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2)
2023(9174)
2022(8335)
2021(7979)
2020(6772)
2019(15710)
2018(15779)
2017(30502)
2016(16978)
2015(19126)
2014(19261)
2013(18984)
2012(17280)
2011(15558)
2010(15327)
2009(13828)
2008(13367)
2007(11499)
2006(9849)
2005(8489)
作者
(50124)
(41475)
(41394)
(39294)
(26649)
(20066)
(18791)
(16566)
(15854)
(14850)
(14394)
(13928)
(13186)
(13170)
(12843)
(12829)
(12779)
(12363)
(11813)
(11785)
(10513)
(10193)
(10004)
(9386)
(9334)
(9309)
(9285)
(9048)
(8527)
(8395)
学科
(61955)
经济(61887)
管理(46224)
(44242)
(37070)
企业(37070)
方法(30953)
数学(26654)
数学方法(26325)
(16743)
(16392)
中国(15640)
(15101)
业经(13846)
地方(13057)
理论(11343)
农业(11195)
(11017)
贸易(11013)
(11007)
(10667)
技术(10310)
(10223)
环境(10006)
教育(9963)
(9837)
财务(9776)
财务管理(9761)
企业财务(9250)
(8936)
机构
大学(237019)
学院(235260)
管理(95220)
(85484)
经济(83380)
理学(83211)
理学院(82277)
管理学(80766)
管理学院(80361)
研究(79157)
中国(55779)
科学(53430)
(51171)
(42478)
(41345)
业大(39679)
研究所(38315)
(37551)
中心(34970)
农业(33581)
(33336)
北京(32445)
(31536)
师范(31198)
财经(30876)
(29057)
(28065)
(27530)
技术(26707)
师范大学(25206)
基金
项目(169421)
科学(130836)
研究(121467)
基金(120537)
(106416)
国家(105503)
科学基金(89230)
社会(72493)
社会科(68460)
社会科学(68441)
(67370)
基金项目(65081)
自然(60592)
自然科(59162)
自然科学(59146)
自然科学基金(58058)
(56983)
教育(55462)
资助(50304)
编号(50121)
成果(40570)
重点(37692)
(36452)
(35625)
(35059)
课题(34657)
科研(32985)
创新(32615)
计划(32106)
大学(31137)
期刊
(90387)
经济(90387)
研究(65810)
学报(43256)
中国(41042)
(38057)
科学(37946)
管理(33431)
大学(31392)
学学(29530)
教育(27756)
农业(27080)
(26494)
技术(20006)
(15994)
金融(15994)
业经(15399)
图书(14629)
财经(13953)
经济研究(13639)
(13588)
科技(12831)
理论(12252)
业大(11739)
问题(11706)
(11664)
实践(11543)
(11543)
林业(11387)
(11262)
共检索到329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小俊  李跃建  张知仪  刘独臣  房超  梁根云  
利用一对种间可杂交材料印度南瓜P1和中国南瓜P2,成功将中国南瓜丛生性状转入印度南瓜。初步分析表明,该丛生性状在印度南瓜中的形态表现和遗传规律与在中国南瓜中一样;它对印度南瓜的蔓生和半丛生性状呈完全显性关系。获得的丛生印度南瓜材料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改良,可解决生产上存在的印度南瓜早熟、优质,但单产的问题,也可为丛生印度南瓜育种提供一条新途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根云  李跃建  杨宏  李新高  房超  刘独臣  蔡鹏  刘小俊  
为了解印度南瓜获得中国南瓜丛生性状后是否影响其光合作用等生理生化变化,本研究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测定了5份转育后代丛生印度南瓜材料及创制时所涉及的种间杂交材料(P丛162)和轮回亲本材料(P半丛8173、P半丛8188、P长8199)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通过种间转育获得的参试丛生印度南瓜材料,净光合速率和荧光参数与轮回亲本相当或更优。利用半丛生材料和长蔓材料为轮回亲本获得丛生印度南瓜材料B731、B732和B881,测量其净光合速率(Pn)、光化学淬灭(q P)、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发现与其丛生性状来源材料中国南瓜P丛162相...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文新  魏毓棠  于红茹  尹维娜  宋秋瑾  
以4个黄瓜自交系为试材,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黄瓜果实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颜色有关的性状遗传率较高,直接选择效果较好,叶绿素含量的狭义遗传率可达89.93%。在10%的选择率下,选择效率为132.88%。除瓜杷长度外与产量有关性状遗传率都较低,直接选择效果较差。在10%的选择率下,单瓜重的选择效率仅为45.45%。各性状的平均显性度小于1,不存在超显性遗传。同时,加性效应在各性状中占主导地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莉  李荣富  李堃  都桂芳  李玉莲  
通过对雄全同株类型薄皮甜瓜品种单性花转育的研究 ,表明单性花性状受显性基因控制 ,转育F1均表现为雌雄异花同株 ,回交后代出现雌雄异花同株和雄全同株的分离 ,经卡方检测 ,分离比例符合 1∶1。经杂交 1代 ,回交 2代的转育 ,后代果实性状逐渐趋于薄皮甜瓜品种 ,性状表现优良 ,通过自交 ,可选育出薄皮甜瓜单性花自交系 ,用于杂一代制种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峻新  畅志坚  
以南瓜矮生和蔓生的自交系为材料,通过对影响南瓜AFLP反应体系中的关键因素(如DNA的提取方法、酶切和连接反应时间、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和银染检测方法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加入PVP和β-巯基乙醇后的改良CTAB提取法获得的南瓜嫩叶基因组DNA质量较好;5.5 h可以满足酶切和连接反应;酶切连接产物稀释5倍,预扩增产物稀释30倍,可以满足试验要求。应用该体系,对96对引物进行筛选,在南瓜矮生和蔓生自交系间获得的引物扩增出了重复性好、清晰的南瓜矮生和蔓生的自交系多态性条带。为进一步进行南瓜矮生基因定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向长萍  汪李平  李云荣  
采用人工授粉研究了瓠瓜杂种一代的制种种术,结果表明:每株瓠瓜上以选留3个种瓜,在上午8∶00前后进行人工授粉,所生产的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最高,质量最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向长萍  晏儒来  徐跃进  李汉霞  
瓠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初报向长萍晏儒来徐跃进李汉霞(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武汉430070)APRIMARYREPORTONUSINGHYBRIDVIGOROFBOTTLEGOURD(Lagenaria.sicerariaStandlvar.clava...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英民  陈俊愉  
利用梅花垂枝品种和普通品种进行杂交,研究了垂枝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表明:梅花垂枝性状属于完全隐性的质量性状,但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比例,可能有更复杂的遗传机制。GA_3处理没有改变垂枝梅花枝条的分枝角度。所以,梅花的垂枝性状的生理机制与垂枝樱与垂枝桃的生理机制不同,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楼  沈向群  赵建锋  刘镜  郭丽华  
比较菜心细胞质和白菜细胞质对油青49菜心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各转育世代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交代数的增加,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逐渐接近轮回亲本油青49菜心。F1材料农艺性状与大白菜亲本相似,与菜心差异较大,Vc含量分别是油青49菜心的3倍和3.5倍,干物质含量是菜心干物质含量的59%;BC1材料多数农艺和品质性状与油青49菜心差异减小,只有少数性状与油青49菜心仍有较大的差异,Vc含量分别是油青49菜心的2.25倍和2.5倍。BC2材料多数农艺和品质性状与油青49菜心相近。各回交世代菜心细胞质材料叶面比白菜细胞质材料油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伟  黄坚钦  卢敏  钱领元  傅维南  
对6属17种丛生竹竹材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竹种的内部解剖构造存在明显差异,主要是维管束的形态及密度。供试竹种中竹杆维管束类型主要有紧腰型和断腰型两大类,其中断腰型又可细分为花竹亚型、信宜石竹亚型、黄麻竹亚型和大琴丝竹亚型。通过对竹材内部解剖特征的分析比较,发现不同用途竹种的内部结构也存在一定差异。结合竹子分类,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小平  吴晓丽  汪阳东  
对几种丛生竹种麻竹、吊丝球竹、青皮竹、粉丹竹、马甲竹、绿竹等进行根系固氮能力调查测定 ,用直接法测定 (干根样品 )前 5个种竹种的根系最高固氮酶活性分别为 2 0 .50、2 4 .81、10 .83、7.4 9、2 .4 6nmol(C2 H4 )·g- 1·h- 1,用富集培养法测定 (鲜根样品 )前 5个种竹种的根系平均固氮酶活性分别为 2 75、4 31、169、188、79nmol(C2 H4 )·g- 1·h- 1。不同生境和不同季节丛生竹根系固氮能力的调查显示 ,充足的水分供应、较高的温度及适当施用有机肥有利于竹子固氮。对几种丛生竹种根际不同部位固氮菌数调查测定显示 ,根际固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丽娟  张朝燕  赖永平  张咏祀  甘小洪  
【目的】比较分析四川6种丛生竹的纤维形态特征,并对其纤维质量和利用价值进行评述,为丛生竹种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世纪竹园,随机选择慈竹、粉单竹、料慈竹、绵竹、硬头黄竹、梁山慈竹等6种丛生竹种各9丛,对其纤维形态指标进行观测,利用SPSS 17.0软件的one-way ANOVAs方法分析6种竹子纤维的质量和利用价值。【结果】6种丛生竹的平均纤维长度均大于2 000μm;梁山慈竹和硬头黄竹分布频率最大的纤维长度为≥1 0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丽霞  陈贵林  
分析了20份南瓜材料24个植物学性状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中国南瓜、印度南瓜、美洲南瓜、裸仁南瓜和黑籽南瓜在皮壳质量、千粒重、根干质量、茎干质量、主茎长和果实性状上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表明,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皮壳质量、千粒重、子叶宽、茎干质量、主茎长、种仁质量、出仁率、种皮色、叶干质量和单瓜种子数是植物学多样性的主要指标。通过聚类分析,20份材料分为5个类群,与南瓜的传统分类基本一致,美洲南瓜与裸仁南瓜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亲缘关系较远,与黑籽南瓜和华南大板最远。初步探讨了籽用南瓜的植物学多样性,筛选出1份优良的大白板型有壳籽用南瓜材料,并提出皮壳质量、千粒重、茎干质量、主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源闽  崔世茂  王若菁  韩凤叶  庞琢  赵清岩  杜敏霞  
研究表明,南瓜结果期可划分为结果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期,各期有其生长特点并具临界特征。结果期间,叶面积增长和果实、种子的鲜、干重增长均呈S形曲线。叶面积、果实及种子的日增长量均以结果中期最大。开花后10~15天内果实重量、体积增长最快。花后30天果实干物质日均积累量达到高峰。花后20天内为种子形成、发育最旺盛时期。叶面积增长与果实鲜、干重增长高度相关(r=0.9849**,0.928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东升  孙晓梅  张守攻  
[目的]通过对落叶松种间及其杂种生长与形质性状评价来定向选育优良落叶松建筑材。[方法]以辽宁省大孤家林场32年生的落叶松试验林为实验材料,对落叶松属日本、兴安、长白及华北4个落叶松种,及以日本落叶松为母本的日本×兴安、日本×华北、日本×长白、日本×日本杂种的生长和形质性状进行变异规律分析,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对其差异显著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落叶松种和杂种间生长差异显著(p<0.01),杂种胸径、树高和材积总生长量与母本差异不显著,却显著高于相应父本;杂种之间的生长差异体现在林分的前10年,随着林龄的增大优势逐渐减退;树冠特征因子中的枝下高、冠长、枝条直径、长度、角度和干形特征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