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空间统计技术对全国1990—2014年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变化趋势,重点考察了2005—2014年各省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时空差异。研究表明:(1)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质量在1990—2004年为缓慢提升期,2005年后为快速提升期;(2)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贡献较大,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从空间维度来看,各省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程度和发展均衡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农业经济增长质量水平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和东南沿海,而中南部省份的农业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相对较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斌斌  
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府对农业的干预和扶持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加,进而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地方财政支出的现状以及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地方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提高农业财政支出的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斌斌  
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府对农业的干预和扶持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加,进而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地方财政支出的现状以及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地方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提高农业财政支出的效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鸿  张权  
文章从农村信息化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农业经济产出、农村信息化、农业劳动力投入与农业资本投入的相关分析以及农业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加快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与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合理支配农业资本的使用用途三个可行性的策略,以提升中国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增长方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源祁  刘辉  
数字经济时代,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需要借助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文章在阐述数字金融发展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上,选取2014—2020年中国1651个县域数据,运用不同的实证方法检验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并且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的改善均显著提高了农业产值。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两个渠道,间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更能促进山区县、高城镇化水平县和低金融发展水平县的农业经济增长。为此,不同地区应结合自身条件合理发展数字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经济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丰  
众所周知,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但学界对农业经济增长具体影响程度缺乏重视。为了探究气象变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本文利用1997-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气温和降水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气温和降水对农业经济增长不仅具有产出效应,还存在价格效应。气温和降水的作用效应呈先增后减再增的变化趋势,第一次作用方向变化源于生产率效应由正转负,而第二次改向由种植结构调整和价格上涨共同决定。进一步,气温和降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时间周期性和地域差异性特征,其中,气温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区间为[-1.71%,1.37%],降水贡献区间为[-0.98%,1.15%]。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有利于广东等南方地区农业经济增长,但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气温和降水对东北、华北等地区农业分别产生负向和正向的影响。这一发现证明气象与农业经济高度相关,遵循这一客观规律,推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理念应当是密切关注气象变化的短、中、长期影响,由此确定农业发展的短、中、长期政策,以及相关的财政、金融等配套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瑞欣  吕涛  蒋其发  
在借鉴传统经典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新经济地理学结合国际贸易、新经济增长点等前沿理论,形成了最新的经济研究成果。在世界经济大发展的国际背景下,经济地理学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农业经济增长动力方面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有力强化了在农业经济领域中的学科地位。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各区域的农业经济必须做出相对应的调整,从而在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下取得更大的利益。以海西地区为重点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剖析新时代我国海西地区区域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趋势,为提升农业经济增长动力提供理论支撑,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保持又好又快的可持续性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莉莉  牛叔文  李怡涵  张馨  
我国农业生产用能与农业产出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本文根据我国各省份1990年-2008年农业生产用能和农业产值数据,把我国划分为四类区域,并构筑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农业生产用能与农业经济增长均存在协整关系,模型分析进一步定量揭示各地区间农业生产用能与农业产出增长之间关系的差异,以及分区内部各省份之间也存在差异;详述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继续增加农业投入与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后指出,在农业现代化普及地区,重点是提高农业物资利用效率和实施合理的种植结构,而在农业现代化中等及欠发达地区,应注重农业物资投入及效率提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秋霞  高齐圣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政策阶段性划分,将我国1979-2006年30个省市地区的面板数据分为四个阶段;采用面板数据协整模型,分别测算了不同阶段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呈逐步增长的态势。通过对各个阶段的农业政策改革的成效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大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等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