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32)
- 2023(6197)
- 2022(5348)
- 2021(5171)
- 2020(4480)
- 2019(9982)
- 2018(9971)
- 2017(18184)
- 2016(10600)
- 2015(11961)
- 2014(12202)
- 2013(11908)
- 2012(11389)
- 2011(10331)
- 2010(10799)
- 2009(10153)
- 2008(10523)
- 2007(9596)
- 2006(8637)
- 2005(7738)
- 学科
- 济(39474)
- 经济(39424)
- 管理(28032)
- 业(26448)
- 企(19687)
- 企业(19687)
- 方法(17967)
- 数学(15373)
- 数学方法(15043)
- 学(13520)
- 中国(12163)
- 农(11879)
- 险(10833)
- 保险(10740)
- 环境(10486)
- 财(9471)
- 地方(9406)
- 制(8746)
- 银(8529)
- 银行(8491)
- 业经(8327)
- 行(8019)
- 农业(7757)
- 融(7604)
- 金融(7602)
- 理论(7471)
- 和(7439)
- 生态(7208)
- 划(6854)
- 贸(6372)
- 机构
- 大学(157092)
- 学院(155928)
- 研究(57993)
- 管理(54979)
- 济(54405)
- 经济(52965)
- 中国(46720)
- 理学(45977)
- 理学院(45262)
- 管理学(43873)
- 管理学院(43615)
- 科学(41705)
- 京(35167)
- 农(34232)
- 所(32086)
- 研究所(29633)
- 财(28106)
- 业大(28090)
- 农业(27177)
- 中心(26770)
- 江(24997)
- 北京(22644)
- 范(22209)
- 师范(21943)
- 财经(21571)
- 省(21024)
- 院(20992)
- 州(20080)
- 经(19443)
- 科学院(18373)
- 基金
- 项目(105037)
- 科学(80538)
- 基金(74725)
- 研究(69678)
- 家(67906)
- 国家(67396)
- 科学基金(55691)
- 省(42450)
- 社会(41742)
- 基金项目(39431)
- 社会科(39279)
- 社会科学(39256)
- 自然(39164)
- 自然科(38123)
- 自然科学(38107)
- 自然科学基金(37373)
- 划(35804)
- 资助(32026)
- 教育(31372)
- 编号(26642)
- 重点(24924)
- 成果(22146)
- 计划(22060)
- 部(21884)
- 发(21719)
- 科研(20632)
- 科技(20422)
- 创(20048)
- 课题(19904)
- 创新(19016)
共检索到241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国莲 李肖 张玉 李海斌 谢发之 舒莹 李卫华
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下游南岸南漪湖的水质恶化受到当地政府高度重视。为了解南漪湖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本研究采集全湖区表层沉积物中样品39个和主要出入湖支流表层水样6个,分析了南漪湖水体中重金属As、Cr、Cu、Mn、Ni、Pb、Zn含量和赋存形态以及沉积物中TOC、TN含量,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生态风险,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南漪湖污染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间隙水中Pb平均浓度值超过美国优先污染物国家推荐水质基准的连续浓度(CCC);沉积物中As、Cr、Cu、Mn、Ni、Pb和Zn的平均含量高于背景值倍数为Pb(3.36)>Mn(2.74)>Zn(2.51)>As(1.8)>Cu(1.4)>Ni(1.34)>Cr(1.13)。沉积物中重金属As、Cr、Ni和Pb以残渣态为主,Zn在东湖区非残渣态占比54%,Mn在东湖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占比达37.4%,Cu在西湖区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占比为26.7%。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表明Pb在13位点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中等;重金属分配系数(lgKd)平均值及排序为Cr(4.80)>Zn(4.50)>Cu(4.43)>Pb(4.37)>Ni(4.31)>As(4.27)>Mn(2.73)。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空间分布表明南漪湖水体污染主要来源于入湖河流汇集的工业废水、湖区水产养殖和水生生物降解以及周边农业和居民生活的面源输入。基于全湖区Pb生态风险较高,后续应持续关注重金属Pb对南漪湖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关键词:
南漪湖 重金属 生态风险 来源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大文 罗林广 张莉 魏益华 唐利锋 陈云霞
重金属污染是水体沉积物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探索水体中重金属的来源,可以为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提供理论基础。采用BCR三步连续提取法对鄱阳湖枯水期表层沉积物中As和7种重金属元素(Cd、Co、Cr、Cu、Ni、Pb和Zn)的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基于重金属风险评价代码(Risk Assessment Code,RAC)方法评估了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的As和7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As、Co、Cr、Cu、Ni和Zn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61.60%~85.18%);Pb主要以残渣态(50.97%)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41.02%...
关键词:
重金属 赋存形态 生态风险 鄱阳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乔胜英 蒋敬业 向武 唐俊红
对武汉地区6个湖泊沉积物重金属元素Hg、Cd、Cu、Pb、Zn、As、Cr、Ni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效应进行研究。调查区的湖泊底泥重金属含量表现出市区内湖泊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郊区湖泊,其中墨水湖中重金属含量最高;湖泊沉积物柱重金属元素垂向分布表现为城区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的湖泊某些元素表现出表层沉积物显著高于底部沉积物含量的特征,而郊区湖泊除Cd外其它元素垂向含量变化不大,说明郊区湖泊受到人为影响较小。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湖泊沉积物进行生态危害评价,显示武汉地区湖泊元素生态危害排序为:Cd>Hg>As>Cu>Pb>Zn;墨水湖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相对最高,其次是金银湖;其它湖...
关键词:
沉积物 毒害重金属 生态效应 分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丽敏 王超 冯士龙
采用ICP-MS仪测定了玄武湖沉积物中Zn、Cd、Ni的含量,并应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s)和地累积指数法(Igeo)对重金属的潜在生物毒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玄武湖沉积物中Zn、Cd和Ni的含量分别为75.26~179.11、5.17~8.98和47.76~147.28mg/kg,分别是为南京土壤环境背景值的1.08~2.91、51.70~89.80和1.33~4.11倍,表明Zn的污染程度较轻,Cd和Ni的污染较重,且人为活动对重金属含量有重要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Zn、Cd、Ni浓度的最大均值均出现于东南湖(SE-L)的沉积物中。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生物数据库基...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分布 生物毒性风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雄星 韩中豪 张进 夏凡 王文华
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黄浦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黄浦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较低,其中杨浦大桥和南市水厂断面达到中等生态风险,其它断面均为轻微生态风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依次为Cd>Hg>Cu>As>Pb>Cr>Zn,除Cd达到中等生态风险外,其余元素均为轻微生态风险。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从上游到下游呈上升趋势,工业排放是水环境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苏州河对黄浦江下游重金属存在一定的输入贡献。相关性分析表明,黄浦江表层沉积物中大多数重金属元素呈现相近的来源特征,有机质是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表层沉积物 黄浦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罗昆 李亮 龙根元 刘刚 薛玉龙 潘卫红
通过对海南岛南部近岸海域49个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结合沉积物的粒度组成特征,探讨了重金属可能的来源并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以砂和粉砂为主,砾石和黏土含量相对较少。重金属平均含量较低,最高是Zn元素,为38.98 mg/kg,大部分属于国家海洋沉积物一类标准。除As元素之外,Zn、Cu、Cd、Pb、Cr和Hg 6种重金属元素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与粉砂和黏土等细颗粒沉积物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的评价结果显示,海南岛南部近岸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丽旭 蒋晓山 赵敏 李志恩
根据长江口洋山海域表层沉积物监测资料,利用变异系数法和富积系数法,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波动程度及富积程度进行了分析,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表层沉积物所监测的重金属中,Pb元素的空间波动程度最高,其它重金属元素的空间波动程度较低,各重金属空间波动程度的顺序依次为Pb>Cd>Hg>Cu>Cr>As>Zn;沉积物中Cu元素的富积程度最高,Pb元素次之,其它重金属元素的富积程度较低,各重金属富积程度的顺序依次为Cu>Pb>Zn>As>Cr>Cd>Hg。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显示:洋山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危害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川 潘杰 牟新利 傅扬武 陈书鸿 周纬生
对长江万州段沉积物进行采集,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沉积物中的Pb、Cu、Cr、Cd、Zn等重金属的含量,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综合污染效应。结果表明:长江万州段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为Cd,生态风险影响因子顺序为:Cd>Zn>Pb>Cu>Cr。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大小顺序为:Cd>Pb>Cu>Zn>Cr,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152.35,长江万州段大部分断面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沛芳 邹丽敏 王超 林志评
选取中国典型城市内湖——南京玄武湖为研究对象,采用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欧洲标准测试分析委员会(nowthe Standards,Measurements and Testing Programme)推荐的BCR连续提取法对沉积物中Pb、Cd、Ni、Zn、Cr和Mo 6种重金属形态在垂向上的分布进行测定,并对其潜在迁移风险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玄武湖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总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n>Cr>Mo>Ni>Pb>Cd,含量分别为148.80~244.12、112.55~135.78、55.19~77.30、41.42~49.81、8.57~20.05和1.29~1.73 mg/kg,除Pb外均...
关键词:
BCR 形态 重金属 城市湖泊 沉积物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徐亚岩 柏育材 纪炜炜 阮雯 郑亮 王云龙
通过对2008—2012年中国近海(南海、东海、黄海、渤海)采集的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结合风险评价的手段,研究了各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东海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最高,黄海次之,渤海和南海相对较低。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粒径在不同海域呈现出不同相关性:在南海呈现显著负相关,说明其含量与物源相关,人为影响相对较少;在东海的相关性相对较弱,说明其含量除受物源影响外,很大程度受到外界输入人为影响;在黄海和渤海基本无相关性,说明其含量主要受人为输入影响。重金属污染程度(C_d)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E_(RI))均呈现出相似的结果:东海>南海>黄海、渤海,说明东海是潜在生态风险最高的海域。且C_d和E_(RI)均呈现由近岸向外海降低的趋势,说明近岸潜在生态风险较外海高。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中国近海 生态风险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施沁璇 盛鹏程 房伟平 孙博怿 周冬仁 王俊 徐磊 吴琦芳
通过对钱塘江杭州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Zn、Pb、Cd、Hg、As含量的调查,分析了该水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潜在生态风险和来源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水域表层沉积物中存在一定的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水平总体为极强,Cd、Hg是生态风险主要的贡献因子,生态风险强度分别为极强、强。重金属在水域不同区段间存在一定的分布差异,其中S3区段重金属的含量及生态风险均较高。各重金属污染来源相似,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显示,工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废水污染等人类活动是水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进一步探求沉积物中重金属风险对水域中鱼类的影响表明,Hg的生物表层沉积物累积因子(BSAF)为0. 861,存在一定的生物累积作用;但表层沉积物与鱼肉、水体之间相关性较弱(P> 0. 05)。水域中水体流动性大且多数鱼类来自增殖放流,鱼龄较低可能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慧敏 高凌颜 刘敏超
采集天沙河表层沉积物,检测其中Cr、Ni、Cu、Zn、Cd和Pb 6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别采用内梅罗指数法(NI)、地累积指数法、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淡水生态系统沉积物基准法(SQGs)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特征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对几种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鉴于各采样点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所得结果一致,杜阮河段、白沙河段及天沙河上游污染较严重,天沙河中下游污染程度相对较低;就各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而言,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Cd和Cu污染较严重,其次是Zn、Ni、Pb、Cr;而采用SQGs...
关键词:
河流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军 刘尚灵 陈振楼 毕春娟
长期以来,长江流域的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排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这必将对下游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的威胁。因此,针对横沙岛目前的潮滩环境进行研究,并就潮滩质量和发展趋势进行评价非常必要。通过对横沙岛潮滩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与累积的统计学分析,得知横沙岛潮滩环境总体比较清洁,但多年来受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城市汽车尾气和工业粉尘干湿沉降的影响,局部地区表现出较严峻的污染形势,Cu、Zn、Cr、Pb的最高浓度分别达到背景值的2.34、4.24、2.74和1.63倍。通过对潮滩表层沉积物粒度和有机质含量的分析,指出水动力条件、潮滩生物活化作用是影响重金属空间分布和累积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陶征楷 毕春娟 陈振楼 王晓慧 王薛平 倪玮怡
分析滴水湖及其周边沉积物中Hg、As、Cu、Cd、Pb、Zn和Cr等7种重金属含量特征,并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滴水湖沉积物中As和Pb低于上海市潮滩背景值,Hg、Cd、Zn和Cr均高于潮滩背景值,50%样点的Cu高于潮滩背景值;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滴水湖沉积物中Cr的平均污染水平为偏中污染,Hg、Cd和Zn为轻度污染,As、Cu和Pb为清洁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滴水湖沉积物重金属为中等生态风险,Hg和Cd是潜在生态风险的主要贡献元素;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滴水湖沉积物中Hg、Cu、Cd、Pb、Zn...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特征 滴水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豫 刘新 高俊峰 蔡永久
为揭示江苏省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采集江苏省8个浅水湖泊的表层沉积物,测定了8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以及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8个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中Mn、Zn、Cr、Ni、Cu、As、Cd、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34~1 031、66~138、76.0~97.5、39.2~56.3、25.2~50.1、9.9~27.1、0.15~2.98、24.6~51.6mg/kg。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d是江苏省8个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最主要的污染物,Zn、Cu、As、Pb、Ni在一些湖泊为轻度污染,Mn和C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