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61)
2023(17755)
2022(15199)
2021(14464)
2020(11668)
2019(27242)
2018(26509)
2017(50180)
2016(26931)
2015(30571)
2014(30245)
2013(29533)
2012(27041)
2011(24205)
2010(24086)
2009(21960)
2008(21213)
2007(18255)
2006(15901)
2005(13534)
作者
(74818)
(63123)
(61860)
(59154)
(39632)
(30161)
(28223)
(24687)
(23651)
(21948)
(21399)
(20963)
(19484)
(19427)
(19080)
(18940)
(18708)
(18330)
(17911)
(17725)
(15472)
(15221)
(15080)
(14504)
(14106)
(13972)
(13872)
(13581)
(12610)
(12426)
学科
(109181)
经济(109063)
(79129)
管理(72350)
(57355)
企业(57355)
(51987)
方法(47614)
数学(41657)
数学方法(41069)
农业(34540)
中国(29177)
业经(28660)
(25645)
地方(23217)
(21777)
(19410)
(18892)
贸易(18883)
(18364)
技术(17377)
理论(17090)
环境(16354)
(15878)
(15839)
(15624)
财务(15550)
财务管理(15514)
(15055)
(14734)
机构
学院(372756)
大学(369513)
管理(149837)
(148288)
经济(145199)
理学(130981)
理学院(129539)
管理学(127145)
管理学院(126468)
研究(122733)
中国(91986)
(77570)
科学(76332)
(73345)
(64493)
业大(60081)
(59563)
中心(58222)
农业(56034)
研究所(54505)
(53380)
财经(52028)
(50892)
师范(50463)
北京(48173)
(47744)
(44600)
(43703)
经济学(43074)
经济管理(40662)
基金
项目(264144)
科学(208459)
研究(196629)
基金(191128)
(166217)
国家(164542)
科学基金(142001)
社会(124037)
社会科(117065)
社会科学(117032)
(103793)
基金项目(101958)
自然(91268)
教育(90094)
自然科(89110)
自然科学(89089)
自然科学基金(87457)
(86694)
编号(82312)
资助(76731)
成果(65415)
重点(58652)
(58097)
(57161)
课题(55441)
(55184)
创新(51320)
国家社会(50858)
科研(50165)
教育部(49839)
期刊
(163577)
经济(163577)
研究(106343)
(73893)
中国(72846)
学报(58980)
科学(55087)
管理(51060)
农业(50603)
(47905)
大学(46253)
教育(44449)
学学(43680)
技术(33485)
业经(32587)
(31443)
金融(31443)
(24214)
经济研究(24163)
财经(24067)
问题(22388)
(20530)
(19858)
图书(19071)
科技(18569)
理论(17794)
资源(17612)
技术经济(17518)
现代(16549)
世界(16500)
共检索到541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任晔   李志忠  
南疆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是国家通用语言普及最需攻坚的群体之一。本文以该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和田市吉亚乡K村为个案,调查近年南疆社会经济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路径和价值如何。研究发现,工作场域转换、培训持续开展、新媒体使用以及子女对家长的反哺是农村少数民族青壮年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主要路径。由此为南疆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带来了信息与技术的获得、社会合作的增加、社会流动的增进以及社会交往的扩展。从K村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的过程可以发现,语言接触和学习动机是最重要的因素,解决供给与需求是促进南疆农村国家通用语言推广普及的关键。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增加国家通用语言有效供给的路径,从主观和客观方面提出激发国家通用语言学习需求的基本路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任晔   李志忠  
南疆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是国家通用语言普及最需攻坚的群体之一。在南疆社会经济大力发展的背景下,本文以该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和田市吉亚乡K村为个案,调查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路径和价值。研究发现,工作场域转换、培训持续开展、新媒体使用以及子女对家长的反哺是农村少数民族青壮年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主要路径。由此为农民带来了信息与技术的获得、社会合作的增加、社会流动的增进以及社会交往的扩展。从K村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的过程可以发现,语言接触和学习动机是最重要的因素,解决供给与需求是促进南疆农村国家通用语言推广普及的关键。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增加国家通用语言有效供给的路径,从主观和客观方面提出激发国家通用语言学习需求的基本路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吉峰  
以湖北潜江为例,比较分析了青壮年与老年两个群体的照护者压力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共同性方面,失能等级是导致照护者压力的共同因素和首要因素,而老人其他子女资源与经济资源对两个照护者群体的帮助作用都不大;在差异性方面,生计压力对青壮年照护者压力影响较大,健康与社区资源则对老年照护者压力影响较大。在制定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政策时,既要考虑青壮年与老年人两个群体之间的共同性,也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差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涤湘  谭俊杰  常江  
依据广州市老城区居民的年龄构成特点,将当地成年居民分成了老年人及青壮年两类,测量了这两者对社区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的满意度及社区依恋水平,并运用层次回归方程探析了两类群体的社区依恋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老城区居民对社区环境尤其是停车设施及广场绿化设施的满意度较低;老年人对住房条件、公共服务设施、社区安全及社区依恋的评价则显著高于青壮年;居民的居住时间及对住房条件、社区环境、公共服务设施、邻里关系及社区安全等因素的评价直接影响社区依恋水平,而年龄类型则在邻里关系与社区依恋水平间起调节作用。上述结果表明,一方面当前老城区的物质环境尤其是停车设施及广场绿化有待改善;另一方面,老年人的社区依恋水平较高,与邻里关系高度相关。因此,要高度重视老城区邻里关系的保育,重视社区物质环境的改造,以营造有利于就地养老的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党文娟  
随着重庆市城乡统筹实验区的建设,重庆市城市化的加快,失地农民大量涌现。这些失地农民面临"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的尴尬局面。在社保资金不足,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解决失地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就业问题是保证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了当前重庆市失地青年农民就业状况和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并提出解决失地青年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时空  陶迪  
呼和浩特市是全国深入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也是我国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典型地区。选择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中人数较多的蒙古族进城务工人员,从国家通用语言促进其融入城市生活的角度进行调查研究。根据第一语言、语言文字熟练程度、使用频数、使用态度、语言文字提升意愿等方面的调查结果,提出促进其融入城市生活的国家通用语言提升对策:一是以做好语言政策宣传教育为基础,增强国家通用语言认同力;二是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抓手,增强国家通用语言运用自觉力;三是以创新国家通用语言表达方式为途径,提升国家通用语言认知力;四是以拓展城市国家通用语言公共服务为举措,增强国家通用语言运用自信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肖云  石玉珍  
本文利用对重庆市954名青壮年农民工的问卷调查资料,运用社会保障理论和多元统计方法,对青壮年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微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进城时间和婚姻状况并没有显示出统计意义,而其微观因素除了性别表现出积极的影响外,其他因素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这说明,青壮年农民工在微观层面上基本都不倾向于参与社会养老保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罗兰兰  侯莉敏  张义宾  
通过对壮族村落学前儿童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发展及存在的城乡差异问题进行考查,发现同在村落中壮族和汉族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群体差异不显著。与城市学前儿童相比,村落学前儿童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在儿童2岁6个月前已经出现落后,且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这种城乡差异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累积性,即随着年龄增长差距不断加大;二是其累积效应在叙事能力方面更为凸显,即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叙事能力城乡差距存在的平行态势可能与随着年龄不断扩大的词汇差距有关。因此,要重视贫困村落中学前儿童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发展,并尽早进行有效的语言干预。应当加大对贫困地区村落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发展的支持和监测力度,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提升的支持网络,以早期阅读为抓手,加强贫困地区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课程建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显东   张捐社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推动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所具有的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生态属性决定了其能够在乡村振兴伟大工程中发挥效能、施展作为。以此为理论依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多维价值主要体现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产业效益、人力资本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和治理效益有助于推动民族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在具体实践中,应在做好相关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聚焦现实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乡村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和文化繁荣的有机结合为工作切口,依托高校智库作用的发挥和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凝心聚力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赋能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见效,为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强大语言之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曹春梅  买买提吐尔逊·阿布都拉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教材建设的相对滞后成为制约双语教师培训顺利实施的瓶颈。目前,新疆双语教师培训教材已使用7年之久,随着培训工程的深入推进,不少教材制约了培训质量和效果的进一步提升,需要修订或重编。教材选编应遵循的原则为:重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建设立体化教材体系,设计与编写要有弹性;内容选材应融入新疆本土特色;学科专业知识应与时俱进,体现新理念;制定教材评价标准,建立教材质量保障体系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瑞华  徐福  陈婷丽  
对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使其在接受义务教育前能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形成国家通用语言思维习惯,为入学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基于儿童早期语言干预理论与干预实践对我国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政策与实践进行回顾与总结,就相关政策的推进与转型、实践探索的过程与成效进行梳理分析,并对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政策与实践特征进行解析与思考,促进构建幼儿园、家庭、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普惠全纳的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干预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月  刘义兵  
以普通话助力扶志(智)脱贫,用教育培训推广普通话。自"推普扶贫"战略部署实施以来,我国各民族地区结合自身实际相继采取了多种措施,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培训工作向纵深发展。截至目前,不少民族地区推普教育培训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目标定位与实践偏差、培训内容实操性与针对性不够、推普工具模板化严重、组织管理混乱低效以及参培主体需求不强等现实困境。因此,加大推普力度、增强培训内容实操性与针对性、加强推普工具实用性设计与高效性使用、建立健全长效帮扶与管理机制以及创建良好的语用与培训环境等是突围少数民族成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培训工作困境的重要举措。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韩铁刚  王阿舒  
学校教育是国家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国民语言文字使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于政策实践,在教学系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等方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嬗变。其理论逻辑表现为以教育性教学解决属性问题,以发展性教学解决场域问题,以社会性教学解决过程问题。据此,在实践理念层面上,应着力全面达成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价值逻辑预设的多重教育目标,重点加强民族地区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读写能力;在实践行为层面上,须重视教学节奏与学习节奏的关系,精炼教学内容,着力提高核心素养;在组织建设层面上,应完善学校治理文化,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文化,打造良好环境文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姜昕玫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在集体行为、系统复杂性和子系统的非线性特征三个方面与协同理论契合。立足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中的个体差异、群体差异和地区差异,应构建以个体协同、群体协同和区域协同为协同单元,以协同合作意识、协同互动行为和协同制度保障为协作框架的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协同推广机制,其中协同合作意识作为序参量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广的内在动因,协同互动行为的涨落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精准推广的重要动力,协同保障机制作为控制参量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的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协同推广的具体路径:增强不同少数民族个体、群体和区域的有效沟通、相互信任和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目标的认同,强化协同合作意识;创建“内容精准、方式精准、频率精准”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模式,落实协同互动行为;创立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协同体系、学习资源建设协同保障体系和协同推广平台,建立协同保障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方玲  
近几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大,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牧区青壮年劳动力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经商。近几年统计调查显示,内蒙古农村牧区外出务工人员中70%以上为青壮年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村牧区的劳动力主要是未成年人和中老年人,农牧区后备劳动力资源面临严重匮乏的不利境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