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
2023(141)
2022(133)
2021(105)
2020(114)
2019(195)
2018(213)
2017(273)
2016(289)
2015(287)
2014(275)
2013(325)
2012(299)
2011(323)
2010(352)
2009(296)
2008(325)
2007(267)
2006(254)
2005(221)
作者
(1830)
(1600)
(1573)
(1382)
(1016)
(793)
(632)
(621)
(614)
(599)
(594)
(550)
(516)
(481)
(478)
(473)
(470)
(462)
(459)
(446)
(442)
(434)
(422)
(422)
(416)
(401)
(396)
(391)
(389)
(366)
学科
(887)
黄瓜(471)
(348)
(334)
虫害(326)
(295)
病虫(295)
病虫害(295)
(286)
小麦(252)
其他(193)
(186)
(181)
水产(175)
(169)
(158)
玉米(157)
玉蜀黍(154)
(154)
蜀黍(154)
(154)
动物(153)
(149)
(145)
(144)
动物学(144)
甜瓜(143)
(130)
(126)
(123)
机构
学院(4516)
(4304)
大学(4006)
农业(3548)
研究(3045)
科学(2932)
业大(2434)
(2396)
研究所(2279)
(2163)
农业大学(2156)
(1903)
科学院(1665)
实验(1601)
(1599)
实验室(1552)
重点(1495)
农业科学(1314)
中国(1262)
(1170)
技术(1157)
中心(1066)
(1004)
生物(954)
(864)
园艺(848)
(839)
(834)
作物(833)
(819)
基金
项目(3994)
(2872)
国家(2846)
科学(2135)
基金(2128)
(2115)
科技(2049)
(1731)
(1713)
计划(1682)
科学基金(1608)
自然(1592)
自然科(1553)
自然科学(1552)
自然科学基金(1520)
农业(1450)
(1429)
专项(1304)
技术(1213)
基金项目(1087)
研究(1085)
资助(1073)
重点(1063)
(891)
(845)
科研(812)
创新(811)
产业(767)
(715)
(681)
期刊
(4392)
学报(4097)
农业(2934)
大学(2265)
学学(2262)
科学(2082)
(1730)
业大(1494)
农业大学(1281)
中国(1112)
中国农业(921)
农学(880)
华北(880)
(778)
林业(775)
自然(747)
西南(746)
自然科(735)
自然科学(735)
农业科学(673)
科技(562)
农林(546)
(546)
科技大(544)
科技大学(544)
(518)
西北(383)
研究(319)
南京(301)
南京农业(301)
共检索到6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伏青  董亚静  孙小武  
为选育优质红皮西洋南瓜良种 ,以引进南瓜的分离后代中选育的自交系 AK73为母本、18- 5 6 2为父本进行杂交 ,于 1998年育成优质、早熟、丰产南瓜新组合 ,经品比试验、多点中间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 ,结果表明 :该组合全生育期 92 d,春季栽培果实发育期约 32 d;平均单瓜重 1.2 kg,产量 2 7t/ hm2左右 ;果实扁圆形 ,果皮深红色 ,果肉橙红色 ,平均肉厚 3.1cm,质粉味甜 ;耐低温、高温 ,抗逆性较强 ,适应性广 .2 0 0 1年 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红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祁建民  林荔辉  林培青  李爱青  吴为人  陈启锋  周元昌  潘润森  蔡金月  
福红952是以非洲裂叶与粤红1号杂交,应用配合力育种理论及混合系谱法与穿梭育种法相结合的高效综合育种新技术,于1993年育成的红麻优良新品种.该品种1995-1996年参加安徽省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青皮3号增产24.3%;1997-1998年参加国家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粤743增产15.67%.福红952主要经济性状优良,丰产性能好,适应性广,抗病力强,于2000年通过安徽省红麻新品种审定,2002年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重点推广品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傅友  董文成  赵永波  
昌红为红富士早熟芽变,具有成熟早(9月25日)、适采期长(40d)、果实着色度好(着色率85%以上)、着色适宜的温度范围广(比红富士宽10℃)、品质优(含糖量17 5%)、耐贮运、经济效益高等突出优点,已经列入河北省苹果品种结构调整的主要发展品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左浦阳  邓大成  
为选育西瓜良种 ,以新 80 45 2为母本 ,以日本引进的杂交一代品种、经多代自交分离而成的高世代自交系HF为父本进行杂交 ,于 1997年育成中熟、优质、多抗无籽西瓜新品种湘西瓜 14号 .该新品种全生育期 92 d左右 ,果实发育期 30~ 32 d,果皮绿色 ,覆有深绿色纹条带 ,果实高圆形 ,外形美观 ,果肉鲜红一致 ,肉质细嫩爽脆 ,汁多味甜 ,口感风味好 .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2 %以上 ,边糖 10 % ;平均单瓜重 5~ 6 kg,产量可达 5 .2 5× 10 4kg/ hm2 .抗西瓜炭疽病和疫病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匡华夫  孙小武  罗伏青  安贺选  
为选育早熟优质耐低温苦瓜品种 ,以引进韩国的早熟品种经多代自交、分离选择选育而成的优良早熟自交系h611为母本 ,邵阳地方品种鲫鱼苦瓜经多代自交选育出的优良自交系J3 0 2 为父本进行杂交 .于 1998年育成优质、早熟苦瓜新组合 .经品比试验、多点中间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 :该组合果实长圆锥形 ,皮绿色 ,单果重 5 0 0g ,单产 4 5 .0 7t/hm2 ;早熟、丰产 ,耐低温 ,又耐热抗病 ,适合保护地栽培及早春覆盖栽培 .2 0 0 0年 11月通过湖南省邵阳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碧翠苦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屈李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屈李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旭云  杨建国  郭丽芬  杨谨  张锡顺  
"云红三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花油两用红花新品种。"云红三号"具有无刺,花色红,色素含量高,丰产性好,品质优良和适应性广等特点。2003~2004年在云南省多点试验,平均产花量比对照弥渡红花增产27.98%。在试验示范中平均产籽1610.40 kg/hm2,平均产花336.15 kg/hm2,产值达18274.5元/hm2(花瓣40元/kg,种子3元/kg),较云南本地红花品种收益高27.49%。适宜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及云南省的周边国家推广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贤贵  潘光辉  杨琦凤  张赟  
渝红9号是以国内外引进材料、经系谱法选育的优良株系585-1-1-1和529-4-2-1-1为父母本配制的杂种一代。该品种属自封顶类型,早熟,生长势强,叶片较稀,叶量较少;第7~8节着生第一花序,花序间叶1~2片;果实属大果型,平均单果重210 g,果面光滑,无绿果肩,成熟果红色,畸形果和裂果率较低;皮厚,耐贮运;抗TMV,中抗枯萎病;适宜长江流域春秋两季栽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凤珍  
京抗2号是在广泛搜集抗源材料及品质优良的种质材料的基础上,用具有目标性状的材料,通过杂交、复合杂交、回交等手段进行抗病基因转育,达到基因重组。从各杂交、回交后代分离群体中,通过多代抗病鉴定筛选及经济性状选择,选育出既抗病又优质的亲本材料。通过配合力选择,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鉴定,最终获得优质、抗病的西瓜一代杂种。该品种抗病性强,兼抗枯萎病及炭疽病,果实美观,品质优良,果皮坚韧,耐运输,且具丰产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建雄  李赛群  刘兵  王双伍  周正强  易春  罗有良  刘宏  
湘科一号无籽西瓜系湖南省园艺研究所以多代自交M-21为母本,以F-46为父本配制的无籽西瓜新品种.该品种中、早熟,果实圆形、黑皮且覆有浓白粉,单瓜重5.5kg,果肉鲜红,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8%,皮坚硬,耐贮运,抗病性强,单产53t/hm2左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明华  沈俊宝  白庆利  徐伟  
从1979年开始,用了约15年时间,采用杂交和雌核发育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将黑龙江野鲤的耐低温、荷包红鲤耐高密度养殖和镜鲤生长快等优良性状综合到三杂交种中,建立了Ⅰ、Ⅱ两个选育系,再用它们与野鲤和镜鲤回交,从6个回交种中选出2个与Ⅰ、Ⅱ两个雌核发育系组合成合成系并系统选育到F7,育成了抗寒力达97.6%(H1IF6),生长速度比当地养殖鲤快近一倍的高寒鲤。研究中发现黑龙江野鲤的抗寒因子可以转移给杂种,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与野鲤回交可同时加强抗寒能力和提高生长速度,以及采用雌核发育技术与常规结合,可加速选育速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舜庆  
1960~1982年,经过育种材料的搜集、整理、亲本选择、遗传规律观察等工作,通过种内和种间的有性杂交,选出了高产型、观赏型、高产观赏兼用型、对锈病高抗型和免疫型的玫瑰。1989~1992年,选取5个不同类型,进行小区对比试验,两年对鲜花产量分析,均高于对照,最高较对照增产195.4%,出油率不低于对照,香气符合玫瑰香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守边  王燕频  刘小祥  张艳芳  陶胜祥  
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为了发展这一名花,中国梅花研究中心自1981年开始进行杂交育种,已从自然杂交实生苗中选育新品种共35个.其中‘小红长须’、‘磨山宫粉’、‘江砂宫粉’、‘菱红台阁’、‘荷花玉蝶’、‘单轮朱砂’、‘单红垂枝’、‘粉皮垂枝’、‘汉粉垂枝’、‘跳雪垂枝’、‘汉雪垂枝’、‘磨山垂枝’等12个品种,在1993年11月12日鉴定会上,被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邱延昌  张秀省  黄勇  杨重军  于守超  苗中芹  
‘聊红’槐是从国槐栽培苗中发现的新变异类型。树体大,树冠圆形;花淡堇紫色,花期较长,开花繁密,新奇美丽;生长快,寿命长,抗病能力强,是当前乔木树种中极少见的夏季红花系列品种之一,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经济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